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复活的能力

创意图文| 我们习惯告诉自己的谎言

艺术设计:YMI X Phoebe Raymundo (@pbinthesea)

过去痛苦的经历、失败和负面思想能够将我们拖垮,令我们破碎又绝望。当我们深陷绝望时,是很难看到出路的,反而会告诉自己很多阻碍我们活出上帝儿女丰盛生命的谎言。

你是否常常深受自我控诉的折磨?从现在开始停止相信这些谎言也为时不晚,重新拾起你生命中的破碎,将你的过去交给上帝,唯祂可以医治你破碎的心(诗篇147篇3节)。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复活的能力

贫穷不是我们不能幸福的借口——《幸福穷日子》读后感

作者:希の梦,马来西亚

英文书名:Our Poor Happy Life

作者:阿浓

出版社:文桥传播中心有限公司

 

一个人是否快乐,不在乎他拥有的财富多少,

而是在于他的精神世界是否富足。 *内容很短,且温馨。推荐给没有太多空余时间阅读的读者。

 

故事简介: 故事讲叙一个由中国大陆移民到香港的家庭。女主角名叫黄志芬,是一名中学生,有一个同读中学的弟弟。那时候的中国,比较落后。爸爸认为去香港读书比较有前途,以后才能找到较好的工作,所以便决定要居家搬迁。上课第一天,她就被人叫“蝗虫”,顿时感到无地自容。而这整本书,就是描述女主角一家,是如何克服文化上的障碍及旁人的有色眼光,克服所碰到的困难,并且在当中如何乐观地去面对,在贫穷中,快乐地活着。 个人感悟: 孩童时代,我并不知道自己家算不算有钱。我在乎的是,爸爸妈妈有没有空陪我。那时候,就算去海边玩泥沙,都觉得很快乐。真正体会到什么是“钱的差距”是在上大学。有些大学朋友们所穿戴的衣物用品都是出自奢侈品牌。我真正感受到钱的重要性,是在打工实习的阶段。那时候,工资不高,为了省钱,我租的房间离实习公司一个小时多路程。在家乡,想去哪里,只要驾车,15分钟内就可以抵达目的地了。在这里,上下班成了我的“压力”。这是因为我本身是很怕人挤人的场面,再加上,在通勤期间,我碰过色狼,我心理上的压力,是挺大的。如果能住近一点,至少可以避免/省下通勤时间。可偏偏,我实习的公司在市中心,附近的住宿,我负担不起,再加上这座城市的生活费很高,所以作罢。我的实习生涯只有八个月,可是那些长期住在市中心的贫穷人,该怎么生活?缩衣节食的日子真的很辛苦。所以,我觉得,他们一定生活得不快乐。     可是这本从真人真事改编的《幸福穷日子》,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贫穷人其实也能生活得很富足。书中的主角住在很简陋的板间房,没有多少生活物品,物质上可说是极简单不过的。他们不富足,却拥有知足的心。而有限的资源并没有成为他们不能去帮助人的借口。故事里提到一场大型火灾,大约有5-60位灾民需要借助在学校的礼堂,急缺义工协助。书中的一家三口,除了有工作在身的爸爸,都去义务性帮忙了。妈妈和姐姐安抚及关心灾民,而弟弟则负责看顾小孩子,与他的同学一起讲故事给他们听、陪他们玩游戏等。这些行为,被某报社的记者看到,并刊登在报纸上,让更多香港人知道大陆人真心付出并在努力回馈这个社会。这让我想起耶稣的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马太福音25章40节)。虽然我们为主所做的事,不会被报纸刊登,可是我们有更好的福分,那就是上帝记念我们为祂做的每一件事。被万王之王所记念,岂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同时,这一家人能很和谐地住在一起。从他们身上,我可以体会到“小确幸”。这让我想起《寄生虫》一家四口——在还没进入上流家庭工作时的状态:虽然贫穷,可是他们还是和乐融融地在一块,互相打闹。这部电影,是以诙谐的悲剧收尾,而书中黄志芬一家突破种种困难,最终以赢得众人的尊敬结尾。我相信,凭着他们的善良、积极及努力,他们往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愈好的。圣经也有应许说:“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却要富足”(箴言10章4节)。     另一方面,作者透过这本书,想要传递一个信息——“不要歧视”。他们刚到香港的时候,遭遇了歧视——被叫成大陆妹、蝗虫等。书中的主角一家,在面对歧视时并没有自怨自艾,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很糟糕、香港人对他们的态度不好等。反而,从他们这一家人身上,我可以感觉到满溢的幸福。因为他们注重自己能做的,并且努力地去完成。爸爸妈妈努力地工作:就算是打扫学校的卫生间,妈妈尽力做好,卫生间的干净程度,还为她赢得了最佳员工奖;而女主角和弟弟则是努力地学习,积极地参与课外活动:弟弟代表学校参与足球比赛,虽然他的旧球鞋破了,没钱买合适的新球鞋,可是还是全力参赛,最终踢进关键的一分,拿到了区赛冠军!贫穷,并没有让他们失去太多快乐。而他们的勤奋及想要过好此刻的精神,是很值得学习的。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肺炎疫情的关系,全世界似乎有了反华排华浪潮的现象。网络上,不时会看到华人被人骂或者追着打的影片,很不可理喻。但是,在面对不确定性的局面,我们会感到不安,这是正常的。可是,这种不安,也很容易让我们想要找人责怪与出气,以至于我们会被诡诈的人所利用,把负面的情绪倒向无辜的群体身上。偏见及歧视,可以说得上是心灵上的贫穷;而暴力,是所导致的行为。身为基督徒的我们,能怎样面对歧视?除了保守自己的心,不去歧视人之外,我们或许还可以祈求上帝医治生病的人,减轻穷人的负担(不要在疫情中饿死)以及求上帝怜悯这片土地——人心灵上的不富足。诗篇72篇13节说:“祂要怜恤贫寒和穷乏的人,拯救穷苦人的性命。” 但愿我们都能摆脱贫穷在身心灵方面带来的限制,学习珍惜拥有的东西,并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有需要的人。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复活的能力

当感到上帝与你作对时,抓住这几条救生索(有声中文)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美国

翻译:晓晴,中国

有声播读:馨宁,中国

 

前不久我和一个朋友坐在一起聊了聊,在短短几年里她遭受了巨大的痛苦。

我要告诉你的是,她是一个永远充满盼望的人。但是我也要告诉你,她拥有的是信心,而不是答案。我能看到她也充满疑问,这些疑问让她年复一年来到上帝面前,而上帝终有一天(甚至就是现在)会奖赏那些全心寻求祂的人。她坚定不移的喜乐是建立在那些未曾看见的事物上,也建立在她一次又一次做出要信靠上帝的决定中。

不久前,我也因害怕儿子患上了癌症而在自己的疑问当中艰苦爬行了一回。说实话,比起发生的事情来,更使我与上帝疏远的是我的想法,它们奴役我,威胁着要让我远离相信真理的严格操练。

有时候其实一种微妙的懒惰让我远离有深度的基督信仰,这样的基督信仰拒绝陈词滥调,拒绝我给自己找的大把简单答案。我给自己的真实感觉涂上了一层可卸胶,所以它们在我心底溃烂了。

有的时候,我会诚实面对自己的感受,却没能让我的灵魂定睛在真理上。

有时候,我们就是得把真理重新讲给自己听,若是自己太软弱无法做到,也可以请别人讲给我们听。

这样才能弃绝内心那些不是出自真理、圣经和上帝的独白。

我真的相信真理必叫我得自由吗(约翰福音8章32节)?我是否相信真理到笃定追求它,为我的心思意念筑起一道篱笆呢?我是否制服每一个思想叫它顺服耶稣?是否昼夜思想真实的、可爱的事物,思想上帝的属性呢?

为了抓住这条在各样状况中的救生索,我收集了几条看似上帝“不在线”时我接收到的最佳建议。

 

祂不会把“坏”说成“好”

当其他人甚至是我们自己内心自编的、内容并不完全准确的《优秀、冷静基督徒指南》对我们大声朗诵罗马书8章28节,当成一张巨型属灵创可贴给我们贴上时,声音是刺耳的。

确实,这句经文是我们的归属,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几年前,我在听了Tim Keller的播客后对这句经文的看法完全改变了。Tim Keller提到,在拉撒路的坟前,尽管耶稣知道自己将完全胜过死亡,祂还是哭了(约翰福音11章35节)。祂并没有把可怕的死亡和世界的完全破碎称为“好”(这个真理也让我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同朋友们一同悲伤)。

正如我们在诗篇和耶稣在死时所说的话中看到的那样,基督徒感到哀痛是很正常的。

 

祂从不完全与你作对

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记得现在仍然想起的 “雪球效应”。表现出来就是一旦我极度愤怒到某种程度,我就开始化身“殉道者”,认为所有的人和事都在和我作对。

我好倒霉!我最喜欢的那件衬衫破了个洞,错过了公交车,老师还突然随堂考试,现在我只能提心吊胆地等待下一件倒霉的事情发生了。(就像书本《亚历山大和他最糟糕的一天Alexander and the Horrible, No-Good, Very Bad Day》描绘的那样)

只是现在在我面前堆积的困难则是成人版并直戳灵魂:流产、癌症、学习障碍。

然而上帝向我显明,祂把宇宙中的每一个原子都握在一起:“常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希伯来书1章3节)。“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罗马书11章36节)。可以说,上帝的仁慈使我不至于从世界蒸发,写下这些文字时,也是上帝的慈爱让我的肺扩张。

这个真理一直不变:祂所给予的总是远远超过对我的所求。

更何况对于我们这些属上帝的人来说,罗马书8章31-32节坚定不移地告诉我们:

“上帝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上帝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祂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

上帝掩面不看耶稣,好永远不抛弃或背叛我们。

 

祂还在为我们准备礼物

说到这里,我想到一开始我们发现儿子可能患有癌症时他的反应。他回到了克服学习障碍时建立的习惯:感恩。

他立刻开始用言语述说上帝是怎样彰显慈爱的:医疗条件良好,发现地早,即使是在“最坏的情况下”也有天堂的承诺(如果对你来说最不能接受的一步是天堂,即便在那里,你也能瞥见上帝的美善)。

他的感恩鼓励我们全家人也开始感谢上帝。我们在一张黄色索引卡上写满感谢的话语,夹在名为“癌症”的文件夹中。

那张闪闪发光的卡片不断提醒我们,即使面对仇敌,深处幽暗的山谷,上帝也始终彰显祂的同在。

当操练定睛的时候,我们就有盼望、平安和在上帝同在里的安息,我们知道祂就在那儿,毕竟我们的上帝就在我们身旁。

 

 

阅读原文请看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复活的能力

当我不能确定上帝的呼召时(有声中文)

作者:Bella Newberry,美国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大家经常问我,我是怎么知道上帝呼召我做一个宣教士的——说实话,我不完全确定这是祂的呼召。从美国搬家到台湾,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吓人的决定。

 

在没有明确指引的情况下,我凭着信心一步步向前。我去了台湾很多次。在承诺长期与我现在所在的宣教机构一同服侍之前,我曾与他们共事。我花时间向其他信徒寻求建议,参考相关经文,最后询问了大家,看是否有人愿意支持我搬到台湾,与我一起完成上帝的使命。

 

虽然我并没有得到一个完美而清晰的“呼召”,但我发现上帝的恩典环绕着我,因为祂不断引导我回到圣经。

 

上帝在圣经中给了我们如何生活和侍奉的大方向。但我们在如何生活和选择走哪条路上有着巨大的自由。

 

在多年无法做决定的焦虑之后,我终于开始阅读一些具体的经文,并默想,使用它们指导我做出人生艰难的决定。

 

 

找到果子

 

“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 温柔、节制”……“ 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就当靠圣灵行事”(加拉太书5章22-23节,25 节)。

 

圣灵使信徒得以转变并装备他们得以顺服耶稣——这包括了我们如何以及为何作出某个决定。

 

在直面移居台湾或留在美国的选择时,我去寻找了圣灵的果子。我知道我在台湾会每天都需要依靠圣灵,因为我在做一些我觉得自己完全没有能力做的事情。我也知道,我将要加入的台湾信徒团体充满了仁爱、喜乐、和平、节制,我知道我可以向他们学习,尽管我不知道台湾的日常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去成长

 

“上帝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彼得后书1章3节,5节)

 

这几句经文来自我最喜欢的段落。这封短信是写给那些面对假教师歪曲福音信息的信徒的。在这个令人困惑的时刻,彼得邀请基督的追随者们继续在上帝的这些属性上成长和成熟,成为上帝形象的承载者。当面临艰难的抉择时,我会问,我能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来帮助我“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

 

在台湾,我将在圣经学校工作。我知道,成为这类门徒训练的一份子,不仅会使我在信心、德行、知识和坚定性上成长,而且我也能与其他人并肩而行,因为他们也在尽一切努力这样做。我看见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在这个机会里,我可以走在彼得所说的上帝的性情(彼得后书1章4节)中,并指引其他人也走向那条路。

 

去除自私

 

“你们心里若怀着苦毒的嫉妒和纷争,就不可自夸,也不可说谎话抵挡真道……唯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雅各书3章14节,17节 和合本)。

 

在这段经文中,从上面来的智慧和邪恶的智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问自己:“这个决定是清洁、和平、没有偏见,没有假冒的吗?我是出于自私的野心和嫉妒而做的决定吗?”从雅各书的这段经文中,我知道当自私的心和嫉妒出现时,扰乱和各样的坏事就不会远。这里所描述的智慧让我们看到了基督的智慧是怎样的。

 

我知道留在美国的渴望来自于我自私的心。我想要舒适,有一份正常的工作且离我的家人更近——我甚至有点嫉妒我周围人的生活以及我所认为的“正常”生活。然而,在我的心中却有感动,我想要加入上帝的大使命,成为祝福其他民族的管道,给那些地方还没有听说过祂荣耀圣名的人传福音。被呼召跟随耶稣的生活方式是激进且具有挑战性的。而在祂的智慧里,有极大的平安和怜悯。

 

以上三段经文仅仅向我们描绘了跟随基督并将祂生、死、复活的救赎故事继续传递下去意味着什么。但我们有整本圣经,它为我们讲述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故事——上帝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也让我们能够展望新天新地,并以一种努力“用我们每个选择来荣耀上帝”的方式活在当下。

 

这并不是说只要我们遵循这些经文,就永远不会失败。上帝并没有给我们应许一个容易的人生。然而,我们仍然充满盼望。我们知道有一位上帝,祂在我们失败的时候找到我们,并对我们说:“这不是最后的结局。”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身陷在一个错误的决定中,我们仍然有基督与我们同在。

 

我们有圣经指导我们如何走过糟糕的决定和没有实现的愿望。我对今天的希望是,即使我做出的移居台湾的决定是一个错误,我也是出于信仰而做的,我知道上帝的属性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如果我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我知道我仍然是基督里一个新造的人,是上帝的孩子,无论我生活在美洲还是亚洲,我都被呼召去传福音。我的信心不是建立在我所作的决定之上,乃是在我所跟从的耶稣之上。

 

阅读原文请看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复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