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信靠

灵命日粮:上帝的引导

读经:马太福音1章18-25节  

我喜欢按照计划行事,所以,当任何突发的状况使我非得改变例行的计划时,我就会感到气恼。更糟糕的是,生活上的变迁往往令人担忧和痛苦。不过,上帝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以赛亚书55章8节)。为了让我们经历更丰盛的生命,祂需要经常地帮助我们转换生命的方向,改变我们原有的计划。

正如约瑟,上帝改变他生命的方向,领他到埃及,预备他拯救上帝的选民免于饥荒之苦;上帝也改变摩西生命的方向,让他离开法老的宫殿,舍弃辉煌奢华的皇室生活,来到旷野遇见上帝,以此预备摩西带领祂的子民进入应许之地;天使告诉约瑟和马利亚那最重要的生命转变:马利亚将要怀胎,这婴孩要起名叫「耶稣,因祂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马太福音1章21节)。约瑟相信上帝对他的生命有更大的旨意,就 [....]

懂你

作者:圆圆,北京

最早在读到圣经中约翰福音20章24-28节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会去论断多马怎么那么多疑,他提出的“我非看见祂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祂的肋旁,我总不信。”(约翰福音20章25节)这样的要求,让我对多马没有好感,觉得他的要求粗鲁又无礼。

但是今天,当我再一次读这段经文时,我读到了,耶稣基督我们可爱的主祂是怎样懂得我们,爱我们。

八日后,门徒们又在屋里,多马也和他们同在。耶稣基督出现了,祂直接解除多马的疑惑,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约翰福音20章27节)耶稣基督完全了解多马,也满足他向主寻求解答的要求,让我深深感动。

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总是渴望被人了解,被人懂得。很多时候,我更是希望,在还没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要求时,就会有人与我们心有灵犀。像小时候,路过玩具店或小吃店,我总会放慢脚步向店里多张望两眼,就是希望爸妈能注意到,并主动问我要不要买玩具或雪糕。我不会向父母开口提出购买的要求,因为害怕被拒绝,又失去了乖孩子的头衔。

但主耶稣基督在向多马显现的时候,就像是完全了解多马会提出什么要求。多马多疑的特性,主都完全懂得。主满足了他,教导多马不要疑惑,总要信。主耶稣基督就是那一位完全懂我们心中每一丝一毫意念心思的。即使是对祂的怀疑、无礼的要求,主都完全地呈现给我们祂自己,使我们认识祂,信靠祂。

现在的多马在我眼中,也更加可爱。那就是我,我也是多马。但多马做得更好,他没有将疑惑和怀疑伪装藏在心中,表面上去附和其他门徒,而是敢于说出他自己的困惑和疑问,他想要得到主耶稣基督亲自给予的答案和显现。多马寻求的是从主得来的,经过证实的真相。主爱我们,也亲自地安慰了我们。我要向多马学习,心中的重担、怀疑和不坚定都呈现出来。主爱我们,主最懂我们,必会亲自来解答我们向祂寻求的那一道提问。

“耶和华啊,你已经鉴察我、认识我。
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
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
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细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
耶和华啊,我舌头上的话,你没有一句不知道的。”
——诗篇139章1-4节


投稿

灵命日粮:风与火

读经:彼得前书2章9-17节  

有时我要生火的时候,风一吹,就把火给熄灭了。但是当我想要让火熊熊燃烧的时候,没有风,却也办不到。所以,在生火的时候,我说有风不好,因为风会妨碍我要做的事;但在另一种情况下,我却说有风才好,因为风可以助我一臂之力。

这样的矛盾,正好说明了我们对事情好坏的判断,其实都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我们说某种环境、某些人「不好」,那是因为他们会碍事,或是会给我们找麻烦。我们说某种环境、某些人「好」,那是因为我们看他们顺眼,或者他们愿意支持我们。

但真正能决定好坏的,只有上帝。祂判断的标准,不是看顺不顺我们的意,而是看能不能成就祂的计划。祂的计划就是要我们成为「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上帝的子民」,祂的旨意就是叫我们去「宣扬那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彼 [....]

灵命日粮:问路

读经:何西阿书14章  

我一向不喜欢问路,因为我总觉得只要多尝试几次、多绕几圈,终究能找得到要走的路。相反的,我的妻子玛蒂总是乐于问路,她也想不通我明明就不认得路,为何不肯向人问路。到头来,其实她才是最明智的人。因为每当我以迷路收场时,她则无需焦虑就快速地抵达目的地。

我们常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方向,其实这样的想法和圣经里所提到的警语恰恰相反。圣经说:「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箴言16章25节)。所以,当走上岔路的时候,我们需要停下脚步,仔细询问上帝的道路,因为「耶和华的道是正直的」(何西阿书14章9节)。

人生不能没有方向,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如何得着蒙福及和睦的人际关系,如何以服侍和爱的行动活出有意义的生活,如何与上帝同行而获得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