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服事

“候补姐”,听上帝的应许还是撒旦的谎言?

truth-257160_960_720

作者:雨恩,马来西亚

「所以,对上帝的应许,我们要说什么?」「Yes,阿们!」

「那如果下次撒旦跟你说『你不行』、『你很糟』、『你的祷告、你的努力没有用的』……,你要说什么?」「仇敌,退去!」

台湾是赞美之泉敬拜赞美亚洲巡回的最后一站,游智婷牧师在与会众互动中反复问我们这两个问题。散会后牧人跟我分享她听到有个坐在附近的人在问题二时回答了问题一的答案,还得要身旁的人提醒了才意识到答错了。她说也许是因为先前重复被问问题一好几次,突然转换问题二时脑筋转不过来,没听清楚就回答。

虽然是当笑话一听,但我心里不禁感叹:这何尝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写照呢?我们常常在混淆中做了错误的判断,对仇敌撒旦的谎言说「是,我就是这样!」。在我们的生活中,撒旦放下了什么样的谎言与控告呢?会不会有的谎言已经绑架我们的思考模式,成为思想的坚固营垒?

我从国中开始就在教会参与司琴的服事,从儿童主日学、少年团契,受洗后也加入主日崇拜的乐团。虽然很乐意学习与事奉,但其实在我心底,觉得自己就只是个候补。我总是想“教会有好多有音乐恩赐的哥哥姐姐,等缺人时再找我补上吧!”一直到最近,我才发现这些想法对我的影响。

每当练琴时,我总需要花时间与自己的思绪拉扯。「别练了,你就只有这个程度!」「放弃吧,你根本不是司琴的料!」每当这些否定的声音出现,我一遍遍地重复练习却没有实际的进度,觉得自己没有太大的进步,很混、很虚,总是只会那几种伴奏法,最后甚至沮丧到停下这个服事。

进入社会工作后回到台北的教会聚会,我又重新预备投入电子琴的服事。我常常在进团练室之前就已经觉得自己待会儿肯定没办法顺利练习。「你一定写不出好听的编曲!」「一首歌就花那么多时间,你要怎么弹整个的敬拜赞美的诗歌?」心思的混乱,让我无法长时间的专注,也就真的如我所相信的那样,花很多时间还是写不出来、练不完了。

直到某个主日中午,我为北上共进午餐的小羊祷告,看见她因害怕研究论文写不完而担忧,提醒了我这其实跟我的心态很类似,是一种未战先败的恶性循环。回到教会后,我就试着在练琴前静下心来为自己祷告,请求上帝帮助我能选择不听那些负面的声音,并且选择相信这个职分是上帝所赐的,一切都有上帝的带领。「上帝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着他也都是实在的,叫上帝因我们得荣耀。」(哥林多后书1章20节)。很奇妙的,那一次是我最有收获、最喜乐的一次练习。我从来没有如此毫无拦阻地专注练琴大半天,那些负面的声音都被抛到脑后、渐渐消失了。在新的一个月,我也从预备期正式成为敬拜乐团的一员,被排入新一季的服事表。我也在敬拜乐团团长的教导与帮助下,完整地奏出敬拜赞美的所有诗歌。感谢上帝帮助我突破撒旦的谎言,这是我先前觉得不可能的事。当服事开始变多时,也有前辈给予我一些建议。这让我觉得很开心,因为可以知道前人的经验,以及自己改进的方向。回想过去的我,常常会在被提醒或纠正事情时觉得丢脸。我会因为以为自己达不到别人的要求或标准,觉得一直被挑毛病而感到很挫败,自我控告说自己总是没办法把事情做好因而想要放弃。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对方并没有要否定我的意思,只是希望我在现有的基础上可以更进步,看到自己还有成长的空间。但撒旦却利用了我的自卑,让我不断地控告、否定自己。

感谢上帝赐我新的眼光,也不断调整我服事的心态,让我立志每一次唱或弹都是在欢欢喜喜地赞美上帝。虽然每一次遭遇挫折时还是会有控告出现,但我可以比过去更快地选择不听撒旦的话,进而转向上帝,紧紧抓住祂的应许。「但我们既然在捆我们的律法上死了,现今就脱离了律法,叫我们服侍主,要按着心灵的新样,不按着仪文的旧样。」(罗马书7章6节)

我也感谢上帝帮助我突破长久以来的瓶颈,帮助我检视生命中还有没有其他需要被破除的谎言。撒旦把错误的思维丢给我们,也许是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也许是让我们觉得自己很糟,不配来事奉上帝。当它掳掠我们的思考逻辑,渐渐地夺取我们的喜乐,让我们失去盼望时,我们千万不要中撒旦的计,不能让它得逞!愿我们能透过圣经分辨,提醒自己在基督里的身份(彼得前书2行9节),并且穿起属灵的全副军装起来争战。我们也可以像前面提到笑话中的主角一样,把想法告诉身边的人,让旁人来点醒自己的盲点。因为我们都需要属灵遮盖,需要肢体,需要分享来彼此分担。

话语是带有能力的,我们选择听、选择相信的是上帝的话语、还是撒旦的声音?让我们用信心起来宣告我们的选择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完美主义)

灵命日粮:珍惜今天

读经:诗篇118篇19-29节 

在1940年,当时芳龄27岁的维吉妮雅·康纳利(Virginia Connally),力排众议,成为德州阿比林市第一位女医生。2012年,在她百岁诞辰的几个月前,德州医学协会颁给她特殊贡献奖,这是德州医生的最高殊荣。自从成为医生后,康纳利便积极参与医疗宣教队,到世界各地传扬上帝的福音,她过着服事众人,服事上帝的生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康纳利医生的教会牧师菲尔·克里斯多夫表示:「对她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份恩典。」他提及康纳利医生曾在信中写道:「每一次的宣教旅程,每一次的努力付出,我都不知道是不是我生命中最后一次的机会?但我想只要上帝知道就够了。」

诗人写道:「这是耶和华所定的日子,我们要在这一日欢喜快乐」(诗篇118篇24节)。我们常把注意力放在遗憾的昨日, [....]

灵命日粮:你的选择

读经:路加福音12章22-34节 

每回搭火车到芝加哥的途中,我都谨守一些不成文的规定,例如:不要跟坐在旁边不认识的人聊天。对我这种不怕生的人来说,这实在很辛苦,因为我就是喜欢跟不同的人打交道!但是,后来我发现即使不和人交谈,还是可以从人们选择阅读报纸的哪一版面来认识他们。所以我会留意他们最先翻到哪一版,是财经版?体育版?政治版?还是社会版?这些选择泄露了他们的喜好。

我们的选择可以显明许多事。当然,上帝不需要先看我们的选择,才知道我们心里在想什么,但是我们把时间和精神投注在哪里,就可以显示我们在乎的是什么。如同耶稣说:「你们的财宝在哪里,你们的心也在那里」(路加福音12章34节)。不论我们希望自己在上帝眼中保留怎样的形象,我们如何使用时间,金钱和才能,都会反映内心最真实的光景。当我们把这一切都投注在上帝所 [....]

灵命日粮:铁匠与国王

读经:出埃及记31章1-11节 

在1878年,苏格兰宣教士亚历山大·麦凯抵达今日的乌干达。开始时,他在穆特萨国王的部落开了一间铁匠铺,引起当地村民的好奇围观。他们疑惑这个外国人竟然动手做工,因为在当地这是妇女的工作。当时乌干达的男人不需要动手劳作,只需要突袭其他村落,掳掠奴隶,贩卖给其他部落。然而,这个外国男人竟然在此用手打造农具。

麦凯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使他和村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连国王也接见了他。穆特萨王还接受麦凯的建议,结束了部落的奴隶贩卖。

旧约圣经记载,上帝拣选比撒列和亚何利亚伯,并赋予他们恩赐,让他们用手建造会幕,制作敬拜上帝所需用的一切器具(出埃及记31章1-11节)。他们以才干和劳力尊荣,服事上帝,麦凯也是如此。

我们常常把我们的工作分为教会的和世俗的,但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