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为爱而生

我是否应该继续单身 (有声中文)

作者:Daniel Hamlin,美国

翻译:PattySong, 中国    

有声播读:Luke,中国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恋爱。但当我确定和她不合适时,我决定结束这段关系。唯一的问题是我以前从未认真恋爱过,所以一想到要和她说分手,我就害怕。在极度恐慌中,我做了一个不成熟的小男生做的事——电话分手。我知道这个做法一点都不酷,但别担心,因为后面的情况比这更糟。

 
伤害她的内疚感像一堆砖头一样压在我心里,我觉得我必须做些什么来让她知道我内心因此有多痛苦。所以在谈话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做了一件现在想来仍羞于承认的事——我假装哭了。是的,我都已经成年了,却在跟别人提分手的时候假哭了。那一刻,我意识到我真是个可怜虫。同时,我也意识到感情相处真非易事。(注:我们早就和好了而且我再也没有假装哭过)。             
 
伤害我关心之人的痛苦和因自己没能处理好这件事带来的羞耻感,让我在经历那次分手事件后的几年时间里,发誓不再陷入潜在的浪漫关系里。我下定决心,不愿再去面对潜在的风险,也不愿再经历一次像这样的分手。             
 
我意识到感情需要费力经营和维护而且也会需要冒险——伤害别人和被人伤害的风险。有时,甚至和维护与风险无关,而是生活方式的问题。简而言之,单身比恋爱和结婚简单容易多了。            
 
但即使我们认为感情值得付出努力和牺牲……对基督徒来说,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考量。在哥林多前书7章7节中,保罗谈到他的单身时说:“我愿意众人像我一样,只是各人领受上帝的恩赐一个是这样,一个是那样。”在同一章中,保罗谈到单身阶段如何专心为主做工(哥林多前书7章32-34节)。这会让单身的基督徒不禁想到:“如果我继续单身,是不是更能为上帝所用呢?”毕竟,这意味着我们会有更多的时间为天国做工。          
 
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单身取决于我们自己,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我们与创造我们的天父的关系。             
 
我们常常忘记福音最美妙的一点之一是它很个人的那一面。上帝创造我们每个人都有祂原本而独特的旨意。这一真理改变了我看待恋爱和婚姻的方式。             
 
一位满有成就的年轻单身女性辞职离开了那个位于海边社区的高薪护理岗位,选择搬到乌干达去收养一个孤儿。她曾在一次短宣中探访过这个孩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感到上帝托付她回去领养这个孩子。她单身的状况并没有影响她对上帝的顺服。反倒在这种情况下,单身的状态让她很快就做出了决定——顺服上帝的感动。             
 
保罗曾在哥林多前书7章7节中写到很重要的一点,他提到自己的单身是上帝给他特别的礼物,他总结说,我们每个人都从上帝那里领受了不同的恩赐,他的独身恩赐并不是谁都能得到的。             
           
所以,作为单身基督徒,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不是:“如果我继续单身,是不是更能为上帝所用?”而是:“上帝对我的生命有什么旨意?”。我可以向你保证,如果独身不是上帝给你的旨意,那么保持单身不会让你更为上帝所用。事实上,你某种程度上反而是在妨碍祂的工作。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一对我父母认识的传教士夫妇经常来我们家拜访。他们是摄影记者,经常出差,把他们所在的机构所做的福音工作,以及其他传教士的故事记录下来,分享出去。丈夫是摄影师,妻子是作家。他们在世界各地将福音工作用文字和照片创作成各样美丽的故事。他们两个人各自就像是拼图的一半,当拼在一起时,恩赐如此互补,配合得天衣无缝。很显然,是上帝把他们配合在一起的。             
 
福音中的个人独特性和上帝对每个个体生命的独特计划,使得人们对于进入婚姻或保持单身哪一个更好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要回答这个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和彼得最终明白了捕鱼不是他生命的意义一样——通过靠近耶稣知晓。             
 
对我来说,这个问题也不再是单身是否比婚姻更好,而是我是否处在上帝的心意里面。我不再害怕感情,也不再害怕面对感情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虽然我也不能确定最终我是否会结婚。但不管怎样,我都会尽心尽力地过好当下每一个人生阶段。            
 
现在,单身的阶段对于我而言,意味着我有更多时间来服侍上帝,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建立友谊上。我也可以寻求祂在创造我的目的和给我的使命上的指引。我可以在教会中参与更多服侍,也可以去服侍当地冲浪俱乐部的人。但最重要的是,我想在单身阶段把我的时间花在和耶稣相处上。             
 
但我有一点需要澄清:我已经清楚知道上帝对我人生当下和以后阶段的旨意里……肯定不包括假哭。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

2019,我们记得什么,又忘了什么?(有声中文)

作者:安琪Angel,香港

有声播读:Joya,中国

富内斯的记忆

 
20世纪阿根廷文学巨匠博尔赫斯曾写过这样一篇怪诞的短篇小说,一个名叫富内斯的年轻人,本来人生平平无奇,经过一次堕马后,全身瘫痪,但突然记忆力大增——这种记忆力不能用我们通常概念来理解,他的回忆事无巨细,仿佛全景式纪录影片,毫无遗漏,分毫不差,琐碎到“某时某刻黎明时南面朝霞的形状”,细微到“马匹飞扬的鬃毛、山同上牲口的后腿直立、千变万化的火焰和无数的灰烬”,“他不仅记得每一座山林中每一株树的每一片叶子,而且还记得每次看到或回想到它时的形状。”他一个人的回忆抵得上开天辟地以来所有人的回忆的总和。
按理说,富内斯可称得上是记忆力奇才了,这样过目不忘的能力,必然让他博闻强识,所求之事定有建树。
但实际上却相反,博尔赫斯在小说中这样评论到富内斯:“他思维的能力不是很强。思维是忘却差异,是归纳,是抽象化。在富内斯的满坑满谷的世界里有的只是伸手可及的细节。”

忘记的能力

 
富内斯的人生被记忆的汪洋所淹没,他无法浮出水面,无法逃脱记忆,后者是一张无形的网罗,罩住他的思维,让他被死死地控制。
富内斯失去了最重要的一样东西,忘记的能力。
这或许是很少有人意识到的,我们的思维与知识积累、情感与认知塑造,很大一部分,不仅在于记得,也在于忘记。
我们会忘记今天早晨在地铁上与我们面贴面的陌生脸孔,但却能找到贴切的词语来形容地铁的人潮拥挤;我们会忘记2008年的最高与最低温,但会记得夏天是热的,冬天是冷的;我们会忘记去年垦丁傍晚骑车时海边吹风的方向与速度,但会记得旅行带来的身心舒畅。
 
当我们忘记生活无数的细节与琐碎时,不是将之扔弃不管,而是从这些忘记中提炼出更重要的精华,这些精华是从亿万毫不相同的事物、感觉、思绪中获得的共同性,这是人对具象记忆的抽象选择。正是这种选择性,使我们成为不仅仅是被动接受所有信息的机器,而是有所感知、有能动意志与认知、能够表达观点而非重复现象的真正的人。

2019的“记得”与“忘记”

 
2019年,我们活在一个满世界都在“记得”的世界。
互联网与数字时代的发展让这一年中的每分每秒都有新鲜之事得到光速传播、记录与讨论。微博热搜每10分钟更新一次,全世界可以一秒之内同时在社交媒体点赞上亿,区块链的发展更加使得文档和数据得以永久保存,我们的集体记忆也许从未如此活跃与具象。任何细节都被记录着、播放着、窥探着,我们仿佛活在富内斯的记忆里,时刻咀嚼着细节,生活却瘫痪在了迷茫与匆忙之中。
我们失去了忘记的能力吗?我们忘记的速度似乎比以前更快。我们已经忘记昨天微信推送都看过哪些资讯,忘记去年的流行词是什么,忘记曾轰动一时的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后续如何,忘记上一次给父母打电话是何时,忘记了2019遇见的值得感恩的人和事。
超人化的大数据帮助我们时刻记住任何事件,小到一日三餐在社交媒体打卡,大到中美关系之间的博弈与较量,人们热衷于记录,痴迷于感官信息。我们好像依旧在经历忘记与记得的循环,但却不再明白何谓真正的“记得”,何谓真正的“忘记”。
也许我们比富内斯更加矛盾与可悲,匍匐在密集信息的坑谷之间,以为自己记录与掌控了一切,但却又忘记坑谷之上,这一切指向的到底是何方。

容易“记得”的以色列与选择“忘记”的上帝

  
以色列人亦曾经历过这种本末倒置的痛苦。这个民族的集体记忆被详细记录在《圣经》之中,数千年来从未遗失。以色列人记得,他们日夜诵读先祖摩西留下的律法,他们不断解释并增添新的仪文,他们尽力去遵守上帝的诫命,他们忙碌在各种仪式与规条之间,却也因此失去了上帝造律法的心,忘记了一次又一次,他们的先祖、他们自己身处每一个历史细节时,上帝更大的、不变的应许与救赎。直至耶稣时代,他们记得弥赛亚会到来,记得关于弥赛亚的所有先知经文,记得弥赛亚会出身何处,会如何拯救,但却忘记了弥赛亚为何要到来,忘记了他们的上帝喜爱谦卑怜悯,不爱祭祀。乃至最后他们将自己苦苦期盼的弥赛亚亲手杀掉。
而我们呢?
两千多年后的我们,是否依旧时常活在以色列人的“记得”之中,却忘记了每日散落的一地鸡毛之上,上帝那更大的、不变的、我们曾一次又一次经历的恩典,以及祂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当我在读经时,尤其是读到各种家谱以及时间长达数百年的事件跳跃中,时常难以感受到这一切是真真实实、满满当当地,就像我们现在生活的每一天一样,每一分每一秒,在历史上一一发生过。亚伯拉罕献祭以撒、摩西带以色列人过红海、但以理从狮口逃脱、马利亚从圣灵怀孕、彼得在水面上行走……当圣经的各个作者在忘记差异中回顾记忆,在圣灵的感动下拣选了最值得被留下的文字,那其中的各色人物对环境的怀疑、对困境的无助、对上帝的追问、对信心的成就,看似轻而易举,一笔带过,但背后的分秒记忆,皆是各人在不同处境的差异之上,选择寻求背后共同的真理,选择参与在上帝更大的计划中。
而所有不同的故事之上,无论各人是在罪中悖逆或是在信心中顺服,都是上帝不变的信实,是创世以来,祂使用无数篇章、无数人、造就无数神迹写出的五个字:上帝爱世人。

若说这世上真有强如富内斯的记忆,这便是我们的上帝了。祂记得一切,却也超越一切。亿万年的光景以来,祂知晓生活在这世上每一个个体的每一处差异,甚至连我们每个人的头发丝都数过,却也认识人类的共同罪性——我们一次次地悖逆祂,一次次地选择自私,一次次地跟从偶像。尽管如此,祂却透过耶稣的宝血,涂抹了我们每一个个体千差万别、千奇百怪的恶的心思、意念、言语和行动。祂明明是一个“记得”的上帝,却竟选择“忘记”我们的罪,让我们能够永远获得祂的恩典。

我该如何“记得”,怎样“忘记”?

 
从亘古到永远,历经无数次人的悖逆与上帝的救赎,祂的计划从未改变。2019年,依然如此。尽管人类的集体记忆容量在数字化时代下企及新高度,但在上帝眼中,这只是历史长河的一个不起眼的小点,是永恒当中一闪而过的亿万光年之一。
对你我而言,过去一年,也许在某些时刻,我们觉得一天可以沉重地被拉长为一个世纪,觉得好像我们无法看见明天的阳光,也有些时刻,我们明明沉浸在难以言喻的幸福与感动之中,却害怕它稍纵即逝,难以抓紧。
但无论是何种境遇,是高山,还是低谷,是流泪撒种,还是欢呼收割,我们是否能够将这一年看作一瞬?
不是眨眼忘记所有,而是好像蚌壳孕育珍珠,在沙砾与珍珠质参杂的生活之中,不断磨去杂物,留住最值得的记忆。这些被包裹成形的记忆珍珠,将在短暂又漫长的岁月里闪闪发光,并时刻提醒我们:哪怕我们只是亿万光年里的一粒尘埃,我们的每一丝每一毫都被上帝看见,都被祂珍惜。同时,我们活在祂永恒的计划之中,都是祂旨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的一生,无论做什么,都要指向祂,见证祂长阔高深的爱。

如果将来上帝在永恒之中要写一本新书,记录我们每一个人跟从祂的一生,你会希望你被如何书写?那样被记录的“一生”,不可能将我们今世每一天生活一一装下,不可能将我们在2019的分分秒秒写入。我们有什么是能够留住的,是真正指向上帝在历史长河中、在永恒中更大的计划?
2019已到尾声,愿我们在这一年尽头回望时,不是在记得之中忘记了生活的本真,而是在忘记中真正记得上帝的爱,数算祂的恩典,寻求祂的旨意,好在2020领跑的下一个十年里,更加真切的活出这句经文: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立比书 3章13-14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

腓立比书灵修 | 你对所拥有的满足吗?(有声中文)

作者:Charmain Sim,马来西亚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依含,中国

 

今日经文:腓立比书4章10-12节

我靠主大大地喜乐,因为你们思念我的心如今又发生;你们向来就思念我,只是没得机会。我并不是因缺乏说这话;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

当我的儿子开始学习沟通交流时,我教他用手势来帮助表达他的需要。其中一个手势是当他还想吃的时候告诉我他“还要”。当他做这个手势时,我就会给他更多的食物。
 
但有时候,他不能得到他想要的。如果没有更多食物了,或者我在控制他的进食量,我就会回复他一个手势“没有了”。起初,他不明白我为什么要这么说。他会哭个不停地要求:“我还要,还要,还要!”这时,我必须给他看证据——空盘子。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通常认为自己很讲道理。但很多时候,面对所处的环境,我们会有和我儿子一样的反应。我们可能是遇到了经济上的缺乏,也可能遇到了困难的景况,比如失去工作,或者资源不足。亦或许一切都很好,我们有一份好工作,舒适的家,漂亮的车,足够未来花的存款,我们可能还是不相信这些已经足够了。我们会认为只有当我们拥有更多,一切才会好起来!
 
当保罗写信给腓立比教会时,他正在监狱里。腓立比教会的弟兄姐妹给他送了一个爱心包裹(腓立比书4章10节),他很感激他们的帮助。然而,保罗也解释说,无论有没有帮助,他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因为他已经学会了这样做(11节)。
 
保罗可以自信地这样说,因为他经历过患难。他被逮捕、监禁、殴打、经历沉船,又接受审判。但他也经历过更安定、安全、被照顾,有信徒们陪伴的美好时光。在经历了快乐并艰难的时光之后,保罗学会了在任何环境中都可以心满意足。
 
他的秘诀是什么?
 
最近,当我说“没有了”时,我儿子明白并可以接受了。他可以接受是因为他知道并且信任我。他知道:作为他的母亲,我会替他着想,而且我永远不会不把他真正需要的东西给他。
 
同样的,保罗认识上帝,并相信祂会为他的好处着想。他知道他所拥有的一切(无论是少是多)——甚至连腓立比教会给的供应——都是从上帝而来的。所以,即使他周围的环境似乎表明情况很糟,保罗也知道他的天父在看顾他,而且他将永远不会缺乏。
 
在马太福音7章11节中,耶稣祂亲自给我们指出了父上帝的美善:“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
 
在整本圣经中,我们都能看到作者们对上帝会供应他们的肯定。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句经文是:“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雅各书1章17节)。
 
最终,保罗的秘诀在腓立比书4章13节中被阐明出来,“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保罗对生活的满足不依赖于他的经济状况如何——而是根植于他与上帝的关系,上帝“……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作为祂的儿女,我们永远都可以相信祂对我们的爱。
 
保罗的信心多么大呀!愿我们被保罗激励,以同样的方式与上帝同行,信靠祂的美善和祂的供应。让我们学会知足,因为我们知道上帝会供应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即使在我们看来祂所供应的微不足道。
 
因为事实是上帝已经把祂自己给了我们。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礼物了。
 
问题反思:
 
1.你对你生活中的哪一个方面不满意?今天的文章怎么能鼓励你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它呢?
 
2.在你有需要的时候别人是如何关心你的?
 
3.你身边有哪些需要帮助的人?你可以怎样去关心一下他或她呢?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

英国都要脱欧了,我如何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作者:Chris Wale,英国

翻译:Nancy,中国

*封面图片出自《Trend》

 

12月12日,英国大选,保守党获议会650席中的365席,稳稳地给了鲍里斯•约翰逊及他的政团决定“脱欧”的权利。

 
你可能不太了解英国脱欧的情况。它实际上就像大多数离婚一样:混乱、复杂。没有人能确定脱欧之后的日子会怎么样。
 
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可怕的说法,预言我们离开欧盟后的生活:我们将没有药品可用;所有东西都会变得更贵;超市里唯一的食品是罐头;将会出现大量的失业……虽然这些极端情况都成为现实的可能性不大,但可以肯定的是生活会发生巨大变化。一位专家的观点简单明了:“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这让我们很多英国人感到焦虑和恐惧。
所以我在想的问题是:当我们周围的一切都不确定也不稳定时(无论是国家环境还是我们自己圈子的环境或生活环境),我们作为基督徒,如何避免变得和其他人一样不知所措?

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掌权者

作为灵命日粮事工的编辑(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我经常收到读者的电子邮件和信件。其中一位最近及时发来了这样的提醒:“我想给你写封信鼓励你。作为一名牧师,我知道这一点……作为一个半身不遂的病人,我知道这一点:尽管生活充满了挑战,但请记住并握紧这个真理:上帝是信实的。祂正掌管着这个世界!”
  
即使在不确定的时期,圣经也肯定地说“耶和华的筹算永远立定”(诗篇33篇11节)。全能的上帝“立了大地的根基”(约伯记38章4节)可以“解开参星的腰带”(约伯记38章31节)“发出闪电”(约伯记38章35节)。这些都是上帝在约伯绝望的时候提醒他的真理。
  
我们不知道英国脱欧后会如何。上帝并不总是会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或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祂向我们保证,这个世界仍然在祂的掌管下,由祂不可动摇的话语维系着。
 
祂在我们人生旅途中的每一步都与我们同在。任何事都不能打乱祂的计划。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祂的统治。没有什么不在祂的预料内。没有什么能让我们与祂和祂对我们的应许隔绝(约翰福音10章27-29节,罗马书8章38-39节)。
 
对于上帝的伟大,约伯的回应很简单:“我知道你万事都能作”(约伯记42章2节)。这也是对我们的保证。让我们不再说“唯一确定的是不确定性”,而是可以说:“唯一确定的是上帝永存的改变生命的道”(彼得前书1章25节)。即使在我们焦虑的时候,上帝仍然做王,所以我们仍然可以信靠祂。
 

知道我们真正的身份

 
保罗在腓立比书3章20节所教导的关键信息是:“我们是天上的国民”,在英国这段动荡不安的时期里,这一真理深深地打动了我。
 
这其中蕴含着巨大而丰富的真理。但其中的一点告诉我即使我是英国公民,我也不必因为英国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而感到绝望。因为我最首要的身份是天国的公民。我属于上帝的国,不是这个世界的国。无论我在地上的环境多么混乱,我在天上的家从来没有受到影响、破坏、或怀疑。
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度里,知道天国,知道那是我真正的国度与家乡,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那“是一个不能震动的国”(希伯来书12章28节)。
 
 

做一个好公民

 
这听起来像是我对英国脱欧采取了逃避的态度:“不要担心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只要继续奔向天国。”然而这不是我的本意,也不是圣经的教导。事实上,当我们首先作为天堂的公民生活时,我们也会成为地上更好的公民。
 
知道我们属于唯一的王,祂仍然在掌管着每一个国家和一切的环境,我们就可以为我们面临的考验和问题祷告。
 
当谈到英国脱欧和最近的大选结果时,保罗提醒了我“掌权的都是上帝的仆人”,即使他们不是我所支持的(罗马书13章4节)。即使我觉得选举结果对我来说非常荒谬。我仍然可以信靠上帝并“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祷告(提摩太前书2章2节),因为我知道上帝把他们放在那里有祂的目的。
 
我教会的一位年长的信徒最近说:“我们以前就见过这种不确定性。我们还会再看到。”她的观点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令人不安的世界。但是作为属于永恒王国的人,我们可以给我们周围那些害怕和焦虑的人分享我们对耶稣的信靠、以及祂给予我们的天国公民身份。
 
我们可以让那些被世界的不确定性吞噬的人们看到我们属于一个“更美的家乡”(希伯来书11章16节)。
 
我要祷告的是,英国的基督徒们在这场正在进行的脱欧之旅中站出来。不是为了表达他们的政治观点或意见,而是让人们看到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对他们唯一的王依然有着不可动摇的希望和信心。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