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上帝的同在

灵命日粮:风暴之中

读经:马可福音4章35-41节 

一场暴风雨正酝酿着,不单在地面上,同时也在朋友的家中。她告诉我说:「当时香港的气象局报导,有一个超级暴风正逐渐逼近。但比窗外的暴风更迫在眉睫的,是家中酝酿的风暴。那时我爸爸因病入院,家人必须每日往返医院,并同时兼顾家庭和工作。大家都因疲于奔命而心浮气躁,家里的气氛也变得异常紧绷,一触即发。」

生命有时就像一场突然降临的风暴,让我们在不幸、悲伤和压力的狂风中翻覆。但我们可以到哪里寻求帮助呢?当耶稣的门徒遇上一场大风暴时,虽然他们不确定耶稣是否在乎,但他们仍知道向谁求助。最后,耶稣平静了呼啸的狂风,展现了祂的大能(马可福音4章38-39节)。

但很多时候,耶稣并不会立即平息风暴,我们也可能像当时的门徒一样,觉得祂并不在乎我们。其实,若要平息心中的恐惧,我们要全然 [....]

灵命日粮:暴风雨中的基督

读经:马可福音4章33-41节 

荷兰画家林布兰特(Rembrandt)在二十七岁的时候,根据马可福音4章的故事,画了基督在加利利海暴风雨中的情景,名为「加利利海的风暴」。林布兰特透过光与影的鲜明对比,画出了在狂风大作中的小船是如何受到风浪的攻击。当门徒们奋力对抗翻腾的风浪时,耶稣却泰然自若,安稳入睡。这幅画里最特别的景象,是船上出现了艺术鑑赏家认为长得很像是林布兰特的第十三位门徒。

马可福音生动地描述了门徒的经历,他们从中更认识这位耶稣,以及祂的大能。当他们疯狂抢救一艘快被淹没的小船时,耶稣却正在睡觉。难道祂都不在乎他们快死了吗?(38节)耶稣平静了风浪之后(39节),问了门徒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为什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吗?」(40节)过后,门徒更加害怕,彼此说:「这到底是谁,连风和海也听从祂了。」( [....]

灵命日粮:超越自我

读经:哥林多后书3章7-18节 

我有个朋友,几乎在每件事上都比我强,他比我聪明,考虑更周详,还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好书,甚至高尔夫球都打得比我好。和他在一起,敦促我要做得更好,成为更优秀、更有思想的人。他在各方面的优秀表现成为我的目标,激励我更加努力,追求卓越。

这件事也带出了一项属灵的原则:花时间阅读上帝的话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让我们能与主基督亲近,时时与祂同行。当我读到耶稣无条件地爱我们,这催逼我爱人不求回报。当我看到祂赐怜悯与白白的恩典给我们这些不配的人,使我对自己无法饶恕他人,以及想要寻求报复的心感到羞愧。

我发现自己渐渐成为更懂得感恩的人,虽然我因罪而蒙羞,主却为我披上全然公义的外袍,穿戴祂的荣美。祂奇妙的作为和无比的智慧激励我、改变我。每当来到主的面前,我就看到自己的不足,促使 [....]

灵命日粮:你有一良友

读经:诗篇23篇 

势不可挡的社群网站急速成长,许多人都透过网路平台分享、讨论和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似乎增加了,但我们却感觉更加孤单,这样的结果真是一大讽刺。有篇网路文章提出警告:「有些人不赞成过着成天上网或依赖网路的生活,他们认为网路上虚拟的朋友并无法替代真实世界的朋友,而且……那些以虚拟朋友取代真人朋友的人,比以前感到​​更加寂寞、沮丧。」

且不论科技发达与否,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寂寞孤单的时刻,都会纳闷是否有任何人知道、明白并在乎我们所背负的重担和面对的挣扎。但基督的跟随者有个确据,那就是救主的同在,能安慰我们疲惫的心灵。我们透过圣经看到祂确实的应许,因诗人大卫写到:「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祢与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诗篇23篇4节)

我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