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娱乐

基督徒享乐,该还是不该?

popcorn

作者:Ansy Wong,英国;翻译:覃函涵,中国

我觉得无聊,无事可干。电视剧也没什么好看的。每天狂看《权利的游戏》的日子我也受够了。我的脸书上也没什么新鲜事,不管我怎么刷状态似乎每天都差不多。周围的朋友们不是太忙就是太累,要不就是没钱出来玩。

我们似乎每天都被一股强大的欲望牵引,想找些乐子。我们每天醒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手机。不管是脸书,还是Instsgram, Snapchat,还是推特,我们总是在不停地刷屏,再刷屏。我们得跟上最新的资讯,得不停的看文字,看消息,点东西…我们就是得找点儿乐子。

找乐子享受生活有什么不对吗?我想寻找一些美妙的事物,欣赏那些能放到Instagram上炫酷的美照有什么不可以吗?我在You Tube上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游戏必杀秘技,我就想玩这个游戏试试手,难道不可以吗?

有什么问题吗?

找乐子本身并不是罪。从天地创立开始,上帝创造我们就给了我们情绪和感官。是祂让我们有知觉、触感、味觉、嗅觉等官能的能力。上帝甚至还告诉我们“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诗篇 34章8节)

找乐子是一种工具和方法,让我们感受到奇妙和敬畏。乐趣能让我们自己和他人们感到高兴开心,甚至能解开紧锁的眉头。我们没有被创造成机器人,只能每天埋头苦干。上帝造天地的时候也在第七天休息了。我们也如此,应该有休息和放松的时候。

度假是非常美好的经历,可以让我们静下来,让身体从紧张和压力之中解脱出来,得到修复。运动和玩游戏也可以让我们的身体,精神和情绪都得到释放和锻炼。我们可以展现出自己好胜和顽皮的一面,让我们的大脑在玩乐中学习如何更好的运筹帷幄,排兵布阵。我们的身体是上帝给我们的,在玩乐中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也能让我们更好地侍奉他。

听音乐会,看表演,或者仅仅是看电影也能让我们深深体味到人类深邃的创造力,也提醒我们造物主上帝是何等的伟大,竟能赋予人类的大脑如此丰盛的创造力。复杂的故事情节峰回路转,音乐的乐章层层递进直到那最后一刻的华章完美落下,这些都能让我们细细品味音乐和艺术的魅力,但最终,让我们体会到上帝的伟大并献上赞美和敬拜。

“因为万有都是靠祂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借着祂造的,又是为祂造的。”(歌罗西书 1章16节)

我们被造的时候就有感官,用来体验事物。我们是借着上帝所造的,也是为祂而造的,为着敬拜祂,归荣耀给祂。

享乐本身如果变成终极目的就不对了

如果我们没有节制地享乐,把找乐子本身变成终极目的就不对了,会引发很多问题。我们经常听人说:“万事中庸为上。”父母如此说,师长如此说,营养师如此说,医生也是如此说。任何事情都切忌太过。玩游戏太多会导致反社会行为。吃太多糖会得糖尿病。看太多Netflix电视剧会让人变傻。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哥林多前书 6章12节)

从这节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仅仅是要中庸,有节制,还要明辨事理。当然,我们有自由,但是并不是自由范围里的所有事情都对我们有益。另外,被身外之物所辖制是不明智的,这样一来就是上瘾了。

如果享乐只是为了取悦自己,那就不对

流行文化告诉我们应该:“吃喝享乐,开心至上”,但圣经的教导却截然相反。“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上帝而行”(哥林多前书 10章31节)

没有人不喜欢看情节丰满的电影。但如果我们因为看了最新的电影,就带着炫耀的心态,那就不对了。如果我们拍下自己吃到的美味汉堡是为了得到很多人点赞,并想告诉别人:“看看我,多酷”,这是罪性的一种,叫自傲。自傲让我们的“自我”膨胀。在我小时候有一位牧师讲过,“放大自我”就等于“让上帝渺小”。所以当我们以自己,或者以外物为荣,而不是以上帝为荣的时候,享乐就不对了。

圣经告诉我们万事都要为上帝的荣耀而行。我的所吃,所喝,所看是否让上帝喜悦,荣耀上帝?还是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享乐变成偶像就不对

任何代替上帝的事物就是偶像。甚至我们的手机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偶像。我们沉迷的漫威电影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偶像。如果我们重视这些东西过于我们重视自己与上帝的时间,这些东西就是偶像。

我的看法是:当我们痴迷于社交软件,手机,Netflix电视剧,或沉迷于得到更多“点赞”,或在意某样东西比我们与上帝的关系还要多时,我们就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偶像了。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埃及记20章3-5节)

享受乐趣不是罪。上帝创造万物,使之成为美好。我们也能看见万物之美。但如果我们崇拜受造之物而不是造物主的时候,我们就大错特错了。比如说性关系。性关系乃是为婚姻而设,是丈夫和妻子之间表达爱意和亲密的行为和方式。可现在性关系被封为至宝,成了人人必须的日常品。

问题就是,我们越是追求享乐(而不寻求上帝),我们就越容易沉迷其中,而享乐就越容易成为我们的偶像,但我们却不会从中得到满足。我们会不停地填补内心那个黑色的空洞,周而复始。我们会不停地想找寻新鲜乐子,等待新鲜惊喜,因为旧的东西我们都会逐渐厌倦,喜新厌旧。

如何在享乐的同时荣耀上帝?

把我们惊叹和敬畏的眼光重新对准上帝。记住,上帝才是这些美妙事物的创造者。

转向上帝,敬拜上帝。因为最终只有上帝才能让我们满足。

寻找属灵的追求来荣耀上帝。问问自己:这件事是让我得荣耀还是让上帝得荣耀?这件事有没有帮助我亲近上帝,让我的灵命增长?还是让我陷入罪性,或者让教会弟兄姐妹跌倒?

最后,问问自己:我能不能与人分享这个经历并带领他们敬拜上帝?

偶尔让自己远离享乐也是个不错的主意。暂停对属世享乐的渴望,转而去渴望上帝的同在。花时间与上帝相处,渴望从上帝来的惊喜,给予上帝完全的赞美和荣耀和祂应得的敬拜。感谢上帝的慈爱和恩典。放下手机,拿起圣经。让上帝的话语给你喜悦。你会发现上帝的话语你会越读越爱,而且祂话语中的新意是延绵永恒的,不会让你厌倦。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英文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你娱我乐)


submit_article

迷上Super Junior的我差点迷失自己

5-Signs-that-Something-is-an-Idol-in-your-Life
作者:Grace Debora ,印度尼西亚;译者:Fish Lin,香港

2009年,我没抵挡住韩流的侵袭,不可自拔地成为了K-pop的狂粉。那时,我疯狂地爱上了由12位成员组成的男团——Super Junior。一下课,我便会跟几个朋友兴奋地聚在一起讨论我们喜欢的成员、前一天晚上看过的Youtube视频,还有各类关于他们的消息。

流行文化早已成为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有谁没听说过流行天后Taylor Swift,英国天团One Direction,还有最近大热的韩剧《太阳的后裔》里的国民老公宋仲基呢?在这个资讯时代里,我们可以分分钟掉进对“偶像”的迷恋里,迷失在他们的动态当中。拿我来说,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差不多一年,直到上帝最终将我拉回正轨,让我意识到之前自己的人生重心发生了偏移。

现代社会,“偶像”被用来形容名人,抑或是一些我们尊重并视为英雄的人。但在圣经里,“偶像”指的是别的神或是取代上帝在我们生命中地位的任何事物。事实上,上帝给以色列人的第一条诫命便是:“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埃及记 20章3节)。在那个拜偶像的时代,上帝明确地要求祂的子民只可敬拜耶和华。

现在,上帝对我们的要求也依然如此。不过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偶像”。对我而言,以下几点便是帮我辨别自己是否有 “偶像”的参考因素:

1.时间

从我们为某件事所付出的时间可以看出此事对我们的重要性。当我沉迷Super Junior时,我会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下载并观看他们的视频,浏览他们的消息。

2.精力和财力

跟时间一样,我们会发现自己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花费大量精力和金钱。我记得自己当时就花了很多钱买Super Junior的专辑,参加他们的演唱会,并收集他们的周边,甚至参加了一些国际粉丝俱乐部举办的节目。情感上,我已经如此投入,以至于要是有人敢说我最喜欢的艺人的坏话,我就会翻脸 ,甚至厌恶这些人。

3.手机内容

从我们平时上网浏览的内容,播放列表里播放的歌曲或视频,以及社交账号上关注的信息都可以看出我们在为什么着迷。之前,我手机里所有的图片都是Super Junior,播放列表里收录了他们几乎所有的歌曲,社交账号里也都装满了偶像和粉丝俱乐部发出的各种更新。我关注了超多的K-pop新闻网站,甚至为了随时看到他们的动态而注册加入了一个外文网站。

4.事态

当上帝不再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位时,我们的生命状态便不一样了。它变得杂乱无序,事情往往都是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当我全身心地投入Super Junior时,我变得失眠,课业乱七八糟,对教会的侍奉也提不起精神;虽然坚持了一个圣经阅读计划,却根本没有读进去上帝的话语。

5.交际圈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在我的生活当中再明显不过了。我所有的好朋友都爱着同一个男团,一起做着相似的事情。起先,我们聊得热火朝天,特别玩得来,但后来发现其实这让我一无所获。

我减少了在教会的时间,除了一起追星的好朋友之外,也懒得去结交其他的朋友。我觉得没有必要跟其他朋友在一起,因为我觉得追星的小团体是最棒的。渐渐地,我发现有些人不愿意再和我们一起玩了,因为他们觉得被我们遗弃了。

尽管上帝通过朋友、教会讲道和灵修来警示我,我却依然选择无视这些迹象。直到一次讲道逼着我质问自己“我是谁”,“我为什么而活”,我才醒悟自己之前一直在浪费生命。当发现上帝其实已经不是我的敬拜对象了时,我充满了悔恨与罪疚。我竟将Super Junior当成了自己的偶像。

于是我悔改了。我删除了所有的视频。扔掉了收藏的周边,基本上清空了关于Super Junior的一切。起初这很艰难 ——不过这种感觉只持续了一个礼拜。最困难的地方其实是聊天再也跟不上话题了。我试着换话题,有时候很成功,有时候却没那么走运。不论怎样,还是感谢上帝帮助我维持了和朋友们的友谊,甚至还带回了那些我曾以为失去的好朋友们!

偶像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呈现形式,它们可能是我们的工作、社交媒体、电视剧,甚至教会的事工——任何使我们失去人生焦点并影响我们与上帝单独相处的事情。在大学里,我还迷上过电影。好在上帝告诫了我,并使我改正。

上帝不会允许祂的孩子们一直活在罪里。祂想要我们按照祂的计划和要求来生活。因此,上帝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让我们回转归向祂。如果我们意识到上帝正在催促我们回家,便马上回转吧。让我们将上帝摆在自己生命中最靠前的位置!

图片来源: mduangdara via Foter.com / CC BY-SA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你娱我乐)


submit_article

悼念一个美好的声音和灵魂——Christina Grimmie

15668879210_941db9e381_b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翻译:钟林君,中国

过去的这个周末对音乐界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时刻。

Christina Grimmie突然遭遇枪杀,这让我与全世界许多人一样倍感震惊,内心久久不能平复。年仅22岁的Christina Grimmie是美国Youtube上的翻唱明星,第六季美国好声音的前三强。上周星期五的晚上,在与流行摇滚乐团Before You Exit结束弗罗里达奥兰多的巡演后,Christina Grimmie在签名环节被一名男子连击三枪,不幸身亡(警察已证实凶手名叫Kevin James Loibl,27岁,可能是一名疯狂粉丝)。

虽然我算不上Christina Grimmie的忠实粉丝,但听到她的死讯还是让我很吃惊,很难过。或许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已经认识她。我观看过她早期在Youtube上发布的翻唱音乐视频,她总是一边弹着键盘,一边用灵魂在歌唱。之后,我也看着她一点点成长,最后在美国好声音第六季闯入决赛。我记得当时很惊叹她那么年轻竟如此有才华。好声音第6季过后,我还会时不时地重温她对Jason Mraz的《I Won’t Give Up on Us》和Drake的《Hold On, We’re Going Home》这两首歌曲的翻唱,因为实在是太好听了。

虽然我没有特别关注她近期的活动,但是Christina是让我听过就永远不会忘记的歌手之一——对我来说,她是《美国好声音》上出现过的最美的声音(除了第一季之外,我全程关注了其他9季《美国好声音》)。所以,跟其他人一样,对她的突然遇难,我感到很气愤。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也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她身上,特别是在这样一个花样的年纪。

跟其他人一样,这两天我也是一遍又一遍翻看Christina Grimmie的Youtube视频,紧跟每一个与这件枪杀案有关的新闻,希望可以为心中的疑问找到一丝答案。为什么上帝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她还那么年轻?凶手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现场的保安工作不做得更严密一点?

让人难过的是,我并没找到想要的答案,而是找到了其他一些信息。比如Christina Grimmie“对每一个人都很友善”,她很爱主,也很爱她的家人。实际上,2013年,她在推特上发表了一条推文(现在很多粉丝重新把这条推文转了起来):“有时,你并不知道为什么上帝会允许糟糕的事情在你的生命里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因此停止信靠祂(Sometimes God allows terrible things to happen in your life and you don’t know why. But that doesn’t mean you should stop trusting Him)。”

哇哦。

虽然我确信她在三年前写这条推文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会在今天这样的时刻产生怎样的意义,但我相信,在这个难过的时候,我们需要听到这样的话语,并从中得到安慰。

最终,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为什么上帝会允许悲剧发生在我们的生命中,或其他人的生命中,但是我们可以信靠祂,因为当祂的爱子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时,祂也经历过同样的,因失去心爱之人与遭遇不公而带来的心痛与悲伤。我们可以信靠祂,因为虽然不好的事情发生,死亡也会将我们与心爱之人分离,但我们会再复活,再重聚,因为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4节)。我们可以信靠祂,因为有一天,祂会让这个世界恢复秩序(诗篇135篇14节;启示录21章4节)。

Christina,谢谢你这样惊人的提醒。虽然我们会十分想念你和你美好的声音,但是知道你现在在一个更美好的地方了,愿我们的心就因此而受到安慰。在我们继续为你的生命庆祝,也为你的去世悲伤的日子里,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被提醒,要时时转向上帝,一如既往地信靠祂。

图片来源:Disney | ABC Television Group via DesignHunt / CC BY-ND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你娱我乐)


submit_article

娱乐让我变得“傻”、“盲”、“弱”

How-Entertainment-Made-me-FAT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翻译:Iris Ding,中国

我最近心情不大好,当然不是因为Taylor Swift和Calvin Harris分手了这事儿(虽然说确实挺意外的)。

其实,我不开心完全是因为Johnny Depp的事情。很明显,我是忠实粉丝。我对德普叔的迷恋始于2003年他主演的迪斯尼传奇电影《加勒比海盗:黑珍珠的诅咒》。而现在,你应该已经读到了关于他与前妻Amber Heard的离婚闹剧——有传言说Amber Heard在德普叔母亲去世不久就申请了离婚。就在前不久,我还了解到他最近的新片《爱丽丝梦游仙境2:镜中奇遇记》在媒体的一片叫骂声中票房一败涂地。

你要是对这些事情完全无感,我也不怪你。明星八卦本来也不是所有人的菜——我的同事就似乎完全不关心德普叔的窘境。

不幸的是,对我来说,关注娱乐新闻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最浪费时间的活动之一了,其他还包括刷Facebook和Instagram,网购以及看在线视频。我容易迷上选秀节目(例如《xx好声音》)、各种综艺节目以及极少量的韩剧——比如最近大热的《太阳的后裔》。老实说,我原本昨天晚上就该写这篇稿子了,结果却在Youtube视频封面上看到了宋仲基的脸,于是看了一晚上中国版“跑男”。烦!

其实,我觉得我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着迷了。比方说,我不会再把每一个晚上都耗费在娱乐上,最多一周有个一两天。而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最近忽然意识到娱乐把我便得“傻”(愚蠢)、 “盲” (盲从)、“弱”(软弱)了。

“傻”(愚蠢)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晚上的大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屏幕,不是电视就是电脑。 几乎每天晚上下班后都是这样的节奏:吃饭、洗碗(或者晾衣服),洗澡,然后窝在沙发里两个钟头直到睡着。

这样没头脑的日常,让我的大脑不再灵光,也把我变成一个不加思考的懒虫。 我不但没有留心 “要爱惜光阴”(以弗所书5章16节)的呼召,反而还愚蠢地挥霍着自己宝贵的时间——这些时间原本可以用来与上帝及弟兄姊妹建立关系并帮助自己成长的。

好多次,我原本应该准备周末带查经的材料或读读我那角落里落土的书,可我却依然无法控制地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毫无意义和价值的事情上。我知道我已经无法自拔了。

这样一个晚上过去的时候,我总是充满了愧疚,不住地祷告请求上帝的原谅。但是事情已经发生,并且第二天早上我总是无法专注于手头的事情——我的思想和情绪还依然在前一晚的电视里。

“盲”(盲从)

我必须承认,在自己沉迷到这个地步之前,当个娱乐控还是多少有些好处的(对,你没听错)。 首先,这是个非常好的开启对话的话题。我对于流行事件和话题的了解让我在朋友中非常受欢迎——也可能只是我的主观认为。其次,这些话题对于我在教会和年轻人互动并用现代的例子来阐释圣经中某些教导十分有帮助。

但是我很遗憾地承认我对媒体的过度消费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思辨与阐述能力。我大多数时候都坐在屏幕前被动地接收电视上的信息,而很少去提问和过滤。任何一种想法和生活方式,被媒体刻画为“正常”后,都变得可以接受了。 我还记得有一个美剧中,主角陷入三角关系,到最后,我都已经觉得这事儿太正常,甚至都开始同情主角。

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我们对于不圣洁的行为已经不再“大惊小怪”,并且我们对“罪的公然欢庆”见怪不怪了。我发现我不再去质疑所流行的趋势和行为,也感到很难去说明一些事情为什么是不对的,只能简单地说一句: “圣经上是这样说的”。 我已经渐渐失去基督徒看问题的视角,因为我每天都沉浸在媒体宣传的垃圾信息中。

“弱”(软弱)

我们都知道,娱乐业总是在描画一种夸张的现实,无论是上层生活的浮华闪耀还是理想化的爱情,我们都会无法控制地去将我们的生活和银幕上的做比较——然后感到小小的“羡慕、嫉妒、恨”。

“如果我能那样生活会是怎样的呢?”或者“要是我像X一样漂亮、聪明就好了”,类似的想法总是会窜进我的大脑。有时候,我甚至会埋怨上帝为什么不多给我一点才能和天赋。但我很快就会否定这样的想法,并为自己沉迷于比较和不满感动生气。

每次我看到宣扬美貌、财富、才能的新闻或者电视时,这样的想法就变成一个死循环。我知道解决问题的方式很简单:避开一切会引起我对自己现状不满的节目和活动。声明:这不是鼓励大家从此切断所有形式的娱乐,或者劝大家把电视、电脑以及一切电子设备烧掉——只是要有智慧地生活。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受到不同事物的试探,我们得明白是什么让我们的心绪摇摆。

这段时间,我开始关注自己的时间管理并且问自己:“我对时间的花费是否让我更爱上帝与他人?还是让我变得“傻”、“盲”、“弱”?

对我个人而言,腓立比书4章8节帮助了我决定应该制定什么样的媒体播放列表:“弟兄们,我还有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

我再也不要“傻”、“盲”、“弱”下去了!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你娱我乐)


submit_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