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奇妙的创造

虽遇困境,我却与上帝更亲密(有声中文)

作者:多加,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Melody,加拿大

 

在跟男朋友交往六年后,我终于面对我们关于未来的方向渐行渐远这个现实,提出了分手。我本以为自己会走不出分手的阴影,但上帝却在此期间让我经历了祂奇妙的恩典。

 

1.在困境中,上帝与我们同在

分手两个月后,晴天霹雳的事情发生了。一天晚上我接到电话,被告知刚来到新加坡的母亲生病了,并入了院。刚好那时因为疫情的缘故,我不能留在医院照顾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跪在地上祷告。第二天半夜收到医院的通知,母亲呼吸不顺畅必须住进加护病房。连续两天的惊吓,使我无法安眠。但上帝的话语提醒我“你不要害怕,因为我与你同在;不要惊惶,因为我是你的上帝。我必坚固你,我必帮助你,我必用我公义的右手扶持你”(以赛亚书41章10节) 。感谢主,当时教会的朋友和学校的同事就像家人一样去关心与为母亲代祷,让我在黑暗中看见光。

 

2.在困境中,经历祂的恩典

住院十天的母亲因担心医药以及住加护病房的费用寝食难安,所以一心想出院。然而出院后母亲的住宿仍是一个问题。从医院回家的路上,我一直为着母亲的医药费祷告。到家后,像家人般的房东告诉我,他能够在经费上帮助我,并且同意让母亲搬来与我同住。我清楚地知道这是上帝的恩典。上帝借着房东让我看见了祂的爱。到了结算医药费时,因有政府津贴,再扣除母亲和我的公积金,刚好能结付医药费。“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马太福音6章34节)。

 

3.在困境中,得到盼望

 

那周主日崇拜的信息是“盼望而不蒙羞”。当我在低谷时,上帝用这信息提醒我,我们控制不了患难,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患难,且相信上帝容许患难必有祂的美意。如果我们知道如何善用患难,在患难中便可不至沮丧被击垮。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能欢欢喜喜的。因为圣经上说“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上帝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马书5章3-5节)。在患难中经历上帝,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患难就是锻炼,学习忍耐就会老练。

虽然我失去了爱情,又遇到母亲生病,但我却因此与上帝更加亲密。感谢上帝,透过困境,祂让我不断地经历祂的信实,以至于看见在祂那里有盼望。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奇妙的创造

三点帮你决定是否可以拒绝某项服事(有声中文)

作者:Cassandra Yeo,新加坡

翻译:晓晴,中国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大约晚上9点左右,我所在的研读圣经团契(Bible Study Fellowship,简称BSF)小组的组长给我打了每月的例行电话。在简单的寒暄和分享代祷事项后,她问道:“其实我还想问一下,你是否愿意成为一名BSF小组的组长呢?”

我很惊讶,根本没有预料到会被问到这个问题。在电话中沉默了一会后,她接着说,“我们中心的候补名单上有很多女生想要进来一起查经学习,但我们缺乏小组长,所以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承担这个任务。你有兴趣吗?”

我知道能服事是一种荣幸,但我的工作一直很忙,周末还有教会的事工——所以这对我来说有点为难。但是,一想到要拒绝这个合情合理的请求,我就感觉糟透了。我的脑子里闪过几个念头:我是不是很自私?如果我拒绝,我的组长会失望吗?

我无法立即给出答复,所以告诉组长还需要时间仔细考虑一下。她开心地说那就几天后再给我打电话,之后就挂断了。然而,我知道其实我的内心很想拒绝,现在只是在争取时间罢了。然而一想到要说“不”,我就感到不舒服,非常尴尬。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挣扎在“义务”和“想要继续以一个普通参与者参加BSF查经小组”的感受中间,非常矛盾。所以我转而用以下三个原则指导自己决定如何回应组长的要求。

 

1.知道自己为何(为谁)服事

当服事涉及到教会时,那么在决定是否服侍的时候我们应始终定睛于最先把我们放在职份上的那一位。如果依靠其他人指导我们做决定,我们很可能因为想要取悦这些人而认为有义务对一些服事说“是”——但这最终会导致骄傲、倚靠自我和气馁。

在一次教会的夏令营期间,我被邀请带领青少年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就发生了这样的事。虽然我一直希望能把这次夏令营当做一次我个人的退修会,但又不好意思说“不”,于是还是决定去帮忙。

不幸的是,这次经历并不顺利。这些青少年要么想方设法逃过一些讨论,要么就算在场也会静默不语,毫无反应。到了第三天,我因他们不觉得讨论很重要而生气,并后悔当初答应帮忙。然而在一番自我反省后,我意识到在服事中我会因自己的能力而骄傲,并有意取悦他人。在整个过程中,我也忘记向上帝寻求帮助和指导——而仅仅依靠自己过去的经验来判断。

正如歌罗西书3章23-24节所说:“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侍奉的乃是主基督。”

当我们做工或服事时,动机应该是让上帝喜悦而非取悦他人。定睛于上帝将改变我们回应他人的方式,并促使我们审视自己的内心,知道为何服事。

谨记上帝在我们的事工中掌权,我们就会承认自己只是祂计划中的一小部分,并相信上帝会一直为禾场供应做工的人,无论我们是否参与——祂免去了我们仅仅因为有服事的需要而去做工的义务。

 

2.评估自己目前的能力

每个人的能力不尽相同,这取决于在生命每个时节需要承担的责任。例如,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能够兼顾在校园的福音事工和教会的服事。而当我开始全职工作时,情况发生了变化。有一次,除了青年事工外,我还负责了一个福音活动的宣传工作,并且要在朝九晚五工作的同时撰写教会简报,作教会接待组的组长。虽然那段日子很精彩,但最终我也失去了很多睡觉、娱乐以及和上帝亲近的时间。

一个好心的朋友注意到我无精打采,精疲力竭,便建议我在活动结束后好好休息一下。这让我意识到我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我要合理安排时间,平衡日程。

虽然“好好先生”听起来很有魅力,但过于讨好会导致一次承担太多的工作。若时间被分割,分散在几个不同的事工上,我们的精力会耗尽,从而降低日后服事的效率和能力。

正如以赛亚书40章30-31节所说,“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强壮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重新得力。”愿在我们服事的时候记得等待上帝,察觉何时该服事、何时该停下来、何时可以退出去休息。

虽然这有时可能意味着要向别人说“不”,但却能保护我们自己,保护我们服事的人,和我们与上帝同行的心。

 

3.先寻求上帝

我在大学期间活跃在大学生基督徒团契(Varsity Christian Fellowship)里,最后一年,我认为是时候退出服事,专注于学业并开始为毕业后做打算,找工作了。然而,上帝却另有计划。

当一年一度的年终夏令营即将来临时,祂精心安排了一些活动使得我与一位同工有很多共事的时间,我们也借此机会聊了聊下一年的事工计划。

在那些不寻常但及时的闲聊中她问起我是否愿意在夏令营服事。我决定为此祷告一周,并向家人和朋友寻求建议。除了亲人的鼓励外,上帝在一次祷告中通过以赛亚书41章10节对我说:“你不要害怕,因为我与你同在;不要惊惶,因为我是你的上帝。我必坚固你,我必帮助你,我必用我公义的右手扶持你。”

这个应许给了我确据对服事说“是”,我这样做不是出于畏惧、义务或内疚,而是为了回应上帝在那个时刻对我的呼召。

结果,在策划夏令营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很多乐趣,即使有时会在我关键的考试前开会,或者好几次要在周六通勤一小时去参加早会。

当夏令营最终开花结果时,我感受到了团体的温暖、与上帝的亲近,看到参与者享受这些活动时我也获得了满足感。从那以后,我明白了在做决定时首先寻求上帝的智慧,相信在正确的时间,祂会把我安置在应该服事的地方。

 

说“不”也没关系

当我思考以上三个原则时,感到即使我拒绝了做BSF小组组长的邀请,内心也会很平安。首先,在这个时节里我没有感受到上帝呼召我在BSF服事,而是想到了自己委身的教会青年事工需要我在周末有大量的空闲时间。

当我回电话给组长时,我感受到了她的失望,但我向她保证,上帝会供应她,而且祂可能会在另一个时节呼召我回去服事。在我们继续服事并建造上帝的国度的过程中,不论祂把我们放在哪里,我祷告我们都能喜乐地做工,知道上帝是按着祂的计划和美好的旨意精心地为祂的子民做安排的。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奇妙的创造

传道书灵修| 有条件的友谊(有声中文)

作者:Abigail Ellington,美国

翻译:Julia,中国

有声播读:Joya,中国

 

今日读经:传道书第7章

 

“名誉强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忧愁强如喜笑,因为面带愁容终必使心喜乐。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乐之家。

听智慧人的责备,强如听愚昧人的歌唱。愚昧人的笑声好像锅下烧荆棘的爆声。这也是虚空。勒索使智慧人变为愚妄,贿赂能败坏人的慧心。

事情的终局强如事情的起头,存心忍耐的胜过居心骄傲的。你不要心里急躁恼怒,因为恼怒存在愚昧人的怀中。不要说:“先前的日子强过如今的日子是什么缘故呢?”你这样问,不是出于智慧。

智慧和产业并好,而且见天日的人得智慧更为有益。因为智慧护庇人好像银钱护庇人一样,唯独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这就是知识的益处。你要察看上帝的作为,因上帝使为曲的,谁能变为直呢?遇亨通的日子你当喜乐,遭患难的日子你当思想,因为上帝使这两样并列,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后有什么事。

有义人行义反致灭亡,有恶人行恶倒享长寿,这都是我在虚度之日中所见过的。不要行义过分,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何必自取败亡呢?不要行恶过分,也不要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你持守这个为美,那个也不要松手,因为敬畏上帝的人必从这两样出来。

智慧使有智慧的人比城中十个官长更有能力。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世上实在没有。人所说的一切话,你不要放在心上,恐怕听见你的仆人咒诅你。因为你心里知道,自己也曾屡次咒诅别人。

我曾用智慧试验这一切事,我说要得智慧,智慧却离我远。万事之理离我甚远,而且最深,谁能测透呢?我转念,一心要知道,要考察,要寻求智慧和万事的理由,又要知道邪恶为愚昧,愚昧为狂妄。我得知有等妇人比死还苦,她的心是网罗,手是锁链,凡蒙上帝喜悦的人必能躲避她,有罪的人却被她缠住了。传道者说:看哪,一千男子中,我找到一个正直人,但众女子中没有找到一个。我将这事一一比较,要寻求其理,我心仍要寻找,却未曾找到。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就是上帝造人原是正直,但他们寻出许多巧计。”

 

“ 你对这件事怎么看?整个聚会中你都没怎么发言。”当我们一起走向车库时,我的小组长说到。

我叹了口气。有个重要的家庭刚刚离开了我们教会,尽管其他小组的成员分享了他们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对会众造成的影响,我却一言未发。我跟小组长解释说,我的沉默跟教会的生命毫无关系,只是我和这家人其中一个叫Lauren的孩子友谊出了问题。

如果是在过去某些我们相处特别困难的时刻,我会庆幸Lauren一家的离开。尽管我以前不断地去接触她,和她一起祷告去面对各种困难,倾听她和学校同学或运动队友间的故事并努力记住各种细节,但她却很少回应我的努力。然而,就在我们之间的互动刚刚有所好转的时候,Lauren一家却离开了教会。我感觉自己被欺骗了,像是我所有的努力都白白浪费了。

传道书第7章的主题之一是公义,就是讲行事正确并不能保证就会有一个正面的结果。传道书7章14节说上帝让我们遇亨通的日子也遭患难的日子,并且“叫人查不出身后有什么事” 。Lauren一家的突然离开让我震惊地意识到这一点。当我努力去接受我们突然断绝的友谊不再会开花结果时,我不得不正视我对友谊的错误期待。

失去 Lauren使我意识到,我陷入到传道书作者警告我们的那种自以为义的动机里面。作者在传道书中写到:“不要行义过分,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传道书7章16节)。我认为我做出牺牲去爱她,但我的善意和耐心是有附加条件的,因为我想要得到她的感激,我期待我们会走得越来越近——任何与这个目标相左的事情都会被我认为是一种投资的浪费。我真诚地关心着她并努力做她的好朋友,但我同时相信如果我做得足够正确,就会得到与我的牺牲成正比的奖励。

因为我们没有办法靠自己获得足够的公义去避免痛苦或保证幸福,所以我们需要接受上帝的计划并寻求那赐予我们力量的智慧(传道书7章19节)这种力量使我们能够处理生命中的欢乐和逆境,而不让环境来塑造我们的身份,并使我们得以自由单单敬拜上帝,接受祂的主权而不是试图把“上帝使为曲的” “变为直”(传道书7章13节)。

上帝呼召我们成为圣洁是为了我们的益处和祂的荣耀,而不是因为我们可以控制生活并通过遵守规则来得到我们想要的。现在回头来看,我很感激我投入了那么多努力在我和Lauren的友谊上,因为虽然它突然间就结束了,但我知道我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去鼓励她并在她的生命中彰显了基督的爱。

我和Lauren的友谊并没有按照我想要的方式发展,但我学到,当我在上帝的爱里感到安全时,我就能自由表达对他人的爱而无需得到相应的回报。我可以因为上帝创造了他们并且珍视他们,也因为我见证了祂的良善和爱而去关心他人,而不是出于期待人际关系给我想要的结果。

 

 

问题反思:

1.你觉得什么会使你“ 过分自义”吗?这会怎样导致“ 毁灭”?(传道书7章16节)

2.想一下是否有什么事情是你投入过时间或精力但最终却以失望而告终的?尽管这些事情并没有按你想要的方式发展,上帝有没有在其中做工帮助你成长或鼓励到他人呢?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奇妙的创造

我可以跟非基督徒结婚吗?(有声中文)

 

作者:Q Jackson, 美国

翻译:Anna, 中国

有声播读:馨宁,中国

 

他爱我。他人很好——细心、体贴、慷慨、善良。他尊重我的信仰,甚至偶尔会陪我到去教会礼拜。可以说他是我理想中的生活伴侣 ……只是他不信主。

但是单单因他不信主就放弃这段美好的关系实在是令人心碎。我们相处的时间越长,我心里就越矛盾。

很多找了不信主的男女朋友的基督徒肯定对这种揪心的痛苦感同身受。“不要同负一轭”或者“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哥林多后书6章14节),当这条原则要适用在我们深爱的人身上时,就有点难以接受——我们内心强烈的渴望会牵引我们去逾越这条看起来很残酷的界限。

几年前,我就处在这种矛盾中。我们之间刚开始只是朋友关系,没想到会升温,最后就成了男女朋友的关系。

虽然我们在一起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彼此间也很有共鸣,我更是渴望这段感情有结果,但与一个非基督徒约会并不意味着我会和他结婚,我不能、不会也接受不了与一个和我信仰不一致的人进入婚姻。那时,我坚信与非基督徒结婚就是罪。

当我离开家去上大学之后,我们的关系不可避免地走到了尽头。自从那时,我意识到我本不该忧虑嫁给非基督徒是不是犯罪或者可以如何逃脱上帝的惩罚,而是应该在做决定(尤其是如此重要的决定)时从我是上帝宝贝女儿这个角度出发。我不是因着这段关系的结束而痛惜,而是后悔我和他都没能理智地反省为何要结束这段关系。在我眼里,除非满足“基督徒”这个条件,不然我不会接受任何人。但择偶却不是找到一个贴着正确“标签”的人。

当保罗在哥林多后书中反问“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时,他所指的是,一个选择将自己的生命和决定权放在上帝手中的人和一个紧紧抓住自己生命主宰权不放的人走的路是背道而驰的。若一个基督徒将要进入亲密的婚姻关系中,只有两个人对生活和婚姻的态度一致才能合一相处。

但是如果那次我执意要维持那段关系,我就可能嫁给了一个非基督徒。我们的婚姻不是一定会走向自我毁灭——也许我们在这种不协调中仍能够维持婚姻关系。

但是肯定很艰难,相处磨合的痛苦中我也许能更深刻体会保罗这段警告的智慧。

这个男朋友只会用他自己的力量来爱我,生活的艰辛会考验这种爱是何等的有限。当他靠自己变得太无力、太绝望而无法去爱我的时候,他不会转向我们慈爱、美善的上帝来学习如何去爱。当我们争论工作选择、何时要孩子、如何理财,或者何时捐钱帮助贫穷人时,我们寻求指引的方向也会大不相同。他只会依靠从这个世界学到的最好的智慧,有时会与我想依靠的上帝那清洁、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没有偏见的智慧相冲突(雅各书3章17节)。

时间一长,我的忍耐就会慢慢磨走,矛盾冲突带来的疲惫感袭来,每天都会在优先自己信仰的方面遇到挣扎。如果我和上帝的关系越来越差,我可能会不再寻求祂的引领,甚至为了婚姻的暂时风平浪静而放弃信仰的坚守。但是这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我会失去最重要的亲密关系——去认识和爱那位造我的上帝,去在我们的关系中寻得喜乐。

很感恩,我没有去经历这种心碎,而是学会了珍惜哥林多后书6章14节中保罗的警告——这是上帝爱我们、保护我们的恩典。祂给我们这个智慧,能知道该与什么样的人连结,因为祂想给我们最好的祝福。最好的祝福就是能激励我们更深认识祂,更深爱祂的。

对于这个不信主的男朋友,我很亏欠。我多么希望当时很清楚地跟他解释我们这位天上的父亲是何等的慈爱、宽容、满有恩典,我又是何等希望自己的生命(和以后的婚姻)能完全交给祂塑造和引导。

对那些已经与不信主的另一半进入婚姻的基督徒而言,上帝也会给你们智慧去面对,我盼望你们能得着力量去荣耀上帝——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祷告(彼得前书3章1-6节)。我希望你们能够恒切祷告,请求上帝来赢得你们另一半的心。

对那些曾经和我一样挣扎着如何在感情上做出选择的基督徒,我感同身受,分手并不容易。我希望当你寻求上帝的引领时,你能与祂亲近,记起来祂对你完全而丰富的爱。我盼望当上帝引领你得到智慧时,你能经历从祂而来的平安。我希望当你把一切交托祂的手时,把你的职业、技能、想法、恐惧,当然,还有你的关系交在这位窑匠手中(以赛亚书64章8节),并相信祂将把这所有的一切塑造成精美的作品时,上帝会赐你话语使你能向大家做信实的见证。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奇妙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