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新的样式

雅各书灵修 | 谁是我们人生真正的掌管者?(有声中文)

作者:Andrew Koay,澳大利亚

翻译:Patty Song,中国

有声播读:MZ,中国

封面图片拍摄: Blake Wisz,美国

 

今日经文:雅各书4章13-17节

嗐!你们有话说:“今天明天我们要往某城里去,在那里住一年,做买卖得利。”其实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你们只当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做这事,或做那事。”现今你们竟以张狂夸口;凡这样夸口都是恶的。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

几年前,我计划去美国大玩一场,走走美国本土几条比较有名的徒步路线。我为这项旅行计划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一个结实的背包,一顶先进的帐篷,计划中每一条徒步旅行路线的指南。出发的前几个月,我沉浸在对美好户外旅行的幻想中。我会利用上课时间用笔记本电脑搜索亚马逊上最新的露营装备,或者阅读其他徒步旅行者的经历。

然而,就在我准备出发的两个月前,一场事故打乱了我的旅行计划——我的膝盖韧带在运动的时候断裂了。这一事故“成功”地幻灭了我对于征服北美崎岖荒野的所有希望。过去六个月里我所做的一切计划,所痴迷的一切幻想,都白费了。用“失望”来形容当时地我都算是轻描淡写了。本来可以在北美享受的美好时光就这样成为遗憾的残缺。

雅各深知我们人所制定的计划是永远也赶不上变化的。这一认知与我们总想要自己做主去安排筹划的本能迎面相撞。正如雅各书所说到的一样,我们经常忙于为自己的生活制定计划,以至于我们时常会“知道行善却不去行”(雅各书4章17节)。此外,我们会时常陷入到自己是无敌的的错觉中,就好像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而这正好相反,雅各把我们的生命描述成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雅各书4章14节)。

这些经文提醒我们,我们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我们可能会因着自己的雄心壮志和对成功的渴求而制定各样计划,但事实是,我们谁也不能对自己的生命与生活提供任何保证。即使是最可靠的计划也会受到生命本脆弱这一事实的影响。不仅如此,雅各还提醒我们,是上帝掌管我们的生活。上帝对我们生命的旨意是最重要的,远超我们自己所设想的任何计划。

事实上,控制的伪装让我们兴奋。它给了我们一种虚假的自给自足感,雅各称之为骄傲。是的,这是一种骄傲,一种不在乎上帝的主权,而只想照自己意愿生活的骄傲。

毋庸置疑,根据雅各的说法,所有伪装的控制都与一个真正基督徒的生活方式背道而驰。真正的信仰包括承认并尊重上帝的主权。这意味着首先要承认我们需要上帝,承认祂的旨意最终决定我们的未来。此外,雅各书4章第17节指出,真正的信仰还意味着我们要将自己的计划放在一边,让上帝的旨意成为我们生命的中心。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提前计划安排。相反,雅各鼓励我们参考上帝的话语。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在计划北美旅行时,几乎没有让上帝参与到其中。我没有顺服祂的话,而是将我的意志优先放在祂的计划前。这一次的经验告诉我,我们越是自顾自的做计划,这些计划越不受控。因此,我们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注目上帝对我们的带领上。

 

问题反思:

1.你在做计划时,会让上帝参与多少?你的计划都是按着祂的心意所做的吗?

2.圣经当中,上帝对基督徒的呼召是什么?你愿意回答说:“主啊,我愿意吗?”如果不愿意,思考一下是什么阻碍了你?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样式

70岁,我仍在学习 “服侍”(有声中文)

作者:Mart DeHaan,美国

翻译:漱翎,中国

有声播读:刘弟兄,中国

 

Mart DeHaan 是“灵命日粮”事工的上一任总裁。他在这个事工服侍了45年。Mart 是广播节目“圣经探索”的常驻嘉宾,在节目中与大家分享他对于上帝话语的得着。他同时也为“探索丛书”写作,并在每月“个人随想”专栏中执笔,探讨一些热门话题。他和妻子Diane有两个孩子。Mart 喜爱户外活动,尤其喜欢钓鱼。

 

亲爱的朋友,

我不知道该从何谈起这个话题。或许这是因为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才能在某件事上给别人建议,更别说是在“服侍”这么重要的事情上了。让我先来讲一个故事吧。

我看过很多搞笑的卡通,其中有一个让我记忆犹新。讲的是一个男士想要在一次晚餐约会中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晚餐结束时,他拿出信用卡打算买单。他觉得这次约会美妙极了,随即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哈,我说了这么多了。现在来说说你吧。你觉得我怎么样啊?”

为什么我会记得这个笑点呢?可能是因为我也曾经多次对别人传递过那个 笑容。也许是因为我仍然在努力战胜自己过度关注自我利益而忽略他人感受的倾向。

我已经不再是个年轻人。70多岁的我,跟很多人吃过饭,交谈过。到如今我仍然觉得,我们太容易忘记自己活着的目的和怎样活才不枉此生。

因此,我感谢卡通画的画师、作者们,以及一直伴随我的教会领袖们,我的家人,朋友,老师们。是他们帮助我认识到,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要彼此相爱的。我有幸见到很多简单善意的举动——哪怕是对一株将死的植物,一只受惊的小动物,或者一个最不可能的陌生人——所带来的奇妙。

最重要的是,我有机会听到了耶稣的事迹。耶稣一直在包容和忍耐我们之中那些常常软弱跌倒的人。在一次次的经历中,耶稣让我们看到,当祂要我们跟从祂的时候,甚至当祂问我们“觉得祂是谁”的时候,其实都是在寻求我们的好处,而非祂自己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希望你们永远不要停止向耶稣学习,也偶尔可以从我这样曾经犯过错误的老头子身上学习些教训。

 

服侍人的领袖

在耶稣被卖受难的当晚,祂的门徒们围坐在一起彼此争论(路加福音 22章24节)。他们以为他们等候已久的弥赛亚终于要统治世界了,而他们当中有些人要比其余的更配得做他的左膀右臂,与祂一同把凯撒赶下王位并一同掌管新政权。他们并没准备好听耶稣说:“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那掌权管他们的称为恩主。但你们不可这样,你们里头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为首领的,倒要像服侍人的。是谁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侍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吗?然而,我在你们中间如同服侍人的。”(路加福音 22章25-27 节)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是那时候的使徒,当时就坐在耶稣身旁,会是怎样的感受?那天早些时候,我们会看见耶稣像仆人一样,双膝着地给我们洗脚(约翰福音 13章 1-17节)。我们会听到耶稣向对朋友一样对我们说,有一件事情最为重要,就是要如同祂爱我们一样地彼此相爱。(15章12-15节)。

虽然不能说我全部理解,但我多少有点了解为什么那时候的使徒,也就是未来教会的建立者们,会如此困惑。他们的家族和国家在历史上都满有强势的领袖。有残暴的,也有仁爱的。但是这些领袖都无一例外地是从前方,从高处和上层,通过施加掌控和下命令来领导众人。难怪他们会不明白耶稣的领导方式。因为耶稣是从下至上,从里到外完全不一样的领袖。

 

鼓励我们,给我们力量的领袖

耶稣成就了祂圣洁尊贵的名,因为祂总是把我们的需要放在他自己的需要之上。不仅如此,祂还要祂的跟随者们负祂的轭,跟祂一起以世人无法想象的方式和程度舍弃自己,向世界显明通向真理的道路——就是那为我们道成肉身的上帝。

只有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的时候才会发现,在那个逾越节发生的一切和五周之后的五旬节上所发生的神迹,都是为了引领我们践行牺牲和爱。耶稣为我们做了榜样,祂为了我们死在十架上,向我们显明了祂的爱。祂赐下圣灵给我们,让我们可以带着仁爱,喜乐,平安,耐心,慈爱,忠实,温柔和节制(加拉太书 5章22-25节)跟从祂。这应该就是耶稣在祂的天国宣言里所愿景的那种更慈爱,更温柔的变革(马太福音 5章1-12节)。

多年以来,我一直深受那些不惧风险而效法基督领袖方式的人们所激励。他们从不用威胁和强迫的方式,而是以仆人的心肠关怀,服侍和带领人。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当我想起下面这些人的时候心中会涌起一股暖流:曾经那个愿意抽出时间来询问我小时候成长经历的老师;在我行走在低谷时还非常耐心倾听我的牧师;还有那位年长的教会领袖,在午餐时愿意向我袒露他自己的软弱,跟我分享说他也曾疑惑该如何解读那些似乎不能体现天父慈爱的经文。

这些舍己关怀他人的行为让我体会到了一些跟随耶稣的早期使徒们与耶稣相处时的感觉。我想,当你们被耶稣的慈爱和耐心所激励,效法祂以仆人的心肠服侍和关怀他人的时候,一定会有人被你影响而因此转向耶稣。

 

活在圣灵中

是的,我确实觉得这才是你应该传递的笑容。但请不要误解,我并不是说你“既然明白了就去做吧”。我经历了很多失败才学到的功课就是,倚靠自己的决心舍己为人是走不了太远的。

到现在我也仍然在学习,耶稣所教导的仆人式领袖绝不是要我们立定心志投入到大无畏的自我牺牲中。也不仅仅是要我们学习去选择做对的事情。效法耶稣的服侍需要有一个更深的属灵起点。正如耶稣始终相信祂的天父爱祂和引领祂一样,我们也需要相信祂对我们永不改变的爱,并相信祂的灵会带领我们去关怀和服侍他人。

我们天生的罪性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们会自然地认为我们想做什么都可以做成。但是耶稣给门徒和给我们的教导却是,除非我们认识到靠自己什么也做和改变不了,否则我们就无法跟随祂,也无法产生像祂那样的影响力。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耶稣被捕的时候,祂让彼得和其他门徒们离开了祂。也许这也是为什么耶稣在复活之后告诫那些未来教会的领袖们,务必耐心等候圣灵降下,然后再去传福音(使徒行传 1章1-9节)。

当我紧握耶稣的应许——“我们的天父不会不把圣灵赐给来寻求祂的人”时,所经历的奇妙带领仍让我惊叹。耶稣的作为总是让我惊喜不已,祂让我一次又一次地认识到我这美妙的一生不应该只是为了自己而活。

在文章开头的卡通里我们提到了一个令人发笑、极其自我中心的人。我们谁也不想成为那样的人。那么在文章的结尾,让我们换一种笑容。我们要如何才能体验到舍弃自己本应得的“权利”,成为影响他人生命的基督徒而带来的喜悦?让我们一起行动,跟随祂,服侍他人!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样式

4月漫画特辑| 新心

绘图设计:Chin

内容源自2019年4月5日灵命日粮《新心》

 

 

*本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样式

因为祂的爱,我学会原谅(有声中文)

作者:Deborah Lee,新加坡

翻译:漱翎,中国

有声播读:馨宁,中国

 

我结婚之后就搬去跟我丈夫的家人一起住。家里经常起冲突。那时候我不成熟,脾气急躁,经常跟婆家人在言语上互相伤害。甚至有时候吵完架好几天之后,我还会惹他们生气。最后我的婆婆说我是“没人要的孩子”,表明我是个多么不受欢迎,不惹人疼爱的讨厌鬼。

我的丈夫经常站在他父母那一边,并不帮我。一年之后,我们闹得很不愉快,我自己搬出去住了。虽然离开之后我不用再忍受婆家人言语上的羞辱和伤害,但是过去的伤害在我内心留下了许多愤怒。这些伤害和愤怒从我离开父母的家搬去跟婆家人一起住开始,一直累积到我的婆婆说我是“没人要的孩子”那天为止。这些言语深深伤了我的心。在我最痛苦的时候,我甚至希望厄运和不幸降临到我丈夫的家人身上。

搬出去的这段时间,我跟教会的一个朋友住在一起。我的牧者和老师一直跟进我在这方面的挣扎和痛苦,并且要我把这些伤痛都带到上帝面前来。在安静的环境中,我开始研读上帝的话语。读的过程中,我越来越被上帝给痛苦中之人的应许所吸引。祂一直提醒我,告诉我祂会将我的眼泪收在皮袋里(诗篇56章8节),并且祂对我有美好的计划。在我最绝望,最沮丧,最脆弱的时候,上帝对我未来的保证让我贴近祂的心。透过祂的话语,上帝一次次带领我来到祂面前悔改,降服于祂。

那时候我的内心仍然挣扎着。虽然我已经不再跟丈夫的家人住在一起了,但每每跟丈夫打电话的时候,过去的记忆、伤害和愤怒还是会回来。我丈夫仍然站在他的父母那一边,并且坚持认为我应该给他们道歉。这让我觉得所有人都在指责我,所有的错都是我一个人的。

 

上帝是我的护卫者

这过程中,我一直跟上帝较劲。我跟上帝说:“这不公平。为什么我必须要经历这些?我结婚不是为了受人欺负。其他人都有人维护他们,就我没有。谁为我说过一句话?为什么我不能逃离这一切?”我希望自己面对的不是永生的上帝,是其它的什么我可以掌控或逃避的东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选择上帝要我们在生活中必须面对的战场。

跟上帝较劲的时候,我想起罗马书8章31-32节。如果上帝与我们同在,谁能抵挡我们?上帝不吝惜自己的独生爱子,替我舍了。那祂岂会吝惜其它一切美善的东西不赐给我吗?当我读到这些话语的时候,我感受到上帝对我说话,告诉我祂与我同在,必然加添我需要的力量去面对和处理眼前的一切状况。当我继续往下读的时候,我想到在耶稣基督里的人不被定罪,断没有什么能让我与上帝的爱隔绝。

我开始明白上帝并没有不公平。我也开始感知到,上帝确实与我同在。即便全世界的人都指责我,定我的罪,但因着耶稣基督的牺牲,上帝已经不定我的罪了。没有什么能够让我与上帝的爱隔绝。当我仔细默想罗马书第8章的时候,我开始用一种不同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处境。我开始看到在我所受到的伤害中上帝的旨意。通过这些伤害,我经历了上帝信实的保证和安慰。虽然我被周围的人指责控告,但是在上帝那里,我找到了盼望。

上帝允许我经历这些是为了让我凭着信心看到祂对我的爱。如果我没有对人失望,我就不会转向上帝。上帝一直信实地使用这一切事情来带领我归向祂,好向我倾倒下祂的祝福。在这一切的事情上,我看到上帝主权的恩手扶持着我。

 

饶恕的挣扎

罗马书8章深深安慰了我。马太福音7章3-5节却让我知罪。在这一段话中,耶稣要我们先除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除去别人眼中的刺。这句经文刺中了我的心。如果我坚持说自己一点错都没有的话,那我就是对自己的心撒谎。我朝丈夫的父母大吼大叫,言语粗鲁,并没有尊重他们,这不讨上帝喜悦。这些经文提醒我,我一直以来就只看着别人眼中的刺,而没有去处理自己眼中的梁木。我确实应该给丈夫的家人道歉。

我知道我应该悔改。但是老实说,这实在是太难了。尤其是我丈夫和他的父母都没有为他们伤害我的行为有丝毫的悔改之意。他们一直坚称自己没错。我也确实无法假装什么都没发生,继续让他们通过言语来伤害我。

 

因上帝的爱而饶恕

上帝一直以来都鼓励我,更新我的心思意念。我继续读圣经的时候,我越来越意识到我是上帝心爱的孩子,不是一个没人维护的,没人要的孩子。在我破碎的时候,我学会了让自己的心稳固扎根在上帝那里。我不再受愤怒,绝望,不公平感的辖制了。而是能够从上帝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经历——充满盼望和对生命美好的旨意。我决定不再陷入过去的“老我”之中,不再被自怜和绝望辖制。

当我第一次试着跟丈夫的家人道歉的时候,他们表现得很冷漠,还继续指责和伤害我。但是我紧紧抓住上帝的应许,坚持做了对的事情。经过很长时间的忍耐之后,我丈夫和他的家人的心终于软化了,重新接纳了我作为他们的家人。

这个过程里有很多自我否定,伤心和痛苦,但是上帝告诉我,我们应该以善胜恶(罗马书 12章21节)。马丁路德金的名言在我脑中回响:“黑暗不能驱散黑暗,只有光可以。憎恨不能驱走憎恨,只有爱可以。”唯一能够体会饶恕并真正饶恕对方的方法就是先来接受上帝对我们的饶恕和爱,然后用上帝的爱去爱他人。

我们的和解最终让我丈夫也愿意跟我一起购买一套新的房子,做我们的新家。我们也得到了丈夫家人的祝福,作为夫妇住进了新家里。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我认识了上帝。有上帝在我的生命里是最美好的事,尤其是面对冲突,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所有这一切,若不是因着上帝对我的爱,都不可能翻转。上帝的爱激励着我活出荣耀祂的生命,把祂的爱带给其他更多的人。没有什么比认识上帝更美好,更值得追求的了。当我经历上帝的良善在我生命中动工并救赎我脱离黑暗的时候,饶恕他人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