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图文特辑| 为妈妈祷告
图文介绍:母爱是我们感受到的第一份来自天父的爱。妈妈也是我们最想要表达感谢的人。这个母亲节,让我们一起来数算母亲给我们的爱,并为亲爱的妈妈祷告吧~
绘图设计:Maisie
*此作品由雅米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样式)
图文介绍:母爱是我们感受到的第一份来自天父的爱。妈妈也是我们最想要表达感谢的人。这个母亲节,让我们一起来数算母亲给我们的爱,并为亲爱的妈妈祷告吧~
绘图设计:Maisie
*此作品由雅米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样式)
作者:叶玲君,台湾
法利赛人听见耶稣堵住了撒都该人的口,他们就聚集。 内中有一个人是律法师,要试探耶稣,就问他说:“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福音22章34-40节)
前一阵子在台湾有个很有名的电视剧叫做《我们与恶的距离》。这是一部2019年播出的社会写实电视剧。剧情的时间点设定在一场无差别杀人案案发之后两年,被害者家属和加害者家属在正义、愧疚与社会舆论压力之间、内心与现实世界中的拉扯。这场无差别杀人案案发之后,受害者家属因为丧失亲人而无法从悲痛中走出来。主角是一位原本幽默、充满爱的妈妈。在案发当时,这位妈妈从电影院跑出去接了一通工作的电话,而自己的儿子则在戏院被枪杀。因为埋怨自己没有及时发现杀手的出现,她靠着酒精、工作等借口躲在自己所建筑的堡垒里舔舐伤口。两年之后,女儿和老公因为主角带刺、一点就着火的状态无法与她正常沟通。一个在两年前原本看似幸福的家庭,因为失去儿子的事件,在两年后几乎面临崩溃。
而加害者淳朴善良的父母和妹妹,因为长子自制手枪在戏院里无差别杀害毫无防备的一般民众之后,被全台湾所唾弃。加害者的爸爸因为自责,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开始酗酒直到睡着,着实地烂醉了两年。妈妈成天戴着口罩躲在老家港口附近卖粽子来维持全家的开销。她脸上的皮肤因为长期戴口罩而导致过敏红肿溃烂,但因为太过害怕别人会认出她来,而始终无法将口罩摘掉。加害者的妹妹因此次事故的舆论压力无法从大学毕业,与爸妈逃回南部的奶奶家。因为自责没有发现案发前一天哥哥说要去干一件大事原来是杀人,妹妹无法振作地把自己关在了奶奶家两年。她的妈妈因为无法继续看着唯一的女儿变成米虫,于是便强迫妹妹改名,重新找工作,更要求她不再承认原来的自己,要她谎称爸爸妈妈在车祸中去世,妈妈也发狠不再和女儿联系。妹妹这才开始重新出发,经由之前大学很器重她的老师介绍进入电视台工作,却发现她的上司就是那位因哥哥开枪的缘故而丧失孩子的妈妈……
《我们与恶的距离》很成功地将几位重要角色在此次无差别杀人案之后的内心层面表达了出来——每一个人对活着的无奈和无所适从。每个角色对于内心所定义的正义与恶的距离,很多时候只有一线之隔,一个没注意,自己就从被害者变成加害者。剧中当加害者的妹妹被人发现自己是杀人犯的妹妹之后有个很扎心的台词:“你们每个人都杀了人,而且杀的人不比我哥少。”
在看这部电视剧之时,我的内心是纠结的,因为太过写实,很多时候我不得不按暂停键,停下来哭一会,去院子走走,再回来接着看下去。的确,我过去带着法利赛人的正义也“杀了人”,而且杀的人也不少。回想过去我其实对待非基督徒都算有爱心的,也不会轻易批评他们,但对于过去和我在教会的肢体同工,我却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很多时候我会用犀利的眼光看待教会事宜,一旦发现和我同工的某人有点自己的小心思,个性较冲的我通常会忍不住直接在公开场合下大力批评此人,有好几次搞得人家都不想再和我说话。因为过去的我认为在教会所有一切都应该一丝不苟,同工们应该努力为主摆上,若是任何人有自己的私心,应该都要当下公开的戳破。我过去所认定的正义,其实是自认为的用圣经的标准来看待一切的人事物,我自以为拆穿人家的小心思的行为是爱上帝,但当我在指出对方的不恰当之处时,其实是没有出于任何爱心的。因着此剧,我对于自己过去所坚持的正义有着很大的改观。这使我想到马太福音 22章34-40 节,耶稣在这里所说的诫命是“爱上帝和爱人如己”,我过去如法利赛人一般的正义,真的没有做到像耶稣那样的爱与同情。而我亦有好几次,利用了“私心”判别人“死”罪,这使我感到后悔与羞愧,也求上帝和他人的赦免。
老实说虽然我这辈子不太可能像耶稣一样因为爱而为他人牺牲生命,但是起码我对于正义的看法开始慢慢改变,现在的我不再是非黑即白地看待所有人,而是更具有包容性。我更加能意识到,在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他们压在心头的重担。而上帝知道这所有的一切,虽然有些时候来教会服侍的人的确会带着私心,但祂却容许我们这些罪人一起来为神的国度效命。来自属天的奥秘的是我自己没有办法用我平凡的脑袋完全理解的。我真的需要求上帝给我来自属天的智慧,用祂的眼光和爱来判断每个发生在我周遭的事件,而不是以我的私心来评断对错。希望每个基督徒都可以学习用耶稣那爱人如己的心来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一定会变的更美,毕竟,审判的权利不在我们手中,而在上帝那里。
最后用一句我在Facebook上看到的英文来勉励大家: Everyone you meet is fighting a battle you know nothing about. Be kind. Always! (你所遇到的每个人都在打一场你所不知道的战役。请善待他们。)阿们!
*本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样式)
作者:Marissa Cathey,墨西哥
翻译:奇奇,中国
有声播读:Yibin,中国
当我走出地铁站,迎面而来的是奇怪的气味和汹涌的人潮。地上有一层看起来像烟灰的东西。我走在熙攘的人群中,满脑子充斥着四周的各样噪音——街头小贩的叫卖声、讨价还价的声音和各种车辆的声响。
我努力想要找到一条小巷,好让自己能喘口气。周围杂乱的一切让我喘不过气并陷入恐慌。最后,我终于找到了一条没那么多人的街道,但很快就发现我四周有从狭窄道路两侧的公寓楼上流下来的液体。这些可能从空调机上流下来的水,没准携带着上百万的细菌,这让我更加惊慌失措。
这就是我焦虑发作的情形之一。
当我在2017年初搬到香港时,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我终于实现了小时候上帝对我的呼召。我成长在一个基督信仰很虔诚的墨西哥家庭,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上帝就把对东亚的负担放在我心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希望有一天能在教会中使用我在多媒体方面的技能来广传福音。
不过事实并非那么顺利。自从搬到这里以来,每天我都在与无休止的恐惧作斗争。公共场所的混乱不堪,拥挤的人群,以及包括社交沟通一类的事项都令我焦虑。从2014年以来,我就一直在受焦虑的折磨,但是当我从只有2000人的墨西哥小镇家乡搬到人口700万的大都市香港时,情况开始急转直下。
焦虑会严重影响我的生活。很多时候我甚至不想起床去面对人们和服侍。即使我可以起床去面对,也有些时候,因为面对太多人,我会在聚会期间开始喘不过气,需要离开教会,直到我冷静下来或聚会结束。在地铁上也是如此,如果太拥挤,我就必须在下一站下车,直等到来了一辆人少的车再上去。
感恩的是,我对完成教会任务的决心超出了我对人群的惧怕。然而我发现对我特别有效的是回想过去上帝是如何与我同在和帮助我度过那些困难的日子的。这激励着我继续前行,忠心服侍。
成长在一个基督徒家庭,我常常听到“上帝必不撇下你”(申命记31章8节),“上帝在你右边荫庇你”(诗篇121篇5节),以及“上帝是你在风暴中的安慰”(约翰福音14章27节)。但在我自己经历痛苦之前,我从未真正理解这些真理。这些应许带来的安慰帮助我成长并在生活中更加坚韧。
当我在公共场合接收了太多的感官刺激或将要惊恐发作的时候,上帝会通过让我想起最近听到的一首敬拜歌曲或读过的一句圣经经文而平静下来。在我去参加教会每周在红灯区的事工活动,或者在周五晚上学着带领教会的青年聚会时,上帝都在我恰巧需要祂的帮助时赐给我胆量和爱。
耶稣告诉祂的门徒们:“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16章33节)。这节经文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它提醒我如果我不在耶稣里面,不安息在祂里面,我就不可能在试炼中经历平安。这种信靠和信心,就是与主真正的亲密关系。而正是在我们的困难和争战中,我们才能够经历到与主亲密的安全感!
上帝知道我生活每一天的所有细节。祂也知道事情的结局会怎样,祂带领我走过一切的困境,因为祂知道我“不过是尘土”(诗篇103篇14节)。我们所有人都一样。最终,在困境中努力遵行上帝的旨意可以坚固我们的信心,并让我们更深地经历从祂而来我们无法想象的大恩典。
我发现在我生命中千真万确的一件事就是上帝在我愿意向身边人敞开自己的心时带给我医治和鼓励。随着我对教会弟兄姊妹信任的加深,我开始与他们坦诚我的挣扎。结果,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关心和照顾。每当他们感觉到我处在焦虑状态时,他们就会过来给我一个拥抱,为我祷告,或者发短信来询问我的情况。这给了我无法言喻的安慰,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基督肢体的彼此相顾。
虽然朋友和教会领袖们很难完全理解我焦虑的程度,但他们仍视我为上帝的孩子对待和接纳我。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都在与其他信徒的团契中得到了祝福和安慰。
不管怎样,我们眼下的困境与我们将来的荣耀相比都是无足挂齿的。我们的将来就是:与基督共度永恒。我们在地上的时间都是为了让我们学习倚靠上帝并享受与祂的亲密关系。这将带领我们度过各样的试炼,痛苦和风暴。祂要使用我们把他人带入祂的大家庭,祂也会使用我们的困难和软弱,因为祂的形象会在我们的软弱上更多地彰显。
这并不意味着我的焦虑症缓解了或者痊愈了。事实远非如此。我每周都还会经历起起伏伏。但我还在不断坚持。上帝也仍然在供应我的需要。祂仍然在将一些人带进我的生命鼓励我前行。即使有时候我没有信心,祂也仍然信实。祂仍然是我所需要的一切。
“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哥林多后书4章16-18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样式)
作者:林毓伦牧师,台湾
亲爱的弟兄姊妹收信平安:
最近有机会思考一段经文。在民数记9章15-23节,里面提到上帝用云彩带领以色列人,云彩收上去时,以色列百姓就跟着拔营起行;云彩立在以色列的会幕与百姓中间的时候,以色列人就安营。在圣经当中,云彩象征着耶和华的临在,祂的荣耀充满在祂的百姓当中;也象征着耶和华的保护(出埃及记13章)祂在红海前保护着以色列百姓,将埃及追兵与以色列百姓隔开;还象征着耶和华的光照与引导,无论白昼或黑夜,都有云彩、云柱、火柱亲自光照着、引领着以色列百姓,而百姓也都遵照上帝的吩咐起行或安营。
在那个时代,在旷野之中,两百多万的以色列百姓要扎营或是拔营都不是易事。但整段经文有一个关键,就是“遵耶和华的吩咐”。这个词组在整个旧约出现25次,民数记就占了17次,而本处就占了7次。在旷野之中,百姓唯一的倚靠,是要“仰望上帝”,上帝云彩一动作,百姓就跟随;上帝云彩一停留,百姓就等候。而“跟随起行”是无论现在所在之地有多美好、将要前往之处有多困难,只要上帝说:“去”,那就没有第二句话,马上跟随前往;同样地,要等候安营,是无论现在所处的境遇有多荒芜、曾经所在之地有多荣耀,只要上帝说:“停”,那就没有第二选择,全心安静等候。这一切都在乎一个关键:“遵耶和华的吩咐”。
现今我们所处的生活、工作与事奉当中,也许没有二十四小时的云柱火柱以及云彩这类的异象与神迹随着,但是在耶稣基督的拯救与应许当中,其实我们随时都有主的真理话语以及主所应许的圣灵来引导我们前面的道路。我们应当知道主随时借着祂的话语真理和圣灵对我们说话,吩咐我们“起行”或“安营”。当我们在生命的旷野或是抉择点时,我们应当有三个方向的生命操练:
一、 全然仰望:挫折时低头,不是沮丧,而是低头读上帝的话语真理,在圣灵的光照中寻求主话语引领、寻求主的心意,进而让我们能够抬头仰望,全然仰望上帝。
二、 全心等候:面对抉择点或庸碌的生活时,我们要常常安静,并且学习等候的功课。无论上帝的带领是起行或安营,我们都不走在上帝的前面,而是等候上帝的带领。
三、 全人顺服:无论起行或安营,我们都要完全顺服,并且马上回应,无关乎自己的喜好与厌恶,也无关乎自己的荣耀与羞辱,因为是出于主的引领,就全人顺服。
也许你正在一些抉择当中,也许你已在旷野等候许久云彩却仍没有动作,又或者好像看见迹象上帝要将云彩收上去带你前行。愿我们都能够学习“遵耶和华的吩咐”,或起行、或安营,都全然仰望、全心等候、全人顺服,使我们能走在主的道路中,并且经历在这条天路历程中有主引领与同行的美好!
主内末肢 毓伦敬笔
*作者是台湾基督教厦门街浸信会牧师
*本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