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上帝的引导

水深之处?

作者:冰洋,北京

breakwater-379252_640

“[耶稣]讲完了,对西门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路加福音5章4节

有的时候,我会思考:什么才是我的水深之处?是更深入的服侍,还是在生活中更好地活出信仰的见证?我如何能到达水深之处?

对于“水深之处”,中外的解经家有许许多多的解答;而我的理解是——你一直不愿意相信我们能有所成就的地方!在上面的经文中,也许彼得已经打了一个晚上的鱼,还是没有什么收获。好比我们的工作,虽然经过很久了,我们依然没有从工作上得到什么成就。我们就会灰心、郁闷,不愿再相信他人的建议,而任凭己意自暴自弃。然而,在上帝的手里,水深之处不再是我们的缠绕与捆绑,而是上帝祝福的一个管道。上帝一直在挑战我们的固有思维与传统的思维定势,让我们更深地去经历他。

然而,问题又出现了。我们靠什么到达水深之处?是靠自己,靠信心,还是靠别的?耶稣对彼得的教导很简单: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而我是怎么做的呢?不断地听讲道,哪里讲道好就去哪里听;信仰只取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去应用在生活中;不断地看灵修方面的书籍,总结、思考,并将里面的闪光金句摘抄下来……听道、阅读等并非不好,但问题是我的心。我总是靠着自己的力量去铺好木板,然后再安安稳稳地去往水深之处……

有的时候,我们说信上帝,我们的“信”却被那些小格子“框”起来了——左边是三十岁之前结婚,右边是一定要有一个好工作,上面是有一个大房子,下面是结婚几年后一定要有孩子。为了这个框框,我们已经牺牲了太多太多,好像下一个要牺牲的就是我们的信仰了!而正是这个社会约定俗成的框框,让我们无法到达我们的水深之处,经历不到那更大的祝福。

让我们展开想像的翅膀,当耶稣吩咐彼得要将船开往水深之处时,彼得的感受如何呢?我们也许在一些环境中也有同样的经历,也会有同样的疑惑,但我们是否就能够像彼得那样,即使疑惑也还是会将船开往水深之处,去经历上帝的大能?

不要再用太多的知识去铺平通往水深之处的道路,那样的话会很累;也不要让那些小格子来框住我们向往水深之处的心。生活中,我们的水深之处有很多。用我们的信心去经历上帝的同在!

上帝的孩子们,加油吧!


投稿

陪他成长

作者:陈佳正,台湾

with-him-growth

今天,邻居弟弟立昇跑来找我玩,他在我家随手拿起两个宝特瓶一边挥舞、一边乱丢,表现得一副怪里怪气的模样,认为我也会觉得他这样做很好笑。但我刚睡醒,还没会意他的幽默,只感觉到垃圾在我家满天飞舞,又吵闹又没规矩,於是出声制止他。虽然他却也因为我的反应而停止这样的行为。随後,他在我家看电视看到忘我,甚至爸爸叫他该回家吃晚饭也没有反应,我三催四请要他赶快回家,但他却被电视的情节吸引到无法自拔。这是我第一次对他感到这麽生气,不明白小孩子怎麽会这麽顽固、不受教。

到了晚上的家教时间,看见学生的联络簿上老师又留下“作业未完成”等字样,我心里感到相当忧愁,不能明白为什麽学生不愿善用自己的时间。今天在担任家教的过程中,甚至为了整理被雨淋湿的书包和考卷,花了约三十分钟的时间,在一旁的我却感到心急如焚。一直以来,我都负责任地担任数学家教的工作,但此刻我却像个花瓶一样,坐在一旁无所适从,好像我的存在没有任何目的;这种感觉持续到我们下课前的几分钟,我和学生花了一点时间聊天,虽然对话并没有什麽内容,但我渐渐地体悟到,原来我的存在,是为了要陪他成长。

我想,上帝差遣救主耶稣基督的心意也是如此。有时,我们就好像小孩子一样顽固、不受教,当我们被自己所喜爱的东西吸引时,常常忘记了上帝对我们的教导,导致自己走偏了道路、背离了上帝;但耶稣的降临与上帝的同在,其中的心意,正是无比的爱、救赎、赦免、陪伴,更是盼望你我认识祂自己。

主啊,我若背离祢的道,恳求祢责备我,教训我,因为我心明白,凡祢所爱的,祢必管教(希伯来书12章6节),而我们因著信成为祢所爱的子民,愿祢的教导永远与我们同在,让我们一生走在祢应许的道路中,荣耀主圣名,阿们。

“因为耶和华所爱的,祂必责备,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箴言3章12节

雅米笔记:
许多大学生都做过家教,也曾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身为基督徒,我们除了用心教导学生以外,还能带着从上帝而来的爱去陪伴学生成长,这也是我们的福气。愿上帝帮助我们更明白祂的爱,也赐力量给我们去爱邻舍。

(此文章译自雅米繁体网站)


投稿

灵命日粮:绕远路

读经:创世记12章1-10节,创世记13章1节 

我和妻子预备踏上650公里的旅程。启程之前,我在卫星导航系统上,将女儿在密苏里州的住处设定为终点。在我们经过伊利诺州的时候,卫星导航系统引导我们离开州际公路,使我们绕了远路又再回到州际公路。我实在百思不解:为什么不直接行驶在畅通无阻的州际公路上呢?

我想我永远不会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但我们相信导航系统会引导我们到达目的地,也会带我们回到家里。

这件事使我联想到在生活似乎一帆风顺时,可能因为某些原因,上帝会引导我们走进陌生的领域。可能是得了一场病,或是工作发生危机、功课出现困难,也可能是突如其来的悲剧,但我们都无从了解上帝到底在做什么。

亚伯拉罕也曾经走上一趟无从了解的远路,上帝对他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创世记12章1节)。当时,亚伯 [....]

灵命日粮:靠主得胜

读经:撒母耳记下5章17-25节 

大卫王这次再度对抗死对头。多年前,当大卫还是个年少的牧童时,他用石头击败了非利士人最强的战士歌利亚(撒母耳记上17章)。如今,大卫当上了以色列王,非利士人又来了!因为他们听说大卫作王,于是要去攻击他(撒母耳记下5章17节)。

当面临困难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惊慌,也可以开始计划,或者,我们可以跟大卫一样先向上帝祷告。圣经说:「大卫求问耶和华」(19节),耶和华上帝便引导他。

大卫要与非利士人两度交锋,一次是在巴力‧毗拉心,另一次是在利乏音谷。大卫非常明智,懂得先去求问上帝,因为这两场战役使用的战略不同。在第一场战役中,上帝单单用自己的力量击溃敌方,正如大卫记载:「耶和华在我面前冲破敌人」(20节)。到了第二场战役,上帝给大卫一个作战计划,大卫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