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耶稣的复活

灵命日粮:胜利的呐喊

读经:约翰福音19章28-37节 

最近我读到关于艾伦.罗斯顿(Aron Ralston)的故事。这位美国登山者在一次攀登大峡谷时,发生了意外,被单独困在一个荒凉的谷底。他的体力逐渐消失,觉得被寻获的希望渺茫。为了保全生命,他不得不狠下心来,用一把瑞士刀切掉自己卡在石缝中的右臂。最后,在剧烈的疼痛中,他发出痛苦和胜利的呐喊,因为他已经从被困的岩石中挣脱出来,得到了逃脱死亡和生存的机会。 

那些见证耶稣受难的人,看见耶稣极度痛苦的状况,他们听到祂断气之前,大喊:「成了!」(约翰福音19章30节)耶稣在十字架上最后的呐喊,不是失败的哀号,而是胜利的呐喊,因为祂已经完成天父托付祂的工作。

耶稣透过死亡,担当了我们所有的人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更甚于此,祂所完成的事,是我们无法做到的。祂为我们的罪付上了 [....]

音乐:真挚的爱(粤语歌)


祢在十架牺牲为我
就算痛苦都跨过发放爱光芒
祢是我一生寄托愁和泪不再
我现找到这平安
祢让我这生经历爱
能共你真不枉过暖透到心内
这份爱心中满载此刻到未来
祢是永恒永活那主宰
独有主永没变迁主恩每日倍添
光照着每天祂的爱在引牵
未畏惧种种挫折信心的磨练
纵绝处神仍在我身边神恩典爱真挚
神千载也不变
———————————————————-
[曲: 吉中鸣 | 词: 何维健 | 独唱: 温淦洋]
音乐蒙MMO 媒体绿洲准使用


复活节特辑:回到天父那里

基督升天无疑是基督生平中最为人忽略的事件。多年来,我们把焦点摆在圣诞节、受难日、复活节,以及在这三大节日之间的各个有力事件,这些都很好;但我们却把「升天」摆在一旁,不知何故,我们就是不觉得希奇而赞叹。 「只不过」是基督升到天上,在众天使和许多门徒眼前,消失在云彩中。其实,在全本圣经所记载的事件中,最令人惊奇的,就是基督升天这件事!基督升天是我们盼望的关键。

请想像那奇妙的景象,耶稣向门徒颁布大使命,要他们将加略山的信息传扬出去。正说着的时候,突然间,祂开始升上天空!门徒见状应该大吃一惊,然而这也是莫大的荣幸!他们虽未目睹祂从坟墓中复活的一幕,却能够站在橄榄山上看着祂从地上升到天上,回到天父那里去。想必那景象令人屏息,在场者无不被那股奇妙的能力所震慑,满心敬畏,目瞪口呆。向来好诡辩的门徒看到这一幕,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全场鸦雀无声。耶稣又一次在他们眼前做出一件人力不可能办到的事。他们曾见过祂行走在水面上,见过祂平静风浪,喂饱数千人,医治病人,释放被鬼附的人,使死人复活。现在,他们哑口无言地看到祂违反地心引力,在众人注视中被接升天。我不禁想,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想到这是多么惊人的一件事?

不过,此事件有几个要素需要强调一下。这些关键可帮助我们多多思想基督升天的奇妙事迹。

升天的意义
耶稣被天父接升天证实祂说过的话句句皆是真理,并且,祂这阶段的服事告一段落,新的阶段开始了。耶稣的服事从创世开始,接着完成了救赎大工,如今,祂在天父的右边,开始祂的代祷事奉(罗马书8章34节;希伯来书7章25节),接下来,必有一天就是祂成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的加冕日!而祂的离世升天是为了实现应许,就是祂若去,就必差圣灵来继续服事我们,在我们里面,也藉由我们动工。 (约翰福音14-16章)

门徒的反应
耶稣在他们的注视中被接升天;有一朵云彩把他们的视线遮住了,有人猜测那可能是当年会幕完成、行奉献礼之时,曾遮盖会幕的荣耀云彩(出埃及记40章34节)。虽然已经看不见耶稣了,但众门徒依然定睛望着天空!是不是因为他们期待祂回来呢?毕竟,从祂复活后的这四十天以来,祂一直就是离开,然后又回来。过去,祂总是不久后又再回来,但这次不同。门徒心情想必是既激动又五味杂陈,目睹耶稣升天的这一幕当然是奇妙无比,但国度迟迟未临,或许他们心中仍有挥之不去的失望,加上现在耶稣真的走了,甚至会令他们产生一丝恐惧。最保守来说,对这十一位门徒来说也是个转捩点,他们想必在问:「现在我们要做什么?接下来要往哪里走?」

主必再来的应许
「他们定睛望天」的时候,忽有两位天使(在使徒行传1章10节,路加的描述是「有两个人身穿白衣」)站在他们旁边,给他们一个富含意义的新讯息。是的,耶稣必要再来,但并不会按照他们的时间表,就像上帝的国度一样,必照着上帝所定的完美时间。然而,天使的信息重点并不在耶稣何时再来,而是如何再来!祂必再来的事实包含几方面:

  • 个人的:「这位耶稣」可不是任何替代,祂必亲自再来,如同祂在被钉十架的前一晚在楼上的房间所应许的,约翰福音14章3节,祂说: 「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那里。」
  • 大能的:基督怎样升天,也要怎样回来。祂离地升天,进入云彩中,也必乘着云彩回来!当祂再度降临地上的那日,祂将回答他们有关国度的问题,因祂必掌权!就如同启示录19章所描绘的壮观场景,基督同祂的圣徒降临,地上的国将成为我们的上帝和祂的基督的国。
  • 实际的:这个充满盼望的信息背后的涵意就是,祂快要再来。我们关心的不是何时会发生,而是应该在等候的同时全力投入、忠心的事奉祂。如同保罗所说:「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书15章58节)
  • 洁净的:既明白基督随时都可能回来,我们应该更加尽心尽力活出讨祂喜悦的生活!诚如耶稣所爱的那门徒约翰所写:「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上帝的儿女!我们也真是祂的儿女。世人所以不认识我们,是因未曾认识祂。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现在是上帝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祂,因为必得见祂的真体。凡向祂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像祂洁净一样。」(约翰一书3章1-3节)

耶稣基督升天使我们抬头仰望,且充满盼望与信心!祂回到天父那里去,为我们预备永恒的家,并且祂必快来!祂彰显大能,加上天使的说明,驱散了我们心中的惧怕,且使我们不忘记祂的应许──祂必再来!

基督回到天父那里去,就像回家一样,但至少从某部份来讲,祂回去是为我们预备永恒的新家!让我们再次回想祂在马可楼上所说的话:「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上帝,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那里。」(约翰福音14章1-3节)

在天上有我的住处!多好啊!在这世上,我们没有家,就像摩西自觉「我在异地作了客旅」(出埃及记2章22节,新译本)。不过,在基督里,我们都是祂的家人了,这大能的结果就是:

这样,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上帝家里的人了。并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各房靠祂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你们也靠祂同被建造,成为上帝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 (以弗所书2章19-22节)

终于回到家了。可以与祂同在,在父上帝面前,罪得赦免,得以恢复,得蒙接纳,永远活着。这就是耶稣之所以来到地上,走上这条受苦受死之路的原因,祂知道前头有喜乐等着祂。祂来拯救我们,给我们一个家,使我们不会再是孤儿,绝对不再是没人疼爱的,也不再被遗弃。将来到天上我们可以和亲人团聚,永远得享天上的荣美,这一切固然美好,但只是圣代上头的鲜奶油而已。圣诗作者盖博尔(Charles Gabriel)的歌词捕捉了天堂之美:

当我息了今生劳苦试炼,
安然登上那美丽的金岸,
与我所敬爱的救主相见,
那是我永远无比的荣耀。
见主慈面,何等荣耀,
我的荣耀,无比荣耀,
借主恩典得见主的慈面,
这是我荣耀,永远的荣耀。

回家。终于到家了。这就是永远的荣耀!

快要再来的基督,感谢祢应许必再来,感谢祢领我进入永生。我要为圣父完美的计划,圣子成就的救赎计划,以及圣灵全备的供应,献上满心的感谢。求祢帮助我忠心持守真道,直到祢再来。主耶稣啊,求祢快来!阿们。


复活节特稿摘自天恩出版社@2010《耶稣最后的11堂课──与主同行苦殇路》。

复活节特辑:加略山的凯旋

「第一位」总是引人注目。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是第一个环绕地球的人,林白(Charles Augustus Lindbergh)是第一个单独飞越大西洋的人。贝比‧鲁斯(George Herman “Babe” Ruth)是第一个击出七百次全垒打的球手。阿姆斯壮(Neil Armstrong)是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第一人的英勇总是令后世称道,因为首次踏上前所未及之地。

不过,抹大拉的马利亚也算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第一人」喔!经过黑暗的日子,已知生命的主被葬在坟墓中,她是第一个去到墓地的人,也将成为看到复活之主的第一人!她带着伤心而来,虽然确定耶稣已死,她仍带着虔诚奉献的心而来。我们看到马利亚并非存着信心而来,这点很重要,伤心的她并未抱着任何期待。然而她欠缺了解的地方,她的爱与信心却补足了。在那第一个复活的清晨,她将认识到旧约圣经里两个奇妙的真理:「爱我的,我也爱他;恳切寻求我的,必寻得见」(箴言8章17节) ;「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篇30篇5节)。

马利亚到了以后,却发现坟墓是空的。她怕是有人盗墓,所以赶紧跑去告诉门徒。彼得和约翰闻言来看,她也再次回到坟墓旁哀悼。目睹耶稣之死已经够令人难过了,现在耶稣的身体竟然不见了,她心中更是忧闷不安。彼得与约翰离开了,回去找其他门徒,但马利亚仍为此坐在坟墓前哀悼,她应当是为了失去最后一个服事救主的机会而哀伤。就在这个时候,她遇见了复活的主!

复活的基督首先向一名妇女显现,这件事极具意义。在第一世纪的以色列,一般妇女地位很低,不重要,也没什么价值,但在基督眼中可不然!祂对女性的重视与尊重,颇令当时人诧异。

失落感甚深又伤心欲绝的马利亚,坐在墓旁哭泣,且对于两位天使出现竟浑然不觉(约翰福音20章11-16节)!她低头往坟墓里看,见有两个人在原本安放耶稣身体的石块上,他们坐在两端,就好像在旧约中,约柜上展翼遮蔽施恩座的天使!他们对哭泣的马利亚说话,但马利亚只想到或许他们知道基督的身体被抬到哪里去了。她至深的爱,加上至深的哀伤,使她仍沉溺在失落感之中,竟无视于奇妙的天使就在她眼前!

不只是天使出现,当她转过身,基督竟然亲自站在她眼前!是不是她泪眼朦胧,以致一时没认出主来,还是说基督有遮掩外貌的能力(就像路加福音24章中,两位门徒在前往以马忤斯的路上,也没把主给认出来);总之,她以为祂是管墓园的人,因此恳求知道基督的身体被放到哪里去了,也许她还是有机会最后一次服事这位曾经拯救她的主。但她真的不晓得啊!

就在那最温柔的时刻,耶稣呼唤她的名字,她立刻认出是主。她又震惊,又开心!如同约翰福音10章基督所教导的,好牧人呼唤祂羊的名字,祂的羊认得祂的声音。此刻,好牧人正在呼唤羊的名字,温柔又带有权柄,因祂已胜过死亡。祂以无比的能力与慈爱,温柔地呼唤着她:「马利亚!」

她与祂面对面,当她一见到祂,便从死亡转向生命,从哀伤转为喜乐,从绝望变成相信。她回答:「拉波尼!」就是老师、主,也等于说「我亲爱的主」,也就是信徒看到基督时会发出的呼唤。她的情绪大落大起,复归平静。她看到耶稣活着。抹大拉的马利亚,曾经被鬼附,如今得自由;曾经悲伤,如今喜乐。她成了看见复活基督的第一人!走过黑暗的日子,现在终于看见第一道曙光,死亡已经被复活的基督杀死了。

她不但是第一个看见的,也是第一个去传的。抹大拉的马利亚实在很有荣幸,她实在蒙了主的大爱。她跑回去告诉门徒,就像我们今日作见证一样,她把亲眼所见的和亲身体会的都说出来。主活着,因为主活,所以我们有永远的生命!哭泣之后必有喜乐,因为耶稣到今天仍然活着!

两千年来,许多男女老幼都为见证基督而挺身站立,甚至忍受殉道的痛苦。我们已被邀请加入这伟大的行列,用被改变的新生命来告诉世人基督已经复活。就像马利亚一样,上帝已呼召我们去向世人诉说我们生命的改变,不是因为我们聪明绝顶、口齿伶俐,乃是因为耶稣已胜过死亡,所以我们要把所见、所体会的说出来。

当耶稣基督来到世上,祂宣告祂的使命就是生命,不是死亡!请听祂的话:「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翰福音10章10节)「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章6节)

基督说到做到,祂照着祂所应许的赐予并拯救。祂使死人复活,成就了不可能的事,实现了祂到世上来的使命。这就是各各他的胜利,是爱与生命的胜利,蒙恩之人生命被改变,爱的膀臂环绕我们,永不放手。

生命的主,我为祢的得胜献上感谢,因着祢得胜,我也可以得胜,感谢赞美祢!祢赐生命的大能虽非有限人生所能测度,却是人心小小的圣所能够体会。我在生命的特权中欢喜,在祢面前称颂祢奇妙的真理,就是永活的基督已经置死亡于死地了。求祢给我勇气活出复活与爱的生命,并向世人传扬祢这恩典。奉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复活节特稿摘自天恩出版社@2010《耶稣最后的11堂课──与主同行苦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