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呼召

关于被拣选,你是否也搞错了这4点?

作者:Philip Roa,菲律宾

翻译:奇奇

有声播读:刘弟兄

 

在我刚成为基督徒时,我的生活完全改变了。在那之前,我一直沉迷于色情片。色情成瘾的挣扎长达7年之久,但上帝的恩典最终使我从罪中悔改,并开始信仰耶稣基督。

在信主后的一年里,我去了一个新的教会,加入了敬拜团,成为一名鼓手,并参加了青年门徒培训,不久就开始带领门徒训练。我情绪高涨,觉得自己终于在做我应该做的事了,上帝拣选了我并帮助我在灵性上成长。

但第二年情况就开始走下坡路。我的工作合同没有续签,我丢了工作;我也没有处理好对一个青年小组里姐妹的情感——我没有明确自己的意图,无意中在感情上误导了她。这两件事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沮丧,我退出了参与的事工。

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我明明将自己的生命交托给了主,让祂在其中动工并跟随祂的带领,为什么现在却变得如此糟糕?!

我真希望那时的我能更加明白真理,但感恩的是,现在也还为时不晚。所以现在就让我们看看有哪4个对“被拣选”的误解会让我们偏离正轨吧。

误解一:你会立即步入人生正轨

我信主是一个美妙的体验——尽管挺情绪化的。我被教导要把自己的道路交托给主,祂就会引导我们走向“最好的道路”。

从我早期的聚会经历来看,受苦和试炼的话题并没有被太多讨论(当然,最近这些年的讲道也已经改变了挺多)。但是,当年长基督徒的见证主要集中在他们的得胜和来自上帝的祝福时,感觉他们也在潜意识中传达着同样的信息:悔改并将一切献给上帝,祂会让一切都变轻松!没有压力,没有混乱!

然而当我读到约瑟的故事时,这个误解慢慢消失了。

约瑟从他父亲最宠爱的儿子一下变成了被他兄弟们卖掉的奴隶。从那里开始,他成为一名官员的管家,然后在被污蔑强奸后成为囚犯,之后成为了监狱的负责人,最后成为了全埃及仅次于法老的宰相。

这一切花了 13 年时间,这期间约瑟并不知道结果会如何。然而当他的父亲去世,他的兄弟们认为他终于要报仇时,约瑟告诉他的兄弟们,虽然他们的意思是要害他,但上帝的意思原是好的(创世记50章18-21节)。

摩西的故事是另一个例子。当上帝呼召摩西将他的子民带出埃及时(出埃及记 3章7-10节),他因为杀死了一名埃及士兵而躲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当时他从一个王子变成了一个卑微的牧羊人。

尽管摩西被流放确实罪有应得,但这些年来上帝仍然在看顾他,并且到了时候就呼召他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并坚固他们成为一个国家。

被上帝选中很少会有直接带你走向人生巅峰的情况。有时,就像约瑟和摩西经历的一样,我们必须经历“降级”,才能谦卑下来,并记住不是我们自己能做什么,而是只有依靠上帝的力量,我们才能前进。

误解二:你的能力决定了分配给你的任务

我们认为被上帝选中意味着使用他赐给我们的才能来荣耀祂。因此,我们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他赐予我们的能力是无可厚非的。

但有时上帝会呼召我们去做我们力所不及的事,因为是祂在我们里面发光,而非我们自己。

基甸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士师记 6章11-40节;7章)。当上帝呼召他成为以色列的下一任领袖时,他正在酒榨里打麦子——实际上是躲起来,做点简单的家务。作为最小支派中最年幼的孩子,基甸不习惯担任领袖一职。他甚至三次测试上帝来确定这个呼召是真的!但当基甸顺服时,主通过他为以色列带来了惊人的胜利。

当上帝明确地呼召你时,要相信祂会给你做祂工作所需的一切资源。

误解三:你会喜欢上帝呼召你所做的一切

被上帝选中意味着我们会喜欢被呼召做的一切吗?

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我想攻读传播艺术专业,而在我大学期间,我终于明白我想专攻写作。我觉得写作是我的使命,因为我很自然地被它吸引,也从我的教授那里得到了好成绩的反馈。

然而,我早期的工作经历并没有让写作顺利成为我的职业。工作场所带给我许多失望:工资低、几乎没有福利,以及令人发指的加班时间。中途到了一个时间点,我这一代人的座右铭“做你热爱的事,你将一天都不用工作”,与我对上帝呼召的理解不谋而合。所以,我开始做我热爱的事情和我的“呼召”,但为什么每一刻都感觉像是在受折磨?

虽然是在完全不同的情况下,但约拿的故事,教会了我一个不同的观点。他的任务是向尼尼微城宣讲悔改,这听起来对先知来说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约拿知道这个国家的人所犯的暴行,所以他希望他们遭受上帝的审判。

即使勉强完成了任务,约拿仍然不高兴,他的故事以来自上帝的严厉信息结束。然而最终,整个尼尼微城都信了以色列的上帝,上帝的计划完成了!

我们可能会误以为被上帝选中意味着我们的喜好会自然而然地与祂的计划吻合,一切都会水到渠成。我们需要记住的事实是:上帝教导我们将祂的意愿置于我们的自己的意志之上,因为是祂呼召了我们,而不是反之。

误解四:你不会遭遇阻拦

最后,还有一种一直存在的误解,即因为上帝选中了我们,所以我们将不会遇到来自其他人的阻拦。

然而,即使是上帝的儿子耶稣,也遭到了强烈的阻拦。事实上,在祂在地上事工的早期,祂自己的邻居都不听祂说话,并想把祂扔下悬崖! (路加福音4章16-30节)

在耶稣公开谴责法利赛人的腐败之后,他们不断地骚扰和陷害祂。正是他们的反对导致最终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

当我确信我的呼召是写作时,我个人也遇到了反对意见。更痛苦的是,是我自己的父母给我压力要我去追求更赚钱的职业(比如像他们那样做生意)。我必须以爱心和坚定的态度与父母解释,直到他们明白上帝的呼召对他的每个孩子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不依赖于家庭传统。

当我通过仔细研究上帝的话语重新梳理自己的信仰时,这些误解慢慢都被打破了。在离开事工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我开始去找事工领袖们道歉为自己的离开负责,他们后来让我重新回到了服侍的岗位。随着我们开始在每周的讨论中更多地谈论罪、苦难和其他丑陋的后果,我们也渐渐学习关于信仰的真理并打破原来相信的误解,虽然这是一个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流逝,上帝让我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被祂选中就是将一切都完全交给祂,信靠祂无论祂带领我去哪里和呼召我做什么,祂对我的爱和祂的良善终究会获胜。

作为上帝的选民,我们需要改变我们对祂呼召的看法,以祂的视角来看。在祂的恩典、怜悯和爱中,祂呼召我们去完成祂给我们的使命,这一切都是祂的,不是我们的。只有当我们让上帝将这个属灵真理深深地植入我们的头脑和内心时,我们才能成为上帝信实的选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每当我质疑或彷徨时,我希望记住自己的呼召

作者:Anna,中国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2009年,我研究生毕业后顺利进入了一所重点中学,成为了一名高中英语老师。回首十来年的教学生涯,满满都是上帝的恩典。

最初的9年时间,我被委以重任,教的是学校重点班英语。班里的孩子大都是数理化的学霸,他们以考顶尖大学为自己的高考目标。这群上进心很强、能力相对较高的孩子对我英语专业上的成长确实很有帮助。同时对我的备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校对于重点班也是有期待的,希望每年考上顶尖大学的人数都能有所突破,我的心里压力可想而知。

记得曾经连续几年带高三,每天结束一天工作回家后都瘫在沙发上累得不想动。这种工作状态持续了好几年。每每身心俱疲时我都会跪在上帝面前,在祂那里重新得力。主耶稣说:“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马太福音11章30节)。从工作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有写灵修笔记的习惯。无论多么忙碌,早晨我总会拿出时间来读一章圣经。没有上帝的话语给我智慧,我想自己定会在忙碌中失去自我。

摩西说:“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篇90篇10节)。无论我的工作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满足感,工作本身都不能定义我们的存在,我们在工作中所取得的任何成绩也都将成为过去。所以我经常思考,我们劳碌做工得以糊口的背后有没有更高的人生目标呢?

我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工作中的各样挑战呢?一次不经意收拾书柜,竟然发现自己珍藏着从工作以来所带过的所有学生的成绩单。一眼扫去那些亲切的名字,心中不禁回忆起和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丝毫不会在乎他们后面那一连串的数字。他们各科成绩对我已经不再重要。可是当时成绩单一出来时,我们老师所看重的都是后面的数字:横向分析、纵向分析、平均分比较、进退名次的计算。找学生谈话都在研究成绩起伏的原因,给学生支招都是如何把排名提上去。

要想证明自己教得不比别人差,全凭后面那一连串的数字。谁知多少年后我们最先忘却的就是这些成绩,记住的却是学生如何在我感冒的时候偷偷买了药放我办公桌上;第一次用英语写诗时他们所呈现给我的惊艳作品;成人礼上他们面对父母那真挚感情的表达。

2014年,一名已经高中毕业三年的学生联系我,说大四要去国外交流学习一年,走之前想来看看我。记得当时他跑了很远的路来到我家。我看到三年没见的学生心里特别激动。他说在准备雅思考试时时常想起我,想起我给他们放过的电影;受我的影响,他一直有看美剧的习惯,对英语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他回忆起我给他们看过很多的TED演讲,感触最深的是里面所呈现出来的多元的价值观和对待事物不同的思维方式。

这个在高中时代因着英语成绩不突出还挺让人操心的孩子却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狭隘。原来孩子们记住的也都是老师所带给他们的温暖瞬间。

在马太福音22章中,一个律法师问耶稣,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福音22章37-40节)。耶稣的这段话也成了我在工作中不致走入迷途的名言警句。

过度重视工作成绩,昼夜思想的都是如何在工作中表现优异。有时为了某些紧急任务不惜熬夜损伤自己的身体,甚至牺牲与家人共处的时间……这些生命的表现都会让我们离上帝越来越远。上帝带领我思考了一个基本的问题:除了耶稣基督,某些事情或者某些人是否成了我心中极度关注、忠诚、服事、恐惧或喜乐的所在?如果是,那它就成了我的偶像。

在旧约中我们看到诸多的以色列和犹大王因着拜偶像不断受苦、受警戒,感叹这些王竟然如此昏庸,向那些不能说话不能移动的金像铜像献祭,可今日的我们不也在做相同的事情吗?当工作占据了我们全部的身心灵,我们就无法去尽心、尽力、尽意爱主我们的上帝。

不去把工作当成偶像反而释放了我,不被骄傲的罪控制,让我知道在工作中尽上本分,做上帝忠心而良善的仆人才是最重要的。当我们在工作中谦卑尽责,不去跟同事“彼此惹气,互相嫉妒”(加拉太书5章26节), 反而让周围人看到基督徒不一样的工作心态,便将荣耀归给上帝,上帝也会赐给我们喜乐平安来应对工作中各样的挑战。

此外,上帝的第二条诫命是让我们彼此相爱。可见,上帝所看重的是我们与人的关系,而不是我们为祂做了多少工作。2018年,因着丈夫工作的变动,我调入了新的工作单位。这是一所普通高中,生源不好,跟我以前教的学生水平相差很大。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和自制力都很差。教学中专业知识上毫无挑战,但学生管理成了我头疼的事。感觉无论我多么努力他们永远也考不出我期待的成绩。

有一段时间我灰心至极,感觉自己专业成长的路就此结束了,自己在原来学校教优秀学生获得的那种成就感也消失殆尽。这次工作的变动让我走出了十来年的舒适区,挑战了我的耐心和爱心。面对这些并不优秀的学生(很多来自破碎的家庭、有些甚至有一些情绪和个性上的障碍),我一次次地失望,又一次次地在上帝的话语中重拾希望。

有一天当我读到耶稣说:“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路加福音5章31节)。我恍然大悟。原来越是这样的环境,越需要从上帝而来的光。我不再盯着成绩不放(虽然我也一直在研究如何让他们能更有效地提高成绩),我开始关注学生们的心理状态,注重与学生关系的建立。无论这些学生成绩好坏,性格如何,他们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单用成绩去定义学生真的会使老师“瞎眼”,忽略了很多可以与学生有效互动的机会。

即使毫无任何效果,我也不应该气馁,因为我是为上帝而做的。“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歌罗西书3章23节)。英语中将天赋叫做“gift”,意思是上帝的礼物,将职业叫做“calling”,意思是“呼召”。所以我能以自己的天赋为专业,以内心的呼召为职业,也算是件很幸运的事。最近我再次读到了马丁·路德·金常引用的一首诗歌,也是我当年参加工作时一个朋友送我的。

 

扫街者

If a man is called to be a street sweeper,
假如命定某人清扫街道,他当如此清扫:
He should sweep streets even as Michelangelo painted,
恰似米开朗其罗在画画;
or Beethoven composed music,
又如贝多芬在作曲
or a Shakespeare wrote poetry.
仿佛莎士比亚在写诗。
He should sweep streets so well that all the hosts of heaven and earth will pause to say,
他清扫得如此美好,以至于天地所有都来称道:
Here lived a great street sweeper who do his job well.
这里有一位高贵的扫街者,他的工作何其美好。

每当我质疑或彷徨时,
我希望记住自己的呼召。
这是为我命定的“街道”,
我愿竭力清扫。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www.ya-mi.org”

上帝,不是你呼召我的吗?(有声中文)

作者:Ashleigh Pelto,美国

翻译:Cindy Wang, 澳大利亚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十年前,即将高中毕业的我,在即将去坐落在密歇根州西部茫茫玉米地上的一所公立大学就读时,我就设定好了自己的人生计划:抓紧读完大学,然后搬去纽约,成为兰登书屋(Random House )的图书编辑,在市中心的一间小公寓里过着怀旧且精致的生活。

客观地说,这个计划问题很多,最主要的是:它是我为自己制定的计划。当18岁的我,幻想着以阅读谋生计时,上帝正以超乎我想象的方式在我心里动工。

大约在高中毕业的时候,我认识到人口贩卖的存在。感觉自己好像一只城郊的井底之蛙,突然发现有些人正被残酷的虐待剥削,着实震惊不已。我感觉到正面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不愿意再退回到无知和安全“井”里。有些人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正深陷于痛苦之中,我有什么权利把目光移开,假装它不存在?

去上大学的时候,我对自己富有魅力的编辑生涯依然热诚。不过抗击不公不义的种子已经在我心里扎了根,这团小小的火焰在燃烧,我无法忽视,并开始挑旺它。我加入了一个致力于提高人们对人口贩卖认识的学生团体。我们受邀观看由Exodus Cry制作的纪录片《丧尽天良:贩卖灵魂的商人(Nefarious: Merchant of Souls)》,了解性交易如何将它肮脏的触角伸入世界各地。看到一半时,上帝彻底破碎了我的心。

到现在每个情节都历历在目。当播放到人贩子席卷整个柬埔寨贫民区,强迫父母交出自己的孩子去卖淫时,我听到自己内心在吼叫:不!。我的心被撕裂了。开车回家后,我坐在车里大哭,感到前所未有的心痛。

我向上帝哭喊:“为什么?你怎么能让这种事发生?”

而我在灵里知道,上帝也向我发出挑战,“ 你打算怎么回应?”

于是,我一头扎了下去,并孵化着一个新的“计划”:我要去教书而不是去图书出版,去芝加哥而不是纽约,不再是兰登书屋,而是加入一个著名的对抗性剥削的非营利组织。这个计划很明确:我一毕业,就会受雇于这个非营利组织,虽然我23岁初出茅庐,但会帮助领导他们的教育部门,我们会走进中学,教育普及广大学生们关于人口贩卖的现实。因此,毕业后,我满怀信心地递交了申请,焦急地等待着计划的开始。

自然而然,他们没有给我打电话。

我埋怨上帝:“ 你既然呼召了我,为什么又将我拒之门外?这不是你的旨意吗?我不是在做你要我做的吗?”

很明显,我觉得上帝并不理解我的这个计划。祂把对人口贩卖的负担放在了我的心上,带领我获得很多机会去了解和抗击这个问题。可为什么在我觉得应该做的工作上却关了门?

几个月之后,我坐在一个从未去过的教会里,上帝透过当时讲道所讲的尼希米记来跟我说话。当尼希米听到自己的国土荒凉时,他的心碎了,他哀哭,禁食,祷告(尼希米记1章3-4节),并等待上帝的指引。他等啊等啊,直到上帝的时间和环境临到的时候,祂将完成任务的方法摆在尼希米面前,他毅然前行( 尼希米记2章3-9节)。上帝使用尼希米复兴了这片土地。

上帝同样破碎了我的心,我为打击人口贩卖以及在这上面我应该扮演的角色禁食祷告过。但一直以来,我满脑子都是自己的计划。我期待上帝配合我的时间表,按我的计划安排一切。

我忘记了是上帝将这个负担放在我心里,只有把它放在祂的脚下,我才能找到解决它的成功之路。

于是,我将自己的计划完全交托,并禁食,祷告,等待,再等待。在这个过程中,我在上帝为我开路的地方找到了喜乐:在中学教书,与很棒的学生们一起工作,和老朋友叙旧,参加青年事工,还遇见了我的真爱并嫁给了他。在等待的过程中,上帝开始将祂引导我走的路指示给我。

记得在上大学一次旅行中,我遇到了一位刚从法学院毕业的学生和一位致力于用法律手段打击人口贩卖的法官,从他们那里,我第一次了解到可以通过法律对付人口贩卖问题。毕业几个月后,我参加了密歇根州一位参议员举办的研讨会,讨论一系列人口贩运法案,她与人口贩运幸存者和非营利组织领导人正共同努力将其纳入法律。我得知密歇根大学法学院有一个研究人口贩卖问题的部门,专门帮助法学院的学生学习如何有效地通过法律途径帮助人口贩卖受害者,这促使我最终决定申请法学院,并将此领域列为首选。

我从没想过要当律师。当我回想这些年来上帝在我心里一路播下的种子时,我清楚地意识到这是祂的计划。这一次,在走上这条新路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寻求祂。在预备LSAT( 法学院入学考试)、申请法学院、学习法律课程、考虑研究生工作的整个过程中,我不断求问上帝:“这是你的意愿吗?这是你的带领吗?你要把我放在哪里?”

这并不是我原先的计划,但这是上帝的计划,是上好的。今年秋天,求上帝带领,如果我通过律师执照考试的话,我将进入一个两年的项目,帮一个非营利组织拓展他们的法律服务范围,以帮助人口贩卖受害者。之后的安排,都在上帝手中。弥迦书6章8节提醒我,每当要开始新计划时,要记得行公义, 好怜悯, 存谦卑的心, 与上帝同行,遵行唯一重要的计划——祂的计划。

 

*我的Equal Justice Works 项目由Jones Day Foundation and Procter & Gamble赞助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奇妙的创造

当我不能确定上帝的呼召时(有声中文)

作者:Bella Newberry,美国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大家经常问我,我是怎么知道上帝呼召我做一个宣教士的——说实话,我不完全确定这是祂的呼召。从美国搬家到台湾,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吓人的决定。

 

在没有明确指引的情况下,我凭着信心一步步向前。我去了台湾很多次。在承诺长期与我现在所在的宣教机构一同服侍之前,我曾与他们共事。我花时间向其他信徒寻求建议,参考相关经文,最后询问了大家,看是否有人愿意支持我搬到台湾,与我一起完成上帝的使命。

 

虽然我并没有得到一个完美而清晰的“呼召”,但我发现上帝的恩典环绕着我,因为祂不断引导我回到圣经。

 

上帝在圣经中给了我们如何生活和侍奉的大方向。但我们在如何生活和选择走哪条路上有着巨大的自由。

 

在多年无法做决定的焦虑之后,我终于开始阅读一些具体的经文,并默想,使用它们指导我做出人生艰难的决定。

 

 

找到果子

 

“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 温柔、节制”……“ 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就当靠圣灵行事”(加拉太书5章22-23节,25 节)。

 

圣灵使信徒得以转变并装备他们得以顺服耶稣——这包括了我们如何以及为何作出某个决定。

 

在直面移居台湾或留在美国的选择时,我去寻找了圣灵的果子。我知道我在台湾会每天都需要依靠圣灵,因为我在做一些我觉得自己完全没有能力做的事情。我也知道,我将要加入的台湾信徒团体充满了仁爱、喜乐、和平、节制,我知道我可以向他们学习,尽管我不知道台湾的日常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去成长

 

“上帝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彼得后书1章3节,5节)

 

这几句经文来自我最喜欢的段落。这封短信是写给那些面对假教师歪曲福音信息的信徒的。在这个令人困惑的时刻,彼得邀请基督的追随者们继续在上帝的这些属性上成长和成熟,成为上帝形象的承载者。当面临艰难的抉择时,我会问,我能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来帮助我“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

 

在台湾,我将在圣经学校工作。我知道,成为这类门徒训练的一份子,不仅会使我在信心、德行、知识和坚定性上成长,而且我也能与其他人并肩而行,因为他们也在尽一切努力这样做。我看见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在这个机会里,我可以走在彼得所说的上帝的性情(彼得后书1章4节)中,并指引其他人也走向那条路。

 

去除自私

 

“你们心里若怀着苦毒的嫉妒和纷争,就不可自夸,也不可说谎话抵挡真道……唯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雅各书3章14节,17节 和合本)。

 

在这段经文中,从上面来的智慧和邪恶的智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问自己:“这个决定是清洁、和平、没有偏见,没有假冒的吗?我是出于自私的野心和嫉妒而做的决定吗?”从雅各书的这段经文中,我知道当自私的心和嫉妒出现时,扰乱和各样的坏事就不会远。这里所描述的智慧让我们看到了基督的智慧是怎样的。

 

我知道留在美国的渴望来自于我自私的心。我想要舒适,有一份正常的工作且离我的家人更近——我甚至有点嫉妒我周围人的生活以及我所认为的“正常”生活。然而,在我的心中却有感动,我想要加入上帝的大使命,成为祝福其他民族的管道,给那些地方还没有听说过祂荣耀圣名的人传福音。被呼召跟随耶稣的生活方式是激进且具有挑战性的。而在祂的智慧里,有极大的平安和怜悯。

 

以上三段经文仅仅向我们描绘了跟随基督并将祂生、死、复活的救赎故事继续传递下去意味着什么。但我们有整本圣经,它为我们讲述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故事——上帝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也让我们能够展望新天新地,并以一种努力“用我们每个选择来荣耀上帝”的方式活在当下。

 

这并不是说只要我们遵循这些经文,就永远不会失败。上帝并没有给我们应许一个容易的人生。然而,我们仍然充满盼望。我们知道有一位上帝,祂在我们失败的时候找到我们,并对我们说:“这不是最后的结局。”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身陷在一个错误的决定中,我们仍然有基督与我们同在。

 

我们有圣经指导我们如何走过糟糕的决定和没有实现的愿望。我对今天的希望是,即使我做出的移居台湾的决定是一个错误,我也是出于信仰而做的,我知道上帝的属性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如果我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我知道我仍然是基督里一个新造的人,是上帝的孩子,无论我生活在美洲还是亚洲,我都被呼召去传福音。我的信心不是建立在我所作的决定之上,乃是在我所跟从的耶稣之上。

 

阅读原文请看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复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