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基督為救主/彌賽亞

灵命日粮:不可思议的爱

读经:玛拉基书1章1-10节;4章5-6节 

在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中,记载旧约圣经最后一件历史大事,即上帝允许以色列百姓从被掳之地回归到耶路撒冷。许多希伯来人回到大卫城,重建圣殿,也重修城垣。

现在让我们来看玛拉基书,这是旧约的最后一卷书,先知玛拉基很可能和尼希米是同时代的人。他一开始就对以色列百姓说:「耶和华说:『我曾爱你们。』你们却说:『祢在何事上爱我们呢?』」(玛拉基书1章2节)

真是不可思议,对吗?以色列人的历史证明了上帝的信实,几百年来,上帝一直以奇妙的神迹,或以平凡无奇的方式,使祂的选民一无所缺。然而,百姓竟然不明白上帝在何事上显出祂的慈爱。在过后的篇章,玛拉基还指出百姓一再悖逆上帝(请参照6-8节)。以色列人悠久的历史,显明一个典型的模式,即上帝为百姓丰富预备,但因他们的不顺服,以致上帝的 [....]

灵命日粮:伟大的牺牲

读经:希伯来书10章5-18节 

威廉·史泰德(W.T.Stead,1849-1912年)是著名的英国记者,以报导有争议性的社会议题而闻名。他发表的两篇报导,强调邮轮的救生艇不足,严重威胁乘客的安全。讽刺的是,当铁达尼号于1912年4月15日撞上冰山的那天,史泰德正好也在船上。根据一份报告指出,当时史泰德帮助妇女和儿童搭上救生艇,过后他将自己的救生衣也让给别人,并让出自己在救生艇的位子,牺牲自己的生命,让他人得以获救。

自我牺牲的确震撼人心,但基督为你我的牺牲却是空前绝后。希伯来书的作者写道:「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上帝的右边坐下了……因为祂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希伯来书10章12,14节)。保罗在写给加拉太人的书信中,一开始就描述这伟大的牺牲:「主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舍己,要 [....]

灵命日粮:山丘上的十架

读经:哥林多前书1章18-31节 

美国最容易辨认的地标之一,是南加州的「好莱坞」(HOLLYWOOD)标志。人们从全球各地来到这座「浮华城」,只为了看一眼明星在水泥上留下的足印和手印,或是一睹名人风采,也绝不会错过矗立在山上的这个标志。

其实在好莱坞的山丘上,还有另一个容易辨认的标志,深具永恒意义但却鲜有所闻,那就是好莱坞朝圣纪念碑(Hollywood Pilgrimage Memorial Monument)。那是一个高约10公尺的十字架,足以俯瞰整个城市,是为纪念克莉丝汀·史蒂文森而建的。她继承丰厚的家产,于1920年代建了朝圣剧院(现为约翰·安生·福特剧院),演出关于基督的故事《朝圣之旅》。

这两个地标形成有趣的对比。电影无论好坏,上映之后总得下片,其娱乐价值,艺术贡献和影响力,都不过 [....]

灵命日粮:压榨橄榄

读经:马可福音14章32-39节 

若你来到加利利海附近的迦百农,你会看到那里展示着一些用来压榨橄榄油的古老器具。榨油机是由一个底座和一个砂轮组成,都是用沉重的玄武岩制成,底座大而圆,并在中央有一个凹槽。人们将橄榄放在凹槽里,用砂轮辗过便能榨出橄榄油。

在耶稣受死的前一晚,祂来到可以俯瞰耶路撒冷城的橄榄山上。祂在那称为客西马尼的园子里向天父祷告,因为祂知道前面的道路极其痛苦。

「客西马尼」是指「压榨橄榄油的地方」,这个名字贴切地描述了基督为我们背负罪担的痛苦挣扎。在那里,「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路加福音22章44节) 。

上帝的儿子耶稣为了「除去世人罪孽」(约翰福音1章29节) ,恢复我们与父上帝破碎的关系而受苦,受死。「祂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