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上帝的同在

难过又寂寞的自己,我多么希望你可以在日记本里找到这封我特意为你写的信(有声中文)

作者:Nico,马来西亚
语音播读:依含,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致:十四岁的Nico,

嗨,你好!我多么希望你可以在日记本里找到这封我特意为你写的信。你昨晚睡得好吗?是不是又辗转难眠,害怕明天的到来,担心自己不能应对全新的一天?是不是虽然一直拼命提醒自己明天并非想象中的那般糟糕,可却仍犹如被困在网里的鱼一般,被忧虑捆绑得动弹不得?

你并不快乐。

每天清晨,当你笑着向母亲挥手道别走进校园后,我看见你褪下笑容,愣愣地看着母亲那越骑越远的摩托车。巨大的寂寞冷不防地压在你的心头。然后你努力克制住自己的眼泪飞奔去厕所。你又躲起来一个人哭了。

你本来就不是一个坚强的人。刚失去父亲,又转到一个新的环境就学,使你累积了太多的心事,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并接纳你全部痛的人。

在校园里,你希望班上的人都能喜欢你、接受你,和你成为好朋友。可没想到,自己的真诚却换来别人的冷漠。你突然明白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讨喜的人。因着想要成为别人心目中的好女孩,所以你用外向开朗来包装自己。你认为唯有活泼的女孩才会讨人喜爱。可当人群散去后,你发现这个面具太沉重了,伪装成一个根本不是自己的人,是一种折磨。

你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天天忧虑今天是否能好好过完,担忧今天会不会失去最爱的亲人,烦恼学校的同学会否再次排斥自己。你也开始讨厌星期天,因为隔天你又要重回那让你窒息的校园,重新戴上面具面对人群。然而,就算流了再多的泪水,也宣泄不完你浓浓的愁绪。

其实你要的很简单。你只是希望能有一位同伴一直在你身边,陪着你走过这段难熬的路。可又有谁真的能一直陪着自己呢?

亲爱的,别哭了。我写这封信的目的是要向你介绍一位朋友。祂名叫耶稣基督。我知道此刻的你一定会皱起眉头想,“耶稣不是那位两千年前圣经里的人物吗?祂怎么可能明白我此刻的苦,更不可能随时陪着我!”

可耶稣基督就是能!祂深知你的好与坏,并接纳全部的你。你总害怕别人接受不了你丑陋的一面,所以你在人前总是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缺点,害怕被人讨厌。但主耶稣却永远不嫌弃你,反而说,“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耶利米书31章3节)

当你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指责自己,觉得自己没价值时,上帝却坚定地对你说,在祂眼中你是最美好的。当你沉浸在过去的伤害和未知的忧虑时, 请记得,过去的重担不加于今日,明日的忧虑不提早背负。因为耶稣基督曾说:“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马太福音6章34节)。所以请你放心,每天的重担都会有祂陪你一起担。

还有,当你内心痛苦交战时,也不要忘记你身边还有关心你的人正帮助你,试图让你走出阴霾。所以你需要重新振作起来,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好好走接下来的路。这段路,有高山有低谷,但你终有一天会在路途中认识我口中的耶稣基督。因祂正与你同行。

祂想对你说,祂爱你。就算你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你,祂也愿意接受你,以不变的爱爱你。而我也想对你说,我也爱你,十四岁的我。

我就是八年后的你,所以我才明白你所承受的一切。不过我向你保证,你受的苦不会白受。八年后,你会明白耶稣基督的爱。祂的爱会照亮你的死荫幽谷。祂必握紧你的手,与你在风雨中同行。

来自八年后的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一起来庆贺)

创意图文:人生的旅程

作品名称:人生的旅程

创作形式:水彩画

作品描述:人生是一段旅程,我们每个人都行走其中。路上,我们可能会迷失,也可能会失去所有。这样的时刻,我们不禁要问:我该怎么做?我该走哪条路?我要怎样才能走出人生的迷宫?要找到对的道路,首先我们要知道谁是对的向导。愿上帝的真理今天能给你带来鼓励。

01--The-Journey(SC)

02--The-Journey(SC)

03--The-Journey(SC)

04--The-Journey(SC)

05--The-Journey(SC)

06--The-Journey(SC)

07--The-Journey(SC)

08--The-Journey(SC)

 

*此作品为雅米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学着接受我破碎的家庭

作者:Sheila May,印尼

signs-416441_640

“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跟你结婚!”从念幼儿园开始,我就经常听到爸妈如此对骂。爸妈当着我和兄弟姊妹们的面争吵,而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做父母之间的和事佬。后来,我12岁那年,父母决定离婚。

“别管了,那是他们的事情。”这是我得知父母决定离婚时的第一个想法。但当我渐渐长大,我才发觉事情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多了。我根本不可能忽视父母离婚这件事,因为我恰恰身处其中。我沮丧极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成了我跟朋友聊天时永远都会避开的话题,我甚至努力从脑海中抹去这个词语。直到有一天,我搭朋友家的顺风车。当我坐在后座,看着他们一家人彼此戏谑、互相打趣时,一种温暖的感觉流过我的心。我偷偷地哭了。那时的我既快乐又悲伤,同时又为自己感到难过。我告诉自己:“原来这就是家庭。”

回顾自己的家庭,我感到非常失望而愤怒。我恨家里的每一个人,甚至毫不掩饰这种情绪。在朋友们面前,我也毫不忌讳地谈论对家人的想法和感受,于是,朋友们开始远离我。我厌倦了跟家人同住,但又没别的地方可去,这种感觉快将我逼疯了。

父母离婚后的三年之间,我尽量让自己待在家的时间越少越好。我每天从学校走路回家,这样就不必太早到家。让我回家的唯一理由就是有地方睡觉。有一天,朋友邀请我到她的教会,我马上同意了——因为这样子我就有理由不回家。后来我听说她的教会要办一个三天的退修会;能够离开家三天?我当然要去!

结果这三天改变了我的一生。就在这个退修会中,上帝救赎了我。我认识到自己的罪性,同时明白了上帝为我预备的宽恕与爱。我实在是非常感恩。

但并非一切就立刻变为完美。回到家之后,我仍然每天都面对与信主前一样的问题。我没有因为信了主就自动变成一个乖巧温驯的孩子,而是持续与自己的罪性博斗,仍然无法接受我的家庭。

在那段时间里,上帝握住我的手,耐心地等待我度过叛逆期。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坐下来检视自己破碎的家庭,我才意识到,原来关系的破裂随处可见,不只是我的家庭才有这样的问题。无论是朋友、邻居、有宗教信仰的人还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每个人都有各自要面对的问题——就连全职事奉的基督徒也不例外。我这些年所经历的,只是反映了这个堕落世界的现实状况。我不是唯一面对这类冲突的人,还有数不清的人也面对相似的冲突,有些冲突比我家的更严重。

我也逐渐意识到,虽然并不是我选择生在这个家庭里,但上帝选择了让我生在这里。如果上帝已经差遣祂的独生子耶稣来舍身拯救我的灵魂,那么我还怎么能够怀疑祂对我的爱?祂既然是慈爱的天父,而我是祂的女儿,那么祂将我放在这样的家庭里,必定有祂神圣的目的,尽管我至今还不能明白。我能够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完全接受自己以及这个上帝为我安排的家。

这样的想法使我豁然开朗。虽然从10年前我成为基督徒到现在,家里的状况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我自己的生命已经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上帝透过家庭的景况来塑造我。我学会了控制怒气,宽恕他人(尽管我可能再次受伤),并且爱那些我觉得并不值得爱的人。

上帝并没有为了改变我的心而改变我生命的景况。祂让我体会到失去希望的滋味,好让我视祂为生命中唯一的希望。祂全然良善,决非无情;祂充满智慧,决不犯错。祂抚平我的伤口,擦干我的眼泪。万事万物都有祂的旨意。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家庭关系)

投稿

离家在外

作者:吴高杰,上海

signs-416441_640

我在上海读研究生,毕业后便留沪工作,父母和刚大学毕业的妹妹则留在福州的老家。2007年,我离开家乡到外地上大学,今年已经是我离家的第八个年头了。除了寒暑假能在家好好陪陪家人以外,其他的时间我基本上都是通过电话与家人联络。圣经说:“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埃及记20章12节)我离家在外,大部分时候都无法陪在父母身边;但是每一回和他们通电话,我总能感受到电话另一边传来的牵挂与关怀。

以前,我一直因为自己不能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也无法在经济上赡养他们而感到亏欠。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我逐渐明白,即便因为在外求学或工作而暂时无法照顾父母的起居生活,甚至可能连在经济上的赡养也暂时做不到,但我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孝敬父母”。

一方面,我要照顾好自己,在健康、生活、经济等方面都让父母安心。因为父母总是牵挂自己的子女,所以当我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时,爸妈就觉得很放心了——其实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慰藉。我爸妈经常说,只要我自己照顾好自己,家里的事情没什么需要我担心的。我想,做父母的大多会把子女的事情放在首位,当我们足够成熟,能在外独立生活时,父母便感到宽慰。

另一方面,随着父母年纪的增大,我也要分担更多的家庭责任,让父母感到老有所依。今年过年回家时,我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家族内几户人家之间有一些小矛盾。我渐渐意识到自己身在家庭、家族中所需承担的责任,也尝试运用圣经教导的原则去处理、协调这些矛盾纠纷。就像旧约中的以斯帖一样,既然上帝将我放在这个位置,又透过信仰、专业训练和生活阅历等使我对解决矛盾纠纷有一定的认识,那么我就在这样的“位分”上去履行自身的责任。我一直以马太福音5章9节“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来勉励自己,因为我明白,在属上帝的家庭中去践行爱的原则,是何等重要而蒙福的事。

离家在外的日子还会延续下去,但我并不觉得孤单,因为无论在哪里,我都可以找到上帝的家,找到和家人一样的弟兄姊妹。而对于父母和妹妹,我会尽自己作为长子、长兄的责任,但我也不必过分担忧他们,因为我知道,天上的父必看顾着我们。阿们。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