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属灵文章

因为你年轻

汪慧滢, 21岁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
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
-提摩太前书4:12

年轻时, 我决定在任何人的面前都要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要轻易让步,尤其是长辈当中。我固执己见,脾气暴躁而且意志坚强,常常跟身边想要‘指使’我的人对着干。我觉得人总是不完美的,所以我认为年纪小,并不表示我必须屈从于别人的意志。我立下自己的生活规则,并且只对上帝负责。我当时以为这态度是正确的。

其实这是对上帝话语断章取义的一个典型例子。我把提摩太前书4:12的前半句单独拿出来当自己的座右铭。对年长的人来说,尤其是我的父母,我肯定反复无常,鲁莽,又难以管束。我忽略了经文的后半句以致失去平衡,那就是:“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提摩太前书4:12)。不过现在我明白其中的涵义了。

这句经文到底是在教导我们什么呢?这里面包含着三个部分:爱,信心和圣洁。这三个特质指引我们的言语(说什么),行为和决定(生活的方式)。像上帝爱我们一样,去爱别人,就是无条件地为他人奉献自己;坚守信仰就是永远铭记上帝就是万能的。祂是至高无上的创造者;宇宙以及我们生命的统治者,惟独祂是上帝;最后,圣洁就是远离罪恶, 确保身体与思想上的洁净,免得我们的赞美, 在圣洁的上帝面前成为徒劳。

认真思考一下,这其实是个难以企及的标准。它要求我们圣洁,不让别人有机会抨击我们,甚至成为别人信仰道路上的绊脚石。如果我们不依靠上帝, 寻求力量,这是无法做到的。倚靠自己的力量肯定达不到上帝的标准,但是“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书4:13)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便认识到原来不遵从人的规律不等于也放弃了基督的律法。正如使徒保罗所写道:“其实我在上帝面前,不是没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哥林多前书9:21)。遵守基督的律法并不是让我们变得无坚不摧, 以致他人无法论断我们,而是行正义的事,向往正义。

总之,别让他人小看我们年轻,而以爱、信心和圣洁, 向身边的人鉴照主的荣耀。阿门。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语网站)


投稿

我该怎么判断上帝在我生命中的旨意呢?(2)

By Jan Sullivan

我该如何爱别人呢?
耶稣在约翰福音13:34-35节与我们分享了一条新的诫命,“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我们的主特别指出我们因着爱别人就被分别出来。我们的爱必须是身边的人意识到我们是基督徒的唯一凭据,正如基督先爱我们一样。这重申了我们需要彼此服侍。

爱对方是否意味着有求必应呢?那可不一定。比方说,如果一个朋友要求你给他拿另外一瓶啤酒,但是他是个酒鬼而且他已经要醉倒了,这时表示对他的爱也许应该是忽略他的要求并且向一个清醒的成年人寻求帮助。他需要真正的帮助,而不是一瓶啤酒。

你也可以通过向他们分享耶稣的福音来表达对他人的爱。有时候在你的朋友当中活出耶稣的教导也能让他们懂得上帝对他们的爱。我其实无法彻底描述向朋友分享耶稣那奇妙滋味—能和他们一起坐下来,帮助带领他们与救世主建立永恒的关系。

另外,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上帝宝贝的创造物也是爱他们的一种方式。作为人类,我们总喜欢压倒别人,然后因此而抬高我们自己。认识到别人也是万王之王的儿女、也是和基督同作後嗣,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对待他人。我们可以通过对他人说造就他们的话来爱他们,而不是诋毁他们。

有时你也许没有意识到爱护他人是多么奇妙的一件事,直到多年后你才发现,你对那个人的爱对他竟意味着那么多。有时候你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件事。但是上帝知道,这其实才是关键。

噢对了,对他人表达你的爱,想出有创意的办法来帮助别人满足他们的需求,有可能让你意识到上帝对你生命永恒的计划。好好享受按照上帝的旨意而行的生活吧!崇拜他,用爱来顺服他的训诫、服侍他,服侍你身边的人们。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语网站)


投稿

我该怎么判断上帝在我生命中的旨意呢?(1)

By Jan Sullivan

我该怎么判断上帝在我生命中的旨意呢?这是一个经常会困扰我们的问题。很多人在他们人生中重要的十字路口上都曾挣扎过,比如说选择工作的时候。我怎么才能知道应该申请什么工作呢?我应该接受哪一个工作呢?

一个能够让我们清楚了解上帝旨意的办法,就是透过祂话语的启示。在路加福音10:27-28节中,上帝赐予我们一个命令,也是耶稣所说的最大诫命。耶稣说道,“‘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所以如果你要是能够做到这两件事,就是在按照上帝的旨意而行事。

所以当我们在生命中寻找上帝的旨意时,可以问问自己这个恰当的问题:我现在所做的事情和所过的生活是否展现出我对上帝和我对邻舍的爱呢?

我应该如何爱上帝呢?
所以我们该如何展示对上帝的爱呢?这里有三个方式可以显现出我们对主的爱——崇拜,顺服和侍奉。

崇拜指的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可以想想你最喜爱的电影明星,乐队或者运动员。当我们向这些名人们表达我们的崇拜时,我们想要了解一切与他们有关的事。我们知道关于他们的数字,例如身高,生日,年龄,最喜欢的颜色等等。此外,我们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把自己打扮得像他们,想要成为他们等等。所以,我们意识到我们崇拜的人或事会对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有多么大的影响。

我们是否渴望着进一步了解上帝呢?我们是否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效法基督上呢?我们是否努力花时间与耶稣独处,抑或是在祂的身边,聆听祂的话语呢?

耶稣曾在约翰福音14章23节中告诉我们,“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基督进一步地解释并阐明了顺服祂的话语是一种方式,让我们向耶稣表达我们的爱。

父母教给我们规矩也是一样的道理。他们给我们设定了界限来保护我们不受不自觉的伤害。比如说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敢说你的妈妈或爸爸肯定告诉你别碰那些炉子,因为你可能会被烧伤。那就是一条规则,或者是一个指令,他们期望你去遵守。如果你不遵守的话,很可能已被烫伤过。

其实这条规则背后的事实是因为你的父母爱你并且不希望你遭受不必要的伤害。这就是他们给你指引的原因。当我们顺服并且按照他们所说的来做时,我们就是在爱他们、尊重他们。

同样地,我们的天父如此地爱我们,所以祂给我们设下了准则和规矩让我们去遵守,免得我們受伤害。当我們完全相信祂的界限是为了我们的福祉而设立的,我们就是爱他。

我曾经多次看到父母们非常伤心并且沉湎在痛苦之中,因为他们的孩子拒绝父母们定下的规则,结果受到重伤甚至失去生命。“要是他们能听我的话就好了”,这是我们常听到的怨言。我猜想当上帝观察我们的行为时,是否正在摇头。祂会不会说,“要是他们能听从我的话就好了”呢?

在表现我们对上帝的爱时,我们必须顺服祂的训词和命令。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宣称自己爱上帝,却又漠视祂的训诫,不肯顺服祂。

第三件我们为了爱上帝而做的就是我们为祂和他人所献出的侍奉。在约翰福音13章中,耶稣为祂的门徒洗脚,这是我们该如何生活完美的典范。祂教导我们要互相服侍。当我们如此去做,互相照顾时,我们便是在向上帝表达我们对祂的爱。

比方说,倒垃圾是弟弟的责任,在他放学回家之前你能替他完成任务吗——就当作有趣的事吧——然后别告诉他是谁替他做的!无论是帮助妈妈把买来的日常杂品放好或帮邻居遛狗,你其实拥有数不清的机会来服侍上帝,从中表示你对他的爱。在这个过程中,你甚至可能会发现你喜欢做的一些事并且对未来要选择什么职业有个初步认识。

关怀他人连同爱上帝乃是在上帝的旨意中行事为人。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语网站)


投稿

恐惧

恐惧是一个很有趣的词语。一提到这个词就使我们背脊上不禁出一层冷汗,使我们裹足不前。从我们未来道路上的不确定性到想象我们床下睡的是什么,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有可能带给我们魂飞魄散的压迫感。

症状集合:焦虑,手掌出汗,无根据的惊惶,有些情况下是心不在焉的唠叨。

治疗:单单信靠仰望上帝。

列王记下讲述了以利沙面对亚兰王军队的故事。在主要的事件之前,亚兰王听说了是先知以利沙一直挫败他为了困住以色列军队而策划的阴谋。王于是就计划要抓住以利沙。

“神人的仆人清早起来出去,看见车马军兵围困了城。‘哀哉!我主啊,我们怎样行才好呢?’仆人对神人说”(列王记下6:15)起床时看见军队在你窗外,如此开始新的一天实在不妙。但是以利沙冷静地应对了这件事。他告诉他的仆人不要惧怕。然后他向主祷告,求主可以打开他的仆人的眼睛,使他看到他们将要面对的到底是什么。在山腰上保护围绕着他们的是火车火马。

这个经历结束之后,亚兰王的士兵全都眼目昏迷并且被带到了撒玛利亚,那里已经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宴席。所有的战俘都被释放了。从那时开始,亚兰军不再犯以色列的境了。

像以利沙的仆人一样,当恐惧抓住我们的时候,我们便开始烦躁。我们最先做的事便是愚蠢地东奔西走,仿佛天快要塌下来了一般。但是以利沙以不同的方法应对了——他没有焦虑,却是选择了信靠上帝。

火车火马影像的显示仅仅是一种方式来表明在令人丧胆的情形下上帝的同在,消除仆人的疑虑。

让我们向以利沙学习。当我们被围攻时,与其东张西望,不如让我们抬起头寻求上帝。

我盼望我们在生命中所有的情况下都能寻求祂,当我们对周围的环境感到恐惧时,使我们不会太过于受惊吓,而是以上帝为我们的避难所,因他掌管一切。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语网站)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