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天堂

不朽的冠冕

作者:麦田采薇

我要克制自己的身体,叫身体服我,
免得我传了给别人,自己反而落选了。
——哥林多前书9章27节

2012年伦敦,历经两届奥运的刘翔再一次出现在110米栏的赛道上。他加速、起跳、落地、叩头、单脚跳到最后一栏、俯身亲吻、离开赛场……

我曾有短暂的运动训练,因此明白一个运动员脚踝处受伤的痛苦。有一次,我因跑步训练过多而引发了骨膜炎,整整一个月都不能跑步。起初的几天,每一次走太急就会感到脚踝处针扎的痛。跨栏运动员每一次跃起落下都会对脚踝有极大的冲击,所以我很难想象长年累月的训练之后,他们要背负的是怎样的伤痛。再加上来自全国上亿观众的期待以及国人必胜的信念,这样的重压,实乃常人无法忍受。

我大二那年参加校运会,有整整一个星期只要一想起比赛就紧张,比赛前甚至胃绞痛。因为我不想让同学和朋友们失望——大一的时候,我四百米和八百米都拿了第一。幸好那年手里抓着十字架,破了校运会纪录。大三,当老师让我参加省大运会时,我拒绝了,因为害怕煎熬的压力和严酷的训练。

一个运动员的生命历程,就如那烟花绚烂,转瞬即逝。短暂欢呼和金牌背后是血水艰辛、旁人羡煞的目光后是煎熬的压力、掌声背后则往往是落寞孤寂的身影。天父藉着这段经历使我明白:一切的外在荣誉都是短暂的,都会过去,并不能满足我们的内心。只有明白天父的旨意,为那永不衰朽的冠冕奔跑,生命才能在永恒中找到真正的价值。不再为别人的期望和别人的眼光活着,内心才能在祂的爱里得着安息。

为得奥运会的任何一项金牌都是需要严格训练的,更何况我们是要得天上那永不衰朽的冠冕?若是没有常常有规划地训练自己读经祷告、做属灵的操练,我们心里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希望我们能像专业运动员那样操练自己,因为在那日主要将祂那不能朽坏的冠冕赐给我们。

凡参加运动比赛的,在一切事上都有节制;
他们这样作,不过要得到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朽的冠冕。
——哥林多前书9章25节


投稿

灵命日粮:完全值得

读经:希伯来书11章8-16节  

我们一直在纳闷,我们的一个朋友老是到澳洲塔斯梅尼亚岛的荷巴特去旅行。最近,她邀请我们和她一块儿去。下飞机后,我们开车经过了一座桥,穿越了城市和郊 区。一路上的风景,没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继续往前开。在经过几个狭隘的急转弯与上坡路段之后,我们可以看见下方的海岸线。仍是一片平凡无奇的景象。

但是当我们经过陡峭的山路,到达目的地之后,整个市区壮观的全景尽收眼底。即便是刚才经过的那座单调桥梁,此刻看上去也美丽非凡!这下子我们终于明白,她为什么老爱到这里来旅行。

在希伯来书11章中,那些信心先驱者的生活,也有类似「急转弯」与「平凡无奇」的景象。但他们仍然奋力往前,义无反顾。他们的终点是天国,就是「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经营、所建造的。」(10节)

罗诗灏( [....]

准备好了

约翰福音3章16-18节
「上帝爱世人,甚至把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因为上帝差他的儿子到世上来,不是要定世人的罪,而是要使世人借着他得救。信他的,不被定罪;不信的,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上帝独生子的名。」

对赛车界来说,2000年5月12日真是悲惨的一日。那一天,19岁的亚当•裴缇(Adam Petty)在全国大赛赛前练习时丧生。没有人能料想到,19岁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试问:有谁会一早醒来就想「今天或许是我在世的最后一天」这种问题呢?会这么想的,连大人都少之又少,又更何况正是风华正茂的19岁年轻人呢!

但或早或晚,你我都会有这么一天。圣经说,我们「按着定命,人人都要死一次,死后还有审判。」(希伯来书9章27节)。除非耶稣在你我死前就来,否则我们总有一天要死。没有人能知道自己会怎么死、什么时候死;甚至对大多数人来说,都还没做好心理准备,死亡就突然来临了。死了之后还有审判,我们要为自己所犯的罪孽、悖逆负责,而且要接受惩罚──除非我们接受了基督作我们的救主。

耶稣祂死在十字架上,就是为了要替我们接受惩罚;所以只要我们肯相信祂,愿意接受祂的饶恕,那我们之前的罪债就一笔勾销,面对审判就再也无须恐惧,因为耶稣说过:「我就是复活和生命;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要活着。」(约翰福音11章25节)

亚当这位年轻人已接受了基督;所以尽管他死了,但他已经领受到上帝白白赏赐给他的永生作礼物。虽然他没料想到2000年5月12日会是他在世的最后一天,但他已经准备好了!

你,准备好了吗? —CD

付诸行动:
如果你还没接受基督作你的救主,何不今天就接受呢?


搬家

作者:王志希

“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上帝被称为他们的上帝,
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希伯来书11章16节

大学毕业时节,既感伤,又忙碌。我和女友从2005年进入本科,到如今硕士毕业,两人各自的宿舍中不知累积了多少书籍、衣服等物件。最近一个月,很快要搬离厦门,所以就得一边整理,一边决定哪些东西应该打包邮寄回家,哪些随身带走,哪些卖掉、扔掉或送给别人。有时好像怎么都收拾不完。看着某些物件,常常犹豫不决:不要了吧,舍不得,万一今后还会用到呢;邮寄回家或随身带走吧,又实在占地方,徒增重负。人生活在世上,居然可以有那么多身外之物舍不得、放不下。

晚饭过后,我和女友走在校园中。看到路边一件又一件的行李和往往返返的搬家车辆,不禁感叹:好在我们这一生,总会有一次最终的搬家,是可以轻轻松松的,不必考虑还要邮寄什么,或还要带走什么。我们出母胎之时,并没有带任何东西来到这个世界上。归回安息之时,也必不带走。因此,约伯才慨叹:“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约伯记1章21节)。

不过,今生蒙怜悯、受拣选跟随耶稣的门徒,当搬家回到那可羡慕的、更美的天乡时(希伯来书11章16节a),虽没有从地上带走一样身外之物,却必定发现:在那里,不用自己邮寄或随身带什么,每个人所需的样样都不缺。死而复活的圣子耶稣,已经先我们一步,在那里为我们“预备了地方”(约翰福音14章3节),就是那流淌着生命水、栽种着生命树且永远光明的城(启示录22章1节、启示录22章2节、启示录22章5节)。所以,上帝被称为我们的上帝,“并不以为耻”(希伯来书11章16节b)。

还在偶尔为世上的搬家愁烦、也会在不经意间思考如何预备那必不可免的、最终的“搬家”的你,是否愿意那位藉着圣子耶稣来启示祂自己的上帝,也被称为你的上帝?

“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
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那里。”
——约翰福音14章3节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