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抑郁

脱离自虐与自杀的深谷(有声中文)

作者:玉箫,中国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我很小时就信主了。更准确地说,我是第三代基督徒,从小在主日学长大。
 
为了给我更好的教育,在我小学毕业后,父母将我独自一人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去学习音乐。在那个陌生的地方,没有了父母保护的我要学会一套新的生存法则。在别的小朋友还在父母面前撒娇的时候,我已经学会了在什么情况下该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以及要如何在陌生人面前管理和压抑自己的情绪。刚开始我会在每次打电话给父母的时候都会向他们诉苦说我又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以及我多么孤独和害怕。幼小的我这样表达无非是希望他们能够多给我一些关心。然而那时候的我还不懂人都是软弱和没有办法依靠的。当我又一次向我的母亲表达我的情绪时,她突然跟我说:你能不能每次不要总是说不好的事情,能不能跟别的孩子一样,说一些让我们高兴的事情。我当时震惊了,当时还不会表达情绪的我在心里默默的想:啊,原来我也不能跟我的父母说这些,而应该自己忍着。这是我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被拒绝和不被接纳。我感到他们并不爱我。所以从那天开始,所有坏的情绪我都自己忍着和消化,慢慢地我自己也开始不能接纳自己。我觉得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我,还有谁可以接纳和爱我?因为各种各样情绪的堆积和没有办法释放,终于在14岁那年我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无助中求死

 
我开始咒诅自己的生命,并且开始自虐和多次尝试自杀。自虐让我患上了很严重的胃病。而当我的自杀尝试没有成功时,我就开始了一个长达4年多的祷告。我对上帝说:反正我也看不到我人生目的,这里也没有人爱我,如果可以,你能不能让我在路上走的时候被车撞死?(因为我很多次在路上走的时候看到自己被车撞死的画面)我心想也许这样我父母就会想起他们还有一个孩子。然而我祷告了4年,什么也没有发生。我没有因此怀疑上帝不存在,而是怀疑上帝不爱我,或者因为祂很忙,根本没有精力听我的祷告,抑或是因为我没有像别的人那样有很好的行为,祂不想理我?是不是祂也像我的父母一样,只觉得我是负担?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我。在这期间,我依然会去教会,但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观众,看着大家表演。当听到大家说自己的上帝多么好的时候,我会默默的想,可能我在上帝的家里也是被放弃的那个吧。
 

转机

 
终于在我绝望内心黑暗扭曲到极致时,祂给我开了一扇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群宣教士。上帝通过他们来爱我。他们会花很长的时间来帮助我,当然刚开始我并没有接受他们的帮助,也不想走出自己的心里的房间。我觉得他们跟我没有任何的关系,为什么帮助我?我觉得他们就像慈善事业者一样,只是想做一些好事,而我恰好是他们选择的对象。所以我的内心很拒绝。然而我是一个不会表达拒绝的人,所以没有办法,我必须硬着头皮接受他们的好意。我在心里默默决定,我还是当一个好观众,像以前一样看着他们表演就好。但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跟他们见面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生命中的不同。很多的时候我做了一些连自己都觉得过分的事情,自己想着这次他们应该会生气或者失望吧,但他们并没有,而是依然像刚开始那样鼓励我、爱我、帮助我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他们也不像是我从前认识的那些宗教领袖,总是说很对的道理,但丝毫不关心我的生命。当我看到这群宣教士的不同时,我就开始好奇,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同样相信上帝,为什么他们的上帝好像活着,我的上帝却像是死了一样?为什么我的上帝不能跟他们的上帝一样活着呢?他们的生命照亮了我,我开始想上帝是不是也可以照亮我内心的黑暗。我开始盼望上帝在我里面也那样有力量的活着。
 

得到答案

  
“我又告诉你们: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路加福音 11章9节)
 
当我看到这个经文时,决心最后试一次,这次真心地来寻求祂。我首先要解决上帝是否爱我的问题。我在祷告中问上帝:这样黑暗到我自己都害怕的我,你还会爱吗?你后悔创造我吗?上帝并没有用我想象中的方式回答我,但祂用我听得懂的方式回答了我。如果祂不爱我,这些跟我生命无关的人,不会为了我付出这么多。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让我经历这么多痛苦?我得到的回答是:“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罗马书 8章28 节)。我对这节经文很熟悉,但当时却不能理解。我觉得是上帝在敷衍我。然而在大概过了一年多后的暑假,在一次高中生夏令营中,我有机会分享了我的见证。结束以后,有很多的高中生来找我,他们告诉我自己也有同样的经历,甚至有些人现在还会有自杀的想法,但我的见证鼓励了他们。听到这样的话,我突然就明白了上帝给我的那句经文的含义。
 
我必须承认,这个过程还是很艰难。这样一来一回的问答,我经历了最少5年的时间。有些事情也是经过时间以后才能看清楚答案。
 
我经常对别人说的一句话是:你们现在能看到我就是恩典。这句话是发自我内心的。我感谢祂在我在黑暗和绝望中挣扎时仍与我一起。感谢祂医治看那个破碎不堪的我。是祂用一颗新的心,替换了我原来那颗破碎的心。

 

*本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直面抑郁、焦虑与自杀,写在知名牧师JARRID WILSON自杀身亡后

作者:Josiah Kennealy,美国

翻译:奇奇,中国

*封面照片取自Jarrid的Instagram

 

编者按:美国加州Harvest Christian Fellowship教会的Jarrid Wilson牧师是呼吁大家关注抑郁、焦虑和自杀的非营利组织Anthem of Hope发起人之一。Jarrid Wilson在上周一(9日)傍晚自杀身亡,年仅30岁。本文由他的朋友,Josiah Kennealy牧师撰写。

 
几年前,我和Jarrid Wilson同被邀请去参加一个活动,之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我们会一起聊天,互相鼓励,因为我们都是青年牧师,并且有许多共同之处。我与他的每次沟通都是非常真诚而深入的。
 
事实上,在上周一的晚上,我们才发过信息聊过天。最后他发了句“爱你”结束了我们的谈话。之后我在Tweeter上发了一条状态说他和其他几个朋友如何点亮了社交媒体并让他们置身的世界变得更美好。他再一次给我评论了“爱你”。
 
令人遗憾的是,这是他在Tweeter上发布的最后一句话。
 
当我发现就在我们谈话之后的几小时或几分钟后所发生的事情时,我无比难过、震惊,困惑到无法相信这个事实。
 
Jarrid Wilson是个知名牧师、作家,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两个儿子和很多朋友。悲哀的是他突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过去一周,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当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我甚至觉得自己写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但我会尝试揭开一些亮光,给大家带去一些希望。
  
我也是牧师,我因着精神和心理健康问题去看过心理医生。也为了身体方面的问题去看过医生。我多次为了调整脊椎去找脊椎按摩师。其实,在我叔叔自杀之后的三年时间里,我患上了紧张性头痛,那真的是痛苦而漫长的三年。我非常清楚有些疼痛是外人看不见的,但在里面却感到如此真实——抑郁症也是这样。
 

那么,我们该何去何从?

 
说实话。作为教会我们不能再无动于衷了。就在我这一周努力消化着Jarrid自杀这一悲伤事实时,我也进行了一些反思。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改变:
 
 

从避而不谈到开诚布公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每年有80万人因自杀而丧生,这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在青少年和青年人中,自杀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不应该是我们默认接受的事实。
 
然而,在教会中,精神健康问题是一个禁忌话题,大家普遍对其有误解且避而不谈。现在让我们跟这个耻辱柱说再见吧。不论是私下里还是公开,我们都应该像Jarrid那样愿意敞开分享自己的软弱。
 
具体要怎么做可能因人而异,但对于刚开始学习敞开的人来说,我们首先需要明白我们是可以谈论自己的软弱。也许过去人们不许可你表达你状态不好,但我想让你知道,你完全可以这样表达。你可能会有很多疑问——这再正常不过。承认我们没有解决生活中最深层次问题的所有答案是没有关系的。
 
我们需要有更多关于焦虑、心理健康和抑郁的讲道。我们必须在小组以及周三晚上的青年聚会里谈论这些问题,又或者就是约某个朋友喝杯咖啡,跟他们道出我们的挣扎。圣经中有很多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谈论和握住的真理。
 
当我们与他人开始展开关于心理健康和全人健康的对话时,你会发现你不是唯一一个正在其中挣扎的人,很多人都在受焦虑、抑郁和黑暗思想的困扰。上帝让教会存在的一个目的就是让我们在困难时期可以互相鼓励和相互帮助。
 

从孤立到相连

 
一项最近的巴纳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牧师都没有什么朋友。就在上周,巴纳集团还发布了一项全球青年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在18-35岁的青年人中(来自25个不同国家),只有三分之一知道有人真正关心他们。这意味着超过66%的年轻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正被爱或被关心。
  
魔鬼希望基督徒相信谎言——“他们是唯一为此挣扎的人”,并因此让他们孤立自己。所以我们更需要去告诉身边的人他们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可以从给某个你所爱并正处在艰难中的朋友发送一个信息或打电话开始。愿意倾听和陪伴是作为朋友可以给出的最棒的礼物。
你的牧师比你以为的更需要你的鼓励和祷告。
 
与当地教会有联结并拥有基督里的朋友并不能治愈一切,但它确实可以让我们不再孤独。上帝为亚当创造了夏娃,因为从一开始祂就说人独居是不好的(创世记2章18节)!耶稣与12个门徒一起生活了三年。使徒行传中的早期教会之所以会发展地那么迅速是因为每个人都想成为这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社区的一部分,人们互相陪伴,一起吃饭,为彼此的挣扎祷告,一起学习圣经,并为他人的需要而慷慨地分享自己的一切(使徒行传2章42- 47节)。
 
让我们今天就迈出这一步吧!
 

从破碎到盼望

真理是上帝从来不曾离开你,虽然有时候你可能感受不到祂的同在。你没有被遗弃或被孤立。抬头仰望山顶和天堂,你的帮助就从那里来。耶稣靠近伤心的人。祂将擦去你每一滴眼泪。你可以信靠并握住祂的应许。
 
我曾经也很破碎,但上帝叫我抬起头来。祂把我最大的痛苦变成了喜乐。祂带走了我的沮丧并带给我新的平安。我还在这趟旅途之中,这个过程仍未结束。但我全心全意地相信,就像在约翰福音15章中所说的那样,这一切都始于与耶稣相连。
在整整一周的时间里,这段经文帮助我、医治我和带给我希望。耶稣教导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翰福音15章5节)。对于我自己和我们所有人来说,这是一个承诺:离开耶稣,我们什么也做不了。然而,如果我们与祂相连,我们可以做成任何事。
  
紧紧握住耶稣和我们所爱的人,去依靠主内的社群和对我们有帮助的工具和资源,这是可以帮助我们度过每一天的必要方法。
 
最后,我想对下面的这些人说:
 
Jarrid:我也爱你。我非常希望我当时能回复地更快一些,我们可以谈得更久一些。我很难过你做出了这个决定。我在为你的家人祷告。我们都在。我们会记得你为那些绝望的人发声,你的友谊,你对上帝、你家人和每个人的爱,最后,我们会记住你创办的“Anthem of Hope”。我们为你长期以来那么棒地领导这个团队而感谢你。也感谢你勇敢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挣扎。
 
对Juli(Jarrid的妻子)和孩子们:我们非常爱你们。我们在这里支持你们和为你们祷告。我们陪伴着你们。虽然生活可能再也不一样了,但我相信耶稣会修复这些碎片。我祈求平安、力量和恩典临到你们。
 
对那些认识Jarrid的人:从那些与Jarrid共同认识的朋友那里我收到了很多Twitter上的私信、电话和短信。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面对面谈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非常重要。在我们一起面对这一沉痛的事实时,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相连。
 
对牧师们:你需要爱好、需要朋友,需要隔绝网络的休息时间。你一直在宣讲团体的重要性,现在是你活出来的时候了。承认你需要看医生、心理医生或基督徒辅导并不是罪,也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真正勇敢的。耶稣在路加福音2章52节中被描述为一个年轻人,“智慧和身量,并上帝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这意味着耶稣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属灵健康和人际关系健康方面都有成长。让我们也在每个领域上追求健康和完整。
 
对每一个人:我们都将经历艰难,但我们可以得到帮助、医治和盼望。所以请坚持下去,因为未来是充满盼望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经历起伏,会经过高山和低谷,沙漠和绿洲,有时会风暴大起,有时会风平浪静。
 
你需要记住的是无论你在哪种情形中,你都不是独自一个人。耶稣在约翰福音16章33节中说:“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当我们遇到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让我们相互帮助,彼此理解。自杀永远不是答案。
 
我祷告我们会更加无畏地谈论心理健康问题,因此人们可以明白:不管一个人在外表上看起来多么好,他的内心里都可能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让我们身边的人知道我们多么爱他们,无论他们处在什么景况里,他们对我们都同样重要。让我们活出爱、同理心和团体的力量。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当抑郁症使我远离上帝时…… (有声播读)

作者:Ruth,新加坡

翻译:蒋冠华,中国

有声播读:Carol,中国

 

我一生都在跟抑郁症作斗争,但是最近,我到了奔溃的边缘。我对上帝很生气,质问祂为什么不医治我的抑郁症。

 
我开始有意犯罪来得罪上帝,因祂使我独自一人承受抑郁症的重担。我和网上认识的男人约会,还花很多时间和他们相处,而不是和教会里的弟兄姐妹、朋友、家人们在一起。我也开始沉迷于喝酒,这成功地将我的注意力从思考上帝和我自身行为上分散。我常常喝到心满意足,让自己充满麻木和“幸福”感。
 
我寻求着暂时的解脱,和任何可以麻痹我内心挥之不去的痛苦的事物。但是不管我如何努力,每天清晨醒来时,痛苦仍然还在,我的内心仍然空虚。
 
在这过程中,尽管我的心很冷漠,可我仍然会去教会,我也继续与一些基督徒朋友聚会。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切都是祂在计划中一点一点地向我清晰地显明祂自己。
上帝对我的不懈追求

 

这一段时间,我的基督徒朋友们针对我的行为的反应,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没有摆出一副“比你更圣洁”的样子,要求我停止犯罪,而是陪伴着我,向我展现上帝的爱和恩典。他们给我时间去思考,也给我空间去与上帝摔跤。
 
一位朋友每天都专门为我祷告。每一天,她都给我发短信,询问我的进展和感觉。她也花时间来了解我,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需要,她总是会出现在我身边。最重要的是,她祷告并将结果交给上帝。直到今日,她依然在为我祷告。
 
即使在我叛逆上帝的时期,我也知道我那些朋友们对我付出的爱、忠诚、无尽的忍耐都是源自于上帝。
 
我能感受到祂在呼唤我,即使我试图和祂以及周围的人保持距离。
 
最终,我不能再否认祂的同在,也不能再无视祂对我的追寻。我明白了我所追求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它永远不可能给我带来我所渴望的自由。除了祂,没有什么能给我带来自由和快乐。于是我下定决心,即使我仍然在与抑郁和其他罪作斗争,即使我可能还会一次又一次地使祂失望,我都要抓住上帝,因为祂永远不会抛弃我,而且祂配得我的信靠。
 
回到基督里的困难

 

然而,即便我下定决心重回到祂的身边,我还是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鼓起勇气再次呼求耶稣的名。
 
转折点发生在我听到一篇关于浪子回头的讲道时(路加福音15章11-32节)。这篇信息让我思考:我是否因着认为祂不可能再张开双臂接受我而害怕再回到祂身边?
 
我猜想上帝比我的朋友、家人或任何我能隐瞒罪过的人更了解我对祂所犯的罪。那祂怎么会真的想要我回来呢?
 
当我想到我犯的罪有多深、多重时,我感到非常痛苦,在神圣的上帝面前我甚至都难以抬起头来。但是路加福音中的这个故事提醒了我上帝愿意接纳我。我现在慢慢地开始明白,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足以代替我的罪,我不再怀疑上帝的宽恕和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所做的牺牲。
 
我的经历对现在的我意味着什么

 

今天,我知道没有任何事物——甚至是抑郁症,能让我与上帝的爱和宽恕隔绝(罗马书8章38-39节)。回到上帝身边给我带来的平安和充满盼望的感觉是酒精和男人都无法提供的。
 
虽然有时我觉得自己仍处在黑暗的井底,但我紧紧抓住上帝的应许。正如祂对约书亚所说的:“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上帝必与你同在(约书亚记1章9节)。我知道即使我身处井底,上帝都与我同在。
 
祂使我出黑暗入光明,这光明让我看到祂就是爱。我也确信,因着基督,我不再是罪的奴仆,乃是义的奴仆(罗马书6章17-18节)。虽然有时我仍会屈服于肉体的软弱,但我不会再背离上帝了,相反,我会祈求祂赐给我一颗顺服的心,去做祂喜悦的事。
 
如果你一直在逃避上帝,或像我一样在挣扎(我有时仍然如此),我祈祷你能找到力量回转向你灵魂的创造者和安慰者!如果你感到自己走失了或远离了上帝,请记住:上帝爱你。祂拣选了你。为了能让你蒙赦免,祂为你流血为你死,祂的恩典够你用。请把这段经文,当做上帝对你个人的呼召: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翰一书1章9节)
 

                             

如果你有一个朋友离开了教会,我向你保证,他(她)需要的是爱、恩典、帮助和时间。你的朋友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恢复信仰。在这期间,请持续地向他们显明上帝的爱,用信心为他们祷告,并记得一切都会好起来——不是在我们的时间里,也不是在你朋友的时间里,而是在上帝完美的时间内。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山上的城

事业巅峰期 ,我却抑郁了(有声中文)

作者:Ong Sook Yee,马来西亚

翻译:Joy Qi,新加坡

有声播读:馨宁,中国

 

我出生于一个非基督徒家庭,并不了解上帝。可我一直都在寻找爱,所以我转向媒体,来了解什么爱。

我从小就相信,真爱可以在人际关系中找到,也可以通过努力完成社交媒体上展示的关系指标来得到。我相信,如果我在学校表现出色并且事业成功,我周围的人就会爱我。

所以,我在这些领域上拼命奋斗着,它们也成了我的偶像。我把人生弄得像一个马戏团表演,为周围的人不断地上蹦下跳,期盼他们会因此喜欢我。

我经历过一段又一段的不健康的恋爱关系。我认为在这些关系中经历伤害和虐待是很正常的。无论我做了多少努力试图证明自己配得对方的爱,但最终得到的却是更多的痛苦和困惑。

兜兜转转,直到有一天,我生命中的一切终于好起来了。23岁那年,我被招进了一家公司,公司给我开了很高的薪资。我开着一辆新车,有着一段稳定的恋爱关系,我的家人和朋友也都爱着我。在经历了无数的挣扎和伤害之后,我终于过上了我一直想要的完美生活。

然而那却是崩溃的开始。我并没有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满意,反而非常沮丧和空虚。

这根本不是什么巅峰。我开始问自己,“我为什么在这里?我值得被爱吗?”

很多时候,我都会在公司的停车场里大哭。但我没有去寻求帮助。相反,我努力向周围的人掩盖我的现状,因为我害怕他们不理解我。我现在过的不正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生活吗?我对自己感到越来越失望,因为我取得的成就与内心的感受并不一致。随后我的情况继续恶化,因为我完全否认自己正在经历的这一切。

一天早上,我躺在床上,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在这一刻,我感到上帝在对我说下面这句话:

没有上帝,生命就没有意义。

其实前段日子,一个朋友把我带进了教会,所以那时的我已经开始有去教会聚会并偶尔在那里服事。我甚至也做过决志祷告。但我的生命没有任何改变,因为,我并不是真正认识上帝。

但在那一天,上帝用了这句短短的话将我从破碎和困惑中带了出来。祂给了我我一生都在寻求的盼望和爱。因此我把我的生命献给了基督,祂也医治了我的抑郁症。

不久之后,上帝带领我联系到一个朋友,她后来成为了我的属灵导师。她强调根植于圣经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开始阅读圣经并一起解决我的问题和疑问。

当我开始更多地认识上帝并将自己的生命交托给祂时,祂不断持续地打破我旧的生活方式并重塑我,让我去过祂所呼召我进入的新生活。祂向我显明自己过去经历的伤痛,以便完全治愈我的破碎。当我的家人反对我的信仰决定时,祂也赐给了我力量和智慧来坚持立场。在上帝的帮助下,我每天都在学习与祂同行并全心信靠祂。

过了一段时间,我开始有了出售基督信仰小别针的想法——且给它起名为“别针王子”。我想用这些小巧却大有能力的别针与人分享上帝的爱是如何治愈了我的抑郁症的。我也想用这些别针来传福音。

那时候,我还在我以前的公司工作,但是使这个创业想法变为现实的渴望在我里面日益增强。但我知道我需要家人尤其是我父亲的支持,才能实现这个梦想。

我父亲本就是商人,作为他的女儿,我也一直想跟随他的脚步。从我还是个小女孩起,我就梦想着通过创业去帮助别人,但我不知道如何去实行。每次有新的创业想法时,我都会告诉我的父亲,但总是被他否定。

然而,当我跟他讲“别针王子”的想法时,作为非信徒的他竟然非常支持我。他甚至愿意在资金上给我支持。这成为我继续创业的最大动力。因此我辞掉了工作,开始全职创业。

在我刚开始“别针王子”时,我会通过Pinterest查找别人或自己在查经过程中有感动的经文,并制作出草图,让我们的设计师将其变成别针成品。然而,我们的第二个系列,即“得胜”系列,诞生在我几乎要放弃这个事业的最低谷。

刚开始的时候,我充满了热情和孩子般的信念,但我很快就厌倦了经济不稳定,以及作为初创企业而遇到的挑战,所以我当时又找了一份全职工作。然而,很显然,我无法两者兼顾,必须二选一。最后,我决定重新全职做“别针王子”,从那时起,上帝就一直信实地供应着我们。对我而言,“得胜”系列提醒着我要宣告上帝的胜利和祂对我们生命的应许,即使我们还没有看到。

一组来自“别针王子”的别针成品

 

通过“别针王子”,我们的团队有机会去服事那些我们想都没想过的人群并去到我们从未想象过的地方。从设计师选择到制造商的选择,做每一个决定前我们都会祷告,这是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过程,因为我们见证了别针如何鼓励和安慰到我们的顾客。

例如,我们喜欢在Instagram上与我们的粉丝互动。有一次,我们在InstaStory上进行了一次调查,询问我们的粉丝还好吗,然后单独与那些回答“不好”的人联系。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有机会为一个正在与色情作斗争并且远离了上帝的人祷告,以及为另一个正在与自杀斗争且感到迷茫的人祷告。甚至也有非信徒通过那个平台诉说他们内心的挣扎,这正是我们向他们展现基督之爱的机会。

另一个让我感到非常贴心故事是一个顾客的见证。这个顾客购买我们的别针送给那些她在牧养的年轻女孩。她没有特别针对地分发这些别针,但是其中一个女孩告诉她,别针上写的“我是上帝的孩子”正是她生命中那个季节所需要的。上帝在向她显明,她因过去的经历而害怕被遗弃,而别针上的信息提醒了她上帝要在她的生命中做工。

像这样的故事帮助我看到了上帝对“别针王子”的计划——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制造出别针,更重要的是,将上帝的爱放在人们心中。

我们这个小事工所做的事情带来的影响使整个过程变得如此值得,并且一直在提醒我们,当我们信靠上帝时,祂可以做多大的事。

尽管在环境艰难和不确定的情况下,我曾多次想要放弃,但这些挣扎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上帝的同在。我们每次面对挑战时,上帝都在信实的向我们显明祂的爱,并且让我们看到这些都是祂修剪我们无益的思想和行为的机会,以使得我们更加像基督和更信靠祂。

如同“别针王子”一样,我也是一个还在修剪中的作品。前面的道路将是艰难的,但我知道上帝是我的避难所,力量和永远同在的帮助(诗篇46篇1节)。我相信祂的话语将继续成为我的支柱,在我面对挣扎时会给予我所需的安慰和力量。

如果你在努力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热情,我想鼓励你继续忠心于小事(哥林多前书10章31节)。继续寻求上帝,祂将在祂完美的时间中向你显明祂的计划。

编者注:如果你或你认识的人正挣扎在抑郁症或自杀的念头里,我们建议你与专业人士联系或查找当地的自杀热线以寻求专业帮助。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成长的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