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做光做盐

纪念樱桃子:那最珍贵的,是爱

作者:Joanna Chang,台湾

(文末有彩蛋)

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这几天听到日本著名漫画家樱桃子逝世的消息,都感到相当惊讶、难过,并感到惋惜。与其他动画不同,樱桃子所创作的《樱桃小丸子》没有超能力、酷炫的声光效果、或离奇的剧情,其朴实的动画风格深深地吸引幼时的我。生动诙谐的动画内容加上老是突破盲点,说进大家心坎里的旁白大叔,我和同学们还乐此不疲地谈论剧情,甚至玩起角色扮演的欢乐时光。这些都成为我儿时美好的回忆,带给我无限感动。

由作者自己的童年故事改编而成的《樱桃小丸子》,讲述了1970年代日本静冈县清水市一位平凡小女孩的故事。“小丸子”是作者的妈妈在年幼时称她的小名。一个单纯、可爱、脸上常挂着宽面条眼泪、三条线、常跟姐姐吵架、和同学拌嘴,也爱和爷爷耍任性撒娇的小女孩,就这样陪伴我从年幼到如今。

我在动画中小丸子的年纪开始收看这部动画。那时是90年代,和小丸子的成长时空背景有些差距。当时的我,觉得昭和人没有电玩的童年是多么单纯美好。后来读到樱桃子的散文作品,字字句句就如动画中的小丸子长大了一般,讲述着自己进入大千世界的生活。不变的语气、一样的择善固执,动画中常有的超龄台词和眼光,也在散文中更加成熟绽放。读过才明白,原来小丸子本人的童年生活竟不如动画呈现的那样美好:爷爷待家人不好,是全家人都不想接触的人;长大后经历两段婚姻的她,向读者表明动画作品呈现了自己对理想家庭、理想爷爷的想像。樱桃子以心中向往的家庭样式进行创作,呈现出平凡、真实且快乐的家庭和小学生活,让人深受感动,甚至回想起儿时单纯美好的生活。

细想自己与小丸子最大的共同点,可能就是自己也是个渴望完美却经常犯错的女生,平凡的身躯里装着大大的梦想。成年后的生活,亦如樱桃子本人的生活,总是有诸多不易,不尽完美,与儿时的理想相去甚远。每每彷徨、无助、迷茫的时候,我也会想起《樱桃小丸子》那些充满哲理的对话,给自己带来一丝温暖与安慰,“有些事情不是我不在意,而是我在意了又能怎样”、“我们的哀伤和年龄是没有关系的”、“只要活着就能遇到好的事”。当然,还有一些话,让我对人生有新的思考与视角:“幸福就是虽然贫穷,但是大家身体都很健康”、“心满意足享受每一点快乐,是走向幸福的唯一途径”、“反正担心或不担心结果都是一样的,既然这样,光担心的话不是很吃亏吗?”

我也渐渐地发现,我内心底那份对于平凡与伟大,完美与错误百出,孤单与被爱之间巨大落差的不可释怀与困惑竟渐渐消失了。面对困境的无助与失落,也渐渐被盼望所取代。樱桃子在自己的漫画中找到了一位爱她,宠她,为她打气的爷爷,而我也在生命里遇到了这样一位上帝。就如同樱桃小丸子的爷爷,这位上帝告诉我即便我不完美,祂也还是爱我,接纳我,因为我是按祂自己的形象所造的(创世记 1章27节);即便全世界都否定我,祂都看我为宝贵,愿意用自己独生子的生命做代价换回我在祂里面的生命(约翰福音3章16节);并且,祂告诉我,即便看似平凡的生命,也是宝贵(马太福音10章29-30节),而祂对我有美好的计划,要预备我做各样的善工(以弗所书2章10节)。原来最让人心满意足的,不是这个世界的光鲜与成功,而是樱桃子笔触中去寻找、尝试勾勒的爱。最伟大的事情,不是赚很多钱,成就很大的事业,而是爱(马太福音22章34-40节)。

我们内心所寻求却很多时候不明白的,樱桃子在她的漫画里为我们试图描绘开来。感恩这部画着所有一切平淡无奇,却又无比珍贵的事物的漫画陪伴我们那么多人走过童年,在我们的内心播下了大大小小对爱的理解与盼望。接下来,寻找这份爱的事情,就让我们继续努力下去吧。愿上帝祝福樱桃子的家人,也愿每一个人,在各自的生命里,也寻找到那珍贵的,无条件的,让人幸福,并可以依靠的爱。

彩虹室内合唱团的《全部》,由樱桃子作词,相泽直人作曲。视频为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与相泽直人合作的“双城记·II”音乐会现场。歌词如下:

我最珍贵的

全部都在这里

哭泣 欢笑

愤怒 喜悦

我最珍贵的

全部都在这里

哭泣 欢笑

愤怒 喜悦

普通的感情

就当做普通的事物

原本的一切

现在都在这里

我最珍贵的

全部都在这里

全部

全部都维持这最初的样子

我最珍贵的

全部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文中视频出自Rainbow Chamber Singers |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Youtube频道
*封面和文中图片来自豆瓣电影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做光做盐

《延禧攻略》|把仇恨留给耶稣,你去爱吧!

作者:云曦,中国

*封面和文中图片来自豆瓣电影

“黑莲花”这个词,火了一整个夏天。即便没有追剧,有不少人也还是听说了《延禧攻略》。更有人天天在朋友圈里直播剧情走向,入戏之深恨不能屏穿进去。

不同于以往的大女主戏,这部剧的女主并未以不谙世事的傻白甜形象出现,而是一登场就伶俐过人,机智地帮助他人化险为夷。在接下来的剧情中,更是有如神助,开了挂一样送一个个仇人“领盒饭”。“黑莲花”女主加上畅快淋漓的复仇剧情,没有“尴尬癌”溢出屏幕的不适感,再加上恰到好处的剪辑,着实让人欲罢不能。

女主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魏姐”,善良懂自保,足智又多谋,且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魄力,这样的人设让人着迷。而她口中一次次提及的“报仇”,也因着反派们让人无法原谅的恶,渐渐地被合理化,以至于出现了“敌女主者敌天下”的局面。随着精彩的剧情铺展开来,网友们对“魏姐”愈发喜爱,连剧中温婉善良的“白月光”富察皇后也表示,女主是她内心深处的自己,护她周全就像是守护真实的自己。大家对女主心生向往,“魏璎珞”成为平凡人生的终极梦想——主角光环加身,一路打怪升级,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终走向辉煌的人生巅峰。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圣经中竟然也曾4次提及“魏姐”的人生信条——“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并且有3次都是上帝直接给以色列人——祂的子民颁布的法令。第一次说到的是如果有人伤害了孕妇,以色列人该如何处理,“人若彼此争斗,伤害有孕的妇人,甚至坠胎,随后却无别害,那伤害她的总要按妇人的丈夫所要的,照审判官所断的受罚。若有别害,就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以烙还烙,以伤还伤,以打还打”(出埃及记21章22-25节)。第二次讲到的是如果有人使其他人身体致残,应该怎么处理,“人若使他邻舍的身体有残疾,他怎样行,也要照样向他行。以伤还伤,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他怎样叫人的身体有残疾,也要照样向他行”(利未记24章19-20节)。第三次则是讲到如果有人做假见证陷害他人,应该怎么处理,“人无论犯什么罪,作什么恶,不可凭一个人的口做见证,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做见证才可定案。若有凶恶的见证人起来,见证某人作恶,这两个争讼的人就要站在耶和华面前,和当时的祭司并审判官面前,审判官要细细地查究。若见证人果然是作假见证的,以假见证陷害弟兄,你们就要待他如同他想要待的弟兄。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别人听见都要害怕,就不敢在你们中间再行这样的恶了。你眼不可顾惜,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申命记 19章15-21节)这样的法令,是不是让人好不解气?

可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却似乎不能得到或不能及时得到这样的公义。学业、工作、家庭、人际关系中都难免有各种摩擦,生活中更是有可能遇到诸多不公——背叛、凌霸、性骚扰、强奸、害命、欺诈、作假等。面对强者的欺侮,我们常会觉得毫无还手之力,亦很多时候没人撑腰。因此,当“黑莲花”出现的时候,人们眼前一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这不就是我们深藏内心却又无力达成的愿望吗?我们都希望自己可以足够强大,手刃仇敌,抵挡这个世界的不公,甚至进而保护他人,替天行道。

这样对公义的诉求和有能力抵挡恶的愿望或许并没有错,可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公义,真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复仇所达到的吗?人心乃万恶之根,谁又能保证复仇的快意不会逐渐蒙蔽人的眼睛,让被欺压者终有一天成为欺压者?如娴妃,如太监袁春望?即便不会如此下场,复仇的代价又是否是我们能承受得起的呢?

女主的复仇之路一开始就被人提醒,要复仇就得抛弃善,里外一致心狠手辣,才能成功。靠着内心强大的复仇意志,最终女主报了仇,让所有曾恶待她的人都没有落得好下场。可当她真的如愿以偿时,内心却并未真正快乐——至亲至爱一个个的离去,哪一个都是痛苦的打击。被恨支撑一生的“魏姐”,每一次痛失所爱都让观众跟着唏嘘。因为除了手刃仇家的能力,爱也是人们穷尽一生所追逐的。如果没有了恨和复仇,女主在宫外原可以过简单幸福的生活,可以和至亲至爱相守一生。可从恨的种子深种的那一刻起,这样的人生就和她渐行渐远,成了“如果”。当人们失去了爱,失去了善良,最终只剩下恨时,生命又有怎样的意义呢?如此看来,恨和复仇确实是一种毁灭性的力量,毁灭了敌人,也吞噬了自己。

还好,圣经中还有一次提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在这一次,耶稣告诉人类,恨解决不了问题,爱有加倍的力量。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马太福音 5章38-42节)

这看似与常理格格不入的思维,却是耶稣给我们带来的解药。因为我们所有需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才能被满足的恨都被耶稣在两千多年前各各他的十字架上所背负。现实所无法满足的公义,耶稣都用祂所经历的鞭伤,以及生命的代价赔付。别人欠我们的,祂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命偿命。

别人所无法偿还的,祂来还,就连我们自己需要还别人的眼、牙、命,祂也一并还掉。不仅如此,祂还把爱留给了我们,让我们可以用爱的力量去建造他人、去恢复关系,去将一个个迷失的人带回上帝的身边。

我很好奇,如果魏璎珞浇灌的不是仇恨的种子,而是爱的种子,后宫的生活会有如何的不同。而当我们去撒播爱,而不是仇恨的时候,我们的人生会有怎样的不同。要不,黑莲花,把仇恨留给耶稣,我们去爱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做光做盐

我终于发现聆听上帝话语的关键啦!(有声中文)

作者:Andrew Koay, 澳大利亚翻译:Cindy Wang ,澳大利亚

语音播读:刘弟兄,中国

“上帝告诉我说…”

成为基督徒以来,我常常听到周围的人这样说。比如一些我很敬重的人分享他们的见证时,会谈到如何因着听到上帝的话而翻转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身边的同龄人也会讨论上帝如何常常向他们说话并指引他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我却一次都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这不免让我嫉妒。毕竟,如果造物主常常向我的朋友说话的话,我也不愿意被落下。

然而并不仅仅是听到上帝的声音这件事情本身让我感到很新奇,这似乎也是基督徒生活的必要内容。我的朋友们做的所有决定——无论是大是小,好像都是上帝引导的。那如果我没有听到上帝跟我说话,谁晓得我的无知决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我是不是选错了大学专业,而走上了一条错误的职业道路?我是不是没有穿对衣服,因此错过了上帝特别为我预备的那个人?我是不是错过了跟上帝的约定?

我太希望自己能和其他基督徒一样听到上帝对我讲话了。因此,我读了很多相关的书,长时间在暗室里祷告寻求,一次又一次的走上台前回应呼召,满心希望能听到上帝的声音。

这一天终于来了。那时我刚进大学,想了解一下校园基督徒团契。在参加了几次他们的聚会后,一次午休的时候,一个叫Joel的同工问我要不要和他一起研读圣经。

就在我们研读圣经的时候,我终于听到了上帝向我说话——清清楚楚、千真万确、毫无疑问。

讽刺的是,这么长时间以来,聆听上帝的关键一直摆在我面前,我竟然没意识到。那天,Joel 和我打开圣经一起读保罗写给歌罗西教会的书信,我发现我们读的并非是毫无生命的文字,恰恰相反,上帝在通过这些文字向我们说话。

我们深入地研究了保罗的这封书信,不断思考保罗想要歌罗西教会明白的真理,以及他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深意——提醒教会基督的至高和丰盛,让他们知道基督徒所需要的一切都在基督里。两千多年以前,上帝借着保罗向歌罗西教会讲话,今天,当我们研读保罗书信时,祂也在向我们表达同样的信息。

我认识到聆听上帝话语的关键是打开圣经,读祂为我们写下的话语。

之前在我竭力要听到上帝对我说话的时候,我不自觉地高举了其他认识上帝的方式(比如听到某个声音),认为它们比读圣经更重要。但是现在,虽然我依然不能像我的朋友那样真的听到上帝的声音,但是我发现通过读圣经来聆听上帝是大有能力的。

首先,圣经是上帝所启示的。虽然经文是由人手写成,但却是上帝透过这些作者在说话,是上帝在做工。也就是说当保罗写给歌罗西的教会来提醒他们某个真理的时候,其实是上帝在透过保罗向教会说话。同样的,今天上帝也正借着圣经,向我们说话。

更重要的是,这给了我信心的确据。在我苦苦寻求和等待上帝对我说话的时候,有好几次我以为我真的听到祂讲话了。“上帝,你说什么?”,我竭力捕捉着我头脑里的声音,“你今天是让我去那家餐馆吗?”

但事实上我永远不能确定那个声音是否真是来自上帝的。而当我研读圣经时,我可以百分之百地确信是造物主在向我说话。随之而来的是内心深处的确信和安全感,也就是说我可以百分百的确定并有勇气做出艰难的决定,而且知道我所做的是讨上帝喜悦的。

在我不断挖掘圣经宝藏的同时,我的灵命也在稳步成长。对于上帝有没有让我做某件事我不再疑惑,因为圣经里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与上帝的关系不再倚靠于感觉和经验,而是扎根于圣灵透过圣经的话语在我里面建立起来的信心。

我相信,虽然上帝也会通过其他的方式和我们交通,但其重要性远远不及并永不能取代圣经本身。正如基督教神学家  John Piper曾说: “如果我们觉得圣经以外的方式比上帝所启示的圣经更有能力并更能影响我们的话,那说明我们的灵命出了严重的问题”。说到底,如果我们想知道上帝要对我们说什么,为什么不从祂专门为我们预备、用来引导我们的话语当中寻找呢?

当然了,我或许不能像我的一些朋友那样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上帝明确的指引,但通过阅读圣经来聆听上帝的话语,让我更加认识祂的属性,而这使得我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出合祂心意的决定。

比如说,在决定是否要在上大学时做兼职的事情上,我思想了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1-12节中的经文——我们应负起责任,不要成为教会中他人的负担。然而,我也考虑到作为门徒的使命——传讲福音并鼓励主内的兄弟姐妹们。我想到:做兼职工作能让我能兼顾这些吗?

现在的我不再嫉妒或是渴望得到我朋友们听见上帝声音的经历了,因为我知道当我打开圣经时,祂就会对我说话。祂的话语无庸置疑,既清晰又震撼。我很清楚这是那托住万有的上帝所说的话。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做光做盐

罗马书灵修 | 律法本是叫人知罪(有声中文)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亚

语音播读:Jovial,中国

*封面和文中图片来自PEXELS

读经:罗马书3章9-20节

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上帝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罗马书3章 20节

我的丈夫John,一天傍晚开着车,带着孩子,暂停在交叉路口。因为清晨进货和一天的劳累,他已非常疲惫。在等交通灯变绿的短短几十秒里,他脑袋发沉,几乎要睡过去。这个路口十分复杂,没有环岛,是五条主路,十多个车道汇集的地方,也是John每天的必经之路。绿灯亮了,John一踩油门就开了出去,霎时警笛划破周围车水马龙的嘈杂,John也被眼前迎面开来的车辆完全震醒,原来他在迷糊间开进了对面的逆行车道。恰巧一辆警车停在其中一个路口,目睹了这一切,鸣响的警笛和对面车辆及时的刹车,避免了一场可怕的事故。

John 有多年的驾龄,他知道交通守则吗?当然。他触犯了吗?当然。虽然不是故意,但是不仅他逆行不对,疲劳驾驶其实也是违反规定的。当他意识到错误时,他纠正了吗?当然,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他需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吗?当然,他被警察叫到了一边,接受盘问。

如果一个人不知何为罪,怎么会悔改?罗马书3章20节说:“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上帝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所以上帝的律法告诉我们什么是罪。“违背律法就是罪” (约翰一书3章4节) 。诗篇19篇7节说:“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律法没有称我们为义,而是使我们在那位圣洁的上帝之审判席前显出自己的罪来。世人必须明白自己已失落,才能来呼求上帝的怜悯;除非看见罪的工价乃是死,否则不会逃生。

那天,John 解释了他的状况后,静静等着巡警开一笔大额罚款单。那位巡警看看车里的孩子和John 疲惫的面容,竟然只是严肃地警告了一番,就离开了。如果John不知错,他不会甘心等待罚单;而当他愿意接受处罚时,那位有权利定罪的巡警却放过了他。

在普世的人都伏在上帝的审判之下时(罗马书3章19节),“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章8节)。

查尔斯‧司布真曾说:“如果世人不在公义圣洁的律法前颤抖,他们将永远无法领受(赦罪的)恩典。”我们原是那不配的,沉沦的,却因着基督的十字架被赦罪,因祂的复活而称义。

思考: 耶和华的律法是否成为你人生道路上的指引和亮光?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做光做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