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爱中同行

原创经文卡片和歌曲

原创经文卡片作者:笨蔡鸟
原创歌曲《奇妙的话》:New Heart Ministry 新心音乐事工

歌曲作者谈歌曲创作背景:

我们都知道诗篇119是圣经最长的一章,记得读经的时候,总是不明白为何诗人那么长气,说个没完。可是当我花时间慢慢咀嚼一段一段的经文时,诗人对上帝话语的热爱令我的内心激动,也深感惭愧。上帝的话语是律例,是命令、是应许,能带给我们灵里的甜蜜,也能揭开心底最深的隐私。甚愿我们花时间反复思想上帝宝贵的话语,因为其中有安慰,有能力。让我们一生爱慕这奇妙宝贵,又永远长存的话语,顺从祂的导引!

 

诗篇121篇5节——保护你的是耶和华,耶和华在你右边荫庇你。


约拿书2章7节——我心在我里面发昏的时候,我就想念耶和华。我的祷告进入你的圣殿,达到你的面前。

约翰一书4章19节——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哥林多后书1章4节——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

哥林多后书4章16-17节——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

*此作品为雅米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中同行)

基督徒对于同性吸引常有的三个误解(有声中文)

作者: Amanda Lim , 新加坡
翻译: 夏天, 台湾
语音播读:Jovial,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文中图片来自PEXELS

“我一点儿都不同意牧师今天关于同性恋的讲道”。我们刚点了餐前甜点坐下来,Jenny就冒出了这句话。“他的观点太狭隘了。那些被同性吸引的人,他们产生的好感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啊,并且,他们对同性的爱慕也是真诚的”,她说。

我很少看到16岁的Jenny对某件事表达激烈的个人看法。大部份时候,她在表达对人事的看法时,都是不置可否甚至小心谨慎的。因此,听到她这次主动回应牧师今天早上的讲道内容,我挺吃惊的。所以我决定,再多了解一下她想法的缘由。我隐约觉得,这一定和她自己的事情有关系。

当我们的冰淇淋松饼上桌后,我随口问道:“你的朋友中有人被同性吸引所困扰吗?”她含糊地说了些什么,我没听清楚。“不好意思,没听清楚,你能再说一遍吗?”我再问道。“我自己就是。”这次,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份坚定。

“其实我一点也不意外。”我停顿了一秒之后,说出了已经在脑海里演练了好几遍的回答。几个月来,我观察到每次查经班或主日讲道中提及有关性别问题和LGBT议题的时候,Jenny总是离席而去。但我从没想过跟她提这个话题。

 

可是现在既然锅盖都被掀开了,我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假装不知道,或事不关己了。

这是第二次有我辅导的青少年跟我讲自己有同性恋倾向了。第一次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我惊讶到说不出话来。最后,那位青少年觉得她已经受够了要一直抗拒内心的感受,最终决定豁出去了。

在此之前,我身边从来没有人被同性吸引困扰,我也从来没有碰触过这个话题;而且我从不觉得自己需要去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我觉得自己当一个吃瓜群众就好。但是上帝开始让我意识到,我需要去关心和接触这群人,并且要在爱中向他们阐明祂的真理。

误解一:我们只要知道圣经上说同性恋是罪就足够了

有一次我一个很要好的朋友问我是如何看待同性恋关系的。认真思考后,我给出了一个“符合圣经”的标准答案:“圣经教导我们是上帝创造了性,并且性只能在一男一女的婚姻之中存在。性的创造并不是为了同样性别的两个人。我相信圣经,因此我认为同性恋行为是错误的。”

我的朋友回答说他尊重我的信仰,但他非常反感教会里反对同性恋的讲道。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教会里的人并不是真正关心这件事情。每次当我想多问几句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反驳,并且拒绝我。我觉得这个话题的正反两方都需要更多了解彼此的想法。”

虽然猝不及防地被这位朋友打脸,但我知道他的观察是对的。我还真的碰到过好几次,特别是在教会的时候,我们总是冷冷地说:“同性恋是错的,因为圣经这么说了。”我们还会引用罗马书1章26-27节的经文和创世纪第19章索多玛和蛾摩拉的故事来支持我们的观点,于是一场讨论就这样画下了句点。没有人接着提出问题,或者试着挑战我们说的这些话。同性恋行为就是错的──走的时候我们带着更加坚定的信念,对那些在同性恋中挣扎或者有同性恋倾向的朋友又多了几分冷漠。

也许是因为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并没有过这样的挣扎,所以我们也不曾花时间思考如何真正去爱,去接触,去与有同性倾向的朋友相处。当被追问“既然同性恋是‘天生’的,为什么又会是错的” 时,我们却发现自己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然后,我们就会被贴上“盲目的信徒”和“恐同”这样的标签。

回到我和Jenny的对话上来。我后来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和她一起一对一地查考圣经,找出上帝在创造人类时的旨意究竟是怎样的。虽然到最后她觉得她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上帝的旨意,我仍然感到非常感激。至少我们有时间一块讨论,且这段时间给了我聆听她的想法和了解她的挣扎的机会,让我也能试着用最有爱的方式,跟她述说上帝的真理。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也慢慢地看见,其实我们在上帝面前都是罪人,都需要上帝的恩典。

误解二:一切都是选择的结果,同性恋者是故意选择活在同性恋的生活模式里的

一个用来支持同性恋行为的最强大的论点就是:同性恋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正如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肤色、身高、性别、和出生在哪个家庭这类情形一样。

我的另一个同样也有同性吸引困扰的基督徒朋友, 跟我分享过类似的心情。他说,那种感觉是从心底自然生发出来的,且久久不散。“那种感觉就像你渴望去爱也渴望被爱,只不过那个对象是同性。我觉得如果我追随我的感觉,我就可以被接纳并得到我渴望的亲密关系”。我的朋友这么说道。

当我了解了我有幸辅导过的两位年轻女孩以及其他好朋友们的生活经历后,我才明白,原来任何人都有可能被同性吸引,这样的感受背后不一定有什么特殊的因素。有些人在他们的成长环境中,不曾接触同性倾向的人群也没有类似的任何经历,但他们仍然会受到同性的吸引。

当然,你大可以说这些在同性倾向中挣扎的人们,最终还是有权利选择继续或停止他们的同性恋行为。但我认为,这些所谓的“选择”并非是直接了当说放下就可以放下的,它们往往需要付上极大的代价。

有些人为了要遵循上帝对人类创造的旨意而努力抵抗着同性恋倾向多年,但至终还是屈从于他们内心的欲望。甚至对于那些下定决心抵挡他们内心感受并顺服上帝旨意的人,也无法保证有一天他的性取向会被改变。身受同性倾向困扰的牧师兼作家Vaughan Roberts曾说:“上帝当然有能力改变我们的性取向,但祂并没有允诺祂一定会这样做,至少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改变我的性取向。”

误解三:同性恋者是一群异类

虽然我们从来不会这样说出来,但是我和我的朋友们(包括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对同性恋者的谈论却暴露了我们有意地把同性恋者看为是异类。跟贪婪、酗酒、诽谤、欺骗和其他的种种罪比起来,同性恋常常被视为是更有争议且更严重的罪。

然而哥林多前书6章 9-11节清楚地把这些行为一一列举出来,提到在上帝面前它们为同等的罪,这点提醒了我们,(举个例子)一个贪婪的异性恋者并不会比一个同性恋者更加公义。

我几乎能听见那些受同性吸引的朋友们在呐喊说:“你怎么可以把我对同性的喜欢与贪婪、诽谤、酗酒这些不好的行为相提并论呢?这些都是会伤害他人的罪行,而我的感觉并不会伤害任何人!”

身为基督徒,我们相信圣经所说的。但在面对受同性吸引的朋友时你要如何帮助ta认清ta对同性“自然”的爱慕之情是人类堕落后罪性的结果,而并不是上帝创造性别的真正目的呢?我们要怎样才能除去我们心里自以为比别人好的论断心态,在谦卑和爱中向人传讲上帝呢?

我对这个挑战的看法

我认为基督徒看待这个挑战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对那些从来没有同性吸引困扰也没有亲近的家人或朋友有过类似困扰的弟兄姊妹来说,这正是我们关注这个议题并关心同性恋群体的时候。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和祷告要如何以他们需要的方式和他们接触。我们可以从简单的提问开始,听听他们的经历和故事,比方说,你可以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自己被同性吸引的?”,“身为同性恋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或者“现在有没有什么地方我可以帮到你?”

在我们试着去融入他们的时候,我们必需要能够不在乎他们怎样回应,而持续无条件地爱他们。

对于我们当中有些自己或亲人朋友中有同性恋倾向的,则是要持续地将自己扎根在上帝的话语中。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同性恋声势越来越浩大,看起来更酷,甚至快要成为主流文化的社会里,顺从我们内心的感受,似乎成为无可厚非的事。

但是,在努力做到“做真实的自己”和“爱我们的邻舍”且要避免被贴上古板和恐同人士标签的过程中,我们会不会让真理打折了呢?如果真正的爱就是要在真理中彼此相爱呢?──这意味着即便会影响我们当下的和谐状态,我们仍然要告诉他们上帝对人类的旨意究竟是如何的。

在我们的回应里,不仅要有上帝的真理,还要有祂的爱。单单指出同性恋是罪是不够的,我们必需要愿意陪伴那些在同性恋倾向中挣扎的朋友们,并在真理中爱他们。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因个人隐私缘故,文章中所出现的名字均为化名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中同行)

《无问西东》——生命到底应该献给什么?

作者:依含,中国
封面和文中图片来自豆瓣电影

《前任3》的热度还没褪去,电影《无问西东》就立刻转入了人们的视线。电影片名来自清华大学校歌第三段歌词中的一句:“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原意是人的德行要放在学问之前,义之所在自然能够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美好的德行与于人有益的言辞是青春飞扬的根基。英文名则译为Forever Young,意思是永远年轻。说的是希望大家不忘初心,保持年轻时的勇敢与纯粹。电影从七年前就已经开始筹备,在2012年早已杀青,如今终于在网友的千呼万唤中始出来,呈现在了我们眼前。除了高颜值的大咖云集外,影片的最大亮点在于导演李芳芳纯熟的讲故事手段。影片讲述的不是那些清华伟人的故事,相反,它讲述的是平凡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的故事。它以倒攀时间线叙述,展现了21世纪的张果果、1962年李想、陈鹏、王敏佳三人的清华校园、1937年西南联大叙述沈光耀,最后到1923年吴岭澜的故事。片中的几个青年人,在四个非凡且不同的时空中,一路勇敢思索、追随内心前行,寻找生命意义。影片就在此有条不紊的时空中穿梭,看似没有逻辑,实则深思熟虑的巧妙连接并互相互动与影响着,最后都在同一生命线上回合,传承清华人对生命的执着精神。

第一段故事发生在二十年代,清华学生吴岭澜在他的人生中所遇到的第一个困惑是“自己是否该坚持读自己并不擅长的理科”。校长梅贻琦开导他:“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

第二段故事发生在西南联大,抗日战争开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为了躲避日军轰炸,一路西迁至昆明,并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富家子弟沈光耀也在这里读书。他是学校里拔尖的人物,出身不凡、世家公子、书香门第,家中不乏功名利禄。这让米雪饰演的母亲对儿子要求不要追求功名利禄,只要做平凡的人,追寻心中的快乐平庸一生即可。但当沈光耀看到炮火中的中国,他做出了选择,去当兵参战!他不是为了什么功名利禄,只为盛放对生命特别的热爱。

第三段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医院护士王敏佳因为写信举报师母欺辱自己的老师以及谎称和毛泽东合影而遭到了批斗,在众人的侮辱与虐打中近乎崩溃死亡。这时一直爱恋她的陈鹏始终坚定地保护她、爱惜她,在敏佳绝望之时托住了她。但因为严酷的时代,两人最终没能走到一起。在理工男陈鹏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非常认真、执着和纯粹的爱,只问深情,无问西东。”

最后一段张震所饰演的张果果的故事发生在现代,他为了救助来自农村的早产四胞胎家庭,费尽全力争取奶粉的案子,来拿到款项救助。其中讲述了现代社会的尔虞我诈,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人与人之间诚信的缺失。在他听了父母支边的故事之后,决心选择跟从内心的声音,只问初心,无问西东。

影片中的四个故事包含着许多的元素:诚信、初心、勇敢、爱情、迷惘与方向……。但是最终的主题却都巧妙地融在一个点上,即“追随真理,不被世界的声音影响,无问西东。”

反观现今的速食文化社会中,比起追求真理、生命的意义,我们每天都忙碌在自己的小天地。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这个社会灌输着“你要好好学习,出人头地、比别人强。” “将来要挣很多的钱,开豪车、住名房等……”,以至我们变得将精神世界的基础建立在了物质主义的基础上。而物质的来源就是必须顺应世界设下的框架活才能得着。

就像故事中的吴岭澜,在那时代的清华校园,其文科全部满分,物理却挂科。在“人人都是第一名”的学校里,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当教务长梅贻琦找他谈话,问:“你文科这么好,当初为什么非要学实(理工)科呢?”他回答却是:“因为成绩最好的学生都学实科。”在人云亦云的时代中,别人怎么样我就怎么样,好像那个大家认为最好的,就是我也应该去做的,把自己置身于盲目的忙碌中,用虚假的真实来度日。记得曾问过一个朋友:“你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回答:“我哪有时间想这些事情?我的人生还没有经历太多,现在人都那么现实,都看重物质,那些关乎意义的事情等我老了再说吧。”

所以影片中有一句台词才会那么触动大多数人的心——“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那么,除去这些世界加给我们的物质框架,人生什么是真正值得,且需要我们去追求的呢?就好比片中的主角后来那样,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未来也要去追求的事?我的答案是那真理、光、永恒的生命——主基督耶稣。(约翰福音1章1-4节“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万物是藉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如果我们明白人生真正的意义且追求的是这永恒的生命,那么当我们如影片中主角们那般正在经历着人生的低谷、在十字路口徘徊,恐惧战兢不知道方向,每天马不停蹄地跟随世界的节奏,让自己变得更好,却在打击中迷失自己时,我们会知道上帝一直在掌管一切。因为这是祂在诗篇18篇1-3节给我们的应许,“耶和华,我的力量啊,我爱祢!耶和华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上帝,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祂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

“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篇90篇10节)“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诗篇 90篇12节)圣经也早已提醒我们,生命是有限的。既然知道了生命的意义为何,那么就不该再浪费生命去追求那些物质上短暂的满足。而是有鉴于在世时光的短促及永恒的无限,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乃是来到上帝的面前,认识祂,以国度的眼光正确地看待周遭的一切,而不是在世界的霓虹灯中随波逐流。

常听有人说,青春,就应该用在美好的事物上。同样的,我的青春就该用在追求那永恒的生命,在当中建立自己,因这是世上最美好的事了。最后与大家分享一句影片中经典台词:世俗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无论外界的社会如何跌宕起伏,请都对自己真诚,坚守原则。内心没有可杂念和疑问,才能勇往直前,无问西东。愿你在被击打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中同行

一张小卡片引发的祝福风暴(有声中文)

一张小卡片引发的祝福风暴(有声中文)
作者: Jordan DiFernando , 美国
翻译: 孔晓慧, 中国
语音播读:美君,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焦虑和抑郁时常困扰着我。恐慌症更是家常便饭,紧接着就是被怀疑和不信的阴云笼罩。我曾经历过精神上的各种折磨,再加上一段段破坏性的关系带来的伤痛,我因此崩溃过很多次。

我常常感觉自己是在与恶魔共舞。好像牠故意选择了这些痛苦来折磨我。在大二那年,精神上的痛苦全面爆发了。事情是这样的,生性比较害羞的我高中时开始学习声乐。在声乐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尝试歌剧,并让自己融入到有几百年历史的经典音乐中。

大学里我继续学习歌剧,一次我在为《O Del Mio Dolce Ardor我怀着满腔热情》这首独唱酝酿情感,却是总也找不到感觉。这是一首交织着灼热的感情和痛苦的爱情歌曲,然而我无论怎么尝试就是唱不出味道来。当我在更深入地挖掘心里的感受时,我以为自己已经摆脱了的无价值感、对自己的厌恶以及绝望再次扑面而来。我开始逃避家人和朋友。

精神上的挣扎让我精神恍惚,我从大学休学了。我日夜躺在床上,似乎被困在一片浓雾中怎么也走不出来。我从来都不曾经历这么严重的抑郁。但我不愿跟别人说自己的感受,因为大家不会明白我心里的煎熬。比起说出来之后不能被人理解而失望,我觉得独自承担反而更容易些。

一张卡片

尽管知道上帝与我同在,但是我的生命却在崩塌。我被碎石瓦砾掩埋在黑暗里,拼命挣扎着想要回到光亮中。后来有一天,有人向在痛苦深渊中挣扎的我伸出了援手。

我收到了一张卡片。读过后我便随手放在了一边。那天那张卡片上的话对我没有丝毫意义。

几周后的一天晚上,可怕的恐慌症再次发作。我坐在床上,上气不接下气,心脏急速跳动,且浑身是汗。我感到身上每一块肌肉都是紧绷的。迷茫中,我开始翻找我的书。我不知道要找哪一本,但是我抓住了圣经。当我快速翻看时,那张卡片掉了出来。我打开它,重新读了上面的话,这一次,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刻在了我的心里。

写卡片的人点亮了我的生命。她写道她相信上帝对我的生命有更美好的旨意,上帝在预备我来领受祂所为我准备的。还有,她为我感到骄傲。这些话打动了我。平生第一次,开始有光穿透我为自己筑造的围墙,照进我的心里。

就在那个时刻,我意识到如果我能用自己的经历来影响别人的生命,那么我所经历的一切痛苦也都值得了。每一个不眠之夜都不再是白白忍受的,每一处创伤都会因着主耶稣基督而变得有意义。因为我可以用自己所经历过的苦痛来安慰别人,将爱传递给世界各地的人。于是,这张卡片成为了我一段特殊旅程的开始。

更多的卡片

那天晚上,我坐起来写了许多要送给陌生人的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一句激励人的金句或圣经经文,以及一些肯定的话语。第二天,我把这些卡片放在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话语是充满力量的。当它被敬畏上帝的人使用时,就会有改变生命的果效。我的生命并不是被一张纸片改变的,而是被上面书写的内容永远改变了。那是我很长时间以来第一次开始相信我自己,我相信我可以用我经历的苦痛给别人的生命带来改变。

今天,这种随处放置卡片的行为有了另外一个名字——Compassion Cards (爱心卡片)。人们通过卡片的形式用自身的经历来鼓励他人。现在这些小卡片遍及了整个美国,甚至远到东非的国家。

你的故事是什么?

可能你与我有相似的经历,被抑郁笼罩难以挣脱,或时常恐慌发作,精神崩溃。你也许身处一段破坏性的关系中,甚至有过被虐待的经历。也许你像我一样,相信自己的生命没有任何价值,活着是毫无意义的。但我在这里告诉你,绝对不是!上帝把我这样一个抑郁绝望到不成样的废人都拯救出来了,并让我去安慰、支持那些曾经和我一样颓废的人。上帝给了我一个使命,让我去服侍世界各地的人,祂同样在你身上有美好的旨意。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诗篇126篇5节)

我的故事充满泪水。我向上帝呼求了很多年。祂怎么可能会使用我呢?我只知道放弃、哭、然后逃离。有趣的是上帝可以在沙漠中开江河。我流泪撒的种,现在却在欢呼喜乐中收割。我一直认为生命中那段糟糕的日子毫无意义。但是看,上帝却能用它来成就大事。我的痛苦、我受过的羞辱,我的悲伤?没有它们,我这段生命旅程才真的没有意义呢。

千万不要怀疑上帝在你生命中的作为。祂正在将你人生中的破败谱写成美妙的交响乐。乐谱虽然充满苦痛,但是最终你会得到远胜过现今试炼的大喜乐。你所经历的对上帝来说都很重要。你准备好让祂引领你的道路了吗?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中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