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基督復活

灵命日粮:耶稣哭了

读经:约翰福音11章1-4,38-44节 

我正专心地看书,朋友靠过来看我在读什么。她只瞄了一眼,就惊愕不已地看着我说:「哇,你看这么悲惨的书啊!」那时,我正在读《格林童话》的「水晶棺材」,想必是「棺材」两个字让她不安。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欢提到死亡,但事实上,人人都免不了一死。

死亡往往带来强烈的情绪反应。耶稣在祂亲爱朋友的丧礼上,流露极深的情感。当祂看到马利亚因失去弟弟而悲伤时,「就心里悲叹,又甚忧愁」(约翰福音11章33节),另有《吕振中译本》译作:「心灵上就悲愤叹息﹐大为震荡。」

耶稣忧愁甚至愤怒,这是为什么呢?也许,祂是因为对罪及其后果感到愤怒。上帝并没有创造一个充满病痛,苦难及死亡的世界,但罪进入了世界,破坏了上帝美好的计划。

当我们悲伤时,主就在我们身边,并与我们一同哀哭(35 [....]

灵命日粮:惊喜!

读经:路加福音24章13-35节 

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1571-1610年)最为人所知的,是他火爆的性格和异于传统的艺术技巧。他以平凡的劳动大众作为圣徒画像的模特儿,让观赏画作的人觉得自己就是画中之人。在《以马忤斯的晚餐》这幅画中,描绘了门徒认出耶稣就是那位复活主的情景(路加福音24章31节)。客店老板站立在一旁,耶稣和两位门徒坐在桌边,其中一位门徒在惊慌之余,正要站起来,另一位则惊愕地张开双手。

根据路加福音记载,这两位门徒立刻回到耶路撒冷,在那里找到十一位使徒和其他聚在一起的人,于是便对他们说:「主果然复活,已经现给西门看了。」他们把路上所遇见,以及主擘饼的时候怎么被他们认出来的事,都述说了一遍(33-35节)。

属灵导师章伯斯说:「耶稣很少在我们预期的时间或地点出现;祂往往以看似最不合 [....]

灵命日粮:崭新的一页

读经:约翰福音20章24-31节 

关于复活节的记载,有个小细节一直让我感到很好奇。那就是耶稣为什么要将钉十字架的伤痕留下来?祂理应可以任意选择复活后的身体和样貌,那祂为何要选择一个有伤痕的身体,让人看见,让人摸着呢?

在我看来,复活节的事迹,若缺乏耶稣手上,脚上和肋旁的这些伤痕,就不够完整了(约翰福音20章27节)。人们总是梦想能拥有完美的外貌,洁白的牙齿,光滑的肌肤和标准的身材。换言之,我们渴望违反常理,拥有完美的身躯。但对耶稣来说,局限在人类的血肉之躯才是违反常理。耶稣身上的伤痕就是祂在地上受拘束,受痛苦的永恒记号。

从属天的角度来看,耶稣的伤痕代表着宇宙间曾发生了空前的残酷事件,但已成追忆。因着基督耶稣复活,我们也可以期盼过去所流的眼泪,所经历的挣扎,情感的痛苦,失去至亲的心碎等等,都 [....]

灵命日粮:三字讣闻

读经:罗马书8章28-39节 

早在过世之前,康奈尔先生就已经告诉当地的葬仪社,他过世时不要使用传统的讣闻。这位瑞典的老先生特别交代,他的讣闻只要登三个字:「我死了」。后来他在92岁高龄过世时,他的讣闻真的只刊登「我死了」三个字。这则既突破传统又简洁有力的讣闻,引起全球媒体的关注。这位老先生原本只想低调地完成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却没想到因着他的三字讣闻,反倒引起更多的关注。

当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祂的讣闻本来也只应写着「祂死了」。然而三天后,这则消息却可转为头条新闻:「祂复活了!」新约圣经许多篇幅都宣告和说明基督复活所带来的结果。「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上帝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罗马书8章34-37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