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人生

雅米6月漫画: 茱蒂的一生

绘画作者:Chin,马来西亚

*文字出自同名《灵命日粮》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我有一个梦想

传道书灵修| 当人生所有的高光都没有想象中的令人兴奋时(有声中文)

作者:Aaron Di Placido, 澳大利亚

翻译:Anna,中国

有声播读:刘弟兄,中国

 

今日经文:传道书2章1-11节

我心里说:“来吧,我以喜乐试试你,你好享福。”谁知,这也是虚空。我指喜笑说:“这是狂妄”,论喜乐说:“有何功效呢?”我心里察究如何用酒使我肉体舒畅,我心却仍以智慧引导我;又如何持住愚昧,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我为自己动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种葡萄园,修造园囿,在其中栽种各样果木树,挖造水池,用以浇灌嫩小的树木。我买了仆婢,也有生在家中的仆婢;又有许多牛群羊群,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众人所有的。我又为自己积蓄金银和君王的财宝,并各省的财宝;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爱的物,并许多的妃嫔。这样,我就日见昌盛,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我的智慧仍然存留。凡我眼所求的,我没有留下不给它的;我心所乐的,我没有禁止不享受的。因我的心为我一切所劳碌的快乐,这就是我从劳碌中所得的份。后来我察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

 

我很喜欢现场音乐会超燃的气氛。在最喜爱的乐队几米之外用最大的声音一字一字唱出最喜欢的歌曲,这种感觉是非常奇妙的。所以当我最喜欢的乐队之一来墨尔本巡演时,我第一时间把票给抢了。

买完票之后是整整六个月的等待,与日俱增的期待变得巨大。当那一天越来越近时,我经常想象着现场正演唱着我最喜欢的歌曲,还有整个演唱会炫酷的场面和粉丝欢呼高歌的热烈气氛。

这一天终于来到,走进Sidney Myer Music Bowl 音乐会场的大门时是最兴奋的时刻。现场完全是想象中的完美场景:室外场地、夕阳西下傍晚宜人的天气、还有满座的万人观众。

但是,开场几分钟后这种兴奋感就慢慢消减了。这的确是一场视觉和听觉上的盛宴,但我却不再觉得惊艳。这个让我期待了数月的演唱会也不过如此。

这样的经历让我想到,我们是多么容易转向今生的事物来寻求满足感——比如娱乐、财富或成功——结果却发现这些高光时刻都没有我们预期的那般完美,不免失望落寞。正像传道书2章1-11节所描述的那样。

传道者试图探求在短暂的人生岁月中做何事才有益处(第3节),他眼睛爱看的、心里渴慕的,他都随心所欲,尽情享受(第10节)。他建造房屋,栽种葡萄园(第 4节),积聚金银(第8节),甚至享誉盛名,超过耶路撒冷历来所有的人(第9节),但这些都没给他带来真正的幸福感或成就感。

当我们看看传道者列出的清单,不难发现这也正是我们在努力追求的——我们的工作(第4节),财富(第7-8节),地位(第9节)。这三项是这个世界定义成功的标准,也是我们烦恼的来源,拉扯着我们远离基督为我们所定的美好计划或心意。

我们可能认为只要这次晋升成功,只要攒够了一定数量的钱,或者只要能在我们的社交圈子里再有名气一些——我们就会知足喜乐。但是传道者为我们做了研究,告诉我们当他回顾双手辛勤经营的一切成就时,却发现都是虚空——“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第11节)。

在24节到26节的经文中,传道者提醒我们要将今生的经历和所得当成上帝的恩惠来享受。这些东西,只有在我们与上帝的关系里,才会给我们带来满足。当我发现自己一心努力抓取今生所得而忘记赐恩的上帝时,我就提醒自己该止步了。

我开始意识到在生活中那些心存满足与喜乐的时刻都是因着我选择先花时间定睛在与上帝的关系上。而不是去追求下一场大型音乐会或者更高的薪水带来的兴奋与刺激。我当然也会受试探去追寻自己的道路或被世界上的享乐干扰,但是定睛在与上帝的关系上能让我不致迷失,让我感恩上帝对我一切的供应。

问题反思:

 

1.你有没有曾努力追求今生的事物(娱乐、事业、人际关系影响力),期望这些可以给你带来只有与上帝的亲密关系才能带来的满足?为什么这些事最终让你失望了?

2.你可以在日程安排中做出哪一项改变,让你能抽出时间来与耶稣相处,寻求在祂里面的满足,而非寻求转瞬即逝的欢乐?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我有一个梦想

传道书灵修| 是什么让你失望?(有声中文)

作者:Charmain Sim,马来西亚

翻译:Joy,中国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今日读经:传道书1章12-18节

我传道者,在耶路撒冷做过以色列的王。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经练的,是极重的劳苦。我见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弯曲的不能变直,缺少的不能足数。我心里议论说:“我得了大智慧,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而且我心中多经历智慧和知识的事。”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

 

最近, 我在Netflix上看了纪录片《我们的星球(Our Planet)》。这是一部画面非常美的纪录片。然而,其中有一个场景是关于海象很大程度上由于气候变化死亡的。这直击我们如今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看得我湿了眼眶。我只能请求上帝原谅我们把祂所创造的一切管理得一团糟。

我接触过许多关于环境问题和提出各种解决方案的文章和节目。但不管是塑料,肉类,稀土开采,甚至牛油果分布的问题,都没有一招见效的方案。现代生活的一切对环境几乎都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试图拯救地球似乎毫无意义。

在这个问题上想太多,真的很快令人沮丧。

传道书的作者发现自己处于类似的境地。在传道书1章12-18节中,他描述了他对“日光之下”万物的研究, 他从中寻求智慧,希望能用来理解一切。

最后,他不得不说:“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18节)。在得到那么多知识和智慧后,他表现出来的竟然只有悲伤。

为什么?

线索在第15节,“弯曲的不能变直,缺少的不能足数。”简单地说,由于犯罪,我们生活在一个系统破碎的短暂世界里,我们的问题都只有不完整的答案,这样就导致了更多的问题,再继续如此循环。因此,结论是沮丧和悲伤并不奇怪。

很多时候,即使我们有解决问题的良好意愿,这种情况还是会发生,因为我们没有向拥有全部答案的那一位寻求智慧。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的努力只会换来失败和悲伤。

但正如我们在传道书的最后结论中以及在圣经的其他部分,如箴言书9章10节和雅各书1章5节所看到的,追求知识和智慧是有很大价值的。那就是 ,当我们向上帝并为服事祂而寻求智慧的时候。

用这种方法,追求智慧不会导致绝望,而是让我们健康地理解我们所能做的,以及我们无能为力的。将那些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交托给上帝,信靠祂,相信只有祂可以做到。我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点,是因为上帝已经承诺要重新将一切调整好——这是基督的死和复活所带来的承诺。因此,我们可以欣然期盼这个最终解决方案(罗马书8章19-21节)。

那么,实际操作起来,向上帝寻求知识和智慧是什么样子的呢?在环境问题上,这意味着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智慧地使用和打理我照顾范围内的创造物。例如,我可以继续阅读这些问题,同时做出简单但知情的选择,比如使用可生物降解的婴儿湿巾和不使用塑料餐具。至于那些不能在一夜之间改变的事,我把它们放在祷告中托付给祂。

让我们为如今可以获得的一切知识感谢上帝。但我们也要记住,知识和世俗的智慧并不是所有。上帝才是真正的一切。在这个真理上,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包括对智慧的追求和运用,都应该与祂一起进行。

 

问题反思:

 

1. 有什么迹象表明,你可能在上帝以外追求智慧或知识呢?

2.想一想,有没有哪些时候,知识反倒给你带来了负担?有什么事情是超出你的控制范围,需要交托给上帝的吗?你能做些什么来尊荣上帝?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荣耀的身体

我的剧本 VS.上帝的剧本(有声中文)

作者:方以安,台湾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一直以来,我总是尝试用自己的剧本生活,编织着我的人生。即使在内心深处早知道上帝为我计画且预备好了一个更完美的剧本,甚至祂也明明地告诉我要如何行,我还是会不愿顺服主反而顺从自己,要跌跌撞撞绕一大圈,才在最后一刻才被上帝拉回。

 
许多人都习惯怀抱着自己的心意、想法去向上帝祷告,寻求祂的旨意,祷告完以后却仍然按着自己的打算去做。人们不是按着自己的剧本生活就是活在别人写的剧本或眼光下,究竟谁才是我们生命中的主宰呢?是自己?是某个人?还是那位在隐密处察看的上帝呢?
 
我是以学测申请入学进入大学的。踏入大学的第一学期,在蜂拥而至的种种不适应情绪下,我反复思考最终下定决心准备转学考。那时的我并没有向上帝寻求帮助也没有询问祂的旨意,我一心只想着要赶快逃离这个学校,想要快些转学到我认为名次、环境更好的学校。后来我没有考上,不得不继续待在原来的学校,只是成功转了科系。之后,我去参加了学校的团契聚会,等待上帝为我预备的一切。

 
回首在大学的时光,我发现正是在这几年中我重新学习单单顺服上帝的话,聆听祂的声音,也学会了安静持守地待在团契中学习成长。在这段时间里,我参与了一些服事、甚至担任了团契同工。在一次次的服事中,我更加认识上帝,也在与其他同工的配搭中更加认识自己。祂扩展我的眼界,使我经历了超乎预期的美好校园生活。祂使我与祂的关系更加亲密,即使当中也遇到了许多挫折,但这都让我知道祂确实是那位又真又活的上帝。
 
我记得孙宝玲牧师曾说过,生命是一场旅程,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剧本来走,也许跟上帝的剧本不同,也许部分相同,但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清楚知道上帝的剧本。尽管如此,首要的是踏出第一步,作为上帝的儿女,我们要渴慕并顺服祂的话语,将自己的剧本与祂的对照,每一天心意更新而变化。这趟旅程,也是漫长的,有时充满期待,有时充满灰心,有时得胜,有时跌倒,在每一次的经历中,上帝让我们学习新的功课,改变我们的生命,使我们朝着祂的计划向前行,在祂的道路上坚定。
 
假使我们的人生突然需要停下等待,也不要太过担忧,因为等待就像休止符,也是乐章的重要部分。有时,等待的后方是更美好的音符。
 
在这场旅程中,将一切全然交托给主,让主耶稣来工作,培养我们天国的品格吧。我虽不清楚上帝要将我放在哪里,但祂知道,这样便足够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