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完美主义

我不再为过去后悔(有声中文)

作者 :Feifei,中国

有声播读:馨宁,中国

 

从小,我就是学校里的优等生,网络流行的那句:“别人家的孩子”。老师上课做的黑板笔记,我会先在纸上抄一份,再整整齐齐地誊到笔记本上;每门功课的家庭作业,如果拿到的成绩不是优,我会撕掉再做一次,让老师重新判分;每份试卷都整整齐齐,甚至数学试卷上的分数线,我都用尺子比着画,老师们都称赞我的“完美”试卷。
 
然而,高考失利,我没有考上理想中的985、211,刚上一本线的成绩,只能选择二本A类的学校。这成了我人生中的一个“污点”。
上了大学后,从小被灌输的“考上大学就可以好好玩了”这样的观念,再加上远离家乡没人监督,我在大学里过上了挥霍的生活。金钱是我挥霍的第一点,我试图用物质来抬高自己,和周围的人攀比,买贵的衣服、贵的护肤品……时间是我挥霍的第二点,我通宵熬夜看美剧、逃课在宿舍里睡懒觉、在课堂上走神……
 
直到大学三年级,开始面对找工作这件事情,我才发现自己和周围优秀的同学拉开了何等的差距。我心里被一个问题死死抓住了,曾经我才是优秀的那个,为什么现在我的一切都是失败。我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当时的状况,却发现一切都不是那么容易了。
 
我找不回过去静下心来读书的那种状态,看什么书都看不进去。从小便接受应试教育,只注重成绩,不重视能力的情况下,我的综合能力也很差劲,不知如何与人交往、无法在公众场合下表现自己。

 
我从前在众人面前是引人注意的那一个,大学期间却变成了角落里没人关注的那一个。这种巨大的落差,让我无法接受,我的人生走到了最低谷。
 
感谢上帝,在我再无法靠自己来向前走的时候,祂拣选了我。一位阳光而有亲和力的老师向我伸出援手,并最终帮助我接受了福音。
 
刚开始接受福音时,我处于一种很混沌的状态。靠着上帝的话语和恩典,我得了更新和力量,这是对上帝的初体验。我恢复了学习的能力,也抱着半信半疑的心,向上帝祷告,求祂帮助我考上研究生。
 
后来我的祷告得应允,我考上了梦寐以求的研究生。
 
在研究生期间,我有大量的时间,上帝带领我打开祂的圣经,阅读祂的话语。慢慢地我发现上帝的话语真是有能力的,我不再像从前那么胆怯了,我可以出色地在众人面前分享,人际交往中也不再紧张了。“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翰福音 8章32节)。这句经文在那时时常环绕在我耳边,我感恩上帝,除去我内心的枷锁,赐给我真正的自由。
 
我在福音中尝到了甜头,也更加愿意追求主。然而,我离上帝越近,上帝越让我看到我对自己的那种不接纳。多少次我会回头看,心想如果按着现在的生命去重新活一遍,我的人生一定是满分的试卷,我会考上心仪的大学,在大学里努力做个优等生,找份自己心仪的工作……
 

上帝让我看到我根本无法拥抱我黑暗的过去,我总幻想着可以重来一遍,也总会后悔自己过去做过的错误选择。甚至,我走进一种类似宿命论的观点,认为人生中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只为求得内心的某种平安,释放自己的遗憾。
 
然而,上帝告诉我,人生不是一张满分试卷,需要我做对每道一题。人生是为永恒做准备的一个阶段,上帝不记念我们的过去,只要我们愿意悔改,祂总是用祂的爱来接纳和帮助我们。
 
所以,我开始学着拥抱不完美。作为人,我会犯错,但只要愿意悔改,过去便不再是一种拦阻,上帝会带领我超越黑暗、超越失败、超越不完美……感谢上帝,祂打破了我完美主义的枷锁,让我的灵魂回归了真正的自由、安息。我不再回头看,而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腓立比书13-14节);我不再为过去后悔,因为对上帝有信心,“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哥林多后书5章17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浓情蜜意

我竭力追求着完美,抽不出空明白,这世界从来就不完美(有声中文)

作者:云曦,中国

语音播读:Zel,新加坡

*封面来自PEXELS

*文中图片由云曦拍摄

《让你越变越好的3种建议》、《工作五年后的9个道理,应届毕业生早知道》、《教你变白,被更多pick》、《五官精致的秘诀就在这里》、《一分钟get明星同款》、《深入骨子里的成熟,是从不做这些事》、《如何跟上司有效沟通》、《职场完美穿搭》、《学会这道快手菜,友人聚会不尴尬》、《谈话技巧攻略,各种场合轻松应对》、《养生当然越早越好》、《新型防骗技巧大公开》……

对以上这些标题,你有没有觉得很熟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社交订阅号里充斥着这些信息。仿佛完美掌控所有信息,才能更接近幸福。一开始,我觉得这些对我很有帮助,作者讲的也非常有道理,可渐渐地,这些红点越来越多,每天查收的时间开始不够用,我甚至会一看就是一个小时或者更多时间。但我并没有察觉什么,只是想着“如何使自己更完美,也许这些文字会给我答案”。我竭力追求着完美,抽不出空明白,这世界从来就不完美。

“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  ”(约翰一书 4章18节)

我们生活的世界,爱豆盛行,人类世界有一套《生存法则》,在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并且是持久加深的喜爱。如何得到喜爱?这成了每个人追逐的目标,当然我也不例外。大的问题例如:应聘时想要更有优势,不仅是学历和能力,还要优化自己的颜值和谈话技巧;聚会时希望得到关注,虽然重点是才华和实力,做好攻略同样很重要;约会怎样俘获对方的心,真心实意的付出,搭配高情商的撩“汉/妹”技巧才会更加分;小到社交账号的粉丝个数,发布内容的点赞数……仔细想想我们每天需要注意的细节有太多,生怕自己有哪里不够完美,期望自己可以保持完美优雅的状态,从来不会出错,也不允许出错,因为我们怕出错带来的后果——出错=失败=被diss=不被喜爱。人们害怕却没有人去寻找害怕的原因,好像得到更多喜爱,人生的终极目标就达成,从此圆满幸福。

就连传统教育的模式,也同样要求作为孩子必须要足够优秀,才能被喜爱,最终获取机会走向成功。所以我在童年很长一段时间陷在这种惧怕里,甚至成年后仍然在这其中挣扎。有时候会因为接受不了自己的出错,懊恼到哭泣甚至惩罚自己。我竭力保持完美,却又开始小心翼翼斟酌,别人对我的喜爱到底有多真有几分。说实话,这种状况让我很苦恼,但我无力解决。直到那一天,出现了转机。

“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 (约翰一书 4章19节)

去年秋天我们决定搬家,还是毛坯房的新房子需要装修。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加上父母对此没有太多经验,装修这项重任就落在了我的肩头上。大学设计专业出身的我,看到一个个零经验网友的成功案例,想这对我来说不会太难。开始装修了,才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琐碎的事情有太多。可是完美主义的我,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就连尺寸也要自己再确认一遍。眼看和工人约定的完工日期临近,可所有的定制门都没有收到,盥洗室的配件反复出现邮寄出错的问题,灯具和房屋的线路不匹配……这一切让我焦头烂额心力交瘁。想着逾期需要另找工人额外付款,加上春节也一天天临近,父母对搬家的期待,亲戚朋友的关心,我不能原谅自己对时间把控和判断的失误,接连几天在梦中因为焦虑惊醒,深深自责,不能接受装修中出现的这些不完美。日期到了,一切毫无转变。直到我静下心才发现,我做错了,原以为按着自己完美的计划,就能获取成功,却忽略了上帝掌管一切的事实。当我祷告,向上帝寻求帮助时,事情有了转机。反复沟通后,配件问题解决了,舅舅和他的朋友帮忙安装了灯具,没过几天收到了门,并且联系到了一个远方亲戚帮忙安装。问题解决了,过程当中也有曲折,但上帝让我明白不完美并不能影响祂爱我,甚至连我不完美的时候祂也爱我,只有从祂的爱中我才能得到满足。

当全世界都在叫嚣完美人设的时候,请你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因为上帝爱的就是你本来的样子。只有在祂的爱中才能获取真正的安全感和满足,你也才能接纳不完美的世界和自己。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做光做盐

完美的上帝祂不是完美主义者

god-is-not-a-perfectionist

作者:Raphael Zhang, 新加坡

翻译:陈琳,中国

“又一个清晨,我从对美好的渴望中醒来,却不曾拥有,”美国诗人玛丽·奥利弗这样写道。多年来,我一直深深赞同这句话。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和内疚、羞愧做斗争。我很想在上帝面前走义路,但却总是跌倒。即使我很多次告诉祂我不会再犯罪,但过不了多久,我又再次跌入罪里。

我实在不想要这些负罪感,于是我决定做一个完美主义者。我琢磨着如果我把所有事情都做对并且把所有话都说对了,人们就会认可我和喜欢我。我需要他们对我的肯定,需要他们告诉我我不差,告诉我其实我已经很好了。

有一次,我在教会小组聚会中分享,我感到生活就是在永无止境、精疲力竭地地追求一个我永远达不到的目标。小组长说:“你可以选择坚信上帝的话,或者坚持你的感觉。”这些年中,我体会出了他话里的真理和智慧。

 

上帝不是完美主义者

很多年前的一天,这个真理忽然浮现在我脑海:“上帝是完美的,但祂不是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者说:“在任何时候,你做的任何事情都必须完美无缺。任何一个破坏这种完美的小瑕疵都会把事情搞砸。”

我意识到如果上帝是完美主义者,在亚当夏娃犯罪的时候,祂就会立马灭绝人类,因为祂不会容忍受造物上存在或遗留着任何缺陷。祂也不会给我们自由意志,因为这样我们就不会犯错。祂会成为一个操控者,掌控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不允许任何错误的事情发生。

然而,上帝不是那样的。相反,祂“乃是宽容我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得后书3章9节)。祂给了我们自由意志,即使这意味着我们不一定总是会选择爱祂。

上帝也能容忍过错。确实,“完全”是我们所要追寻的理想目标(马太福音5章48节),但是上帝知道我们不会永远不犯错。祂看重的乃是我们的奉献,和努力追寻祂的心。

 

上帝看重奉献

我们所钦佩的大卫王,主这样说“他是合我心意的人”(使徒行传13章22节),但他的一生并不完美!他犯了奸淫和谋杀罪,又自作主张数点人数,不讨上帝喜悦。

我记得当我看到上帝如何描述大卫时是多么震惊。上帝说:“他完全归于耶和华他的神(列王纪上11章4节)和“我仆人大卫,遵守我的命令,一心顺从我,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列王纪上14章8节)。

真的吗?可是大卫犯了那么多罪啊?

那一刻,我明白了上帝看到的完美非同我所看到的。换做我,是不可能对大卫有如此高的评价的。然而,上帝就是那样看待他的一生。

虽然大卫的一生并不完美,但每一次犯罪,他都愿意在上帝面前认自己的罪,(诗篇51章2节;撒母耳记下24章10节)。那是他全心全意相信上帝的印记,也是上帝所看重的。

 

上帝看重饥渴慕义

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个人是无罪的。约翰一书1章8节说:“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上帝的话明白地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罪的。如果上帝是完美主义者,那我们所有人都不合格,祂不会接纳任何人。

然而,经上也告诉我们“在光明中行,如同上帝在光明中”(约翰一书1章7节)。该如何理解我们不完全,但仍能在光中行走呢?我相信唯一的可能就是上帝已经为我们做好了准备,当我们跌倒时,祂会帮助我们重新站立并与祂同行。

这就像是比赛中的跑步者。跑步者可能会跌倒数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被取消资格。他仍然可以站立起来,继续向前并跑完整场比赛。我相信上帝看重的是我们在跌倒时能不断站起来继续跟随祂的决心。

 

上帝藉着耶稣宽恕我们

因为耶稣基督的宽恕,我们才能在跌倒后再次站立起来。圣经告诉我们,“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翰一书1章9节)。

过去的我,一直无法完全接受上帝宽恕了我这个事实。每当我陷在罪里,我就感到无比内疚、自责、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我非常羞愧,不敢也不想去亲近上帝,因为祂是圣洁的,而我却是污秽的。但是每当我像亚当夏娃犯罪后那样躲避上帝的时候,我就会堕落一段时间。

从那时起我明白了,当我犯了罪时我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上帝施恩的宝座,”这样我才可以“得怜恤,蒙恩惠,作[我]随时的帮助”(希伯来书4章16节)。在那里,我可以从我的内疚中找到解脱,寻得自由。

从那时起,每当我陷入罪中,我会立马走向十字架,因为藉着耶稣的宝血,我就完全得到宽恕。我不再相信自己的感觉,而是选择全然地相信上帝的应许——向祂认罪,在祂信实公义的里面,祂不仅赦免我的罪,还要洗净我一切的不义,使我“干净”,“比雪更白”(诗篇51章7节)。

 

上帝是永远良善的

正因为这样,我不断地向主献上感恩。是怎样的恩典,让上帝为了要作你我的父而牺牲了祂唯一的爱子?(哥林多后书6章18节)每当我思想这一点时,都会被上帝的大爱折服。

我不可能总做出对的选择,但我坚信上帝永远是良善的。当有羞耻感对我说“我不够好”时,我就提醒自己,因着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承受的,天上的父在祂爱子的里面接受了我(以弗所书1章6节),又倾倒祂的大爱,让我成为祂所爱的孩子(约翰一书3章1节)。

当有负罪感对我说,“我又做错了事情”时,我提醒自己上帝总是因着祂儿子的宝血来宽恕我的罪。现在我是光明之子(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5节),虽然我还会时不时地犯错,我知道众光之父(雅各书1章17节)给我恩典,让我继续走在光中。

因此,我能用使徒保罗的话说:“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向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立比书3章13-14节)。

所以我不再认同玛丽·奥利弗的说法。然而,也有一些日子我又回到过去完美主义的习惯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有所成长,现在我可以宣告:每天早上,我心切慕寻求上帝,祂总是对我那么好(诗篇42章1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完美主义)

当我用福音定义自己的价值

当我用福音定义自己的价值

作者:Sandy Zhuang,中国;封面绘图:闪电小熊,中国

一个人的价值该由什么来决定?在这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里,总有人见识比我广、收入比我丰厚、打扮得比我漂亮、家庭比我幸福……当我陷入这样的比较时,难免一不小心会觉得自己一文不值,直到圣经让我看见——我的价值是那位创造我和救赎我的上帝所赋予的。

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人类(创世记1章27节),使我们有感情、有理性和心灵可以来敬拜祂(马可福音12章30-31节)。祂也犹如工程师兼艺术家,让每一个人的受造“奇妙可畏”(诗篇139章14节)。而耶稣基督更是把自己掰开,分给每一个愿意接受祂的人(哥林多前书11章24节)。

福音告诉我们,耶稣基督用自己的宝血赎买了每一个愿意相信祂的人。我原以为这只是在强调我们“得救”的事,后来才明白,原来其中包含了两个含义。第一,我们需要得到救赎。因为罪的缘故,我们本不配来到上帝的面前,唯有借着耶稣基督的宝血洗净我们的罪(因为唯有耶稣基督是纯洁无暇的),我们才有机会回到上帝的面前;第二,为我们舍命的基督本有与上帝同等的地位,身份是何等地尊贵,因此,祂将自己的生命倾倒给我们时,就已为每一个接受救恩的人倾注了无限的价值。同时,福音也让我们看见,上帝是何等珍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愿意付上如此大的代价来赎买。马太福音16章26节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鲁益师(C.S. Lewis)也曾这样描述说:“与我们开玩笑、一起工作、结婚,被我们斥责和剥削的,是一些不朽的生命。”所以我想,或许只有“不朽”和“大于全世界”这样的词才足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价值吧。

至此,我才放下骄傲,接纳真实的自己。原来,无论我做得好或不好、做到或做不到,都不能影响我在上帝眼中的价值。我所擅长的不值得夸口,我的软弱也不足以让我自暴自弃。虽然曾经缠绕着我的困惑以及负罪感偶尔会让我“感觉不太好”,但一想到自己在基督里被赋予无限的价值和被完全地接纳,就感到释然了。

当保罗谈到信徒该如何看待使徒的身份时,他也说:“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哥林多前书4章3节)。因此,我们并不需要跟别人比较,甚至无需太过看重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我不是说要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当我们可以不再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时,或许反而会更有勇气去爱,甚至体会到更深一层的“自由”,因为“判断我的乃是主” (哥林多前书4章4节)。我会思考自己所说或所做的是否出于对上帝和对人的爱,还是出于恐惧,抑或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如果是出于对上帝和人的爱,并基于上帝的真理,即使别人不领情,或遭人揣测和伤害,我知道上帝依然看我为宝贵。如此一来,我也享受了爱的自由,可以安心并真心地付出,去安慰和帮助别人,也希望看到别人快乐。

正是因为福音使我看见并相信自己在基督里的价值,我才可以轻看自己的失败,把每一次的经历看作自己成长的阶梯,单单定睛仰望上帝,从祂那里汲取更多勇气和力量去行出爱。同时,我也开始明白,任何自身的行为、才能和骄傲都不能增添我的价值,因为上帝才是那位真正赋予我生命价值的创造者。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完美主义)


submit_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