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家庭关系

学着接受我破碎的家庭

作者:Sheila May,印尼

signs-416441_640

“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跟你结婚!”从念幼儿园开始,我就经常听到爸妈如此对骂。爸妈当着我和兄弟姊妹们的面争吵,而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做父母之间的和事佬。后来,我12岁那年,父母决定离婚。

“别管了,那是他们的事情。”这是我得知父母决定离婚时的第一个想法。但当我渐渐长大,我才发觉事情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多了。我根本不可能忽视父母离婚这件事,因为我恰恰身处其中。我沮丧极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成了我跟朋友聊天时永远都会避开的话题,我甚至努力从脑海中抹去这个词语。直到有一天,我搭朋友家的顺风车。当我坐在后座,看着他们一家人彼此戏谑、互相打趣时,一种温暖的感觉流过我的心。我偷偷地哭了。那时的我既快乐又悲伤,同时又为自己感到难过。我告诉自己:“原来这就是家庭。”

回顾自己的家庭,我感到非常失望而愤怒。我恨家里的每一个人,甚至毫不掩饰这种情绪。在朋友们面前,我也毫不忌讳地谈论对家人的想法和感受,于是,朋友们开始远离我。我厌倦了跟家人同住,但又没别的地方可去,这种感觉快将我逼疯了。

父母离婚后的三年之间,我尽量让自己待在家的时间越少越好。我每天从学校走路回家,这样就不必太早到家。让我回家的唯一理由就是有地方睡觉。有一天,朋友邀请我到她的教会,我马上同意了——因为这样子我就有理由不回家。后来我听说她的教会要办一个三天的退修会;能够离开家三天?我当然要去!

结果这三天改变了我的一生。就在这个退修会中,上帝救赎了我。我认识到自己的罪性,同时明白了上帝为我预备的宽恕与爱。我实在是非常感恩。

但并非一切就立刻变为完美。回到家之后,我仍然每天都面对与信主前一样的问题。我没有因为信了主就自动变成一个乖巧温驯的孩子,而是持续与自己的罪性博斗,仍然无法接受我的家庭。

在那段时间里,上帝握住我的手,耐心地等待我度过叛逆期。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坐下来检视自己破碎的家庭,我才意识到,原来关系的破裂随处可见,不只是我的家庭才有这样的问题。无论是朋友、邻居、有宗教信仰的人还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每个人都有各自要面对的问题——就连全职事奉的基督徒也不例外。我这些年所经历的,只是反映了这个堕落世界的现实状况。我不是唯一面对这类冲突的人,还有数不清的人也面对相似的冲突,有些冲突比我家的更严重。

我也逐渐意识到,虽然并不是我选择生在这个家庭里,但上帝选择了让我生在这里。如果上帝已经差遣祂的独生子耶稣来舍身拯救我的灵魂,那么我还怎么能够怀疑祂对我的爱?祂既然是慈爱的天父,而我是祂的女儿,那么祂将我放在这样的家庭里,必定有祂神圣的目的,尽管我至今还不能明白。我能够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完全接受自己以及这个上帝为我安排的家。

这样的想法使我豁然开朗。虽然从10年前我成为基督徒到现在,家里的状况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我自己的生命已经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上帝透过家庭的景况来塑造我。我学会了控制怒气,宽恕他人(尽管我可能再次受伤),并且爱那些我觉得并不值得爱的人。

上帝并没有为了改变我的心而改变我生命的景况。祂让我体会到失去希望的滋味,好让我视祂为生命中唯一的希望。祂全然良善,决非无情;祂充满智慧,决不犯错。祂抚平我的伤口,擦干我的眼泪。万事万物都有祂的旨意。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家庭关系)

投稿

给未来丈夫的一封信

作者:VT,新加坡

signs-416441_640

亲爱的(未来)丈夫:

你会在新婚后的第一个早晨读到这封信。你是我的良人,我已为你祷告许久,而现在我们终于正式结为夫妇了。你在上帝计划的时间出现,上帝再一次将超乎我所求所想的赐给了我。

认识你之前,我读了许多关于如何找到“白马王子”的属灵书籍(就算你猜到是哪几本,也没有奖赏哦)。父母与朋友告诉我,要谨慎考虑未来丈夫所应具备的特质,也要常常为此祷告。书上说:“拿一支笔,写下来,并且在祷告中交给上帝。”我确实这么做了(别那么震惊嘛)。

从我们成为朋友的那一刻起,我就发现我们是如此相配。我们一同服事,尽可能让基督在我们所做的一切事上居首位。你在各方面都以身作则,那时我便深信,你会成为我们家(希望包括孩子)的敬虔的领袖。

从我们相恋到结婚,上帝都知道我需要你这样的伴侣。从你我第一次约会开始(如果那是自家的料理,就更棒了)、到你开始认识我的家人与朋友(这肯定赢得他们的心)、再到你决定向我求婚(我总是无法猜到你的计划),你都让我明白什么是爱,那就是先爱上帝。我为“未来丈夫”所设定的每一种必备特质,你都拥有(而你的其他特质,对我而言是额外的惊喜)。

刚开始恋爱时,虽然我们都对未来满怀期待和盼望,但我们也知道爱情路上不会事事如意。我们深知自己必须先成为一个属上帝的人,我们俩才能成为一对属上帝的佳偶,为此我感谢上帝。

在我们恋爱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与缺点。现在你应该已经非常清楚我多爱杞人忧天;对不起,我不该一遇到问题就去烦你,而应该先寻求上帝的帮助。现在你也应该了解,在金钱方面,要做到慷慨大方对我来说并不容易(在付出时间和爱方面,对我来说则容易些);我又是多么的犹豫不决(十之八九是在购物时);我还会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我知道我还有许多自己不知道的缺点,但倘若你告诉我(请温柔地说),我愿意努力克服。谢谢你义无反顾地爱我。

昨天,当我步上红毯(很高兴我没有被绊倒),看见你就在前方时,我知道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彼此了解(直到我们都七十多岁,或者更老)。虽然我们无法在每件事上都做到尽善尽美,但藉着爱、沟通与祷告,我全然相信,我们能彼此帮助,成为上帝希望我们成为的人。

你是否像我一样,怀着兴奋的心情预备迎接婚姻生活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我已得到有生以来最大的快乐,因为上帝已将我许配给你。

你(未来)的妻子
2015年6月


雅米笔记:

你希望未来的配偶具备哪些特质?对于“拿一支笔,写下来,并且在祷告中交给上帝”的建议,你有何看法?欢迎你留言,与我们分享你的想法!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版)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家庭关系)

投稿

离家在外

作者:吴高杰,上海

signs-416441_640

我在上海读研究生,毕业后便留沪工作,父母和刚大学毕业的妹妹则留在福州的老家。2007年,我离开家乡到外地上大学,今年已经是我离家的第八个年头了。除了寒暑假能在家好好陪陪家人以外,其他的时间我基本上都是通过电话与家人联络。圣经说:“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埃及记20章12节)我离家在外,大部分时候都无法陪在父母身边;但是每一回和他们通电话,我总能感受到电话另一边传来的牵挂与关怀。

以前,我一直因为自己不能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也无法在经济上赡养他们而感到亏欠。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我逐渐明白,即便因为在外求学或工作而暂时无法照顾父母的起居生活,甚至可能连在经济上的赡养也暂时做不到,但我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孝敬父母”。

一方面,我要照顾好自己,在健康、生活、经济等方面都让父母安心。因为父母总是牵挂自己的子女,所以当我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时,爸妈就觉得很放心了——其实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慰藉。我爸妈经常说,只要我自己照顾好自己,家里的事情没什么需要我担心的。我想,做父母的大多会把子女的事情放在首位,当我们足够成熟,能在外独立生活时,父母便感到宽慰。

另一方面,随着父母年纪的增大,我也要分担更多的家庭责任,让父母感到老有所依。今年过年回家时,我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家族内几户人家之间有一些小矛盾。我渐渐意识到自己身在家庭、家族中所需承担的责任,也尝试运用圣经教导的原则去处理、协调这些矛盾纠纷。就像旧约中的以斯帖一样,既然上帝将我放在这个位置,又透过信仰、专业训练和生活阅历等使我对解决矛盾纠纷有一定的认识,那么我就在这样的“位分”上去履行自身的责任。我一直以马太福音5章9节“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来勉励自己,因为我明白,在属上帝的家庭中去践行爱的原则,是何等重要而蒙福的事。

离家在外的日子还会延续下去,但我并不觉得孤单,因为无论在哪里,我都可以找到上帝的家,找到和家人一样的弟兄姊妹。而对于父母和妹妹,我会尽自己作为长子、长兄的责任,但我也不必过分担忧他们,因为我知道,天上的父必看顾着我们。阿们。

投稿

体会天父心

作者:雨恩,马来西亚

FullSizeRender

爸爸在购物中心开店做生意,因此我和弟弟从小就在店里长大。儿时的回忆里,最快乐的就是到百货公司的玩具部去window shopping,意思就是只能看,不能买。长大以后,我和弟弟依然童心未泯,放假时还是喜欢回到玩具店,看看有什么新玩意儿。弟弟常常会奔向乐高积木,而我则头也不回地向芭比娃娃出发。和小时候一样,看一看、玩一玩、按一按、听一听,然后心满意足地踏上归途,回到爸爸的店里。

依稀记得小时候,总是会被大人夸赞,说我们很乖、很懂事,从来不会哭闹说要买什么玩具。实际上原因有二:第一,这样在大庭广众哭闹会引人侧目,太丢爸妈脸,回去不被教训一番才怪。其二,是因为爱爸妈,知道这样一闹,如果他们买不起或是觉得浪费,爸妈也会难过。我从小在店里长大,看着店面逐年缩小,当然也对家里的经济状况稍有担忧。

所以,为了不让爸妈难过;也不让我们自己难过(避免受皮肉之苦),我们从来就没有吵着要买任何东西。对我和弟弟来说,一切的需要,若是生活所需、合理的、不奢侈的,自然就会有。就像每次去超市,我们的默契就是把乳酸菌饮品放到购物车里面,从来不会被爸妈拒绝。

回想到这里,我突然想到自己与上帝的关系,从中体会祂的心思。我是不是常会有对祂无理取闹的时候?许多时候,我就像个会在大庭广众当着天父的面哭闹,让全世界知道我想要什么的小孩。虽然有时外表看起来很安静,内心却在无声地抗议,充满埋怨、难过。有时,我会想,有什么东西是上帝要给我,但是时间还没到的呢?也许是一段情感、或是一个好的工作机会。其实我不需要一直吵闹、一直撒娇,这样让双方都难过。因为上帝或许也会因为我不明白祂的心,不相信祂会为我预备最好的而难过呢!

天父的心,应该是要在祂的时间里,给我们最好的(诗篇16篇5节)。

父母太纵容,孩子要风得风,就会挥霍无度。天父也一样,若纵容我们,让我们要什么有什么,我们就会被宠坏,成为自以为了不起的小皇帝。当然,祂不会忘记我们(以赛亚书49章15-16节),祂也深知我们一切的需要(马太福音6章32节)。

让我们一起体会天父的心,做个安静顺服的好孩子,耐心等待祂的供应吧!

“你们的天父原知道你们需要这一切。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一切都必加给你们。”

(马太福音6章32-33节,新译本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家庭关系)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