标签存档: 上帝

如果我感觉不到圣灵该怎么办?(有声中文)

作者:YMI,新加坡

翻译:小七,中国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聚会结束后,我们在交通,梅突然问我“我一直在祈求自己可以听见上帝说话,但我仍然没有听见,你认为这是因为我没有足够的信心吗?”

 
我问她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她告诉我她的朋友可以听见上帝说话。这位朋友鼓励她,说如果她足够渴慕并努力祷告的话,她也可以听到上帝说话。
 
但是直到现在,梅依旧没有听到上帝对她说话。
 
“你听到过上帝对你说话吗?”她突然问我。
 
“其实,我也从未从肉耳听到祂对我说话。”我告诉她。
 
她一脸震惊地看着我。
 
显然,我信主的时间比她长,她觉得我应该听到过上帝大声对我说话。
 
梅认为只要她有足够的信心,就可以听见上帝对她说话。而当她没有听到上帝的声音时,她就断定是自己的信心不够,或者祷告得还不够——总之她在某方面做得不够好。
 
我快速地做了一个祷告,祈求上帝赐智慧和引导。我问梅是否愿意跟我一起查看几处经文,希望这样能鼓励她,让她看到,即使她和朋友经历不同,上帝确实也对她说话,并在她的生活中做工。
 
这是我们从圣经中发现的四个真理,希望也能对你有帮助:
1.每个基督徒都拥有圣灵
  
我最近一直在读《约翰福音》,所以我们首先看这卷书。耶稣在世的最后一个夜晚,他告诉门徒说:“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祂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 约翰福音 14章16-17节 )从这段经文的上下文和其它相关经文来看,我们可以得知这个保惠师就是圣灵。
 
耶稣应许我们,圣灵会一直与我们同在(约翰福音14章17节)
 
祂并没有说我们只有信心足够大,或者祷告正确的时候,才能拥有圣灵。相反,从我们相信基督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拥有圣灵,作为凭据(以弗所书1章13-14节)。
 
我们是否总能感觉到圣灵在工作?可能不会,至少我自己还没有与上帝有任何的超自然的相遇。但是我知道祂是真实的,我也知道祂爱我——当我回首往事,我看到自己和家人与祂同行时都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式成长。我将我的生命交给祂,祂就把所应许的圣灵赐给我。
2.上帝的道是活泼的
 
那么,如果我祷告的时候听不到上帝回应,我要怎么跟随祂呢?
 
既然我没有得到祂明确的指示,我该如何顺服祂并在祂里面成长呢?
 
藉着圣灵,上帝赐给了我们整本圣经(彼得后书1章21节),虽然我听不到上帝对我说话也看不到圣灵以某种超自然的方式引领我,但是我有圣经。听起来似乎显得平淡无奇,这本快要被翻烂的小书要如何帮助我呢?显然,它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摩太后书3章16-17节)
 
当我看不明白一些章节时,我有真理的圣灵,引导我明白一切真理(约翰福音16章12-13节)。这是需要时间的,但我知道,当我一天一天的亲近上帝时,祂就会使我能够更加明白祂的话语、顺服祂、并在祂里面成长。
 
3.我们被赋予了不同的恩赐
  
使徒保罗写信给早期的哥林多教会,说明了教会对属灵恩赐的误解。在教会里,似乎有一些对属灵恩赐的骄傲和攀比,保罗提醒了他们(也是我们)一些重要的真理。
 
首先,保罗告诉我们,虽然有很多不同的恩赐,但每个人的恩赐都是圣灵随己意分给各人的(哥林多前书12章11节)。我们不可能都成为先知,或者都说预言(哥林多前书12章29-30节),也不是都直接从上帝那里领受直接的话语。但上帝赐给了我们不同的恩赐来建立教会——我们的恩赐和朋友的不一样也没关系。
 
其次,虽然我们都渴望拥有圣灵的恩赐来造就教会(哥林多前书14章12节),但最重要的却是爱(哥林多前书13章)。如果我们没有爱,我们的恩赐毫无意义。
 
如果我们按照上帝的呼召去爱,无论上帝赐给我们怎样的恩赐,祂都会使用。
 
4.无论我们是否能感觉到,上帝都在做工
  
圣经中有许多地方提到,使我们能够相信祂的上帝最终会完成所有的善工(希伯来书12章2节、腓立比书1章6节、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24节)
 
我们并不是经常能感觉到上帝在做工。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都感受不到,此时往往很难顺服耶稣基督,不是吗?然而,即便是在我们挣扎努力的时候,上帝也在使用这些经历让我们成长。
 
在腓立比书2章12到13节中,保罗劝勉基督徒说:“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你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祂就他的美意。”
 
在那些需要以顺服来彰显信心,艰难接踵而来,看起来却丝毫没有成长的日子,或者当我们没有体验到我们认为我们应该体验的平安与喜乐之时,上帝也仍然在藉着圣灵在我们生命中作工,为要成就祂的美意!
 
我们的对话即将接近尾声时,我问梅我们是否可以一起祷告。我们祷告,如果上帝愿意的话,祂会让她听到祂的声音,那将会是非常大的安慰和鼓励。然而,我们也感谢上帝已经在她生命中的工作,感谢上帝赐给她圣灵和话语,以及赐给她独一无二的恩赐和祂呼召我们的爱,也感谢上帝看顾她,让她以美丽而独特的方式成长。
 
上帝的工作并不总是以超自然的方式——暗室中的声音、舌头上的火、或是神奇的医治——展现。我们在生活中没有看到这些神迹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够好,或者我们与上帝的关系不够亲近。若我们将生命交给了祂,我们就已经拥有了敬虔生活所需的一切(彼得后书1章3节)
 
爱我们的上帝给了我们何等奇妙的供应!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浓情蜜意

当上帝没有给我明确的指引时

作者:Michele Ong,新西兰

翻译:冠英,台湾

当我向家人和朋友道别、背起行囊,前往海外工作时,并没有清楚明显,从上帝而来触动我的声音说:“是的,按照这个计划前进”;或者是:“是的,这是我给你的旨意。”

事实上,当我决定辞去工作,转而全职为一个基督教非盈利事工写作时,上帝没有对我说什么。

起初,当我收到事工团队的邀请,希望我成为全职写作同工时,我不知该如何做出回应。因为,某一部分的我,因为得到事工组织对我写作能力的认可而觉得开心;但另一方面,我则无法确定转换道路,全力投入全职写作事工是否是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上一份做写作记者的工作是以失败告终的。

当时,我正在一个零售业电子商务平台任职,同时做这一事工机构的写作志愿者。我的公司,位於一栋有着复合式咖啡厅的大楼里,我的上下班时间很固定。

在这之前,我的记者工作经常要加班让我精疲力竭。虽然我当时的薪资也不算太多,但自从我进入公司以来,一直都在稳定地攀升,我也估计着,若我继续待在这里工作,我可能会得到再一次的加薪机会。

但我心里一直觉得很惆怅,因为我没有好好地善用我的写作天赋。虽然我因着做记者的工作背景而被僱用,然而在零售业公司里,我的工作大多为复制粘贴产品说明,并长时间参与到各个团队的促销活动中。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份优渥的工作,似乎我也有了不错的人生——一份大企业里的正职、兼顾喜爱的志愿者服侍,并且有足够的时间经营自己的社交生活。

接受基督教非营利组织的工作意味着我要放弃之前生活的稳定性,并且我还需要搬到海外工作。谁知道海外的生活会是怎样呢?我可能会深陷痛苦、又缺少朋友并且生活拮据。

考虑到钱

深埋在我心中挥之不去的另一个挂虑是金钱。

由于我未曾听过有哪个非营利事工组织的员工是极为富裕的,我就对姐姐诉说我的担忧:“若我变得一辈子都很穷该如何是好?而我所有的朋友都在大型企业任职 ,他们将会提着名牌包包,开着豪车”。事实上,即便我认为自己不会受名流设计物质所吸引,但我却深深地担心自己无法与朋友们并驾齐驱。

我在医院担任营养师的姐姐说她从没见过病床上的病人感谢他们手上的名牌包,带给他们力量和勇气去度过他们的疾病的。“人们真正感谢的是家人及朋友们的陪伴,而非那些昂贵的包包。”

当时我在两面想法的拉扯中相当地挣扎——一方面,我不想输给飞黄腾达的朋友们;另一方面,我不愿在审判的那天告诉上帝,基於经济方面的考量,我曾拒绝了非营利事工的邀请。

然而,姐姐的一番话如同当头棒喝,让我清醒过来,明白物质是多么的短暂。圣经说:“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马太福音6章19节),“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马太福音6章20节)。对我而言,这意味着我需要放下财务所带来的安全感,去追求上帝一直催促着要我去做的事——全职写作服事。

有时候我们必须顺服

即便我已在意志上战胜了对於物质的担忧,我却发现自己仍然极度渴望听到上帝给我的确据。我火热地灵修,尽我可能地靠近祂,因为我需要一个确信——知道如果我接下这个职务,接下来的生活将会顺遂。

所以,想像一下,当我在Kindle上偶然发现了一本旧电子书时是多么兴奋。这是美国牧师兼作家John Ortberg写的一本书,名为《上帝对我生命的旨意是什么?》(What is God’s Will for My Life?),我想“就是它了!在这本书中我会找到上帝对我旨意的确据!”

虽然这本书没有给予我具体的解答,但书里有句话紧紧抓住了我!Ortberg研究了几位圣经人物,包括摩西、基甸、亚伯拉罕和耶利米的人生,他观察并总结到了:“感觉自己准备好了并不是那么重要。上帝不是在寻找已经准备好的人;而是在找寻那些愿意顺服的人。”

“找寻顺服的人”这几个字在我耳边萦绕。圣经中说的顺服是在即便我们不了解未来会怎样的情况下仍深深信靠上帝。我感觉到上帝在责备我。我越想越觉得,我所谓寻找上帝的旨意只不过是一种搪塞的借口罢了,根源上我是害怕再次成为一个写作者。

在进入零售业前,记者的工作使我精疲力尽。所以我发现躲在幕后撰写商品销售说明与文案并做写作志工服务对我来说是一种慰藉。那时我其实是在逃避。当上帝叩门时,我就如同圣经里的基甸一样 (士师记6章11-15节) ,以借口来搪塞上帝,跟祂解释着“我上一份全职写作工作是一大败笔,而且我可能挣不够钱过我想过的生活。”

最早的时候我因着想透过文字改变生命,而开始了记者的生涯。但现在我却成为一名广告文编,编写着数不完的商业促销文案,但我从没听说过有谁的生命因某个大促销而被改变。当然,在抢购促销商品时,他们可能会有即刻的快乐,但我却怀疑这样的方式能有什么长远的影响力。

此外,非营利组织的异象和使命与我的一致,我知道与他们同工能够让我继续做我爱的事——写作。在过去担任志愿者的经历中,我看到他们对所做之事充满热情,而我也希望能成为他们紧密团队的一员。

几经波折与踌躇后,我意识到自己无法永远地逃避。我递出辞呈且开始与朋友、同事们及健身教练一一道别,这使我的主管们十分惊讶。我不确定自己是否做了对的选择,但我决定顺服上帝,无论我是否听见任何属天的声音与确据。

上帝的信实

很快地我已经进入海外移居的第三个月,在这新的国度里,我经历了上帝在不同方面的供应。在我没买车之前的两个月,每天都有一个超级棒的朋友,接送我到最近的火车站;还有就是一个设备齐全的新公寓,距离我的工作地点只有13分钟的路程。上帝满足了我各方面的需要,祂向我显现了祂的信实。

价格更低的生活费用,例如低廉的食品杂货与汽油,也使得我的薪资显得更加宽裕。所以先前我入不敷出的恐惧,实在是多馀的。

我并不是要撒谎告诉你说我头几个月的安顿生活一帆风顺。事实上,购车、找公寓、适应新工作让我忙得一团乱,除此以外,我还得了一场持续一个多星期的感冒。

但是,我真的相当享受现在的新角色——撰写文章及创作那些可以启发读者的内容。每当我在社交平台上读到读者的反馈,说他们因着哪篇文章受到鼓励时,就会有种幸福感湧上我的心头。最棒的是,每天傍晚离开公司时,我着实感觉到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回顾这一路,上帝并没有告诉我要移居国外,并让我明白这是祂的旨意,而是透过我对写作的热情以及给予我能够在和我有着相同的价值观与使命感的组织工作的机会,轻轻带领着我走向我现在的道路。并且,若我没有因自身的恐惧和怀疑在做决定的时候与上帝摔跤的话,我就无法亲自看到祂的信实与供应。

我不知道你今天正在做什么决定,但我深深地明白,我们并不总是需要一个来自上帝的明显信号才去朝计划前行。没错,你要为此祷告。去做些调查,并寻求明智的建议。这些将帮助你分辨你要走上的道路是否是上帝喜悦的。如果是,我鼓励你背起行囊,放手去做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5种方法帮你更好地敬拜上帝(有声中文)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美国

翻译:Xining Wang ,爱尔兰

有声播读:Joya,中国

 

最近,我以最喜欢的方式之一——约会——度过了一晚。我并不想过于煽情,但我不得不说,能与自己最好的朋友结婚我很感恩。我喜欢看电影的时候依偎在他的怀抱里;和他在书店里漫步,一起笑着那些稀奇古怪的书名;在吃我们最喜欢的沙拉时进行一场改变彼此的真挚谈话。大多时间里,我们只想享受这样的感觉,沉醉在属于“我们”的气氛之中。这就是约会之夜的美丽所在——有一种奢侈叫只是跟我们所爱的人在一起。

 
与在约会之夜滋生的亲密关系类似,我们和上帝的亲密相处也是这样。我们应该抛开一切忙乱和所谓的效率,单单享受与祂同在。用我们的所有来爱祂,应该是最重要也是唯一重要的事情,不是吗?
 
但是经常性地,作为一个进取的人(更不用说还是个“属灵博主”),我往往希望即使在与上帝相处的时候也能够高效——我将它视为了另一件待办事项,而不像是享受与我所爱之人的甜蜜时光。还记得那些古老的教理问答书中所讲的我们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吗?也就是那所谓的核心问题。他们说我们的存在是为了要荣耀上帝并永远享受祂的同在。
 
我必须承认,这个“享受”需要我刻意去体会,尤其是当我需要打包午餐,又顶着工作截止日的时候还听到孩子喊“妈妈,你看到我的记号笔了吗?”。在生活的这些混乱之中,我需要找到一种能够体会上帝同在的方法——令与祂在一起成为我期待、令我无比喜悦、又能重新得力的时刻。
 
让我能够说出:“就让我和上帝在一起并因此喜乐。让我看见和经历上帝的同在并陶醉在其中吧。”
 
对我而言,这意味着在我忙碌的生活中,每天都要有意识地仰望和敬拜上帝。 我希望这五个要求不高的小技巧可以帮助你做同样的事情。

1.赞美上帝创造了我们

 
以弗所书2章10节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工。 当我们花时间在一起,我们就在彼此身上看到了上帝的品格:瞧你! 即使在极深的罪和破碎中,那上帝的形象仍然存在,让我们去探究和体会。 例如,作为一个妻子,我看到了丈夫对我的支持;他对真理的热情和他的温柔。 在我儿子对大自然的热爱中,我看到了上帝在大自然中的设计之美。 在我女儿对舞蹈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喜乐中,我看到了上帝的爱融入于各种艺术形式之中,以及祂对所造之物(人类)无尽的爱。

2.陶醉在上帝的表达方式——大自然中

 
最近在一个难得的休息日,我做了很久以前就应该做的事情:去国家森林公园徒步。那天有一些横向突出的,又带阶梯状的树根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我研究这些树根时,我非常兴奋,因为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所有的这些自然景观都像是我们的创造者上帝在带我参观祂自己的艺术长廊,都是用祂精致又慷慨的手笔创造的。罗马书也提醒我,上帝在自然界中展示了祂永恒的能力和神性(罗马书1章20节)。
 
那天,我非常震惊。因为从那开始,我发现自己会因为祂创造的纯粹的美和对世界的关爱而感动地流泪。
 
如果你走进大自然,你就可以看到祂在大自然中彰显祂的美,并以此让你去敬拜祂。
 

3.用音乐来表达灵魂

  
音乐于人来说是非常独特且令人印象深刻的高级艺术形式。当我们想要深刻地表达某种情绪或者述说什么时,我们经常会用艺术——特别是歌曲。无论是在iTunes上听歌,在洗澡时清唱,还是演奏某样乐器——请试着将自己沉浸在音乐中。
 
在我与上帝独处的时间里,我常常会边弹钢琴边唱歌。有时,我会用音乐为朋友祈祷以及表达我自己无法用语言述说的内容与情绪。比我的音乐是否好听更重要的是我从心而发的赞美之音如何(参见撒母耳记上16章7节)。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以相同的方式创作和享受音乐。或许你喜欢一个人听歌或跟着唱,又或者你喜欢自己填词。让我们思考,音乐可以如何为我们个人的敬拜带来不同以往的新方式?
 

4.把眼目放在主身上

 
我们很容易盯着生活中的不如意看。如何在痛苦中依然保持感恩是个很大的挑战。但是感恩是可以让我们保持向上看的最持久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在争战中看到上帝的美意。
 
就个人而言,感恩能让我看到上帝在我身边放置的各样恩典,而不是盯着那些未能顺应我心意的事情。感恩让我不再陷入沮丧中,而是向上看,看到大能而无限的上帝测不透的旨意。
 
它也提醒了我过去上帝是如何信实地恩待我的。感恩让我想要敬拜祂。我可以不再把自己和自己欲望视为宇宙的中心。感恩将我指向那个更伟大的创造者,这直接促使我去敬拜祂。
 

5.了解你最好的敬拜方式是什么

 
想一想你个人最喜欢敬拜上帝的方式。像Gary Thomas这样的作家探索了我们的“神圣之路”:我们的心与上帝有着特别的联系方式。也许是通过大自然、某些运动、某些感官,也许是通过某种传统或者克服己心,也许是通过服侍,默想或者学习真理知识。但是除了这些类别之外,我还喜欢更具体和满有创造性地思考什么能让我的信仰真的活起来。我能做哪些事情让自己感受到与上帝相连?
 
对我来说,服侍穷人、写作、与他人真诚的沟通、园艺、创造性活动,跨文化交流……还有一系列其他事情都使我感受到上帝的同在,并让我找到祂创造我的价值所在。
 
我发现自己并不能总是自然而然地去敬拜,所以我需要刻意地训练自己去敬拜祂,把自己紧紧地和上帝系在一起就像藤蔓缠绕在木架上那样,这样我的灵命才可以不断地向上成长。
 
但敬拜并不单单是种刻苦己心的训练,在训练自己敬拜的过程中我也更加喜乐了。最终,我可以照着祂创造我的本意去敬拜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提问雅米| 我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为什么还需要上帝?

文字翻译:Nancy,中国

编者按:以下内容根据“YMI事工”和“Ravi Zacharias国际事工亚太分部”共同在新加坡举办的“YMI探索信仰大会”问答环节的谈话内容改编。RZIM事工亚太区总负责人Max Jeganathan回答了观众提出的这个问题。

 
问:我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我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决定自己的未来。为什么我还需要上帝?
 
答: 如果给生活足够的时间,你就会发现,你不是完全自给自足的。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不能决定你的未来。你不必相信我,你的生活本身会向你证明的。你只要继续活下去,就会发现我是对的。
 
但让我至少从概念上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样。我知道你并不真的这么认为,所以我很感激你提出了这个问题。因为很多人确实这么想过,即使只是在某个瞬间,对吧?所以我知道提问者并不真的相信这个理论。你是个有智识的人。你只是想听听我会怎么回答。
 
原因有三:1.真理是必不可少的。2.痛苦是不可避免的。3.快乐是不够的。
这就是你仍然需要上帝的三个原因。
 

1.真理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上帝是真实的,福音是真实的。这实际上是成为基督徒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好理由。因为它是真实的。其他的那些理由也很好,它们都对信仰有帮助,给了我们确信。但首先,成为基督徒最好的理由是因为“这是真的”。
 
所以如果你真按你说的这么想的话,你就必须抛弃这个事实。你必须把自己置身于《楚门的世界》或《黑客帝国》这样的毫无真实可言的世界之中。你只想建立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虚假世界,在其中你相信你可以自给自足、并且一切都很好。
 
但实际上你里面是破碎的。你有生存方面的挣扎,也有精神方面的挣扎。你渴望得到更多。但你一直忽略它们。你强迫自己忽略上帝是真实的、祂为你而来、为你而死的事实。你也忽略了祂带给你不可思议的救赎和与祂同在的永恒未来并给了你充满喜乐的今生和未来的真理。
 
所以真理是必不可少的。
 

2.痛苦是不可避免的

 
今天有很多人问了关于痛苦的问题,因为它真的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每个人都需要面对某种痛苦。无论这个痛苦是死亡、疾病,还是失业、焦虑、抑郁,或是社交孤立、身体残疾。不管怎样——我们都在受苦。
 
耶稣借着十字架,给出了人类历史上对苦难最令人信服、最有力、最实用及最理性的回答。
 
上帝来到世界,被钉在十字架上,祂为我们受苦,把所有的痛苦都加在祂自己身上。现在,我们可以握着祂的手,祂会和我们一起经历和胜过苦难。
 
基督耶稣的十字架与其他世界观截然不同。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诚实的无神论者认为苦难毫无意义。引用Richard Dawkins的话说:在一个时间加物质加可能性的世界里,我们所能期待的只有盲目无情的冷漠。有些人会致富。有些人会变得富有。有些人会很幸运。有些人会被强奸。有些人会被杀。而这些都不重要。这些事情的发生没有任何规律或者理由。不管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没有任何世界观和宗教能给我们耶稣所给的——痛苦中的安慰,而且如果我们握住祂的手信靠祂的话还可以胜过苦难。

 
然后你再看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和祂带给我们的。
 
所以真理是必不可少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

3.光有快乐是不够的

 
如果你想要的只是快乐,你的这套说辞可能还行得通。但我们知道,光有快乐是不够的。鲁益师(C. S. Lewis)说:“如果快乐就是我所追求的一切,那么我只需要几瓶苏格兰威士忌和几个朋友就够了。”
 
快乐是一种感觉。快乐是因着某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而带给你的感觉。当你改变了那些外部事件,你的感觉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做一些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来让自己快乐,比如谈恋爱,爱我们的朋友,帮助不幸的人,抚养孩子,找份好工作。但是在大热天喝一杯好喝的冰咖啡也能够让我们感到开心。对我来说,吃几块美味的炸鸡会让我很高兴。
 
那么,我们怎么会如此降低自我标准,把这种只要一片喷香的培根、一部好看的电影或一份冰淇淋就能让我们达到的感觉当成了毕生的追求呢?上帝看着这样的我们,认为我们真的很可悲。
 
“你认为追求快乐是我把你放在这儿的原因吗?你已经把你全部人生意义变成了追求这种感觉吗?当你去挠被蚊子叮咬的包时,你也会有这种感觉,你会感觉很好。你认为这就是你活着的原因吗?你就是这么贬低你存在的目的——你认为活着是为了追求快乐?这真是可悲。”
 
然后祂说:“我想给你点别的。它叫做喜乐。”
 
这就是耶稣所说的。祂说我来了,是要叫他们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祂说的不是快乐,而是喜乐。因为快乐是你感受到的某种感觉,而喜乐出自你的内心。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那些和耶稣走得很近的人,当坏事发生的时候(坏事确实会发生在基督徒身上),他们会受苦,也会因此而不开心。但喜乐却依然在。因为他们的根基很稳固。他们知道自己将要迎来的是更美好的未来。他们知道在另一边有救赎。他们知道,即使在苦难中,他们也能握住救主的手。这位救主曾为他们受苦,现在也会和他们一起经历苦难。
 
所以我们这些与耶稣同行的人称自己为基督徒。我们越认识祂,和祂的关系就越深,我们也就越能获得这种喜乐。喜乐并非是更多的快乐。两者在本质上不同。
 
你谷歌一下“喜乐”,字典就会告诉你,喜乐就是非常非常快乐。然后你谷歌“快乐”,会说它是喜乐的组成部分。这是自我引用。这个世界真的不知道快乐和喜乐的区别。因为他们不知道,所以会从一个指向另一个,来回引用。要知道这个区别,你必须去查圣经。你必须到耶稣基督那里,才能明白快乐和喜乐的真正区别。
 
这就是你为什么需要上帝。因为真理是不可或缺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快乐是不够的。
 
我们要来到耶稣基督的面前。因祂就是真理。祂是苦难的终极答案。祂也是永恒的喜乐源泉。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