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婚姻

我在相亲过程中学到了这7点(有声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828090938

作者:Elizabeth Hogsten, 美国
翻译:夏天,台湾
语音播读:依含,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从前的我对“相亲”这个概念非常反感。首先,这两个字眼听起来就让人发毛,浑身不自在(跟一个几乎不认识的陌生人聊一小时?谢谢,我们不约)。再则,它听起来太世俗!我成长在一个提倡“不再约会”的时代,也听过无数有关婚恋的忠告。我若可以跳过约会的过程直接找到未来的丈夫,那我何必要淌约会的浑水,更不要说我还可能会在约会的过程中受伤?

我的心态是——不会在结婚当天之前与任何人接吻,也不打算进入不是以婚姻为目的的恋爱关系。因此高中时期的早恋与我无缘。当然我更不会想和陌生人共进晚餐,因此我就静静地等待着某段友情自然而然地发展成为恋情。但这个却从未发生在我身上。

反而,没有去过任何一次约会的我,倒是经历了一连串的失落与心碎。

我这么说,并不代表我对这些年来坚持不约会感到有任何后悔。我单身的时间比我预期的长,但却是非常充实的时光,因为它充满了冒险、探索、以及与那全宇宙最棒的爱的亲密相处。回想那些岁月,约会对我来说可能会成为一种干扰。我十分感恩过去的那段时光,因为它让我更加了解自己,并使我更有自信地成长为一个属上帝的人。然而,审视过去,我还是意识到阻碍自己去约会的最大原因是恐惧。我不想受伤,也不想伤害任何人。但是任何的亲密关系都存在着受伤的可能性,因为敞开心扉本身就意味着有遭遇痛苦的可能。虽然我成功地逃过了约会,但却并没有因此逃过痛苦。

等候上帝将伴侣带进你的生命可以是一个信心之举,但也有可能是因着恐惧与被动而为。同样的,主动去约会可能是因为悖逆或绝望,但也可能是出于信心的行为。不论你是等候还是在约会,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在与上帝同行。

这段日子,我觉得上帝要带领我尝试相亲。不再只是观望,而是要我真的开始实际行动。

上帝对我说“如果你跌倒了,我会接住你”,凭着信心我相信上帝的话!

对我来说,相亲无疑是个冒险。我常常觉得这样的约会对我来说太难了:我不知道该怎么跟完全陌生的人闲聊,不确定自己要敞开心扉到什么程度,不过我也从其中学习到很多,尤其是对自己的了解。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在这里我想要对考虑尝试相亲的基督徒分享几点心得。

1.不要想太多

在生活中我基本上没有一天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尤其在感情方面。不过要是你能做到,这一点特别有帮助。

刚开始的时候,对我来说即使是在一个男生的交友资料下方点个赞都像是不得了的大事,但我现在已经可以将约会软件与在网上的互动视为一扇扇的门和机会。与其拼命地寻找连结,没有成功就沮丧,或是因为有进展而吓得不知所措, 我提醒自己,这只是打开了一扇有可能通向一段关系的门罢了。

2.上帝的介入

然而,若是离开了上帝,连“打开门”的行为都是可怕的。未知的世界是很恐怖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在这个过程中更加依赖上帝,而依赖祂总是没错的!

让上帝在你走的每一步中都查验你的动机,并对你说话。不要以为你已经知道了上帝的心意,而是要寻求祂的带领。通常祂的回答都会让我惊讶。上帝对我的指引并非循着某个套路,相反,祂参与了我所走过的每一步路。

有时候,是时间不对。有时候,是跟你约会的那个人不对。还有些时候,你可能会感到这段关系令你很不舒服,但是上帝希望透过你与他人的互动来帮助你成长。

所以要注意听上帝怎么说,祂是全知的神。祂随时随地与你同在,保护你,安慰你,甚至与你一起笑一起哭。

3.保持开放但持守界限

在相亲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惊喜都源于在约会软件上为别人点赞。有些人第一眼看起来可能一点都不像是你的菜。但他们可能只是不上相或者不擅长在约会软件的个人档案里展现他们的幽默感。相亲的最大乐趣就在于你会遇到通常不会有交集的人。准备好接受惊喜吧!

但是,如果这个人越过了道德界限,或者并不信仰上帝,请不要妥协。你值得拥有比他更好的人。

不要让某个人把你吸引到让你远离上帝的地步。也不要为了讨好对方或为了他的益处而妥协你的底线。把这些都交给上帝,继续前进吧。上帝绝对可以在不让你牺牲自己的情况下帮助他的。

4.不要沉浸在虚幻的约会环境里

让其他人参与到你的约会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不只是与好朋友一起为那些尴尬的时刻大笑,你也需要成熟,诚实的朋友来帮助你厘清现实。

相亲的本质就是用与平时交往方式相反的顺序认识约会对象。你们并不是从友谊开始发展,也不是在某些群体环境中开始相互观察的,而是一开始就一对一的单独互动。一开始就动机明确的约会会让某些事情变得很清晰,同时也会让某些方面变得很危险。

“不要惊动、不要叫醒你所亲爱的,等他自己情愿。”(雅歌8章4节)

约会的氛围可以很容易地唤醒你心里面的渴望,这与在你面前的人是谁可能没有很大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与约会的情境本身有关。你很容易就沉浸在异性对你的关注里。而这样的沉醉很容易混淆你的判断力。

所以一定要让那些值得你信赖并且不怕指出你问题的朋友参与到你约会的过程中去。而且如果你像我一样天真,你可能还会需要咨询有更多约会经验的人,他们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判断情况并做出明智的选择。

5.做真实的自己,但要找对契机

透过发信息来询问某人的信仰如何并不是个好主意。在第一次约会时也不合适问,也许连第二次约会也不见得方便。

对我来说,这是相亲最难的部分之一。那就从闲聊开始吧!

我宁愿把自己的所有一切都公开,好让我们可以评估彼此是否会是好的人生伴侣。但我也想要发展真诚的友谊,但是因着相亲而认识的人,通常不是按照正常友谊的发展步骤来走的。我大部份的坚固友谊都发展得很缓慢,并非一蹴而就。

所以从闲谈开始,逐渐建立起融洽的关系。用一个比较轻松的态度来开展友谊,尝试找到共同点。给这段关系一个成长的机会。

6.视拒绝为过程的一部分

如果一个人显然不适合你,那么不要犹豫,立刻拒绝。 (对我来说,如果他提到到处参加派对或开始说一些低俗的话,我会尽快离开。)

你也会被别人拒绝,就像你会拒绝别人一样。这只是相亲的一部分。这是约会中比较令人不舒服的部分,但你会没事的。拒绝会建造你的品格。

不要忘记在整个约会过程中为自己的勇气点赞。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在为拒绝别人而感到抱歉上。要做个体贴的人,但你不需要向每一个你遇到的陌生人详细地说明你自己。如果你真的没有感觉,拒绝对方真的是对彼此都好。

你会在这个过程中失望,但让这样的失望带你回到上帝的面前吧。你要更加坚定地站立在上帝的基石上。我们不该把希望放在另一个人身上,也不该把希望投注在任何环境,甚至是我们自己身上。那些人事物都会使我们感到挫败,但上帝永远不会令我们失望。

对我来说,相亲中最难的一部分就是要面对那些接近完美却不能令人满意的人选:那些有吸引力又条件很好的人缺少和上帝的亲密关系;那些有着令人羡慕的人格特质的人却非常无趣。约会或收到玩笑式的信息也会让我想起过去失望和伤心的经历。然而,尽管要面对这些感觉很艰难,但把这些经历都交拖在上帝手中却能带来医治。

有时我会觉得这整个相亲过程是在浪费我的时间,但是上帝却告诉我,我正在学习的功课是无价的。

当我遇到不同的人时,我会了解到他们身上的哪些特质会更吸引我、我在关系中需要什么,以及生命中我最珍视的是什么。当我面对我的恐惧时,我就摆脱了过去对我的局限。而且,当我接受上帝所赐给我的这段旅程时,我对祂的信任也越来越多。有时,我感觉就像是上帝把我放在过山车上,突如其来的急转弯会让我反胃和不适。但是同时我也在慢慢了解,我是系着安全带的。虽然我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事,但是上帝知道,而我相信上帝。

7.玩得开心

最后,尽量享受整个相亲过程吧!你可能会,也可能不会通过相亲找到你的人生伴侣,但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成长。更不用说你还能收集一箩筐的尴尬故事当谈资了。

所以遇到困难时挺身而进吧!尴尬的时候一笑而过,但还是保持着盼望的心。不要忘记创造万物的上帝是多么深爱着你!上帝看见了你在这个过程中的勇气,善良和信心,并看它们为宝贵。祂知道什么对你是最好的,不论继续约会、进入婚姻还是保持单身,上帝永远不会停止把最好的赐给你。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文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再见,假象!)

婚前婚后的这些小挣扎,怎么办?(有声中文)

Confronting-Marriage-Struggles-Before-and-After

作者:Juli Vesiania,印度尼西亚

翻译:孔晓慧 ,中国              

语音播读:Zel,新加坡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在爱情电影给我的印象里,婚姻就是这样,两个人走到一起,开始全新的生活,美好甜蜜而令人向往。

这让我渴望结婚。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我希望自己和未来的孩子年龄差距不会太大,这样我就可以做他们的朋友了,就像我妈妈和我那样。

但是,在24岁那年,当我真的可以进入婚姻的殿堂时,我却犹豫了。

婚前的挣扎 

首先,我并不确定我男朋友就是我的“真命天子”。我如何能百分之百确定他就是上帝给我预备的那个人呢?我真的很有把握可以和他和谐共处吗?我是真正适合他的那一位吗?我能成为他的帮助者吗?这些问题令我不知所措。

这时,我开始提醒自己我和他约会的初衷是什么。建立关系之初,我问过男朋友几个基本的问题。他敬畏上帝吗?他是有责任心的人吗?如果我们能最终步入婚姻会怎么样呢?

当我想起他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和约会之初我们对彼此的承诺,并在随着关系深入我们更多彼此了解后,我渐渐确信了他就是上帝为我预备的丈夫,并最终答应嫁给他。

婚后的挣扎

然而婚后不久,我意识到婚姻生活并不总是美好和甜蜜的。它也不像参加派对那样激情洋溢。更确切地讲,婚姻是派对结束后的柴米油盐。婚姻生活意味着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两个人要努力一同生活——这肯定会困难重重。

在结婚前,男朋友和我每周只见一次面,因此我们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很困扰我们。但是婚后我们天天共处,很多不同就浮出水面。

我口味偏咸,而丈夫却喜欢甜食。因此现在当我们出去吃饭,必须考虑到彼此的偏好。在家做饭时也是这样,我需要做两种不同的食物来满足我们不同的口味。这些差异需要我们用一生来彼此习惯。

另外一个冲突是睡觉时间不同。我属于早起型,早晨我总是精力充沛。所以我得早起早睡。而我丈夫是个夜猫子。我们要住在同一个房间,所以问题就来了。我丈夫可能还想开着灯继续忙活他的事情,而我则想把头埋在枕头下,捂上耳朵,大喊,“关上灯,我要睡觉!”

这些看起来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如果解决得不好,对两个人的关系是非常有害的。一天,我读到了美国神学家雷茵霍尔德·尼布尔的祷告词。这是一篇很美的祷告,对我解决婚姻中遇到的问题很有帮助:

上帝,求你赐给我平静

去忍受我必须忍受的事

赐给我勇气

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事

赐给我智慧

来分辨这两者的不同

这篇祷告词提醒我,有些事是我们无法改变的,这时就要我们学习去接受和适应。丈夫喜欢吃甜食,喜欢晚睡,这是我改变不了的事实。我需要做的是学习去适应和接受他的偏好。

有时,当我想要的跟他想要的不同时,问题就来了。但如果只是与我想要的相悖,那我就得学着妥协——我会做一些我并不喜欢但对他来说重要的事。如果我想和丈夫和睦相处(罗马书12章18节),就要学习退让。

当我们能彼此顺服时(以弗所书5章21节),我们就能建立一个和谐的婚姻生活。而这些小的差异也就不会再困扰我们了。

在婚后最初的五个月,我感受到上帝在透过我与丈夫相处中的点点滴滴来塑造和改变我。尽管我们仍然要面对性格和习惯上的不同带来的挑战,但我明白婚姻的目的并非是追求幸福。

正如美国作家加利·托马斯在他的书中所写的一样,上帝透过婚姻改变我们,让我们更像基督。当一个人结婚后,他就会经历上帝的重塑和改变。幸福不是目的,而是在这个被塑造的过程中产生的额外产物。

那么,婚姻美好吗?当然。但这并不代表你不会遇到任何问题,也不等于就毫无矛盾或者皆大欢喜。现实中的婚姻跟电影不一样。然而它依然是美好的,这个美在于我会在婚姻中更加信靠和认识上帝,同时我的品格也得到了塑造。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再见,假象!

一个工作狂的反转经历(有声中文)

How-to-Break-Up-Your-Marriage-To-Work

作者:Faith Yong,新加坡

翻译:陈琳,中国

语音播读:Zel, 新加坡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Faith!今天主日后,和我们一起吃午饭吧!……不要告诉我你礼拜天又要工作……你总是在工作!”

不幸的是,这是事实。周复一周,一个又一个礼拜天,我都是在主日聚会后匆匆跟小组同伴聊几句,迅速吃个午餐就早早赶回家忙工作了。虽然我坐在教会里,但我的心思却在其他地方。我不断盯着我的手机,看我的工作WhatsApp群组聊天。如果我没有看到任何与工作有关的信息或邮件,我就会感到焦躁不安。我也不断地推迟与朋友的会面。因为我渴望得到老板的认同和肯定,所以我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办公室,很少在家里。我迫切地想听到我的老板说:“干得好!Faith,这个A就是你辛苦工作的奖赏……”我已经嫁给工作了。

然而,尽管我如此努力,又投入了那么多时间在工作上,但我却从来都没有得到我渴望的那个“A”。相反,我感到的只是愤怒,失望和不满。

有一天,一位好友的一番话点醒了我,他说“如果你没有了工作,你所效劳的公司也不在了,那么你是谁?你又在为谁而活呢?”

我瞠目结舌。那天晚上,我清醒地躺在床上思考着为什么我要这么努力工作。我无法入睡,于是我去谷歌搜索关键词“努力工作,圣经教导”,然后就出现了歌罗西书3章23-24节 ——很久以前我就在圣经中划出了这两节经文,但我却没有仔细去思考。

“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 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

圣经并没有不赞成我们努力工作 。事实上,歌罗西书的作者保罗在劝勉和鼓励我们要努力工作。但是他强调,我们努力的目标不应该是赢得地上主人的青睐,也不是为了获得至高的荣誉。相反,保罗强调了两个关键点:我们内心的景况和我们对上帝的敬畏。作为上帝的儿女,我们首先是基督的仆人,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得人的心,而是讨上帝的喜欢(加拉太书1章10节)。

从我们工作的方式就能看出我们重视的是什么,也反映出我们在基督里的身份是谁。我们是在期盼天国永恒的财富和奖赏,还是在关注地上短暂的回报呢?

当我最终明白做上帝的仆人意味着要在我所做的事情上追求卓越,并全然相信上帝的赏赐才是我的追求时,我了解了安息在基督里才是能让我的心陈明在上帝面前,并能真实地尊荣祂的关键。在这个操练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以下三点:

1.暂时远离喧嚣

即使是耶稣自己也在他地上忙碌的事奉中离开人群,花时间休息,默想上帝的话语,并禁食祷告。摆脱分心的事和远离喋喋不休的人群能够让我们的心得到安息和平静。

2. 祷告,并将我们的时间献给上帝

一旦找到了适宜的环境和时间,我们就需要祷告向上帝寻求引导和保守。因为我们的心思容易游走,所以我们需要恳求上帝保守这样的时间,并确保我们的心思意念是集中在祂身上的。

3. 守安息日

我们经常错误地认为在星期天去教堂才算守安息日。但安息日不仅仅是形式上空出一天去聚会而已。马可福音2章27节提醒我们:“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上帝设立安息日是为了让我们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为让我们在祂的里面,身心灵得以恢复和更新,也让我们能够跟祂和别的信徒进行交通,并以上帝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为乐。

在基督里寻求安息需要我们学习谦卑,承认我们需要祂的智慧和恩典来度过我们的一天和完成工作中的任务。

你有把工作当成偶像了吗?你有没有过量工作,而没有把你最好的时间留给上帝和你最爱的人呢?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再见,假象!)

从圣经中的5对夫妇看上帝的感情观(有声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710172741
作者:希の梦,马来西亚

语音播读:馨宁,中国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我曾经以为只要感觉对了,就可以开始一段恋情,却不知要好好静下心向主来祷告;我曾经以为当感情变淡了就要放手,却不知感情是需要好好经营的;我曾经以为自己会很理智地看待爱情,但当对方决定离开时,却不知要去祝福对方,而不是怀恨在心。

从初中的早恋到大学的交往以及毕业后的单身,一路走来,当中的甜蜜、苦涩、迷茫、无奈等五味杂陈的情绪,让我一度觉得上帝并不爱我。为什么别人只要开始一段感情就能开花结果,而我却要在感情中跌跌撞撞?我也是“以结婚为前提”去交往啊,为什么最终不仅自己受了伤,也伤害了别人的心。“真爱需要等待”的功课,我要怎样才能做好?后来我注意到我总是用“我以为”来看待感情,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当我感觉良好时,在没有好好去祷告的情况下,我便以为这是“圣灵”的引导,轻易地就开始一段感情。同样的,当我被糟糕的情况弄至身心灵疲惫时,在没有好好分辨这是不是出于上帝的旨意,便以为这是一个“分手”的讯号,轻易地便选择了放手。

然而有一天我在默想时,有个想法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何不从圣经中所描述的婚姻去理清何谓属上帝的爱情观呢?”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所接触到的电影、偶像剧、线上恋爱游戏等,都灌输了我们这般的概念——“感觉至上”。这个概念告诉我们应该去追求烂漫、欢愉、轰轰烈烈的爱情。当感觉没了,恋爱和婚姻是可以分开的。这是正确的吗?圣经中所提倡的爱情观又是怎样的呢?

那么,以下就来分享5对圣经中的夫妇所教会我的属上帝的、真正的爱情观吧!

1.以撒和利百加——为婚姻祷告;爱不仅仅是感觉,更是一个需要委身的重要决定。

利百加是亚伯拉罕的本族人,是他所信任的老仆人在求告上帝的心意后所选择的人选。这让我看到了一个在感情当中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择偶时一定要从上帝的子民中选择。这选择不是出于偶然,也不是凭感觉,乃是恒久祷告的结果。而我们不与未信者有委身关系是预防我们因价值观不同而产生分歧,进而受伤害,亦或者从了他们的宗教习俗,而背弃了上帝的教导。

除此之外,以撒和利百加不曾见过对方,可是决定结婚后却也能相爱到老。从他们的故事中,让我明白了爱是一个决定。在那个时代,男人娶多个妻子并不罕见。但是,以撒只全心全意地爱着利百加,一生只有她一个妻子。虽然日后他们对孩子的偏心,而造成家庭分裂。可他们也让我看见,当你决定爱一个人时,纵使婚姻中会有不如意的事,既然共同立了这份神圣的约,就要靠着上帝走下去,相爱到底。

2.波阿斯与路得——听从属灵长辈的意见;无论你的过去如何,相信上帝都会接纳你。

路得是个外邦女子,更是一名寡妇。但是她真心爱着她的婆婆拿俄米。后来她听从婆婆的建议而采取一些行动“暗示”波阿斯,以致波阿斯、路得与拿俄米最终都得到幸福。这让我看到,无论你的背景如何,上帝总不轻看任何人,祂看重的是你的心。路得选择相信上帝——她婆婆所信仰的上帝,同时,她也常顺服这位她所爱的长辈,所以最后她能蒙福,得以在耶稣的家谱上留名。

从前,我错以为只有那些谈一次恋爱就走入婚姻的感情才是上帝所祝福的爱情。其实不然,无论我们的过去如何,只要最后当我们踏入婚姻时是合祂心意的,上帝仍然会祝福我们。有趣的是,从路得和波阿斯的婚姻中也让我看见,在感情上,女子不一定非得是被动的一方。有的时候,女子也可以适时并适当地“暗示”比较“不醒目”的男子。当然,前提是在符合上帝的心意之下采取行动。而男子则要避免过于鲁莽,总要询问过长辈的意见并且思考后才去采取行动。

3.约瑟与马利亚——爱是需要行动的;一同敬畏与顺服耶和华能为祂成就更大的事。

马利亚因圣灵感孕,怀上耶稣时,约瑟不想明明地休了她,只为了能保护她的名誉与性命。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时代中,这样的情况,作未婚夫的是有权利可以公开休了未婚妻,而该女子则会被石头打死,因为这是犯了奸淫罪。可约瑟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爱她。马利亚是一名敬畏耶和华的女子,所以她甘心承担怀孕的风险,而约瑟也是一名敬畏耶和华的男子,他听从上帝的话,不抛弃马利亚。爱一个人,就要以行动来证明,所以约瑟还是娶了马利亚为妻,尊重并且爱护着她。后来为了逃避追杀耶稣的人,他们也不畏艰辛地迁居,一路上彼此扶持。这也让我看到了:敬畏耶和华的夫妇是可以为了上帝的缘故在生活上中同甘共苦。能得着一位拥有同一个信仰,愿意委身于基督和彼此的伴侣,是何等美好的事。

4.亚居拉与百基拉——夫妇一同在基督里委身,共同建立“以基督为首”的家,为上帝的国度尽心尽力。

虽然这对夫妇不如其他几对夫妇来得 “著名”,可他们在新约中对主委身的表现让我很是欣赏。他们虽然工作忙碌,可依然殷勤地接待主的仆人——保罗和亚波罗(使徒行传18章)、开放自己的家成为聚会所(哥林多前书16章)等,丝毫不怠慢能扩张上帝国度的机会。

上帝的心意不单只是以“家”为得救的单位,更要信徒以“家”为事奉的单位。开放自己的家不只需要额外的花费,付出的时间与精力想必也不少。然而他们能不在意地把家打开,背负这沉重担子,让我看见了带职事奉的榜样:“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马太福音22章37节)以及“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约书亚记24章15节)。

另外,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能分享生活上的酸甜苦辣的同时,还能为彼此代祷、一起事奉上帝和服事人,这画面对我来说,真的好美。想到身边有些家庭因为夫妇其中一人很热心事奉而导致另一半有不满等情况出现,便让我更加确定为未来伴侣的祷告与选择的重要性。因为唯有信仰程度相似,且共同愿意对主的委身,才能建立“以基督为首”的家。

5.撒迦利亚与伊丽莎白——恒常祷告且要耐心等候上帝;对上帝的心意要谦卑顺服。

根据路加福音第1章的记载,撒迦利亚和伊丽莎白虽都已经年纪老迈,可是他们仍然敬虔地事奉耶和华。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就在撒迦利亚供祭司的职分时,上帝让祂的使者显现告诉撒迦利亚,他的祷告已被应允,上帝会赐他一子。这提醒了我,上帝一直都在聆听我们的祷告,至于祷告会否被应允则上帝自有祂的旨意。

虽然撒迦利亚夫妇俩在这件事上显出了他们的软弱——撒迦利亚因着不信短暂地成了哑巴,而伊丽莎白不敢将怀孕的事立即告诉人,可是,这并不阻碍上帝要使用他们来完成自己的计划。当孩子出生后,他们也按着上帝的指示为孩子取名叫约翰。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何谓“完全顺服”,就如同约瑟与马利亚一样。他们经过那么多年的祷告与等候才有了自己的孩子,却仍能甘心献上为主使用,且也愿意听从上帝为孩子取名字,这般的完全交托是我应该学习的。

纵观这五对夫妇,他们虽有各自的弱点,却同时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婚姻中的伴侣都是十分敬畏与顺服上帝之人。尤其亚居拉与撒迦利亚的例子更是提醒我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事奉上帝,虽然会比世人多一份责任与辛苦,但是这是一条祝福人的道路。

其实,圣经中还有许多的例子可以作为我们感情生活上的榜样。以上所提及的5对夫妇虽然只是其中一部分的例子,但却触及我内心深处的渴望,帮助我能够面对因过去的感情所造成的自卑感,建立正确的、属上帝的恋爱价值观,以及重新将目光定睛在上帝身上。但愿我所学到的感情观也能帮助在感情路上迷失的你得着一些亮光。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拨云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