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做光做盐

同性吸引:当“我”成为了“他们”的一员(有声中文)

作者:Naomi Goh,新加坡翻译:两小鹿,中国语音播读:Angel,香港

*文中图片来自PEXELS

“我很确定你不是异性恋。”这句话深深地触发了我内心的恐惧。就在我和我的教会朋友们进行这次谈话的前几个月,不是异性恋——成为“他们”(同性恋)中的一员,就像我身上一个流血的伤口,我假装看不见。

几个月以来,我一直被这样的问题困扰着:“对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我怎么能区分浪漫的爱情和朋友之间的爱呢?”“如果我对某个接触到的男性或女性产生了同样炙热的喜爱,难道不是说我被他们吸引了吗?”“我难道是双性恋吗?”我问得问题越多,就越觉得我感受到的这种吸引不仅仅是友情。

上面那句话彻底把我做一个正常基督徒的希望抹杀了。

那时我19岁,信主不久。一想到我是一个如此“反基督教”的人,我就害怕。我现在该怎么办?要是教会知道了我的事情会怎么看待我?又会怎么看待我作为教会领袖的父母呢?

很快,这种恐惧就变成了无法摆脱的羞愧和内疚——被教会视为异类的可能性就像是皮肤上永远洗不掉的污点。焦虑快要将我吞噬,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我试图将这个想法抛到一边。我绝不想跟同性恋沾上任何边儿。

然而我的努力是徒劳的。我发现自己每天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被同性吸引的新证据。渐渐地,很多谜底都揭开了——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比起男性角色我总是更喜欢电影中的女性主角,为什么我从幼儿园开始就痴迷于我的女老师,为什么我更喜欢女生乐团而不是男生乐团。然而,我发现得越多,我就越害怕——我再也不能否认,“我”已经成了“他们”的一员。

我等了两个月才开始向别人提起我的性取向。当时,我正在和牧师分享我在基督徒生活中遇到的挣扎,却觉得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来问一些关于上帝和同性恋的问题。

由于害怕她给出的答案,我在内心里争战着。在我们谈了大约两个小时的时候,我突然不小心蹦了句:“《圣经》是怎么看同性恋的?”

她停了一下,定睛看我的脸:“你为什么要问这个?”

我开始感觉到内心翻江倒海,心怦怦直跳。我无法收回我的问题;我该怎么办?我小心翼翼地说,我稍后会作出解释——我需要时间来整理该怎么分享我“同性吸引”的事情。“你为什么要问这个?”她重复道。“我想……我可能是双性恋?”

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感到一阵眩晕——就像这不是从我嘴里说出来似的。就在情绪激动之际,我的牧师轻轻地感谢我与她分享了我的秘密,并提醒我,知道我是双性恋并不会改变她爱我的事实。那天晚上,她为我祷告,并把我的痛苦交托给了上帝。

事后看来,那天晚上也许是上帝把这个问题挂在了我的嘴边——是祂要使用我在同性吸引上的挣扎来荣耀祂自己。祂透过我的牧者来向我展示祂的爱,也让我和这个姊妹开始了一段属灵友谊,让她最终可以陪伴我征战至今。

作为一个被“同性吸引”困扰的基督徒

虽然当我说出我的秘密,明白自己再也不是唯一一个知道我有同性吸引这个秘密的时候,我感到无比释放。但是,对于之后我该如何继续过一个基督徒的生活,我仍然感到困惑和不安。

在我意识到自己被同性吸引之后,我感觉自己就像每天都在雷区穿梭。我不知道该如何抑制自己对遇到的女孩们的强烈好感,于是每当我发现自己又被某个女孩子吸引的时候,我都会自责上好几天。我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担心一旦我放松警惕,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对我的女性同伴犯下罪行。

几个月后,我发现我开始因为被同性吸引而感到自我厌弃,我越来越沮丧,因为我的焦虑让我情绪失常。我的学习与社交也出现了问题。

当我的牧师递给我一本《在洁净中等待:关于基督教信心与同性恋的反思(桑德凡,2016)》的时候,我第一次听说了Wesley Hill这个名字。Wesley的书展示了他作为一个经历同性吸引的基督徒的残酷生活,然而他却立志毕生遵守上帝的的明确指示——即同性恋行为是一种罪。

读了Wesley的故事,我哭了。他似乎看穿了我的内心,完全写出了我对与姊妹们交往的恐惧,以及我对永远无法得到我渴望终生的亲密感和伴侣的恐惧。

自从我承认了我被同性吸引之后,我一直感到上帝在我的焦虑和悲伤中安慰着我——“你并不孤单”。然而,当我读完Wesley的书时,我彻底崩溃了。

在其中一章里,Wesley提出了他关于圣经是否说被同性吸引的基督徒都要孤独终老的见解。答案是否定的,Wesley在接下来的这一段落中完美地总结了这一点:

治愈孤独的方法——如果在上帝那里有这样的东西的话——就是反复地学习按照下面的方法做:去在教会中感受上帝的同在。

Wesley通过与他教会中的弟兄姊妹建立真实、亲密的关系来应对孤独。我真的无法想象自己能和一个在基督里的兄弟姊妹建立如此亲密的关系。

对于我,除了与同性交往会让我感到焦虑之外,要在教会里完全敞开自己并分享我的挣扎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有几次,我尝试分享我精神上的问题和之前被性骚扰的经历,得到的回应却是尴尬的沉默。我的朋友们立刻改变了谈话的主题,或者告诉我他们经历过更糟糕的事,我应该“接受现实并好自为之”。

即使我如此厌恶这些情绪,但我的焦虑和被同性吸引的感觉却仍然时时刻刻在我里面,我要怎么才能继续前行?一想到要与他人分享我生命中的另一段经历,我就想起当我鼓足勇气去讲我的过往时弟兄姊妹们的不屑一顾,这带给我既尴尬又羞愧的痛苦回忆。

在生活中,我也遇到了困难。我发现我很难和朋友们建立健康的关系。受到性骚扰经历的影响,我发现自己很难去爱和信任我的男性朋友们,即使他们不是肇事者。我也在建立友谊的过程中四处碰壁——我发现我很难去接受朋友的爱,但同时又因为朋友没有满足我的期待而失望万分。我也开始生自己的气。我到底有没有可能和我的同龄人建立亲密而彼此信任的友谊?

我长期以来对教会的怨恨最终演变成了对上帝的怨恨。上帝,如果祢对我去寻求同性恋关系感到不满,为什么要让我被同性吸引?教会不应该是我体会祢爱的地方吗,为什么我感到我的教会不爱我?祢为什么祝福了我周围的人,却让我经受这样的痛苦呢?是不是基督的救恩是给别人的,不是给我的,是吗上帝?祢是真的爱我吗,亲爱的主?

我当时感到上帝是如此的冷漠和疏离。

恩典把“我”变成了“我们”

经过了几个月艰难的祷告和赞美之后,我再次感受到了祂温柔的鼓励。在Wesley Hill 2017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会议中,他仔细检视了目前基督徒们对同性恋关系持有的态度。

一种是那些无法接受同性恋并谴责他们的基督徒,另一种是自由主义的基督徒,他们相信上帝会接受任何信徒——不管他们是否被同性吸引。我发现自己两者都是——我想说“我天生就是双性恋,因此不管我是否追求同性关系,上帝都应该接纳我。”而每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都会痛斥自己好让自己厌弃作为双性恋的身份。

而Wesley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尴尬的中间状态。上帝的话语中关于追求同性恋关系是一种罪是毫无疑问的,但与此同时,基督的宝血也确保了我们称义——无论我们的性取向如何。

选择中间状态意味着两件事。首先,这意味着我每天都要拒绝自己感受到同性吸引的那部分。这要求我在意识到自己对女性朋友有欲望时,选择不再单独与她见面,或者让自己远离那些有可能对我产生诱惑的场合。第二,这也意味着我要学会抵御自暴自弃,接受耶稣基督已经洗净了我的罪的事实。现在我可以毫无欠缺地站在上帝的面前了。上帝告诉我:“亲爱的孩子,我知道这将是很痛苦的,但这是我希望你所在的地方。”

而上帝并没有就此止步。即使在我对教会有那么多苦毒的时候,祂仍然派了三个姐妹分别用她们各自不同的方式来接纳破碎的我,并不断提醒我,在上帝的眼中,我是多么的宝贵和被爱。她们像爱亲生姐妹一样爱我。但她们也挑战我,要我去爱教会里的人,而不是等待教会来爱我。

以弗所书4章4-6节非常清楚地解释了这一点:“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 一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 ”

我感到上帝在轻轻地向我发出挑战:“你在我眼中是无比宝贵和被爱的。这也是为什么不管你是不是双性恋我都派了我的儿子耶稣基督为你而死,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姊妹那么爱你。你已经得救了,和你其他的兄弟姐妹们一样,成为了教会的一份子。你就是教会。不要害怕,我会帮助你爱他们。放胆去建立属灵的友谊吧!”

到2018年5月为止,上帝已经催促了我7个月要我去学着宽恕和爱教会。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让我能够去敞开分享我挣扎的人数从3个增加到8个。尽管在过去的这段日子里,我一直在努力与我无法信任他人和不能够爱他人的现状做斗争,但我也每天都感谢上帝,感恩这些弟兄姊们给我带来那么多爱和欢乐。

在上帝的恩典和激励下,我也决定要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将我的生命贡献给社会上那些被忽视的群体——无论是LGBTQ群体、性工作者、还是从第三世界来的移民劳工。我现在就读于新加坡的一所大学,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二年级学生,我期待看到上帝使用我来显出祂的光,并向那些和我一样曾被社会忽视的人们展现祂的爱。

当然,我的挣扎仍然还在。我仍然要每天去抵制追求同性关系对我的诱惑,就像我要有意识地把基督放在我一切关系的中心一样。仍然会有一些夜晚,孤独感将我吞噬,我不得不一边哭一边给姐妹们发短信请她们为我祷告。也有一些时候,我败给了诱惑。然而,因着从上帝来的勇气,我选择每天充满盼望地来迎战我的“同性吸引”,因为基督会再来。那一天,我将不再感到孤独或继续被同性吸引困扰。因着上帝的恩典,我已经被洗净,等待那一切都更新的日子到来。

 

*本文摘自Graceworks出版的《Good News for Bruised Reeds – Walking with Same-Sex Attracted Friends》一书,经其同意发布。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做光做盐

“阳仔,在帝都做销售累不累?”(有声中文)

作者:刘阳,中国

语音播读:吕杰,中国

*封面和文中图片来自PEXELS

在这件事情发生以前,我不会相信自己能经历这样的转变。但回过头来看,我深切地知道,这一切都是上帝的奇妙作为。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我是一名销售人员。由于我们部门想要达到更好的业绩表现,就将客户资源进行了重组。我们部门的人员分为了两个小团队,每个小团队单独管理自己的项目。这样看似客户资源翻倍了,却出现了另一个弊端——当两个团队中的不同销售人员同时联系一个项目的时候,就会出现撞单现象。

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我的一个同事(另一个团队的)与其中一个客户联系的时候,向公司标记了意向客户。但当我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与这个客户联系另一个项目的时候,他却没跟我提及我的同事。结果,在我认真做了项目介绍和跟进并且在客户申请优惠价格的要求下向上级汇报和请示的时候,领导告诉我说这是另一个人的意向客户。我当时非常失望,知道这个单子一定不是我的了。在此之前,我也经历过类似的事,为了不想因为一点业绩问题在部门内发生纷争,我做出了让步。

然而,这次我的内心却很不甘。毕竟我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付出了那么多努力。于是,我默默祷告:“主,你若不让我得着这样的业绩,我顺服祢。”但是,这次要放弃的业绩比上次的还大,我心中确实很不舍得。后来,领导找我谈话,让我放弃。我心里想那就让吧,毕竟这些都是外在的,我里面已经有最宝贵的主耶稣了。然而我内心的委屈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这两个月,我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为业绩上火过,甚至嗓子疼得说不出话,浑身无力被迫休息过一天。在接下来的大半天的时间里,我的内心一直在烦乱地争战着,晚上去教会参加灵修时心里仍然难受得很。

当时的我想到了很多经文。例如,哈巴谷书3章17—18节,“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上帝喜乐。”还有约伯记1章21节,“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这些经文我都会背,也知道它们的含义,甚至都能跟你讲出经文的背景。道理都懂,但当事情临到自己的头上时,却发现这些知识帮不了我,我完全没有能力抵御风波。因此,在晚上灵修结束的时候,内心仍然争战的我坐在会议室门口的长椅上默默地祷告。

祷告的具体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了,但大意大概是:主啊,我现在很委屈,心里超级难过。你也看到我近两个月都在认认真真的工作。但是如果这个真不是我的,我就完全顺服祢。虽然我现在难过,但这若是出于祢的,求祢不要减少这苦难的时间。让我在痛苦中更多地认识祢。

祷告之后,我和一个姐姐交通。她说其实道理、经文我们都会说都会背。但是当事情临到自己头上就不行了。她也跟我分享了她家里的事情,我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和软弱。这让我想起有一次蔡康永采访成龙,开门就问了一句:成龙大哥,拍电影累不累。结果成龙哭了15分钟,弄得蔡康永不知所措。我想,此时,若有人问我:阳仔,在帝都做销售累不累,我也会失声痛哭出来。

不一样的是,那天回去的路上我的内心是平静的。我相信爱我的主是赐平安的主,祂给我的计划一定是最好的。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我没有了前一天的那种难过,一切都好像是新的一样。洗漱之后去上班,一整天也是轻松的,再没之前的那么多想法了。奇妙的是,就在当天,一个主内的弟兄发来微信,向我咨询项目。我在第一时间就告诉了领导,接下来筹备资料和与客户交流也都很顺畅。结果,客户十分信任我,很快他们就定下了交接的最终日期,确定让我们来承接这个项目。在项目签单上我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的顺利。我相信这是上帝给我补足的,祂没有让我损失,也不会让我白白的努力。而且借着这个订单,我给公司在市场上开发了一个新的客户领域。当时,我的内心满满的是对上帝的感恩。

回头想想,信主四年多以来,我真的改变了许多。记得四年前,我在另一家销售公司,当时自己的业绩被自己的领导抢走。我用强硬的手段,犀利的语言将业绩重新抢了回来。因为那个订单,我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在做,我觉得抢回来是理所当然的。现在回想一下,这在当时公司内部引起了多大的恐慌啊。马太福音22章37-39节,“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是的,主耶稣给我们的诫命,除了要爱上帝之外,就是与人相处和谐。十诫也是这样,除了前四条跟上帝有关系,剩下的全都跟人有关系,可见信仰不单单是跟上帝的关系,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跟人的关系。

这次的事情之后,我更加深信上帝会看顾那些爱祂、遵守祂诫命的人。约翰福音14章21节——“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

这件事也让我明白,这四年多的转变,绝不是我个人道德上的行为能够成就的,乃是上帝的作为,是祂亲自浇灌,栽种,扶植。我祷告上帝继续带领我,使我成为合祂使用的器皿。我知道在未来我也许还会遇到更多让我委屈的事情。但是,我相信,有上帝的带领和保守,这一切的经历都是为着我永恒的益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做光做盐

罗马书灵修 | 胜过论断(有声中文)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亚

语音播读:舒然,中国

*封面和文中图片来自PEXELS

读经:罗马书2章1-3节

“你这论断人的,无论你是谁,也无可推诿。你在什么事上论断人,就在什么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这论断人的,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罗马书2章1节)

难得有空全家一起吃香港点心,孩子翘首企盼服务员端来她们最爱的皮蛋粥。店里很忙,等了很久,粥终于上桌了,我搅了两下,盛给大家时,忽然看见一条黑色的蟑螂腿浮在白粥上,分外显眼。孩子们失望极了,我正准备招呼服务员换一碗的时候,丈夫止住我说,“算了,算了,为什么这么计较,吃别的就好啦”。没吃到粥本来就满失望,还说我“计较”,我正准备申辩的时候,突然一幕幕我抱怨自己的客人“计较”的场景浮现在眼前。我们经营咖啡店,超忙的时候,总会碰到一些客人拿回自己的咖啡说“我的咖啡不够热”,或“我要少糖,这个太甜了”等等。一边笑脸帮他们重做的时候,我常常一边暗暗抱怨,“真计较”。

其实每个人都会不经意地在用某种标准、尺度量别人,却常常忘记用同一把尺子量自己。这是人性,不是吗?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自己却常常有假冒为善的倾向,找借口脱罪。

他爱发脾气;我只是忿忿不平。他吹毛求疵;我只是直言不讳。他话语恶毒;我只是心直口快。他野心勃勃;我是兢兢业业。他贪心;我是不进则退。他优柔寡断;我是思维缜密。他一身臭味;我却有“泥土的香气”。

这个单子可以继续列下去。我们常常在同样的事情上论断别人,却有千万个理由为自己开脱。正如保罗在罗马书2章1节说的:“你这论断人的,无论你是谁,也无可推诿。你在什么事上论断人,就在什么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这论断人的,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

其实“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马书3章23节),但那唯一可以定我们罪的基督“在我们还做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5章8节)。

当我们把眼光从别人身上转向基督的时候,我们愈发看到自己的亏欠和不配。当我们仰望耶稣的荣美时,祂的爱也会在我们身上启动,让我们胜过论断,更能够以同情、怜悯的心,给予爱。

思考:你最近有论断他人吗?如何以基督的心为心,以怜悯代替论断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做光做盐

可以属灵,可以表白,可以不气馁(有声中文)

作者:Paul Mok,香港

语音播读:刘弟兄,中国

*封面和文中图片来自PEXELS

我跟她是在团契里面认识的。她是一位温柔,热情,充满信心的姊妹。她对我的属灵生命有巨大的影响。我曾以为自己是一位“合格”的基督徒,但她的出现让我不单只想“达标”,更想在主的爱里面飞翔。以前我每天灵修一次,读经一次,现在我每天期待上帝跟我说话,每天对读圣经充满热情;以前我每个星期去教会和团契,现在我更想主动认识不同的弟兄姊妹,在团契跟弟兄姊妹有更深一层的交流,互相鼓励代祷。这位姊妹慢慢令我觉得,我喜欢她了。

我一开始只想跟她成为属灵好友,所以我们常常跟其他弟兄姊妹一起约出来,做团契的活动。但慢慢地,就只剩下我们两个。如果能与一位如此属灵的姊妹走在一起那当然是好!但是,她只在中国暂停一段时间,之后就要回美国,我只好把写好的情信偷偷放在自己的心内。

 
当我的理性和感性产生矛盾时,恐惧就藉着机会闯了进来。

就像我所说,她是个很热情的女孩子,所以她基本上能跟任何人聊上天;而且她的祈祷十分有力量,每次有弟兄姊妹跟我们分享他们的代祷需要,又或者有弟兄姊妹要离开教会,到别处继续他们的旅程时,她都会主动提出要为他们祈祷。因此,她身边都有很多很优秀的朋友。这时,恐惧会跑过来跟我说:“你看,她是多么的出色。她的身边有这么多精英。你只是她其中一个‘普通朋友’,她才没有时间应酬你呢。”

有一段时间,我每天都过着完全乏力的日子。只要她有一段时间没回复我的讯息,就好像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她平时那么多朋友,自然很受欢迎。你怎么可以想到自己跟她有可能呢?”那个声音将我的心完全践踏到破碎。而我,却让那个声音在我的心中停留……

我告诉自己,我需要分辨,这个声音是来自圣灵,还是来自撒旦?上帝爱世人,祂已经把最珍贵的耶稣献上,亦已经准备把其余的恩典都加给我们,我应当相信祂的计划,相信祂所预备的都是美好的。并且,这位父亲不只是想我做一位“离地”(香港潮语,指脱离现实)的儿子,祂更想我真实面对自己的感情,因为祂更希望透过欢笑和哭泣来让我经历祂,让我在祂里面成长。于是,当“她平时那么多朋友,自然很受欢迎。你怎么可以想到自己跟她有可能”的声音再出现时,我就作出反击。我首先邀请圣灵临到我里面,由祂掌权。其次,我跟那声音说:“你只是一位骗子!我的生命现在交给祂掌权,在祂里面凡事都能成就!”

 

当我的理性和感性不一致的时候,我的内心也像是在经历一场很费力的拔河。

在自己乏力的时候,我习惯去关心身边的弟兄姊妹,因为在帮助他们的时候,也令我回想起天父老爸的恩典。那天,我去问候我的弟兄Kevin 的近况,他也很自然地问候我的情况。那天,我觉得自己真的很累。我鼓起勇气,坦白面对自己的感情,就把情况跟他说了。Kevin听完马上表示他很明白我的感受,而且他也经历过相同的景况。

当你找到一个属灵伙伴时,你就不再是一个人走在孤单、黑暗、抑闷的道路上了,而是两个人走在光明的路中!

之后,我又找了我的一位老朋友,Vincent牧师,问问他的意见。Vincent一直很理性跟我分析我的问题。我再问了另一位弟兄Paul的意见。他们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年龄,但他们都给了我相同的建议,那就是跟她说出我的感觉! 我向耶稣祷告,也确定了这是祂的声音。当我坦白正视自己的感觉时,那份恐惧和抑郁就慢慢离我而去了!当然它们也尝试回来,但每一次我都会跟它们说:“各位今天不是时候,因为主在我生命掌权!”而且那句说话非常有力量,和平很快就临到我身上。

 
下一步在我心中也很明确——跟她表白!

过了一个星期,我跟她一起去香港旅行。那天晚上,我们从太平山顶坐车下来。那就是我计划了一个星期的表白时段!那时,我的心害怕得要死!我不断向圣灵求勇气,而且求一个指示:只要她的头转向我,我就跟她说。很快,她就把头转过来了!然而,我并没有表白……我那时真的很生自己的气!那是什么见证丫?但圣灵马上安慰我,叫我不要气馁。我很清楚记得当巴士转弯下坡时,我用顺服主的心跟她说:“我一直很想跟你说多谢。因为你的敬拜让我看到耶稣的同在。你所有的祈祷,你所说的话,把我和祂的关系拉在一起。我的生命从未经历过这种感觉。没错,我遇到过很多好的老师,但他们只是给我知识,你却把我带到宝座的跟前。所以,我希望我们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发展。你可以接受吗?”一开始,我的口一直在抖。后来,她用全世界最温柔的声音跟我说:“可以丫。”我完全不敢相信!我再问:“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她说:“我明白丫。我们拍拖了,很多事情都会变得合理。但是可以给我点时间吗?我想先祷告,再跟你说要不要开始。”我马上答应,因为如果这是主的心意,我也很想把关系先放在祂的面前,由祂带领我们。那天之后,我们都保持距离,希望所有事都降服在祂的带领中。

过了两天,我再约她出来见面。她说她想跟我谈一下我们要不要开始关系。我的心快要飞出来了!那天晚上,我穿得比平时好看,在去接她的途中,我一直在祷告。一方面,我为我们互相有好感感谢主;一方面,我祷告所有的事都在祂的国和祂的义当中。

“对于跨半个地球的一段恋爱,我其实没有那份信心。我觉得我们还是不要开始吧。”她慢慢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有一天再相见,而且愿意为对方停留,那时我们才真正开始吧。”

我的心当时有点麻木,有点不知所措。我们都沉默起来。我慢慢从麻木中恢复过来。我以往的拍拖经历告诉我,恋爱的近距离接触让人着迷,但要得到长久的满足,我们需要在上帝里面的连接。我跟她说我明白和尊重她的决定,希望我们这段时间的相处可以成为一个跳板,为我们的下一次相见,打下基础。接下来,我要努力创造我们再次相见的机会。我也答应她,我会继续现在事工,而且会做得更尽心,尽意,尽力为祂事奉。

所以,这个故事,未完待续。感谢主,祂的带领是奇妙的,因为我们在当中成长。原来,恋爱可以属灵,可以表白,可以不气馁。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做光做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