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传福音

福杯与苦酒——面对不信的亲人,我的盼望何在?

 

作者:清晨

有声播读:佳音

 

 

这是一个滑向死亡的世界,生活在这里的一切都在慢慢消逝,没有不散的筵席,没有不败的花,失去是不可避免的。越是珍贵的,所爱的,我们就越是难以接受离别。有些人匆匆经过我们,失去他们就像荷叶上不痛不痒划过一滴水珠,有些人呢,深深编织在我们自己的生命经纬之中,那些失去是刻骨铭心的,几乎自己的灵魂也被狠狠撕裂,随着逝者没入死荫。那时的眼泪,是多么沉重,那是灵魂的决堤,生命的哀鸣。

关于失去的故事太多了,多得让人心悸,又让人麻木。数不清的过来人,将自己的故事在泪水里浸过,铺在纸上,多少年的风干沉淀过后,触目仍是刺痛。死亡在大地上游行,叫嚣着:我是你们的宿命!但人心天生会滋生愚昧,死亡太常见,以至于我们不以为可怖,反习以为常。死亡虽近,但前头也还有几十年的日子,既然无能为力,何必自寻烦恼,不如吃喝快乐吧,等到死亡忽然来敲门的那一天再痛哭便是了!

可是死亡既不是无药可救的,也不是忽然来临的。

我们所信的真理安慰我们的心,告诉我们,基督来过,祂必再来,那时死人都必复活,对于信的人,今生的分别,不过是暂时的煎熬忍耐。但是我们的真理也将真相直白地告诉我们,那不信的人,要承受上帝的忿怒和永恒的死亡。一方面,我们不像外邦人对死亡绝望,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像他们可以粉饰死亡。他们常常幻想失去的人变成了天上的星星,或是一厢情愿相信他们生活在天堂,借此聊以自慰,我们却不能如此自欺欺人。如果我们爱的人不信福音,走入了死亡,那沉重的真相就压在我们心头,这大概是最绝望的失去吧。我们明知道一条活路,一条死路,却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爱的人走了死路。

上帝要我们喜乐,但是我若不忧心我家人的归宿,只顾着欢欢喜喜享受我自己的永生,看起来是满有喜乐,我自己却知道,这里面有我冷漠自私的罪名。

而且我想我有时候是过于“喜乐”了,时常忘记堕落与救赎,死亡和审判才是贯穿始终的主题,反而本末倒置,满心满眼只有我自己今生的生活。我若忧愁,多半是因为生活遇到了什么麻烦,我若喜乐,也是因为我的生活顺遂。我把上帝的救恩故事缩小,小到只有我的眼睛所能看到的这么大,小到只看到“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不为灵魂的得救喜乐,也不为灵魂的失丧忧愁。这种“喜乐”,不过是一种情绪,而不是一种信仰。

我为我那不信的家人真正担忧过吗?有的,但是我的爱不足。我每天都要在祷告时提到他们的名字,切切地求上帝怜悯他们,领他们认识真理。我的父亲,不善表达,有时倔强又固执,和他的交流总是被他用父亲的权威草草作结收尾,拒绝真诚深入的交流,不肯表达他自己,也不愿继续听我说;我的外公外婆,年事已高,死亡的威胁对他们来说尤其紧迫,但是也正因为他们年老,他们的思想也尤其固化,外公还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对他们格外挂心;还有我的弟弟,正在人生成长塑造的关键期,我多希望他能在年少的时候就认识上帝,不要随从世界的潮流,能够一生走在正道上,但是也正因为他年轻,他的心幼稚也叛逆,曾和他进行的几次交流都无功而返。

但是我的努力却仅止于此,我似乎也只有在每晚祷告时提到他们,在平常更多的时候,明明现在的通讯如此发达便捷,我却也不和他们多交流,也不联系关心他们,甚至也很少想到他们。若说我爱他们,唉,这是多么肤浅的爱呀。距离我这么近的灵魂正摇摇欲坠,我却几乎熟视无睹,只为我自己的生活琐事牵肠挂肚,我的喜乐忧愁都很少与他们相关,很少与上帝的国度相关,若说我有信仰,唉,这是多么肤浅的信仰啊。

我知道,我曾经也是像他们一样的人,闭目塞听,像那黑暗不愿接受光,但是上帝还是敲开了我的心门,去除了我的石心,给我一颗肉心,让我可以认识祂、爱祂,也更好地认识人、爱人。如今,上帝既叫我重生,给我这样崭新的生命,我的心就不能再和曾经一样只想着自己,对我所爱的人坚硬如石。而那真实的爱不是夸夸其谈出来的,而是用火把点燃火把,生命点燃生命。上帝垂听我的祷告,但我也需要行动,也许我正是祂用来挽救他人的管道。

我的性格是不爱交流,但这也许正是我应该付代价的地方,比如说此时此刻就拿起手机关心家人的生活,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向他们分享上帝恩典的灌溉。毕竟,我怎么能口口声声提到爱,却在真实的生活中,不愿付出代价作出爱的行动呢。最后的结局是如此紧迫,容不得我掉以轻心。

但是,如果最后那不可挽回的失去还是发生了呢?我想大卫是有智慧的人,他说:孩子还活着,我禁食哭泣;因为我想,或者耶和华怜恤我,使孩子不死也未可知。孩子死了,我何必禁食,我岂能使他返回呢?(撒下12:22-23)

若果真如此,我只好祷告,切切地求主给我信心,让我像大卫一样能得宽慰,又能像约伯那样宣告: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上帝是掌管万有的上帝,祂有权掌管人的生命,而祂也是满有慈爱的上帝,祂虽在高天之上,却绝不会轻看渺小人类的悲痛和眼泪。基督曾饮了死亡和被弃的苦杯,我们的哀伤祂都切身地懂得。没有人比祂更懂得爱,没有人比祂更深地体会过与所爱隔绝的黑暗和痛苦。祂按着自己的形象造人,给人灵魂,教会人爱,可是因为罪,我们也会因为爱而哭泣,我们流的泪,祂都看到,都理解,都收纳。我们的上帝在天上垂看,与我们一同等待。看哪,那给我们的应许是怎样的: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21:4)

是的,我相信,那一切的眼泪中也包括我为亲人的失丧而流的泪,上帝的奥秘是难测的,祂的应许却是信实的,我不知道我要如何得安慰,但却相信我一定会得满足的安慰,那时我们必要从心底里发出感恩和赞美:天地万物的主,感谢你,你的意思原是好的!

在这个世界上,最沉痛的失去,就是灵魂的失丧,面对这样的现实,除了信心,我不知道还能靠什么活着,除非上帝的话语托住我,我就难以得平安和喜乐。今生是需要忍耐等候的,但仍是有盼望的。也许,如果不是我的亲人朋友的悖逆,我便不懂得以上帝的怜悯为怀,不懂祂为灵魂失丧而感到的心痛,又哪里会懂得传福音的急迫。

死亡不是无可救药的,那福音已经赐给我们;死亡也不是忽然来临的,它是在很多年里一点点逼近,一步步蚕食,多少人正在被它蚕食,可是还没到最后,还可以回转。上帝用肉心换了我的石心让我这坐在黑暗里的人,也看到福音光明的照耀。我便没有理由麻木淡漠,推卸责任,却要在我爱的人中间,不信的人中间作光作盐,作福音的使者;神有至高的权柄和完全的智慧慈爱,我就相信,祂必要救我离开因爱而生的忧伤困苦,最终我会明白,无论是失去还是得着,一切都是上帝最好的安排。这是我所能得到的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安慰。虽然这酒在我口中发苦,但我手中的杯仍是上帝赐我的福杯。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我们是否搞错了福音的重点?

 作者:Jess Ragg         翻译:Rui Qi       有声播读:小七

 

在圣经学院 ,我还记得在我们要上交关于传福音的作业之前的那份恐惧。

我们的任务是:实践街头布道。

如果你像我一样内向的话,仅仅只是想象一下这种情况就会让你浑身冒冷汗。很多时候,我连打电话和点披萨都困难,更别说去问街上的陌生人是否愿意认识耶稣了。 我不知道像我这样的人要如何进行街头布道。

虽然我相信传福音很重要,但街头布道者却令我感到焦躁不安,因为老实说,他们有时给人很大压迫感。

 

 

但是这一天还是到来了,在记住预先发给我们的谈话内容后,我们三三两两地前往奥克兰的街道。 我的小组最终来到了奥克兰公园(Auckland Domain),这是一个繁忙的大公园,里面挤满了奥克兰市区的人。 在团队成员相互鼓励和一起祷告之后,我们挽起袖子开始“干正事”了。

谈话大概是这样的,“嗨,你好,请问我可以问你两个问题吗?”,我们其中一个人对着一个路过的行人说到。“如果你现在死去,你是否毫无疑问地知道你会去天堂?”

我们甚至没来得及问第二个问题,因为那个人的脸立刻亮了起来,她说,“是的!我是基督徒!”随后她花了一些时间跟我们谈论她的教会,她的生活等等。她又提到她来新西兰上学后觉得有点儿孤单,并希望我们能为此祷告。

 

于是,我们为她祷告。但与此同时感到一丝挫败感,因为我们并没有给她传达“好消息”,她已经知道了呀。 很无奈地,我们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结果这次遇到的也是一名基督徒! 虽然我们进行了一场美妙而有意义的谈话并且互相鼓励,但并没有谁因此得救。

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我们询问的人也是基督徒,他在谈话结束时感谢了我们,因为他当天感到非常得难过,并且他说:“我今天真的非常需要这样的谈话”。随后,我们回到了校园,感觉我们在街头布道上的努力似乎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功。

 

那天晚上晚些时候,我坐在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前,迟迟无法开始写作业,我真的被难住了。 “我要如何去写一篇关于一件我根本没有做过的事情多有用的文章?”

就在我为自己无法写出3000字论文而哀怨的当下,我遇见了上帝。“谁说你们没有给他们传福音?”的想法在我脑海中盘旋。 因为我们确实传了。 我们分享了福音——关于耶稣的好消息。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 它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上帝国度好消息的神学意义。

我们街头布道的那天有没有人“得救”? 没有。

那些人是否受到那天的影响和鼓舞? 百分之一百是的!

 

 

真正的救恩是什么

 

救恩既是以事实为根据——例如是的,需要做一个决定——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个与那个决定一致的长久的承诺。 救恩,按照神学的定义,是一个人从罪恶中被拯救出来并变得完全。

由此,人会与上帝建立正确的关系。他们不仅在未来的某一天会进入天堂,也会在现在就与上帝同在,并在日常生活中经历上帝。

然而,当今,救赎主要被简化成了信主的呼召,似乎像是在获得进入天堂的“护照盖章”并在名为“如何成为基督徒”的待办事项清单上打勾一样。

N.T Wright在他的《耶稣作王,什么意思?(How God became king : the forgotten story of the Gospels)》一书中提出,我们已经忽略了传福音的重点。我们看到了人们“被拯救”的需要,认为福音是一本告诉我们如何生活的剪贴画——就好像基督教的伊索寓言,好像基督在世上的目的只是为了给我们一个具有道德意义结局的故事。

 

 

我们需要让福音重塑我们的生命

 

我们都是被社会告诉我们的“大故事”塑造的,这些故事塑造并组成了我们生命的根基。这些“大故事”总是会说一些类似于:“除非我….. (填入社会告诉我们的必须去完成的重要的事情,如完全发挥自身的潜力找到一份极好的工作,开始一段恋爱关系,留下一份遗产)否则我就没有任何价值。”

另一个流行的“大故事”是:“没有什么是真正重要的”,或者“一切都只是巧合——包括我的存在”。

这些“大故事”定义了我们的生命,并在我们里面牢牢扎根,就如同是一个又大又重的钢筋混凝土地基,我们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是构建在这个基础上。它们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并从生活的各个角度都得到证实和肯定——广告、书籍、抖音、电视节目,甚至我们听的音乐中。

但是对于我们基督徒来说,“大故事”却是——基督是得胜的救主。

我们需要将福音看作是宇宙中善与恶之间争战的伟大而有力的故事,耶稣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全面胜利,我们被从黑暗中救赎回光明的国度。 从创世记到使徒行传,一切都归结为:上帝正在救赎祂的子民。

此外,在我们真正将福音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之前,一遍又一遍地背诵如耶利米书 29章11节 或约翰福音 3章16 节等经文也只不过是在我们心中那座又大又可怕的“你还不够好”的地基上面贴上感觉良好的“便利贴”罢了。

一旦我们理解了福音的全貌,我们的信仰就不仅会具有更深的“粘性”,我们也开始有可能将上帝国度的美丽和奇妙呼吸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带给我们周围的人。

我们会像一个知道自己是属于上帝国度的人那样活着,我们的谈话和行动不再仅仅是肉体的行为,而是成为圣灵的器皿,祂与我们一起,并通过我们做工。

 

 

我们要用福音互相鼓励

 

大约一年前,当我正处于糟糕的处境时,一位女士鼓励了我。在这期间我向上帝祷告,“上帝,我需要一些印证来知道你在我身边”。我刚在心里这样祷告完,一位女士就走了过来。当时我们的女儿们在正一起玩耍,她开始和我聊天。她不仅经历了与我当时相同的困难,还战胜了它。她就是我祷告自己能够在争战中得胜而成为的模样。在那一刻,我经历了上帝的救恩。

几年后,在面对一位新妈妈的倾诉时,我能够给予她相同的鼓励。 “我觉得自己是个糟糕的妈妈,”她告诉我,她心里有一堆理由支持她这么想——沮丧、怀念没有孩子前的生活、无法母乳喂养。

我自己有一个一岁的孩子,而且我是瓶喂我女儿的,所以我了解她的感受。我给了她一些我学到的瓶喂技巧,并告诉她,她的感受是正常的。

“你是一个伟大的妈妈,”我补充到,比我刚和她谈论冲奶粉的技巧时要更坚定,因为我知道这更重要。 “你对每件事都左思右想,这恰恰表明你是多么关心你的孩子。虽然你可能感受不到,但这个孩子是上帝给你的,并且祂一直与你同在,即使在困难重重的当下。”

朋友们,正是在这样的对话中,我们肯定了福音的真实性,并将人们带回到上帝的大故事中。上帝的救赎意味着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一个需要看到祂恩典的时刻都与我们相遇——救赎是隐藏在一切之下的“大故事”

 

 

我们要与他人分享这个好消息

 

虽然我绝不是那种热衷于传福音的人,但我每天都在努力记住,上帝正在我里面完成祂的救恩——在对的时间给我对的话语与别人交谈,在我夜不能寐的时候为他人祷告。我在努力提醒自己我的日常生活与在奥克兰那天的街头布道没有什么不同。每天早上,在我蒙召去做的每一件事中,我都要向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传播耶稣的好消息

无论你今天身在何处,我都想鼓励和敦促你。你的生活中有受伤的人——那些精疲力竭、失望、劳累、疲惫、悲伤的人……(还有受到其他伤害的人)

孤单的学生、焦躁的母亲、心碎的朋友——都是我们可以提醒他们福音真谛的一些例子。无论他们正在经历什么,上帝都与他们同在,耶稣会在他们的处境中与他们相遇,祂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关于上帝彻底拯救了他们的这个“好消息”,他们今天需要听到的是什么?或者今天就问一个朋友,“需要我怎样为你祷告?”

我们如何用福音的核心真理来鼓励我们生活中的其他人(基督徒或非信徒)——上帝拯救我们,我们一直活在救恩之下,当耶稣再来时,我们会永远与祂同在?

我们永远都需要听到福音,所以让我们不停地与人分享它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以弗所书》灵修 | 第六天:你害怕传福音吗?

 

 以弗所书3章1-13节

 

1因此,我保罗——为你们外邦人做了基督耶稣被囚的,替你们祈祷。

2 谅必你们曾听见上帝赐恩给我,将关切你们的职分托付我,

3 用启示使我知道福音的奥秘,正如我以前略略写过的。

4 你们念了,就能晓得我深知基督的奥秘。

5 这奥秘在以前的世代没有叫人知道,像如今借着圣灵启示祂的圣使徒和先知一样。

6 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借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

7 我做了这福音的执事,是照上帝的恩赐,这恩赐是照祂运行的大能赐给我的。

8 我本来比众圣徒中最小的还小,然而祂还赐我这恩典,叫我把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传给外邦人,

9 又使众人都明白,这历代以来隐藏在创造万物之上帝里的奥秘是如何安排的,

10 为要借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上帝百般的智慧。

11 这是照上帝从万世以前在我们主基督耶稣里所定的旨意。

12 我们因信耶稣,就在祂里面放胆无惧,笃信不疑地来到上帝面前。

13 所以,我求你们不要因我为你们所受的患难丧胆,这原是你们的荣耀。

 

作者:Charmain Sim       翻译:RuiQi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你害怕传福音吗?

 

去年复活节,我为邻居们烤了十字面包,还写了卡片解释十字架的含义,希望节日当天可以用属灵的真理来祝福他们。

但当我要分发礼物的时候,我却开始紧张。卡片写得是不是过于直接了呢?万一他们感到被冒犯怎么办?我的生活方式是否会让人们认真对待我分享的内容呢?

我们常常感到自己不善于传福音。 我们可能会因为骄傲、对人的恐惧、缺乏圣经知识、冷漠——以及许多其他的原因而退缩。 那么,什么才能让我们有勇气听从大使命的呼召呢?

在以弗所书2章11-22节中,保罗描述了上帝如何通过基督使犹太人和外邦人——实际上是世上所有的人——与自己和好。 他正准备为这个在主里联合的新整体发自内心地祈祷,却又开始了对上帝的所作所为以及其背后的奥秘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

如今,我们总是忘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认为上帝的救恩只属于犹太人。但是祂自创世以来就已经计划好了全人类的救赎(以弗所书3章 6 节)。祂只不过选择将这个计划隐藏起来,就像一个神秘故事一样。

当然,正如所有优秀的神秘故事,上帝在历史上一点一点地把这个救赎计划付诸实施,一路上留下线索和曲折的情节,却一直隐藏故事的全貌——直到教会在耶稣被钉十字架并从死里复活后诞生(以弗所书3章 3-6 节)。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上帝为何会选择我们参与祂伟大的和解计划是一个谜。保罗本人从前也是“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和热心的法利赛人(腓立比书 3章5节),他迫害教会,关心宗教纯洁和犹太人的利益。

这样的背景使得他‘比众圣徒中最小的还小’(以弗所书 3章8节)。他永远也不会想到,他会相信耶稣是上帝所应许的弥赛亚,更不用说他会被上帝呼召去向外邦人传讲基督。

但是他深知上帝选择他去完成祂特殊的使命,这让他在苦难面前能够坚持不‘丧胆’(以弗所书3章13 节)。

看到上帝在祂的宏伟计划上掌权,这也有助于我将目光放在更大的图景上。首先,是上帝用祂的恩典呼召我加入祂的计划。

其次,正是出于“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以弗所书3章 8 节),上帝装备我能够从事祂国度的工作。最后,由于祂拣选了我,我在基督里是安稳的。 我的身份和使命不再依赖于我自己努力了多少,而是来自于上帝的恩典。

上帝要求我的只是凭着信心和顺服行事,信靠祂和“祂运行的大能”(第 7 节)。这就是为什么,虽然我很纠结很挣扎,但仍然把我做的十字面包和卡片分发给了邻居。

我们现今所处的文化会非常考验我们的信仰和信心,但是,我们要记得上帝的智慧超过万有,祂仍在掌权,我们是可以克服这些恐惧的。当我们定睛在祂身上时,就可以被激励像保罗一样有勇气地传福音。

无论你正在经历什么,我为你祷告,愿你不会失去信心。 愿上帝救恩计划的真理和恩典,以及你现在可以“放胆无惧,笃信不疑地来到上帝面前”(以弗所书3章 12 节)的认识激励你并鼓励你去宣扬“上帝百般的智慧”(以弗所书3章 10 节) .

 

问题反思:

1.在传福音时你有哪些恐惧和担忧?是由于什么才造成了这些恐惧和担忧呢?

2.是什么样的真理激励保罗去传福音?这相同的真理如何激励你不断去传扬福音呢?

 

让我们祷告:

父啊,感谢你从一开始就将我放在你的救赎计划中。 让我有勇气凭信心和在你里面的顺服与你同行,并大胆地向我周围的世界宣扬你的智慧。

 

Charmain 喜欢巧克力、简奥斯汀和普通人的非凡故事。 作为妻子和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正在探索以爱和永恒的眼光去生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五个真理来帮你克服传福音的恐惧

作者James Bunyan, 英格兰

翻译: Anna

 

老实讲,James Bunyan确实是个闲不住的人,这个特质影响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喜欢旅游、写作、运动(除了不爱飞盘)、喜欢福音给他带来的使命感、喜欢品尝新奇口味的茶、享受一口气撕掉贴纸的满足感。他现在住在伦敦的特丁顿区(Teddington),正在受训成为英国国教会的教区牧师。对于James和他的妻子Lois来说,因疫情而被封锁在家的生活因着女儿Galilee的出生而焕发生机。

向他人传福音常常让我们觉得是件让人恐惧的事。虽然大部分基督徒都很乐于把耶稣介绍给周围的人,但有时也会陷入下面的恶性循环中:

我们爱耶稣,但是也许我们就是不清楚如何跟人聊起福音。

我们爱我们的同事和朋友,但是我们怕分享耶稣会遭到他们的拒绝。

慢慢地,在与人交往中你错失了很多分享耶稣的黄金时机。如果我一直都没有谈起过耶稣,要如何引出这么急迫的话题呢?所以我们继续避开谈论教会或者信仰,好像这是一个丢人的秘密……

如何才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勇于分享呢?

奇妙的是,满有恩典的耶稣对像你我一样深感软弱的人有很多温柔良善的教导。路加福音14章15-24节记载,耶稣在一个法利赛人的首领家里坐席,教导一群不那么善良和谦逊的人什么才是真正的良善和谦卑之后,他讲了一个比喻——“有一个人摆设大筵席,请了许多客。到了坐席的时候,打发仆人去对所请的人说:“请来吧,样样都齐备了。”

但是众人异口同声地推辞。第一个人说:“我买了一块地,必须去看看。请你准我辞了。”

又有一个说:“我买了五对牛,要去试一试,请你准我辞了。”

又有一个说:“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

那仆人回来,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家主就动怒,对仆人说:“快出去,到城里大街小巷,领那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来。”

仆人说:“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经办了,还有空座。”

主人对仆人说:“你出去到路上和篱笆那里,勉强人进来,坐满我的屋子。我告诉你们:先前所请的人,没有一个得尝我的筵席。”

这个故事包含很多重要的真理。让我们挑出五个真理认真研究一下:

  1. 福音是一个盛宴的邀请

 

很有意思,让我们想象一下这场盛宴——有香喷喷的烤肉、葡萄酒、美妙的现场音乐,也许还有巧克力喷泉?一切准备就绪等候客人到来。

耶稣的意思是成为基督徒——认识上帝和祂在基督里隐藏的伟大的爱——就像是在享受一场盛大的筵席。你希望这场筵席永远不会散,同席的人都是超级棒的同伴,每一道菜都比前一道更美味,每一时刻的美好都胜过一生。

这就是福音。分享福音就是邀请他们来赴宴。

太多时候我们发现传福音很困难,因为我们忘记了认识上帝是多么美好的事。

我们每天被生活的压力所困,看不到福音的光辉。对耶稣的福音最初的兴奋渐渐冷淡,误认为耶稣是乏味、刻薄的;认为祂打碎了我们的生活,使它变得更糟糕,而不是拯救我们的生命,让它更完整。你自己都不相信是美好的事情又如何能分享给他人呢?

成为基督徒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特权。让我们提醒自己,每一天经常来思想耶稣的爱,因着你祂走向十字架,思想祂复活的荣耀,祂为你预备了将来的归处,这是多么大的盼望和喜乐。

当我们思想这些恩典,圣灵就会把上帝的爱放置在我们心里,甚至满溢出来。当我们切身体会到耶稣是多么爱我们,向周围人传福音就简单多了。

  1. 福音不是你自己的

注意到在这个故事中,这位主人预备筵席,这是属于他的筵席,仆人只是被打发去邀请客人。

传福音也是如此。福音的筵席属于上帝,他是发出邀请的主人。救恩已经在耶稣的生、死和复活中完成了,无需再添加任何工作,也不应更改故事的细节。 我们的工作只是传递祂的邀请。

这个真理太有帮助了——是耶稣自己创造了福音,是祂坚决要把福音传到地极。因此祂会负责到底;我们的工作就是传递这个信息。

我们不必害怕被拒绝;如果听到的人不喜欢福音,他们不是在拒绝我们,而是在拒绝耶稣。

  1. 福音是给每一个人的。

这一定是场规模超大的筵席,因为主人发出了那么多的邀请!他邀请了原本定好的客人,然后让仆人带来城里的乞丐和社会底层的人们,最后命令仆人到乡间去寻找人。直到屋里坐满了人。

福音也是如此——是给每一个人的!我们可能会觉得有些人更容易接纳福音,有些人可能会做出更积极的回应,但其实这并不是我们可以判断的。

一个人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需要福音的好消息!

我们不需要等到完全了解了一个人才给他传福音;也不应该只给陌生人传!我们只有向我们的家人、邻舍、同事、店员、医务人员和保安——也就是我们遇到的所有人都发出邀请,才是真正忠于筵席的主人。

  1. 有些人会拒绝,但是不要气馁

这个故事令人伤心的部分是最初邀请的客人们拒绝赴宴。他们都找了各种糟糕的借口。想象一下买一块从未见过的地,或者因着赶牛或新婚就错失筵席(好像已婚的人讨厌参加宴会一样)。

传福音时令人伤心的一点是知道有些人会拒绝永生。有时拒绝福音的人是明明更了解福音的人。他们听说过福音的美好,更了解人的需要,这太令人沮丧了!福音是这个破碎的世界所能想象的最好的礼物,而拒绝的借口却令人感到搪塞。

然而,耶稣是仁慈的,祂深知这一切,并告诉我们会发生什么。

祂要我们坚持下去,因为还有好消息……

  1. 受到鼓舞——有些人会接受福音

宴会的主人没有因为被拒绝而停止筵席;他只是去邀请了不同的人。他对此几乎是强势的,告诉他的仆人“勉强他们进来”。这个宴会将继续举行,届时许多人会高兴地到场,尤其是那些没有能力报答这份善意的人。

这个事实不仅存在于这个小故事中。世界上真的充满了想要参加宴会认识耶稣的人。

当我们邀请他人去教会或者和他们谈谈永生的话题时,谁会被吸引呢?我们只要发出邀请就好,你可能会惊讶于最终谁会接受邀请。

传福音需要的不仅仅是巧妙的技巧和谈话的技能,当耶稣教导祂的子民传福音时,给了他们信念——我们相信耶稣的良善,以及人们回应祂的邀请和聆听祂教导的能力。当我们相信主的计划和工作时,我们就不需要害怕。

主将为各式各样的人预备祂的筵席。让我们喜乐地出去寻找他们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