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压力

应对职场文化压力,我用这4招

作者:Andrew Laird       翻译:奇奇

Andrew在澳大利亚城市圣经论坛工作,并且是Life@Work 项目的全国负责人,该项目旨在帮助基督徒将他们的信仰与他们的日常工作联系起来。同时Andrew写了两本关于工作的书,其中包括《压力之下:福音如何帮助我们处理工作压力(How the Gospel Helps Us Handle the Pressures of Work)》。Andrew是瑞德里学院(Ridley CollegeMarketplace Institute的前院长,他之前做过广播新闻记者。他住在墨尔本,与妻子 Carly育有三个年幼的孩子。他并不羞于承认自己是一个 MAMIL(莱卡中年男子),他很爱骑他的公路自行车出门。

在找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时,我只有 23 岁。当时,我受雇于悉尼一家大型商业广播公司,在其新闻编辑室工作。然而我在那里工作了没多久就发现,身为一名基督徒,做这份工作,挑战实在太大了。

在一次值班的时候,我接听了一通电话,对方想要找我的老板。我让对方等一下,并去告诉我的老板。然而他却说,“就说我不在”。这让我内心很矛盾。老板让我说谎,我不想那样做;但我也不想让我的老板失望。所以,我按照老板的话回复了对方。

那次经历令我如此印象深刻,因为那是我头一回经历到很多人都在面对的压力——被迫顺从公司或组织的潜规则;有时这样的压力足够大,如果我们反对,就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公司强制要求支持的社会倡议,我们不得不支持;又或者是被迫使用不道德的策略来做生意。甚至是为了维护同事关系而被迫在工作时间之外参加不敬虔的社交活动。

我们要如何处理这些情况和压力?

近年来,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助于应对这些压力的框架——圣经鼓励我们在面对周围世界时所采取的四种姿态。[1]

1.合作

在罗马书12章18节 中,使徒保罗写道:“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对于我们应如何与世界互动,保罗的出发点是尽可能与我们周围的人和我们所处的文化和平共处。虽然我们永远也找不到一个道德上完美无缺的工作场所,但我们仍然可以在一片混乱之中尽力去做对的事情。

举个例子,我们可能在一个更关心盈利而不是儿童教育的教育系统中做老师。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努力将塑造学生的思想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又或者,我们可能在一家过于强调客户量,而没有真正关心客户的律师事务所工作,我们还是可以在努力满足雇主扩大客户群的愿望的同时,花时间关注客户的个人情况。

这样,我们就在与一个不理想的环境和平共处,让自己仍然可以为他人的益处而做对的事情。

2.颠覆

不过,有时我们需要放弃合作,选择颠覆。这是指我们通过颠覆和挑战工作场所文化来应对压力。我们不是要用言语,而是用行动来对抗正在经历的压力。

当耶稣与罪人们一起吃饭时,祂就是在这样做。

我记得第一次看到我的一个基督徒老板把自己安排在我们最难熬的一个值班时段的情景。这个班次只有最初级的员工才会被安排,但我的那个老板就是要颠覆我们行业的文化,拒绝顺应世界对老板的看法。取而代之的是,他谦卑自己,放低身段,以仆人的形式来工作。他没有顺从世界,而是被基督改变了(罗马书12章2节)。

我曾经所做的颠覆职场文化的一个举动就是说“对不起”。如果你所在的办公环境里,大家从来都不跟彼此道歉,那你说“对不起”的时候,就是一种颠覆的行为。因为你拒绝遵循那个办公室的文化模式。

或者可能是你对下班后酗酒文化有所回应。若是选择合作,你会去参加并努力影响大家不要喝多,甚至可以是在晚上结束时照顾那些可能需要帮助的同事。而选择颠覆则是去组织其他的社交活动(不是与喝酒竞争,而是给同事们更多选择),比如周末的家庭野餐会。有很大可能你的其他同事,不管他们是不是基督徒,也有人不喜欢喝酒的活动。所以,主动去组织别的社交活动吧!

  1. 曝光

然而,有时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合作或颠覆。有时我们必须坚持一些原则。正如圣经所说:“那暗昧无益的事不要与人同行,倒要责备行这事的人……”(以弗所书5章11节)。

以斯帖记中最有名的经文之一出现在这位犹太人皇后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时。犹太人正受到死亡的威胁,而以斯帖有机会在国王面前发声,但这可能会要她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是可能没命(以斯帖记4章11节)。此时,她的堂哥末底改劝告她,

“你莫想在王宫里强过一切犹大人,得免这祸。 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灭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 (以斯帖记 4章13-14节)。

思想以斯帖的例子,作家提摩·太凯勒(Timothy Keller)写道:“如果你不愿意拿你在皇宫里的位置为你的邻居冒险,那么你就是为这皇宫所奴役了”[2]。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不得不面对我们自己的“以斯帖时刻”,最终我们要选择的是做皇宫的奴隶还是做上帝的仆人。

当然,我们需要有判断,并非每个遇到的职场压力都需要曝光。我们需要上帝的智慧和来自基督徒群体的智慧做决定:“这个情况下曝光是最好的方式吗?还是我应该采取合作或颠覆的方式?”然而,当我们真的面对一个需要我们揭露行业黑暗面的情况时,我们是否真的愿意这样做呢,即使这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损失[3]?

  1. 割席

新约中提供的最后一种态度是许多人急于第一步就做的。然而,我一直认为这应该是最后的手段——那就是割席。

这是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工作场所的文化太扭曲,我们试图合作、颠覆甚至曝光但都没能带来任何改变时应该做的。事实上,我们可能已经感到信仰快被那种环境中的“杂草”吞灭了。在这种情况下,大概就应该听从保罗的建议“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哥林多后书 6章17节)

如果我们面临这种情况,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会遇到与我们的信仰不符、不道德的行为。

我们不应该天真地认为只要换了工作就可以不必处理这些问题。在当今这个时代的所有工作中,我们都会一直需要面对这样的压力。

就个人而言,我只有一次遇到了工作环境太扭曲以至于我认为有必要离开的。当时我的上司是一个自恋又欺负人的人,我首先使用了上述的三种方式(包括曝光,这涉及了向他和其他领导层明确提出这个问题,但都无济于事)。

事实上,领导层的其他人劝我离开,他们自己后来也离开了。那是一个非常痛苦的经历,我感谢在整个过程中帮助我的基督徒兄弟姐妹给我分享的建议。但这是一个需要智慧的事情。对于处于相同情况的其他人,他们也很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决定。

     5.寻求他人的支持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最后这一个资源——我们在基督里的兄弟姐妹了。我们需要他们的智慧来决定何时该使用哪种方式来回应。

通常,我发现我所在行业之外的其他人可以帮助我看到一些被我忽视的不道德的行为。因为我在行业内太久,以为 “这就是我们这里的做事方式”。另一方面,有时候我自己可能认为我工作场所的情况非常糟糕,我应该离开,但我的弟兄姐妹们可以提供不同的视角,提醒我所有的行业都会面临挑战,鼓励我留下来并为我代祷支持。

处理这种压力可能是代价高昂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基督里的弟兄姐妹来支持我们,特别是当代价大到我们可能有一段时间没有工作和工资的时候。同样的,当我们劝告其他在基督里的弟兄姐妹为信仰坚定某个代价高昂的立场时,我们也应该准备好为他们提供所需的一切支持和资源。  

让我们团结一致,以坚定的信心来对抗职场文化中的压力吧。

 

[1] 这几种回应姿态摘自Andrew Cameron的《Joined-up life: A Christian account of how ethics works》(2011)一书。我对其进行了调整以适用于职场。有关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 Andrew Laird 撰写的《Under Pressure: How the Gospel helps us handle the pressures of work》一书中“How to handle the pressure to conform”这一章节。

[2] 提摩太·凯勒(Timothy Keller),《Every Good Endeavour: Connecting Your Work to God’s Work)》伦敦:Hodder & Stoughton出版社,2014.  123页。

[3] 我不想忽视有时这样做会带来多大的挑战,以及会带来多大的个人损失。但是,放下自己并背起我们十字架的呼召,这意味着当我们行走信仰的道路时,有时会付出极大的代价。但是,我们不用独自承担这个成本。因此我提出,基督徒群体应该支持那些因为“发声”而使自己在专业、经济或其他方面遭受极大损失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当压力和瓶颈使我无法呼吸……(有声中文)

作者:Rachel,马来西亚

语音播读:Carol,中国

 

最近,生活上许多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我在学校里遇见了无法沟通的朋友,在教会又遇到不会带领团队的难题,连课堂上也发现自己比别人理解得更慢。这些叠加在一起,让我感到莫名的紧张与害怕。恐惧常常占据我的第一反应,而紧随其后的则是逃避——逃离责任,逃离问题,到一个没人能够侵蚀我情绪的地方。

压力与重担在我肩上停靠时,我无法理解做事情的意义,严重到对于生命没有一点憧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开始反复思考和寻找生命的意义。终于,上帝让我在祂的话语中找到了答案。

 

1.我的一生为要敬畏耶和华

传道书一开篇说: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传道书1章2节)。人在世界上的劳碌,追求的智慧、娱乐和财富只不过是捕风而已。我们在世上的日子那么有限,而很多事情也并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传道书最后一篇总结说:“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上帝,谨守祂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因为人所做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上帝都必审问”(传道书 12章13-14节)。原来,如果我活着是为了自己,那真的就是个虚空的生命了。但当我知道我一生的目的是敬畏上帝时,我的眼光就从我眼前纠结的这些事情上离开,知道我做一切的目的是为要敬畏祂,而我所需要采取的行动也只是遵循祂的话语去破解我每一个难题了。我不需要为结果怎样而伤神,因为我的目的不是解决所有的问题,我的目的是在我遇到问题的每一个过程中去荣耀上帝,去敬畏祂,谨守祂的诫命,尽我应尽的本分。

2.耶稣是我的牧人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祢与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诗篇23篇1、4节)读到这两节经文的时候,我的心真的很受安慰。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不需要逃离,也不需要害怕糟害,因为祂与我同行,祂的杖与祂的竿也会安慰我、带领我,找到方向。并且,我所经历的祂都明白,正如希伯来书4章15-16节所说:“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祂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祂没有犯罪。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做随时的帮助。”耶稣也曾经历过犹大的背叛,被钉十字架的重担,可是祂却战胜了这一切。我完全可以把我所经历的向祂倾诉,坦然无惧地来到祂面前,寻求怜悯与恩惠。

 

3.耶稣是我的避难所

耶稣在我彷徨时也提醒我:“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马太福音 11章28-29节)。当重担像个大石头压在我的肩上,而我却不愿意停留在上帝的话语里时,依靠祂时,我当然无法承受。当我愿意来到耶稣面前,学习祂柔和谦卑的样式时,我也经历了祂所赐的安息。尽管服事遇到瓶颈,生活遇到问题,我仍然可以面对,因为我的力量不是从我而来,乃是从祂而来。

我的牧人呼唤我回到祂的身边,依靠祂。压力和瓶颈使我无法呼吸但是我牧人的声音让我重拾信心,踏上回家的路。遇到问题时,不要再逃避,而是选择交托给上帝,面对它吧。因此,现在的我开始学习与我的工作伙伴沟通和相处,也在学习如何面对我的压力。虽然,我所面对的问题依旧没改变,我也还在学习适应我的挑战,但是,我知道前方的路有耶稣与我同在,我不必害怕,而是要记住祂所提醒我的这一切,依靠祂前行。

 

*本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样式

上帝的慈爱使我们如鹰展翅上腾(有声中文)

作者:叶玲君,台湾

语音播读:杨澜,中国

*封面和文中图片出自PEXELS

「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重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以赛亚书 40章31节)

不知道你有没有累到受不了倒头就睡的经历?我的人生中有过许多次,最近这几次是在美国上课实习中发生的。在过去的一年中,自认是敬业夜猫子的我,常常清早不到七点就爬起来,匆匆忙忙开着车到指定的实习地点,替美国低收入家庭的小朋友做心理和学习的辅导。除了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之外,我都在忙。在和小朋友交流的过程中,除了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需要克服之外,还有些顽皮不受控制的小朋友常常挑战我的极限。很多时候,一不注意手机就被偷走了,然后我要再去和嘻嘻哈哈的小朋友要回来。意想不到的是,在几次团体活动的时候,我竟然被7、8岁的孩子吃豆腐。

实习的时数很长,通常在第一个实习结束之后,我傍晚又要开车到第二个实习的地方,再和另外一群课后辅导小朋友接触,直到晚上7点才能回家。如此反复了好几个月之后,我的身体实在是非常疲倦。在外吃完饭,回家后不到9点,我倒头就睡,哪还有什么力气去和家人沟通、聊天和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那个时候,我自我安慰告诉自己,「实习只有一年,结束就好了,这个实习也是为着上帝做的,这不是只是为了一个学历而已」。但我的身体不像我的意志力一样,累了就是累了,忙了一天回到家,身体就像被掏空,非常无力。还好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我还能用着最后一丝的力气,潦草地和上帝交代一下当日发生的事情和需要上帝帮忙的事项,然后我就像被人揍了一拳一样睡着了。

有的时候我也是内心会有苦毒和抱怨。我那时候还挺羡慕上帝并不会像凡人一样,因为上帝不会因为硬要累积心理实习时数而感到心理疲惫;小朋友不听话的时候祂也不会不耐烦;祂也不会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觉得困乏。还好我们那赐力量的上帝真的知道实习的辛苦,常常在我疲乏的时候赐给我力量,在我软弱的时候,加给我能力。在那辛苦的一年中,上帝常常给我够用的恩典。有的时候,我实在太累,一边开车一边赶路,便又和上帝说我好累。然后,祂就自动帮我把实习取消了。好几次我开车到了实习地点,实习的地方根本就没开,要不小朋友去校外教学了,要不就是学校锅炉坏了,没有暖气而全校停课这样意想不到的状况。我只有笑嘻嘻开车回家休息了。

我很感恩,知道上帝真的给我力量能度过实习,祂也知道当我的身体不堪负荷的时候,就巧妙安排我休息,让我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实习这一年我真的体会到和上帝一起是好的,祂的恩典也是够用的,因为爱我们的上帝真的知道我们的辛苦。当我们在无力面对前方的事件时,只要信靠祂,祂必给我们够用的恩典,让我们能休息,能靠着祂重新得力来继续奔跑前面的路程。就如老鹰不是一直笨笨的使用力气不停振翅,而是靠着空气对流所产生的上升气流一样展翅上腾和滑翔在山谷间。希望读到文章的你也能靠着上帝的慈爱恩典来奔跑过上帝所赐的每一天,阿们!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做光做盐

常常喜乐,真的能做到吗?(有声中文)

作者:Rebekah Lamorena, 新西兰
翻译:两小鹿,中国
语音播读:Jovial,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面对着做不完的待办事项,工作上的各种变动以及四面八方的压力,喜乐有时对我来说真的难以企及,更别提做到常常喜乐了。相反,我时常感到沮丧、焦虑、疑惑或紧张,有时,是沮丧、焦虑、疑惑和紧张,一起来。

想要找人聊聊自己的沮丧或焦虑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对基督徒来说。实际上,我们很多人情愿把我们的怀疑、担心和焦虑隐藏起来,因为,嘿,我们可是基督徒啊。我们不是应该一直处于满足、快乐、积极的状态吗?

然而事实是,没有谁能够丝毫不受痛苦和焦虑的影响,即便是那些看起来最开心和乐观的人也不例外。

我们要如何做到常常喜乐呢?

那么基督徒要如何在破碎、黯淡与忙碌的光景中做到喜乐呢?毕竟谈论“凡事都要喜乐”(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6节)是一回事,要活出这个真理却是另一回事了。当我们里面没有了喜乐时该怎么办呢?在我们挫败、疑惑和抑郁时,我们要如何用什么再次注满喜乐呢?

今年早些时候,我了解到“热情” 这个词来源于希腊单词“en theos”, 翻译过来是“专注于某个神明”。这一点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要想保持热情(其中也包括喜乐),首先我们必须不断地在上帝里面寻找喜乐,尤其是当我们感受不到喜乐的时候。

使徒保罗是我们伟大的榜样。在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里,他在圣经里写下了许多积极和充满希望的话语。他遭受逆境、迫害、灾难和困苦,但他从未怀疑上帝会不陪他走过这些苦难。

保罗的一生证明了尽管我们不能强装喜乐,但是即便是在艰难的坏境中我们依然可以经历到喜乐。即使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他依然保持在主里面的热情、喜乐与盼望。他不是因着自己的意志和勇气而喜乐,而是因着上帝喜乐。他不寄希望于他的环境,他自己或其他人身上——他的盼望唯独在于上帝。

保罗教导我们要“常常喜乐”(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6节,腓立比书4章4节)。这并不是一条建议,而是一条命令。上帝从不会将我们不能遵守的命令赐给我们。因此,当上帝说“要常常喜乐”,我相信我们是绝对有能力做到的。保罗并非是一个特别的人,他不是什么超级英雄,也并非不会经历痛苦。他是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如果他可以做到喜乐,那我们也可以。

有时,我们真的不能够明白为什么会发生那些不太好的事情,但是我发现当我们的喜乐是在上帝那里时,我们的生活就不会被焦虑、拒绝、和绝望左右了。

我记得在临近大学毕业和实习期结束的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忧虑和疑惑。我还没有找到工作,而我的邮箱里满满的都是拒信。对未来的不确定困扰着我,然而最终上帝的话临到了我:“凡等候耶和华,心里寻求祂的,耶和华必施恩给他。” (耶利米哀歌3章25节)

顺服上帝最美的部分就是之后我会发现原来祂一直都为我预备了。尽管我又忧虑又焦急,我还是决定握紧上帝的话语。说真的,上帝实际上早早就接手了。自从我大学开始,上帝就在我生命中的各样事情上帮助我,因着祂的恩典,我才能一直走下去,这是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虽然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但我仍然会时不时回想起来。通过此事,上帝在不断提醒我,祂给我的丰盛生命不是由我的感受决定的。靠着上帝的恩典,透过上帝,不管境况如何,我都可以选择在祂里面常常喜乐。

你要亲身经历

我正在学习让祷告和读经成为我的首要求助方式,而不是最后的选择。我发现,当我花越多的时间阅读并践行上帝的话语时,我就越不容易被自己暂时的感受影响。

如果你今天正感到疑惑、沮丧和挫败,我鼓励你勇敢地在上帝那里寻求盼望和喜乐,而不是沉浸在你自己和所在的境遇中。大胆地相信祂给你的应许吧。只要一有困扰你的想法进入你的脑海,就用上帝的话语与之斗争。

或许压力会从四方涌来,但上帝的话告诉我们,我们不一定会被困难压倒,在哥林多后书4章8-9节里,保罗写到:“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 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

你现在可能正经历心痛,但上帝说你不孤单“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马太福音5章4节)

你可能被思虑困扰,但上帝说借着祷告你就能够得到平安:“主已经近了。 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 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立比书 4章5-7节)

即便在我生命中充满挑战的时候,即便在我缺点暴露,内心脆弱的时候,上帝一直都用一种“不论何时何地,不论任何境况”都存在的喜乐来浇灌我——这是一种满溢的、巨大的、无可匹敌及持久的喜乐。

你的状态不一定要被等待、绝境与失望左右。有上帝的同在,你可以面对人生的真相并依然相信祂的良善及祂在做工。虽然情况看起来很糟,但实际上却不见得如此。在我们遭遇的挑战中,我们总能找到喜乐。当我第一次遭遇心碎时,我发现自己已经在为上帝即将在我生命中成就的事感谢祂了。我感谢上帝给了我喜乐并带我走出心碎、怀疑、惧怕和孤单的心境。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确实有效。

在得胜之前就赞美。即使你的处境看起来毫无希望,你还是要感谢祂。借着恩典上帝能在最艰难的地方彰显祂的荣美。当然,你不一定会一直得胜,也未必会毫无压力、毫无担忧和不遇到困难,但无论如何,你还是可以在上帝那里找到喜乐。

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 神喜乐。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稳行在高处。 (哈巴谷书 3章17节-19)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一起来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