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像主样式

灵命日粮:小岛

读经:提多书3章1-7节 

新加坡是一个很小的岛屿,小到让人很难在世界地图上找到它(如果你还不知道新加坡在哪里,可以试着找找看)。因为新加坡人口稠密,为别人着想显得格外重要。有一位男士写信给他第一次到新加坡的未婚妻,信中说:「因为这里地方很小,所以⋯⋯你要注意周围让路给人,要常常靠边走,这样才不会挡住别人的路。重点就是要替人设想。」

使徒保罗写信给年轻的传道提多,说:「你要提醒大家,⋯⋯听从命令,随时随地做各样好事。劝他们不要毁谤别人,不要争吵;要和气友善,以谦让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人」(提多书3章1-2节,现代中文译本修订版)。有人说:「我们的生命,很可能是别人唯一阅读的圣经。」世人都晓得,基督徒应该是与别人不同的。倘若我们脾气暴躁、自私和无礼,那么其他人将如何看待基督和我们所传的福音呢?

< [....]

灵命日粮:旗帜飘扬

读经:以弗所书5章1-13节 

伊莉莎白二世登基为大英帝国女王已超过60年,她的皇室作风以优雅和庄重著称。她一生致力于造福百姓,因此深受人民爱戴和敬重。所以你能想像皇家旗帜在白金汉宫飘扬的重要性,因为当皇家旗帜飘扬时,就表示女王此刻正在这座位于伦敦中心的皇宫内。旗帜的升起宣告了君王与人民同在。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我们的君王耶稣居住在我们的心中,祂是至高主宰,「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希伯来书13章5节)。当然这对我们个人而言是件美事,但我也纳闷,周遭的人是否能透过我们的生活方式,知道这位君王居住在我们里面呢?如果祂在我们里面,那我们的行事为人将会显示出来。如同保罗所说,我们该「效法上帝」,且「要凭爱心行事,正如基督爱我们」(以弗所书5章1-2节)。当我们如此行,我们就能表现出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 [....]

灵命日粮:温柔耶稣

读经:马太福音18章1-10节 

查理·卫斯理(Charles Wesley)是卫理公会的布道家,他创作了超过9,000首诗歌和圣诗。其中「万口欢唱」是一首感人且气势磅礴的赞美诗。而他在1742年首次出版的圣诗「温柔耶稣,真仁爱」,却是一个小孩的默祷词,当中抓住了一个重点,就是我们应如何以真诚而单纯的信心寻求主。

当耶稣的几个门徒在争取自己在天国的位分时,主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马太福音18章2-3节)

小孩子都不热衷追求地位和权力,他们反而渴望被接纳和有安全感。他们倚赖那些关心和爱护他们的成人。耶稣从来不会拒绝小孩。

卫斯理这首诗的最后一节,显出一种孩童追求更像耶稣的渴望:「从此更要 [....]

灵命日粮:毫无谢意

读经:路加福音17章11-19节 

那是个炙热的午后,交通严重堵塞、人人急躁不安。我注意到有辆车子,里面坐着两个年轻人,正想从路旁速食店的停车场切入主车道。我前面的司机让他们切入了车道,这让我觉得他是个好心人。

然而,这两个年轻人驶入车道后,并没有任何点头示意或感谢的手势,我前面这位「好人」司机就突然爆发了。首先他摇下车窗,向那个年轻司机大喊,然后他大踩油门作势前冲,好像要撞他们,又按喇叭、又吼叫,尽情宣洩他的愤怒。

究竟是谁该被指责呢?年轻司机没有表达谢意,这位「好人」司机就能以愤怒回应吗?年轻司机是不是欠对方一个感谢呢?

耶稣医治的那十个痲疯病人显然都欠祂一个感谢。怎么只有一个回来道谢呢?耶稣说:「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上帝吗?」(路加福音17章18节)祂的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