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以从容的爱来应对干扰(有声中文)

作者:Daniel Ryan Day,美国

翻译:Nancy,中国

语音播读:刘弟兄,中国

 

Daniel和他的高中恋人步入婚姻,是三个孩子的爸爸。他是《What’s Next: Your Dream Job, God’s Call and a Life That Sets You Free》的作者,也是我们《灵命日粮Our Daily Bread》事工的播客。他拥有富勒神学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的硕士学位,并被按立牧职。

“哇,你走得真快,”当我们从大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时,一位同事说。

不幸的是,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到别人这么说。当我们在市区散步时,我从朋友那里听到了这句话。我从父母和兄弟姐妹那里听说过。甚至在约会的时候,我的女朋友(现在的妻子)也曾把我的手往后拉,对我说:“慢点,跟我一起走。我们不赶时间!”

我的速度在不知不觉中向周围的人暗示:“让我们把这件事做完吧,因为我很忙。”我希望我能说,我只有“走得快”这一种方式告诉别人:他们没有我的日程安排、或我必须做的事情重要。

我经常发现自己在穿过走廊时手里拿着手机查看信息或电子邮件。我发现自己在开会的时候会看会议室的时钟,或者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查看邮件。我注意到,当有人跟我说话的时候,我有时会越过他们看别的地方,有时我会试图向门口走去,或延迟共鸣,让人知道我还有其他地方要去,还有人要去见,还有事情要做。

但不健康的匆忙的主要迹象是当有人打断我时我的感觉。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被打断了两次——一位同事问我一个问题,还有一位朋友想问如何修理他家的东西。我摆出一副欢迎的面孔——微笑着说句友善的话——但在内心深处,我希望他们俩都快点,这样我就可以重新开始写关于匆忙的文章了。我的内心——老实说——第一反应是没有爱的,即使我的外在反应说:“欢迎!我很高兴你能来。”

最近,有段圣经经文我读了好几遍,我觉得上帝在让我听到朋友、同事和我自己的感受。就好像上帝在说:“放慢脚步,与我同行。我们不赶时间。”

打开门的钥匙

这段经文是哥林多前书13章,是一个名叫保罗的基督教传教士写的。有一次,保罗前往哥林多,在那里植堂了一个新教会。保罗离开这个教会去了另一个城市后,他听说了这个教会的分裂和会众自我毁灭的行为(听起来有时像我的教会)。他通过现在称为《哥林多前书》的信回应了这些问题。

据我所知,他信中的焦点,即教会所面对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爱。哥林多前书13章被称为爱的篇章,保罗的意图似乎是,真爱是解决许多问题的答案。保罗是如何描述这种爱的?

他一开篇的词是“爱是恒久忍耐”。忍耐这个词可以翻译成“等待”,并带有一种不会因为拖延而变得烦躁或沮丧的感觉。

换言之,爱并不匆忙,爱可以被打断(即使是在你努力完成任务时被同事或朋友打断)!

保罗接着还提到了其他一些积极的词语,可以用来定义爱,它是恩慈的,充满希望的,它保护。保罗还告诉我们爱不是什么。爱是不自私、不容易生气、不作害羞的事(比如我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查看电子邮件或看时钟)。

我不知道保罗从忍耐——从容开始讲是不是因为在某些方面,它使恩慈和希望等特质成为可能。为了让我友善,我需要被打断,我不能着急。恩慈不会因为拖延而变得烦躁或沮丧。我想知道忍耐和从容是否是打开通往爱的积极品质之门的钥匙。

相反,我想知道保罗是否知道忍耐——从容——可以防止那些在没有爱的时候会出现的丑陋。当我很匆忙的时候,很容易生气,尤其是那些让我慢下来的人(啊哼,路怒)。我匆忙的本质是自私——我认为我的日程安排比我的人际关系更重要。

像我这样匆忙的人总是计算人的恶,因为我们很清楚生活中哪些是可能妨碍我们忙碌的“爱闲聊的人”。我倾向于避开这些爱闲聊的人——尤其是当我感到不堪重负的时候。当然,仓促行事会让别人感到不受欢迎或者不像我今天要做的事情那么重要(比如写一篇关于仓促行事的文章),这就是害羞的事。

 

 

爱说:“喂,你好吗?”

 

爱并不匆忙,可以被打扰。它不会在办公室或约会时走得太快,也不会让朋友不得不说:“慢点!跟我一起走。我们不赶时间。”耐心而不慌不忙的爱说:“喂,你好吗?”然后停下来倾听对方的回答。接着,耐心而不慌不忙的爱会再停留片刻,看对方是否有什么话要说。

当我被挑战去面对爱的“不匆忙”这个本性时,上帝也不断提醒我另一个关于耐心的经文。

“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得后书3章9节)

我想你可以说,上帝邀请我们从容不迫是在邀请我们在彼此的关系中更像祂。

但说实话,这种从容不迫的爱对我来说是很困难的。当我有事要做而有人打断我的时候,我仍然会感到焦虑、沮丧,并且很难接受这些干扰。在这些时候,我提醒自己,上帝对我是从容不迫的,并呼召我对别人不要着急。

现在,我能做的就是微笑,深呼吸,把自己推入干扰带来的不适之中。我希望通过这些步骤,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可以训练自己,上帝给我怎样从容的爱,我就以这样的爱来应对干扰。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一同坐席

有人在疫情中学会做饭,我在疫情中学会接纳(有声中文)

 

作者:圣夏,中国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在外上学的时候,在我所属的教会中,有各种各样的安排:团契,门徒栽培,各样的训练课程,还有教会礼拜。丰富的教会活动,让我觉得信仰的过程,似乎就是被这样安排满了。当然在这几年的学习训练中,我的确有成长,有改变。只是有些真相,如果不是这次疫情,我不知道我还要等多久才发现。

因着疫情而休学在家的这半年,我无法再参与各样的聚会,就连最基本的礼拜也不能去。当我的生活节奏突然被打乱,我开始陷入到恐慌,在上帝面前也没有办法安静下来。那时铺天盖地的疫情消息席卷网络,很多人都在两难之间,我也是。直到有一天,心里有声音对自己说,是时候要做选择了,是选择继续沉浸在恐慌中,还是静下心来寻求上帝。这是我信主之后,第一次真正回转向祂。

很多人说:2020年被按了暂停键,经济跌停,飞机停飞,许多人被限制在家无计可施。但我想说,上帝并没有停止祂的工作。

“你坐下,你出去,你进来,你向我发烈怒,我都知道。”(列王记下19章27节)

 

在家的那段时间,我为自己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我会在灵修之前,随手记录下我的心情;然后再去看圣经,写下所领受的。然而有时我的灵修笔记过于凌乱,连自己都不想再翻阅。就这样我差不多写了一个月的灵修笔记,但是从来没有再回去看过。有一天,我在灵修的时候,突然想看看之前的笔记。我看了一个多小时,像是在看故事书——我和上帝之间的故事。我看到了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也看到了上帝在当时给我的回应和陪伴,但是那时的我并不知道。有些时候我甚至还在抱怨,抱怨祂不听我的祷告。我亦看到了祂的心碎,因为祂明明就在我身边,我却喊着说祂根本不在。脑海里不断闪过那些熟悉的片段,再去回忆的时候,发现原来祂一直都在。

其中我写了一段困扰了我很多年的问题,就是18岁那年在处理人际关系上面出现了重大“失误”。我总是会想,如果当时我若没有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没有那么自卑和虚伪,会不会我现在过得是另一种生活?我无数次想回到过去,重新做决定。每次想到这里我都会责备自己,然后选择逃避。但是这次我却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上帝对我说:“你辛苦了,你做到了那时候你能做得最好的决定,虽然结果没有那么令你满意,但你尽力了。”

当我听到这些的时候,我知道我被接纳了。我意识到是因为我的骄傲,让我认为自己可以做得很好,但是当结果不符合我的期望时,我不想承认自己是会犯错的,是没有能力的。我总是想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能做得更好,因为我无法接纳现在的自己,导致我一直在苦毒中。我也发现自己在团契生活中,有很多不能接纳自己和别人的地方,我总是会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和弟兄姐妹们,从来没有想过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大家已经尽力了,而我只是过度关注结果是不是合自己心意。我感谢上帝让我看到这一点,让我明白什么是爱,什么是接纳。当我再想要按自己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和别人的时候,我要时时想起,再给自己和其他人多一些时间,因为我要信靠、效法上帝,像祂等待接纳我一样。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哥林多前书13章1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一同坐席

考验中更坚定基督的爱(有声中文)

作者:东尼叔叔,加拿大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金句:“ 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约翰一书4章19节)

去年教会推出门徒训练时,我有一个疑问。第一代门徒跟随主耶稣三年半,遇到逼迫慌忙四散,后来却对福音坚信不移,一切的付出是如何坚持下去的呢? 我已在今年报读门徒训练,在当中有很雀跃的启发!

当我再读彼得被呼召的经过,他的信心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在革尼撤勒湖边,耶稣嘱咐彼得把船驶到水深之处,鱼获装满两船。因此,彼得的信心初被建立,看到自己的有限,称耶稣为主。跟随主的日子,彼得的信心不断被深化。耶稣给予他重大的托付,是建立教会的大使命。可是,当主耶稣被钉十架,彼得的信心受到重大考验,他三次不认主。然而,当耶稣复活后向彼得显现,没有责备他,反而以三个题问坚固及稳妥他爱主的心。彼得竭尽所能,欢欣喜乐完成主对他的托付!就如彼得所说:“你们虽然没有见过祂,却是爱祂;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祂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彼得前书1章8节)

今天无论我们在基督里是被放在什么样的岗位,每一位信徒必会经历不少考验。这些考验,有的严峻,有的轻松;可能成功,亦可能失败。可是一切的经历,都是重要的。因为考验背后,反映着基督门徒成长的印记,及基督锲而不舍的爱及应许。

记得两年前,一位朋友刚做眼部手术,出院后需要帮忙,我很快便答应她。可是手术后,她的情绪异常烦躁,替她敷理伤口时,常常需要费尽唇舌安抚她。接下来的日子,她未能适应视力变化,作出更多要求 (如购买日常用品,预备食物及打理一些琐务)。不知不觉,这亦打乱我的日常生活。我感到困倦,不想再坚持下去。当晚的祷告,我如盘向上帝倾诉,感谢主,我从祂那得到安慰,便决定坚持下去。两周后,朋友的眼睛逐渐好转,我如释重负。

数月后,这朋友致电我,分享上帝在她手术上的爱。原来她自小已认识上帝,长大后忙于追求工作,早已失去信主的初心。然而在她康复期间,看见自己在最缺乏的时候,上帝安排不少基督徒在身边,帮助安慰,她满心喜乐述说上帝的恩典!是的,人的渺小对事情不完全理解,然而透过上帝的爱及奇妙的作为,晓得祂的名得到颂赞及传扬。

我亦反省到自己帮朋友时的态度是比较狭隘。只定睛着自己的付出,在祷告中亦曾抱怨及想过放弃。可是基督门徒的付出,本应多考虑对方的需要,及是否被基督的爱所感动,同时不奢望回报,若这付出是从上帝而来的心意,祂必加力!上帝懂得我们的不足,在人的缺乏中显出祂的信实及应许。

门徒训练让我安静下来,检视合乎圣经的价值观,反思一些自己从未察觉的不足及上帝奇妙的作为。往后的日子,我更渴望在门徒训练中,有更多反思的机会及数算上帝的恩慈!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一同坐席

《花木兰》:让爱消除疑惑

作者:欣怡,马来西亚

*封面和文中图片出自豆瓣电影

 

《花木兰》从动画卡通,多版连续剧至今年由刘亦菲扮演的电影版本,每一部都有它的经典与感动。

2020年,意想不到的一年,更是多变的一年。而这出电影《花木兰》更是波及至9月份才上映。此外,因着许多的因素,大多影评认为这部电影差强人意。

我个人的观后感是虽然整部电影里少了点紧凑的节奏与震撼的高潮情节,但帅气的武打场面还是让人意犹未尽,尤其是主角那倒挂金钩式的腿脚功夫。

花木兰成长的世代,性别歧视甚大,女性更是被许许多多的教条与约束所捆绑。在成长过程中,花木兰慢慢地认知自己的才能,也不断地努力寻求自我及他人的认同。但身为女儿身,注定了她有天还是需要回归家庭,相夫教子,为家族带来荣耀。

代父从军,隐藏了自己的身份。花木兰逐渐地陷入迷惘中。无可否认,她的武功超群,心思缜密,不输热血男儿。但女巫的出现,带给了花木兰质疑与挫败,彻底瓦解了憧憬。

花木兰清醒了。她意识到如何被质疑、打倒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站起来并回归原来的身份——那充满无限可能的花木兰。

她,成功了。花木兰解救了自己的战友。同时也勇于面对与承担女扮男装的后果。虽然被驱逐,也被女巫诱惑结盟,但花木兰清楚晓得自己身为士兵及需要完成的任务,带着初心继续前行。

有一幕非常触动我的心,讲述了花木兰与队友在营救皇帝前一夜的交心。虽然木兰口头上不断地安慰鼓励战友,但她的内心是有所惧怕的。那又是什么因素鼓舞了她,并坚定了她的内心呢?那就是爱。

 

花木兰爱的对象包括了养育她的家人、成长的土地及一起并肩同行的战友。而这份爱更转化为了忠、勇、真及孝。她接收了这股力量,去拼搏奋战,最终完成了使命,保卫国家,荣耀家族。

 

这让我想到,当我们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份,成为那个真正的自己时,我们就能很好的发挥上帝已给我们的恩赐才干。我们是上帝的宝贝孩子,是按着祂的形象所造。上帝渴望我们与祂亲近邂逅,在祂怀抱里享受祂早已安排的奇妙计划,并期待我们去接收祂赋予我们的产业,进入我们的使命。而这其中可以帮助化解一切疑惑的一个不变事实是:上帝非常非常爱我们。

“上帝爱我们的心,我们也知道也信。上帝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上帝里面,上帝也住在他里面。这样,爱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我们就可以在审判的日子坦然无惧;因为祂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翰1书4章16-18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门徒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