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改变

约翰福音灵修| 瞎子的心眼(有声中文)

 

作者:Nico,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今日经文:约翰福音9章1-38节

 

1 耶稣过去的时候,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2 门徒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 3 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上帝的作为来。4 趁着白日,我们必须做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做工了。5 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 6 耶稣说了这话,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 7 对他说:“你往西罗亚池子里去洗。”(“西罗亚”翻出来就是“奉差遣”。)他去一洗,回头就看见了。8 他的邻舍和那素常见他是讨饭的,就说:“这不是那从前坐着讨饭的人吗?” 9 有人说:“是他。”又有人说:“不是,却是像他。”他自己说:“是我。” 10 他们对他说:“你的眼睛是怎样开的呢?” 11 他回答说:“有一个人名叫耶稣,他和泥抹我的眼睛,对我说:‘你往西罗亚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看见了。” 12 他们说:“那个人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13 他们把从前瞎眼的人带到法利赛人那里。14 耶稣和泥开他眼睛的日子是安息日。15 法利赛人也问他是怎么得看见的。瞎子对他们说:“祂把泥抹在我的眼睛上,我去一洗,就看见了。” 16 法利赛人中有的说:“这个人不是从上帝来的,因为祂不守安息日。”又有人说:“一个罪人怎能行这样的神迹呢?”他们就起了纷争。17 他们又对瞎子说:“祂既然开了你的眼睛,你说祂是怎样的人呢?”他说:“是个先知。” 18 犹太人不信他从前是瞎眼、后来能看见的,等到叫了他的父母来, 19 问他们说:“这是你们的儿子吗?你们说他生来是瞎眼的,如今怎么能看见了呢?” 20 他父母回答说:“他是我们的儿子,生来就瞎眼,这是我们知道的。21 至于他如今怎么能看见,我们却不知道。是谁开了他的眼睛,我们也不知道。他已经成了人,你们问他吧,他自己必能说。” 22 他父母说这话是怕犹太人,因为犹太人已经商议定了,若有认耶稣是基督的,要把他赶出会堂。23 因此他父母说“他已经成了人,你们问他吧”。24 所以法利赛人第二次叫了那从前瞎眼的人来,对他说:“你该将荣耀归给上帝,我们知道这人是个罪人。” 25 他说:“祂是个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从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了!” 26 他们就问他说:“祂向你做什么?是怎么开了你的眼睛呢?” 27 他回答说:“我方才告诉你们,你们不听,为什么又要听呢?莫非你们也要做祂的门徒吗?” 28 他们就骂他,说:“你是祂的门徒!我们是摩西的门徒。29 上帝对摩西说话是我们知道的,只是这个人,我们不知道祂从哪里来!” 30 那人回答说:“祂开了我的眼睛,你们竟不知道祂从哪里来,这真是奇怪!31 我们知道上帝不听罪人,唯有敬奉上帝、遵行祂旨意的,上帝才听他。32 从创世以来,未曾听见有人把生来是瞎子的眼睛开了。33 这人若不是从上帝来的,什么也不能做。” 34 他们回答说:“你全然生在罪孽中,还要教训我们吗?”于是把他赶出去了。35 耶稣听说他们把他赶出去,后来遇见他,就说:“你信上帝的儿子吗?” 36 他回答说:“主啊,谁是上帝的儿子,叫我信祂呢?” 37 耶稣说:“你已经看见祂,现在和你说话的就是祂。” 38 他说:“主啊,我信!”就拜耶稣。39 耶稣说:“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 40 同祂在那里的法利赛人听见这话,就说:“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 41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

 

约翰福音第九章描述一位瞎子和耶稣邂逅的经历。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位瞎子从肉体到心灵上的改变。从这一章中,有三点值得我们细细讨论一番。

 

 

1.耶稣的眼光 VS 众人的眼光

耶稣看见一位瞎眼的人。当时的犹太人认为人天生的缺陷是自己或是父母犯了罪。于是他们纷纷问耶稣是不是罪造成了这个人的瞎眼。可是耶稣的观点总是刷新当时人的思想。耶稣回答门徒说,那个人的瞎眼不是任何人的罪,而是上帝要在他身上显出荣耀。

 

常常我读到这里,心里总是莫名感动。也许在那个时代,人们总会有意无意地论断那位瞎子或瞎子的父母犯罪。可是,只要是亚当与夏娃的后代,我们的生命必然会有残缺。不是外面有残缺,就是里面有残缺。可我们总是喜欢论断他人。耶稣来不是来定我们的罪,而是借由我们生命的缺口显出上帝的作为。所以我们不需要为我们的缺陷感到羞耻,因为上帝总能使用我们的软弱,完成祂对我们生命美好的计划。

 

我们可以看出耶稣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眼光。祂的眼光是积极的。在祂眼中,那位讨饭的瞎眼人是宝贵的,祂残缺的身体是带着意义的。

 

我们眼光是局限在表面呢,还是像耶稣一样,以更有智慧的眼光看待自己或其他人呢?我不知道那位眼瞎的男子是怎么想。可如果我是他,我会因为别人的论断而感到绝望,也会认为是自己的罪而造成的结果,因而自暴自弃。可耶稣对门徒的那番话却能为那位瞎子带来生命的转折点,只因耶稣知道在人遭遇难处和不幸时,正是一个让人经历上帝的良机。唯有如此,人才能遇见那位化诅咒为祝福的上帝。

 

 

2.上帝的作为 VS 我们的想法

我们可以猜到,耶稣一定是要医治他了。可是他这次的医治方法不同。只要读过四福音书卷,我们都可以看到只要耶稣一开口、一触摸,病人就会好了。可这次耶稣却施展了不同的医治方法,让这个记载更添几分趣味。耶稣用唾液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并叫瞎子用西罗亚的池水洗净他的双眼。他的眼睛就看得见了。

 

后时代的圣经学者很详细地分析耶稣为何用这个方法医治那位瞎子。可我认为我们不一定需要完全明白上帝的方法,因为祂是上帝。祂总有着我们一辈子都想不出的法子帮助我们。我们能做的是甘心顺服。正如那位瞎子,他甘愿让耶稣使用脏兮兮的泥和唾液抹他的眼睛,再乖乖地到一个特定的池子边用池水洗眼睛。有时我们心里相信上帝的能力,可是我们却也常常指定上帝用某一种方法来解救自己。总是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如果上帝没有照着我们计划来,我们会发愁忧虑甚至埋怨上帝。可是我们要仔细想想,到底上帝是主还是我们是上帝的主人。上帝不是阿拉丁神灯。祂所作的每件事是让我们进入到祂的旨意中,不只是为了让我们开心舒服。正如圣经中的那位瞎子,他得到医治的同时最后也进入了上帝在他生命的旨意——认识耶稣是上帝的儿子。

 

 

3.瞎子的心眼 VS 法律赛人的心眼

从瞎子得医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他属灵的生命随着眼睛的痊愈也有所成长。他从只知道耶稣的名字(11节)到认为耶稣是位先知(17节),最后真正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就拜了耶稣(38节)。原本他生来瞎子是一种不幸,可是耶稣却透过他的不幸,让瞎子真正明白上帝的爱,脱离了律法的捆绑。

 

反观法利赛人,他们是被当时的社会公认为最虔诚的人。可惜,他们永远不能真正认识耶稣。他们被一圈圈的道德和律法给捆绑。他们不认识上帝的爱,自然不能明白耶稣在安息日医治人的作为,反而找机会要定罪耶稣。他们有着一双健康的肉眼,可是他们的心眼却是瞎的。正因如此,看起来社会地位卑贱的瞎子却可以给法利赛人说上一番如此有智慧的话,提醒他们耶稣的身份。“我们知道上帝不听罪人,唯有敬奉上帝、遵行祂旨意的,上帝才听他。从创世以来,未曾听见有人把生来是瞎子的眼睛开了。这人若不是从上帝来的,什么也不能做”(31-33节)令人惋惜的是,法利赛人的心灵仍然盲目,把那位瞎子赶出去了。后来瞎子第二次遇见耶稣,也真正认识耶稣就是上帝的儿子。

 

看完整篇故事,我一开始觉得瞎子有一个不幸的人生,后来发现他是非常幸运的。在他活在世上的时候,有机会品尝主恩的滋味。相比起来,法利赛人又是如此不幸。他们被自以为是的道德给束缚,终不能明白上帝的恩典。

 

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应该要充满感恩,因为我们不再被律法给绑架,而是被上帝的爱包围。所以,我们更要珍惜上帝给的恩典。也许身体是软弱缺乏的,可我们却是有福的。上帝拣选世上卑贱的和软弱的,好让我们有机会享受上帝的同在,享有上好的福分。

 

问题反思:

 

1. 你觉得你自己的生命有什么残缺吗?你要如何相信你的残缺是上帝的美意,好让你成为祂手中美好的工作?

 

2.在上帝不按照我们的祈求回应我们时,我们要如何安静自己的心和预备自己,好让我们继续有信心走在祂安排的道路上?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感恩的美好

三个方法教你应对生活的变动(有声中文)

作者:Dominic Tham,马来西亚

翻译:晓晴,中国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在堪培拉学习的三年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我在那里的生活几乎完美:住在不错的街区,每个月我都请朋友到家里吃两三次晚餐;有一份体面的初级系统分析员的工作,薪水也很高;所在的教会人人都以真心互相服侍,并渴望去到其他福音未及之地。生活似乎美好地有点不真实。

后来,因为学生签证快到期,我必须回到自己的祖国马来西亚。我尝试申请继续留在澳大利亚,但两次都被拒签。伤心欲绝的我不情愿地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回家”之路。

回到马来西亚后,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找不到工作,也和朋友失去了联系。我也很难重新适应和家人住在一起的生活,因为我既失去了独立性,也无法自由地请别人来家里吃饭了。我倍感孤独。

经过几个月的寻求和祷告后,我找到了一份工作,也加入了一间教会,在那里我(有点儿)找到了家的感觉,但我仍然怀念在堪培拉时的那种合一和归属感。

某次周末当我和团契小组去怡保(马来西亚的一个州)度假时,转折点来了。一路上我们都在聊天打趣,这让我想起了过去和澳大利亚朋友在堪培拉的公路旅行,一种团体感油然而生。

慢慢地,这间教会成了我的家,现在我已经在这里服事了一年。在我服事的这段时间里,上帝为我开启了许多机会,认识新的人,并且与和我有相似境遇的人并肩前行——我们都挣扎在生活的转变和归属感的问题中。

如果你也刚从海外归来,或正在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团契,下面是我学到的一些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1.倚靠上帝的带领

当时我极度想继续留在堪培拉。我深爱着那里的朋友和我所属的团契,所以在这些被夺去时我感到一部分的自己好像死去了。我禁食祷告,希望上帝会回应我让我留在堪培拉。但在我失望的时候一个朋友提醒我,上帝的意念和道路都高过我们的(以赛亚书55章9节)。

这句经文使我充满了新的希望。因此我下定决心要在马来西亚开启一段精彩纷呈的新旅程,倚靠上帝并在所经历的每一段时节中向祂学习。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发现若是没有我父亲和朋友们的帮助,我根本无法获得现在的工作。这份工作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工作地点离我所在的教会只有一站的地铁距离,这就意味着我从教会回家时不用担心交通问题了。

我曾以为依靠自己可以做成任何事,而不必依赖他人。但上帝却说,永远不要轻看祂会如何利用他人来帮助我,而我也渴望看到上帝在未来给我的预备。祂是位画家,我的生活就是祂的画布。

 

 

2.和原来的团契保持联系

刚开始,我以为搬回马来西亚就意味着与澳大利亚的朋友断了联系,但多亏了科技发展,尽管有时差,我仍能与他们保持联系。有时我会登陆Zoom和他们一起学习圣经,或者和我以前的生命小组的成员闲聊。总的来说,不管是分享主内的表情包,还是探讨自己在学习的圣经章节以及如何将它运用到生活中,都可以通过互发信息来实现。

我认识这些人已经很长时间了,所以很高兴仍然能够与他们保持联系,并向他们寻求建议和指导。

有一次,我向他们抱怨道,没有人像他们一样爱我、关心我,我常常觉得自己付出的爱和关心没有得到回报。我的朋友就友善地让我去读几节经文,比如马太福音22章37-39节,并提醒我因着上帝的爱我也能够爱别人。

 

 

3.建立并发展新团契

与老朋友保持连结固然重要,但接触新团契中的朋友也必不可少,你还要刻意向上帝祷告有可以对你讲真话并鼓励你跟随上帝的人能走进你的生活。

在教会里找到你想与之建立关系的人——可能是和你一起服侍的同工,新团契小组的组员,或者是你注意到的在过去几周一直独自坐着的人。第一次打招呼可能会有点尴尬,但你可以礼拜结束后邀请对方与你和你的朋友共进午餐,对此,其一定会很感激。

上帝创造我们就是让我们去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的(创世记2章18节),所以走出舒适区向教会里的人问好,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吧!

建立人际关系和煮泡面不同,这需要时间——要花时间去认识新朋友并一起参加一些活动。就我自己而言,我在教会中组织了几次桌面游戏和披萨之夜的活动,真的是有趣又能让大家认识彼此的夜晚。

重回马来西亚和找到一个新的团契对我来说并不容易,但却是值得经历的。虽然现在的生活和我曾经在脑海中的规划有一点不同,但我开始意识到其实在送我回家的时候,上帝就知道祂在做什么。也许是因为在堪培拉的生活太过于安逸,回到马来西亚我反而有机会去学习信靠上帝,看到祂在我生命中的信实——不论祂把我放在哪里。

现在,我偶尔仍然发现自己在努力适应马来西亚的生活,但我相信上帝正在我的内心和周围做工。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刚刚回国,如果你也正在思念着在海外的朋友,或对自己能否适应家乡的生活感到迷茫,我的建议是不要着急,利用这段时间持续信靠上帝,相信祂在前方带领着你的每一步。

“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立比书4章6-7节)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奇妙的创造

你的生命有没有被耶稣改变?(有声中文)

作者:Evelyn-Faith Ogungbemi,尼日利亚

翻译:奇奇,中国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有人说,坠入爱河可以改变一个人。有人则说教育、新工作、新车或新房子可以改变一个人。我曾经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像我想象中那样聪明和才华横溢的人。因此,我投身于各种活动和学习中,期待更好的成绩和整体成就好使我满足。然而,最终我的努力仍然是徒劳的。尽管我实现了大多数的目标,但它们仍然没有带给我任何真正的满足感和安慰。

于是,我意识到,我一直在寻找的改变和随之而来的满足感并不是我自己可以实现的。

这是因为我们所有人被造都是要去寻求上帝并从祂那里获得满足。当祂进入我们的生命时,祂会改变我们并带给我们满足感和使命感。因此而来的转变是显而易见的。上帝一直在我们周围放置祂的恩典。祂会彻底改变我们。就像祂对扫罗所做的一样——扫罗曾在上帝遇见他之前强烈反对并迫害教会,但上帝从内而外深刻而永久地改变了他(使徒行传9章),今天上帝对我们所做的也是一样。

从使徒行传和保罗的书信中,我逐渐了解到一个被改变的生命是怎样的。我注意到这种改变如何开始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变成现实。当我更多了解该将生活重心安置何处时,基督教会我,真正的价值是与祂的关系而不是一时的自我实现而带来的快感。上帝将我从死在罪孽和不义的欲望,从对祂的无知,以及无望中带了出来,并赐给我在祂里面的新生命。我经历这种转变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生命的转变意味着放弃我们从前的道路

 

“并且我主的恩是格外丰盛,使我在基督耶稣里有信心和爱心。”(提摩太前书1章14节)。

当我刚信主时,我新的信仰和经历到的恩典挑战着我完全放弃我以前的生活方式,并相信上帝在掌管,祂的圣灵正在我心中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立比书2章13节)。要放弃一些东西绝对不容易,尤其是那些我一直认为定义着我的特征。

我认为自己非常认真和有条理——这种类型的人确切地知道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并把他们的整个未来都计划好。因此,对我来说,要放弃自己制定的计划太难了。但是我最终意识到,一开始让我经历上帝的不是我的计划,而是上帝的恩典、怜悯和无条件的爱。正是这个盼望让我对上帝产生了真诚的爱和信任,帮助我充分降服并让祂来重新安排我的生活。

 

生命的转变意味着每一天的信靠

 

“所以弟兄们,我以上帝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做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上帝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马书12章1-2节)。

我一直以为生活是肤浅的,过完地球上的一生就是终点。因此,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当下,而不考虑任何长久的后果。然而,在我悔改归主之后,我对生命有了新的永恒认识。当我将过去和永恒的未来连在一起看时,我对今生事物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以永恒的眼光看事物挑战我每天把自己献上当做活祭——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主,过祂喜悦的生活,并专注于属上帝的价值观。我每天都需要上帝的帮助,使我能勤于做善工,持续地学习《圣经》,坚持不懈地祈祷,并恳切祈求。随之而来的便是新的热情与渴望,激励我通过在我里面的圣灵与上帝团契。当圣灵在我里面结果子时,从上帝而来的仁爱、喜乐、和平就充满我的心,并促使我改变。

(加拉太书5章22-23节)

 

生命的转变意味着服侍他人

 

“人应当以我们为基督的执事,为上帝奥秘事的管家。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哥林多前书4章1-2节)。

我渐渐明白,作为基督的信徒,我应该利用我所拥有的一切——时间、金钱、资源、才能和属灵恩赐——来服侍救赎我、为我舍己的主(加拉太书2 章20节)。我需要将上帝赋予的资源用于服侍他人,而不是为了自私的追求。

在我所在的教会中,我继续寻找机会,尽我所能地带领大家敬拜上帝,或在教会帮忙或做任何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服侍时,上帝使我渐渐拥有一颗喜乐的心,一个感恩的态度,和一张快乐的面庞,并提醒我:即使我现在所参与的服侍,它也是祂永恒使命的一部分。我需要在这项对基督教会的服事上忠心,也要与外面的人分享这彻底改变了我一生的好消息,因为这是祂呼召我们每一个人都参与的服侍。

上帝呼召我们每个人进入新的生活,让我们的人生在不同方面以不同的方式发生改变。

通过拥抱这种改变,我们能够过上有使命的生活,并逐渐拥有基督的形像,因为基督引导着我们人生的每一步。在作为信徒的旅途中,重要的是要牢记我们是以怎样的方式经历了这种转变,因为这有助于我们对所得到的感恩,并对未来充满盼望。

跟以前不一样的是,现在,当我对自己的人生计划感到不知所措、不确定我是否能够实现这些计划时,我可以期待上帝为我所定的目的,准备好领受祂所应许的产业。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多彩的世界

#10YearChallenge升级版:上帝如何改变了你的生命?

作者:Aryanto Wijaya,印度尼西亚

翻译:奇奇,中国

如果你最近有关注社交媒体,一定看到了#10YearChallenge这个很火的标签。标签下面是你朋友10年前和现在的对比照。 Facebook和Instagram上满屏都是这样的信息。

虽然看到过去10年来我和朋友们外表上的变化真的很有趣,但这个流行活动也让我思考了这些年来我生活中发生的其他变化。

其实我从前一周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当时我的一个教会领袖要求我们思考信主以来我们生活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所有人都不做声了。我们微笑地看着彼此。直到教会领袖逐一叫到我们,我们才开始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的回答各不相同。我的大多数朋友们都认为他们变得更有耐心,更有活力,或者更懂得感恩了。当轮到我回答时,我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发现我在过去10年里的变化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2009年时,我对未来充满了恐惧,但在2019,我意识到我大多数的恐惧都是毫无根据的——生活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可怕。

在我经历的所有这些过渡和转变中——离开家去上大学,搬到不同的城市工作,处理大大小小的家庭矛盾——每一步上帝都与我同在。虽然我的人生旅程远未结束,但我所经历的每一次风浪都在提醒我上帝是良善和信实的。

如果我必须回答“上帝如何改变了我的生命?”这个问题,更具体地,我会说祂改变了我对生活的看法,让我学会了珍惜每一天的生活。过去10年的经历告诉我,生活永远不会一帆风顺,困难很容易让我们变得惧怕和消沉。然而,我可以把它们全部都交给上帝。祂或许不会改变我的处境,但祂一定会利用这个处境把我塑造成祂希望我成为的人,而这才是真正重要的改变。

三年前,我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大学毕业后,我搬到了另一个城市工作,但我对自己的未来十分悲观。因为无法在工作中找到满足感,我认定自己选错了职业。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远离家人和好朋友,我也感到很孤独。我感到面前的困难如此之大,觉得自己真的没有办法战胜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看到其实我并不孤单,因为上帝与我同在。这样的认识改变了我对生活和工作的看法。

我意识到我的生活就像是从海岸到山顶的旅程。当我在岸边时,大海满是巨浪。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海浪越发澎湃,让我心生恐惧。但如果我选择继续前行并专注于登顶,我对大海的看法就会发生改变。虽然一路上我可能会经过满是鹅卵石的崎岖路面,但是当我最终登上山顶向下看时,海浪似乎变得不像之前那样可怕了。我只看到了宽阔无垠的蓝色大海和平静的海面,这使我的心平安。

当困难来临时,我们要么选择留在海岸边被巨浪打湿,要么选择定睛山顶一路前行,直到我们到达安全的高地。

我并不是在说我们应该逃避困难,而是说要改变我们看问题的角度,让自己更有智慧地应对。我们可以选择以上帝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因为知道上帝与我们同在并将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我们就可以不再陷在焦虑中,而是满有平安。

我很喜欢申命记32章11-12节,它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上帝是如何引导我们的:

“又如鹰搅动巢窝,在雏鹰以上两翅搧展,接取雏鹰,背在两翼之上。这样,耶和华独自引导他……”

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引导可以比作一只老鹰故意搅动雏鹰的巢来唤醒它们,但老鹰一直在看顾和保护雏鹰,直到它们足够强壮可以独自飞行为止。

亲爱的朋友们,不管我们在未来的10年或20年内会经历什么,上帝永远都不会离开也不会抛弃我们。如果你也参加了#10YearChallenge的挑战,不要仅仅记录你外表的变化,也花一些时间来思考上帝如何带你度过了生命中的起起伏伏吧,并记住在你接下来的人生中祂也会继续如此带领你。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