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使命

梦想中的疑惑(有声中文)

作者:Rachel Tan,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小时候,老师很常问我们:”小朋友,你的梦想是什么?” 。那时的我不用认真思考,只要单纯的回答问题,在十秒内回答老师这个问题。“我想要成为超人,拯救世界!”小时候的我们都有着天马行空,伟大的梦想,然而长大后,梦想却是用灵感,经历和价值琢磨出来的。比如某个成功人士像是企业家马云,脸书创办人Mark Zuckerberg成为了我们梦想的灵感;一场轰轰烈烈的感情经历;还是一个坚持不变的价值造就了我们现在式的梦想。

梦想就像是承载着对未来的一种期望,象征着盼望。

二十五岁,大学毕业于牙科系的我只觉得彷徨。五年前,我之所以决定就读这个科系是因为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有耐心的牙医。小时候我很害怕到牙科诊所,每次去都哭得泣不成声。但因为一位牙医非常有耐心地对待我,让我能够很安心,且放心地接受治疗。虽然这听起来似乎没什么,但却让我对未来有了梦想。两年前,我曾问上帝:“我的梦想,是祢的呼召吗?走上这条道路是祢的旨意还是我自己想要的?”

 

等待政府委派工作的期间,我到一家牙科集团实习。在不允许做任何治疗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够在旁协助医生,做一些客服相关以及摄影的工作等等。刚好这间牙科集团的老板是一名基督徒,对牙医和病人都以爱为出发点。在这里实习的四个月,上帝提醒了我,我的梦想应该建立在祂的呼召上。

馬太福音 22章36节提到法利赛人当中有一名律法师试探耶稣,说:“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 耶稣却说到,“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耶稣提醒我们的诫命是要爱上帝,爱人。当我的梦想和上帝的呼召一致时,梦想里的每一个决定和举动都会是以爱上帝和爱人为出发点。比如在工作上,遇到刻薄的同事,却因为上帝的缘故,选择原谅。在工作上遇到冲突,不是当场暴怒而是选择谅解和沟通。遇到挑战和困难,却因梦想建立在上帝的呼召上,可以有能力突破。给予病人不同的治疗时,站在病患的立场上,做出对对方最好的治疗。

耶稣在马太福音28章19节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做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这是每一位基督徒的使命。梦想建立在上帝的呼召上也意味着抓紧每一个传福音的机会,生命要作好见证,不使人跌倒。如果想成为一名牙医纯粹只是一个梦想,那我大可以做好能成为牙医的本分和条件就好,无需付出更多。但是,如果我的梦想是上帝的旨意,那么我工作的每一天,看的每一个病人都要付出最大的努力让他们可以透过我的生命看见基督。

 

凡事都要荣耀上帝。哥林多前书10章23节说,“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我们可以有很伟大的梦想,也可以有很平凡的梦想,但却不是什么梦想都能够造就人,都有益处。如果梦想只限于自己追求的,那真的不一定需要实现,但当我们知道这个梦想也是上帝的呼召时,会有完成它的力量——上帝的喜悦便是那个力量。尼西米可以带领以色列人,在52天内完成城墙绝对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厉害。那是因为尼西米想要建好城墙的出发点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自己的荣耀,而是为了上帝的荣耀。即便有再多的阻拦,他的眼目却从没变过,一直定晴在上帝的身上,而且作为领袖的他也时时在他的祷告中纪念这件事。

我想我的梦想再也不单纯,因为它是上帝的呼召!相信因为那样,上帝会带领我走这条道路!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多彩的世界

因先天疾病被遗弃的他说:“上帝差派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使命”

文字:殷敏,马来西亚

口述:赵摩西,中国

 

1998年6月21日,一名刚出生两个月的婴儿被父母放在盒子里,遗弃在了一家医院门口。一对夫妻找到他后决定收养他,并为他取名赵摩西。
来自中国山西的赵摩西出生时患有脊膜膨出。这是一种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畸形,会令患儿背部起一个像水球般的囊性包块,并出现局部皮肤破溃、感染,也可能引起严重的神经并发症和后遗症,包括认知功能障碍、癫痫、肢体功能瘫痪等,常常导致新生儿残废甚至致死。

在决定收养患病的赵摩西之前,他的养母遭到了朋友们的质疑,但借着祷告,上帝让她知道需要把赵摩西留下来。

几次大手术

 
赵摩西经历人生第一次大手术时,只有两个月大,他回忆说,在当时的医疗水准并没有太先进,因此进行脊膜膨出手术的死亡机率很高,即使康复也会出现后遗症。
上帝保留了他的性命,而且手术后一直到5岁,他的行动也看似一切正常,没有任何问题。然而他说,在他5岁以后后遗症开始出现。他罹患马蹄足,即足部及脚踝会内翻。于是他在8岁那年再次进入手术室为脚部动手术,打了两个月的石膏。
年纪小小的赵摩西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推进手术室,但他记得妈妈跟他说:“你的命是上帝给的,所以上帝会对你负责,祂会一直对你负责,所以不用担心。”
手术后,他花了快一年的时间,像小孩一样,从爬行开始重新学走路。

除了脚部,他的膀胱在5岁之后也开始出现异常。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大小便,所以他必须穿戴纸尿裤直到15岁。成长过程中他因为觉得丢人,一直试图掩盖希望不会被人发现。

直到15岁那年,他的一位基督徒老师,与他共同为这个问题祷告。那天晚上,他决定把纸尿裤丢掉,并在之后的时间里慢慢控制上厕所的时间,情况越来越往好的方向发展,现在他也不用再带纸尿裤了。
虽然经历了两次大型手术,但赵摩西的脚还是有问题,所以2017年1月他再进行了一次脚部手术,将钢钉植入脚中。
我是谁,我属于哪里?
谈到家庭,赵摩西说,他小时候曾经问妈妈,自己是不是从垃圾桶捡回来的。而妈妈也从没有隐瞒他孤儿的身份,告诉他:“你不是妈妈亲生,但因为上帝爱你,所以上帝让我把你带到家里。”
赵摩西坦言,在得知自己是孤儿后,一开始会难受,感觉自己不属于这个家庭也不属于这里。在成长过程中,也曾出现压抑的行为,深怕自己如果表现不好,父母可能会不要他。但收养他的父母一直对他疼爱有加,让他能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
妈妈一直在赵摩西的基督信仰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只让他有机会接触上帝,也让他知道上帝在他身上有更好的计划。
赵摩西说,妈妈曾经告诉他一件很神奇的事。在他1岁的时候,有一次家里在播放电影《耶稣受难记》,在看到耶稣被钉十字架的那一幕,他竟然开始哭。
另外,因为看到耶稣医治百姓时会按手在他们身上,有一次赵摩西跟着妈妈去医院,看到一位瞎眼的爷爷,不知道为什么,但他就走到爷爷面前,把手按在爷爷的眼睛上为他祷告。
他也说,幼儿园的时候,他每天都会到厕所祷告,即使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他坚信上帝会听见。
身体上的疾病也影响到了赵摩西的学业。他因为在8岁那年要动手术,所以晚一年入学。上学时又打石膏,需靠轮椅代步。当时他的想法是,朋友都在玩,只有我坐轮椅,很没面子。
晚入学也被老师认为是学习迟缓的学生。因为得不到学校老师的认可,所以他小时候对学习很没有信心。
后来更被同学发现他穿戴纸尿裤,使他面对了很多来自同侪之间的压力。
“那时候,我经常在晚上哭,质问为什么上帝会这样对我,一个又一个的手术让我很疑惑为什么上帝要让我经历这些。在我印象中,基督徒应该是被祝福的,但我却感觉自己一直被伤害。”
因为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跟别人不一样,也认为世界对他不公布,所以他曾在8岁的时候向妈妈哭诉,而妈妈则不断地向他解释上帝对他的爱。
“很多次都有想要放弃的念头,但妈妈一直告诉我,你不知道上帝在你身上的计划是什么,所以最后我都还是会重新站起来。”
即便对信仰感到灰心,但在成长过程中上帝也带领他认识很多愿意帮助他的人,让他慢慢发觉上帝可能对他有另一个计划。
“我跟上帝祷告说,既然我的脚是这样,我会尽我全力用上帝给我的脚做出更多事。”

用努力证明自己?

 
赵摩西13岁进入全英语教育国中就读,英文底子不好的他,在学习上也受到了一些打击。因为英文程度不够好,他被分到了较低阶的学习班,同班同学都比他小。因为是班里最大孩子的原因,他要照顾年龄比他小的同学。这让他抱怨“为什么一直要我承担责任”。
后来他成功在学习上追到了与他同龄的班级,但是也会因为英语发音过于中式而被同学嘲笑。可上帝还是使用他,让他在15岁那年有机会为一家孤儿院的外国院长担任口头翻译。
赵摩西说,国三那年有一位老师鼓励他尝试用另一种方式看待自己是孤儿的经历,并告诉他,他有着一般人所没有的见证。
老师说,世界上很多的孩子虽然有父母,但因为跟父母关系不好,所以内心是一颗孤儿的灵。
“你是真正的孤儿,所以你能够知道他们怎么想,体会得到他们那种想被鼓励的感觉。把你的经历看作是上帝给你的钥匙,打开大家的心结。”
因此,赵摩西说,他也一直尝试分享自己的故事,为别人带来正能量。
另外,他也说,在国中的时候,他参加了学校的服务队,学校周六举办家长会议时,他需要负责带领十几个5至12岁的孩童,为他们讲圣经故事。
这个服务队每年会颁奖给优秀的服务学生,所以他努力证明自己,让大家看到他的能力和用心。加入服务队的第二年,大家都觉得他会得到大奖,然而最后奖项却颁给了另一个女生。
他当时非常难受,感觉尊严被拿走了。但回家的路上,妈妈问了赵摩西一个问题:“你做的工作是在为上帝做,还是在为自己?”
这个问题点醒了他,因为他发现他是在为自己而做。
“第三年,我对上帝说对不起,我太自私了,太想要证明自己,但其实不需要,所以我愿意单纯地带孩子。”
那年,服务大奖颁给了赵摩西和与他一同服事的同伴。
回想这件事,他说,上帝让他认知到自己算不了什么,如果没有上帝,他可能在2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因为疾病而离世,这从头到尾都是上帝的恩典。
进入高中后,还是有许多生命的功课等着赵摩西。他想加入学生理事会,竞选主席,但那年他却在练习篮球的时候受伤了,造成脚骨断裂,于是老师劝他休息,让他无法参选。

后来他进入学校的校园商店服务。到了第二年,他还是希望可以加入学生理事会,一班只有4个名额,但他的班有5位候选人,这时候他服务的校园商店负责老师说,商店急需男生,所以把他留在商店,让他又错失了进入学生理事会的机会。

即使伤心失望,但赵摩西说,上帝在过程中也教导他,让他学会整理货物和清单,也因此变得更为细心。
随着他的顺服,上帝开始把很多职务摆放在他身上,他开始被选为校队的组长,也被选为社团的部长。

完成上帝给我的使命

 
“你愿意放下自己,上帝会把很多东西加添给你。虽然我不能接受上帝要我承受那么多的痛苦,但是如果上帝在我身上没有旨意,祂不会让我承受那么多的。”
赵摩西高中毕业后,到新加坡一家基督教学院进修艺术和科学高级文凭(Advanced diploma in liberal art and science),随后他回到中国,在一所英语学校参与青少年的服侍,因为自己对中国青少年有负担。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做信徒的榜样。”(提摩太前书4章12节)。
赵摩西说,上帝差派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使命,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阻挡,而选择放弃,这会失去祝福,因此他鼓励年轻人不应该小看上帝所给的恩赐。
“我承受过很多困难、羞辱、身体上的折磨,各种困难和限制,我撑下来,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多厉害,而是为了完成上帝给我的使命。”

 

*本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二十三岁的我,决定不再徒然等待上帝使用我(有声中文)

作者:思恩,马来西亚

语音播读:Yibin,中国

*封面和文中图片来自PEXELS

回顾二十三岁的人生,我经历了一些事,也做了一些决定。

曾经的我会质疑生命中的每一件事。像是:难道我的人生就只能读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然后,就回天家了。就这样而已吗?若是按照这个逻辑推理,最多再过十年,我就必须停下脚步,为自己的家庭全身心地付出了。

我不甘于这样的人生。但是,我到底想过怎样的生活呢?我不要过世界上人们都羡慕和追求的生活,而是要过上帝喜悦的生活。那么问题又来了,怎样才是祂所喜悦的生活呢?如何才算是活在上帝的旨意里呢?

直到我看到马太福音中讲述天国的一段:

 “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马太福音7章21节)

唯有遵行上帝旨意的才能进天国。我相信这与马太福音28章中提及的大使命不可分开。我记得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很想要传福音,因为这是耶稣给我们最大的使命。但是那时候,我很害怕,也不懂得如何用最温和和不冒犯人的方法告诉我的朋友关于耶稣的事。我记得当时我屡次祷告却都无法突破。

还有就是当时我渴望身边能有更多的基督徒朋友,但上帝却没有给我安排。在需要陪伴和鼓励的时候,我身边一个主内朋友都没有。因此,我只能把问题藏在心里,到星期日才能在教会中告诉我那里的朋友。我为此屡次向阿爸天父祈求,但是,我并没有看见祂的作为。

然而如今二十三岁的我回头去看这些事情,才真正看见了祂的奇妙恩典与作为,泪水不禁湿了我的眼眶。在传福音方面,祂给我开了很多道路,预备了很多不同的机会向朋友讲说福音。久了,我也真的不再害怕了,也不再觉得自己奇怪,开始越来越有话语的智慧。除此之外,我还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结交了许多基督徒朋友。每当担忧和害怕时我都能够与他们分享,彼此鼓励。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做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太福音28章18-20节)

如今看来,对于大使命,我有了不一样的看见。我不想要只过个读书写字的二十三岁,我想要在30岁之前,接受上帝给我的特别的使命。虽然我不知道这使命会是什么。可能是要我在教会里服事,也可能是要我在音乐方面做事工,亦有可能是要我在关怀事工方面做些什么。虽然我还没有特别清晰的方向,但我愿意去尝试,拿起上帝摆在我面前的每一次机会。

有个朋友曾经提醒我,不要只说不做。他因着兴趣去当了学校一项特别项目的辅导人员。他要做的就是通过电子邮件,与他人一对一的聊天辅导。而他收到的第一封电子邮件就被问了谁是上帝?你瞧,上帝使用我们的方式各有不同,但若你愿意被祂使用,祂会通过每一个机会使用你我。试想,如果我的朋友只想专心地读书,而推辞了这一机会,他可能就错过了被上帝使用的机会。

除此之外,在事工上面,我们是不是只有雄心而不愿意付出行动呢?

雅各书1章22-25节说,“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因为听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唯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乃是实在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

我相信,雅各书讲了同一个道理。我们不只是要因着听了道心里火热,而是要切实地活出不一样的生命来。

因此二十三岁的我决定了,不再徒然等待上帝使用我,因为我确知,祂已经在我生命中动工了。只是我还要等待祂如何用祂的恩典带领我前往不同的事奉里。未来的道路很漫长。我也许会跌倒,会想放弃。但是,正如雅各书1章2-4节中所说,“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

我知道一切都是祂对我的磨练。我也相信,靠着祂加给我的力量,我凡事都能做。二十三岁不是终点,而只是个开始。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奇异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