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与人交往的艺术

关于爱:我忽略了的三个方面

作者:Elisabeth Chandra,印尼

signs-416441_640

“爱是个动词”,这既是约翰·梅尔(John Mayer)的歌名、盖瑞·查普曼(Gary Chapman)的书名,也是2014年一部电影的片名。这些作品所要表达的基本意思是,真正的爱包含行动,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这样的说法我完全赞同,正如圣经所说:“我们爱人,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动和真诚上表现出来”(约翰一书3章18节,新译本)。上帝最大的诫命也告诉我们,“爱”涉及我们整个人:“你要全心、全性、全意爱主你的上帝……和……爱人如己”(马太福音22章37-39节,新译本)。

但有时候,当我试图向他人表达爱时,我感到日益疲惫。当我善待那些我并非真正关心的人时,我甚至觉得自己有些虚伪。你是否也曾有过这种感受呢?

没有行动的话语不过是空谈,但即使是付诸行动,我们所行的也必须出于正确的动机。正如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章3节中所说,“我若把一切所有的分给人……却没有爱,对我仍然毫无益处”(新译本)。我们向人表达爱的动机和方式同样重要。

爱不仅仅是一个动词,也不只是一时的宽宏大量。圣经很多地方都提及真实而圣洁的爱。我学会了以下三个方面,并且谨记在心:

1. 爱的源头是上帝。圣经说:“亲爱的,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上帝那里来的。凡是爱人的,都是从上帝生的,并且认识上帝”(约翰一书4章7节,新译本),并且“上帝就是爱”(约翰一书4章16节,新译本)。当我们顺服上帝的引导时,我们就会去爱上帝及身边的人,这乃是圣灵所结的果子(加拉太书5章22节)。

2. 爱应当是我们行动的原动力。约翰福音3章16节说道:“上帝爱世人,甚至把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上帝对我们的爱是促使祂差派自己的儿子來到世上的动机,这个动机是持续不变且存到永恒的。正是上帝的爱促使我们以爱心对待他人,好让他们也來信靠上帝,并经历在祂里面丰盛的生命。任何其他动机都会使我们的爱变成短暂和肤浅。

3. 爱来自于因认识并顺服主而得的喜乐。离了上帝,我们的爱心是无法增长的,因为爱从上帝而来。如果我们不乐于认识和顺服上帝,我们怎么能体验祂的爱呢?我们的主耶稣因顺服天父而有满足的喜乐,祂“因为那摆在面前的喜乐”,就忍受了十字架上可怕的煎熬,祂的喜乐在于完成天父交付的工作(希伯来书12章2节,新译本)。祂因天父喜悦祂而喜乐,这份喜乐促使祂以行动展现了何等大的爱!每当我们感到越发疲惫或灰心时,主耶稣的榜样可以成为我们的鼓励(希伯来书12章3节,新译本)。

当我努力成为一个更有爱心的人时,我首先祈求上帝赐给我一颗在祂里面满有喜乐的心——因祂是那爱的源头——并看祂为我最大的财富和永恒的赏赐。我相信只有这样,我才能去爱别人,无论是家人、朋友、同事或任何我所遇到的人。但愿这也是你的祷告。

(此文章译自雅米印尼文网站)

(延伸阅读:“爱”难,爱人更难)


投稿

朝圣之旅的感想

作者:恩,马来西亚霹雳州

Acknowleged
(照片:在加利利海边,耶稣基督三次问彼得“你爱我吗?”,以此挽回挫败灰心的彼得。)

这次朝圣之旅,除了让我彷彿置身在从未敢奢想过的梦中,也让我对人性、对上帝的爱有了更深一层的体验。

这是一场机遇,是上天在对的时间赐下了对的机会。这趟行程刚好排在假期的开端以及课程之前,这段时间也是圣地天气最好的时刻(不太热也不太冷),而我则把握了这次摆在面前的黄金机会,并且承蒙上帝的怜悯保守,终於得以顺利完成这一趟美梦一般的旅程。

这次旅途,除了打开我对圣经地理环境的视野,也让我感受良多,特别是关于人性与上帝的爱。一直以来我对人,特别是基督徒的为人都抱着单纯的信任与信心。但是渐渐地,我发现人(包括我自己)的确都逃不了犯罪悖逆的天性,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弱点或缺点。无论自觉或不自觉,我们会无意中得罪一些人、招惹一些人的讨厌。我有幸在旅途中聆听一些生命故事,在细细聆听、尝试理解之後,渐渐就找到这个人相关表现的内在原因。有时,是因为人的罪性,但有时候则是因为曾受伤害、被背叛的经历,而渐渐形成的自我保护方式。缺乏被关爱、被尊重的经历,导致对他人的不信任,即使对方也是个基督徒。

其实,基督徒带来的伤害往往比非信徒带来的伤害更大,这就像是家人的背弃,比朋友的离弃更令人伤心。

旅途中,有一次领队分享了一个感动人心的信息。他提醒我们这一趟朝圣之旅,目的无非都是想更加认识耶稣基督以及上帝的爱。他劝勉我们都要学习“放下”,学习饶恕,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制造纷争;要学习主动去改变、去爱,让别人得以从我们身上看见耶稣基督的爱与宽容。放下和改变,不容易,却是更美好生命的开始。

渐渐地,我发现团队的气氛有了改变。大家彼此寒暄、礼让,尝试包容甚至付出关爱,彼此关顾而不只是专顾自己。这种温暖和谐的关系非常美好,让我想起诗篇133篇1-2节的经文:“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

聆听别人分享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上帝在这个人身上的恩典与眷顾。虽然对方在某些人眼里不是那么讨人喜欢,但是我深深感受到上帝很爱这个人,正如爱其他人一样。如经上所记:“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马太福音18章10节)除了衣衫褴褛的弟兄,一些看起来不那么“属灵”的基督徒也不可轻看,因为我们往往不会知道对方与上帝的关系,也不晓得上帝在这个人身上奇妙的作为,或许对方实际上比我们更“属灵”呢!

我们论断批评别人,往往就是因为自觉是个“义人”,而其他人都是“罪人”。我们很少想到自己要聆听、理解和体恤对方,为对方的软弱祷告,包容和接纳对方,就像耶稣基督聆听、理解、体恤我们,为我们的软弱祷告,包容和接纳我们,甚至为我们牺牲生命。“饶恕”和“包容接纳”是非常不容易的“爱的功课”,也因为很难,耶稣基督才亲自来到世界体现这爱,让我们先感受被主深爱的震撼,才能用上帝的爱去爱其他的人。正如经文所记载:“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约翰一书4章19节)

这次旅程,让我看见当领队的不易,因此也更佩服带领数十万常常抱怨的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我亲自去过那除了沙和石头就什么都没有的旷野,开始能体会以色列人的心情了。但是,我更因此看见了上帝的爱有多坚定。上帝的爱,并不会因着人的软弱而有所改变或退缩,反之,是人自己选择了悖逆而离弃恩典。

盼望在将来的人生路上,我们能一辈子紧紧跟随主基督,走在祂恩典的光中,直到见祂面的日子。


投稿

“爱”难,爱人更难

作者:陶可心,新加坡

signs-416441_640

我对爱的定义一直很模糊,因为我的家庭背景让我觉得,爱就像是一种奢侈品。

14岁那年,我和妹妹跟着母亲移民新加坡。后来母亲再婚,继父是新加坡人。再婚?也许是因为母亲真的爱继父吧。然而,母亲的脾气比较暴躁,个性强势,经常与继父起冲突、争吵。然后,我就会听到“噼里啪啦”摔东西的声音。这时,我就会一个人躲到楼下去散步。可我依然能够听到他们争吵的怒吼声。每次争吵后,继父身上总是会留下受伤的印记,接着警察就会来“拜访“我们。不知道有多少次,我哭着对母亲说:“我希望有一个美好的家庭。”但她的回答却是:“你永远都不会有的。”这样的回答的确令人心碎。

背井离乡的生活并不没有我原先期望的那么好。我每天只有两块新币,不管怎么分配,永远都吃不饱。所以那时的我觉得只要能吃饱就是”幸福“。同龄女生总是为了保持好身材而节食,在我看来,这是很愚蠢的举动。每当我看到别人吃不完的食物,我都有想要帮他们吃完的冲动。

为了填饱肚子,我从15岁便开始半工半读。我白天上学,晚上在酒店做服务生,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即便这样,我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劳碌与辛酸就像是家常便饭,伴随我度过了三年艰苦的时光。

对于我这样一个90后来说,这样令人心碎的家庭和艰苦的生活,实在是难以承受之重。我对生活充满了失望,对幸福家庭的孩子充满了嫉恨。从那时起,我活着的唯一目标就是离开这个家,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我拼命打工,即使是中考前一天,我也要去把明天的饭钱赚回来。同时,我努力学习,一直努力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只是,在我还没有能够完成这个计划的时候,我已经身心疲乏,令人心碎的家庭就好像死亡的火焰一样,慢慢地吞灭我活着的希望。我迷失了,不知道活着有什么意义。

我不想再这么痛苦地活着,所以我选择轻生。幸好,就在我决定轻生的那天,我在路上遇到了一位牧师,他对我说:”主爱你。“我心想,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上帝的话,祂一定不会让我这样受苦。于是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你可以给我一个活着的理由吗?“牧师说:”如果你活着,很多人会因为你的帮助而活得更好。“我的心在燃烧,原来这就是我活下去的理由,上帝给了我活下去的理由。

后来,我开始去教会,认识了基督里的兄弟姐妹。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彼此扶持。而上帝也通过圣经让我明白,我要爱自己,原谅自己,原谅过去。

我以前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懂得谅解与关心别人。我无法容忍自己犯任何错误,凡事要求尽善尽美,自尊心强得好像穿不透的城墙,又厚又硬。

可是现在我变了,上帝差遣祂的子民来带领我、照顾我。祂让我学会了爱人和爱自己,包容、怜悯他人,也给自己时间去学习和进步。同时,我不再让盲目的自尊心控制自己,学习做一个谦虚的人,慢慢地走出过去的阴影。而且,我还成为了一名义工,服侍许多在生活里迷失的人。我分享自己的经历以及上帝对我的爱,鼓励他们开始新的生活。

回想过去,我从来没有预料到上帝会为我准备另一个家,并且这个大家庭的成员也越来越多。同时,当我离主越来越近时,我也开始原谅自己的母亲。我想,也许是因为她不认识上帝,她才会那样子伤害自己的家人,其实她自己也活得很痛苦。

感谢主让我能够在每一天都充满平安与喜乐,也愿主同样赐予你这个福分!阿门!

(此文章繁体版)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家庭关系)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