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婚姻的意义

一个人也很完整:我是如何学会爱上单身的

作者: Jacqueline So,菲律宾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洋澜,中国

 

一天晚上在查经小组,我们已经拥有幸福婚姻的小组长请我们组里的单身人士分享为什么自己仍然单身,以此来引入当天的查经主题。大部分的回答都类似于“我还没有遇到那个对的人”以及“我在等待上帝安排的完美时间。”

轮到我的时候,我说,那是因为我手头有太多事情要做了——我也仍然想以单身的身份去做这些事:我想体验独自在另一个地方生活的感觉;我想周游世界,随心所欲地做一些事而不必考虑别人的日程安排。

简而言之,婚姻对我来说不是目前的头等大事。

我想,和朋友们渴望结婚的回答相比,我的回答可能属于小众范畴。根据我的观察,女生们在人生早期就学到一点——我们不应该也做不到独处。

这样的信息无处不在,从我的家庭和我成长的文化背景,到我读的书和我看的节目中,比比皆是。当然,女人也可以坚强和独立。但就像电影《魔法奇缘(Enchanted)》所展现的那样,所有女生的人生核心几乎都是“梦想着真爱之吻”——不管这一吻是来自英勇的拯救者还是忠实的追求者。爱情(不论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都是让女人完整的关键。

当我们的小组长在查经结束时为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单身姊妹祷告,希望我们很快能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时,我就更加确定:即使在教会里,很多人也认为单身是姊妹们需要摆脱、忍耐和处理的事情。

今年,我33岁了,是“母胎单身俱乐部”的正式会员。我曾经有过两个喜欢的人——都是我单相思,而且我只试过一次约会。在我人生的前25年里,我一直认为会沦落到单身的人,要么是没有魅力的人,要么是那些对男生来说在某一方面做得太过或者另一方面做得不够的人。我也曾觉得独自吃饭、看电影及面对世界实在很可悲。

作为一个似乎从未对任何人有过浪漫吸引力的女孩来说,这种想法让我没有安全感、不确定自己的身份。我不想随便找一个人凑合,因为我不想要一个我不能尊重或不能坦诚相处的伴侣。但要我为了摆脱单身状态而妥协自己的个性和兴趣,使自己成为一个男孩子更会喜欢的女生,我也感到有压力。

从青少年时期起,我读得最多的关于爱情的基督信仰书籍之一是Eric Ludy和Leslie Ludy合著的《上帝也写罗曼史(When God Writes Your Love Story)》。这本书引入了一个一直陪伴我到成年的概念。在书中,Ludy夫妇对比了两种处理渴望和欲望的方式。一种是尝试用自己的力量去抗拒它,即便我们在心里哭着乞求得到它。另一种是聆听那“更甜美的歌曲”——发现比你最初渴望的东西更美丽、更令人渴望的东西。

有很长一段时间,对这个概念我都不是太明白,直到上帝开始为我演奏那首更甜美的歌曲。我是一个从小就被教导要厌恶孤独的多愁善感的浪漫主义者,但孤独正是我所需要的。

为了学会如何独处,我必须独处。

是恩赐,不是诅咒

当今世界——甚至教会——对单身的看法,都与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章的看法完全相反。在谈到婚姻和单身时,这位著名的单身使徒说:“……各人领受上帝的恩赐一个是这样,一个是那样”(第7节)。这两种身份都是上帝赐予的礼物,而不是我们以为的“婚姻是祝福,单身是诅咒或负担”。

上帝第一次挑战我对婚姻的渴望是在我和父亲从伦敦旅行回来时16个小时的飞行中。这是我梦想中的城市,一个我一直“保留”作为未来蜜月目的地的地方。但是,单身竟然也在那里玩的非常开心之后,主感动我,让我反思为什么我会想把这次旅行留到婚后。婚姻对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想结婚是在出于某种错误的目的吗?

当我第n次希望自己能结婚,这样我就能有自己的住所时,一个大大的提示出现在我心中(在我的家庭文化中,婚姻几乎是年轻女性离开父母家唯一可以被接受的理由)。令我惊讶的是,上帝对我抱怨的回应基本上是问我:“那么,你拥有这个地方后,要怎么处置你的丈夫呢?”

祂的问题使我意识到我真正想要的是独立。我一直把婚姻看作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是走出去、开始真正成年生活的一种方式。

内心深处,我希望我的白马王子出现只是为了我的方便,而不是因为我准备(或愿意)忍受和他一起生活的各样挑战(哥林多前书7章28节)。我一明白这一点,婚姻对我就开始失去了它的吸引力,因为我知道盲目地追求婚姻不仅会给我自己也会给他人带来痛苦。

相反,我开始请主用婚姻之外的新梦想和渴望填满我的心。祂把我引向了一份我热爱的事业(不过我没有嫁给事业),并让我注意到了生活中其他那些本来就已经在带给我喜乐和满足的事情,我曾以为只有婚姻才能给我带来这些。

没有分心的服侍

“我亲爱的山姆,你不能总是分心。你必须在未来的许多年里单一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去度过。有那么多的事物等着你去享受,那么多的角色等着你去扮演,那么多的事情等着你去完成。你在故事中的角色要继续下去。(My dear Sam, you cannot always be torn in two. You will have to be oneand whole for many years. You have so much to enjoy and to be and to do. Yourpart in the story will go on)”[KC1] ——佛拉多·巴金斯(Frodo Baggins),《指环王:王者无敌(The Lord of the Rings: Return ofthe King)》

在哥林多前书7章32-35 节中,保罗指出单身的人是“为主的事挂虑”,他们“殷勤服侍主,没有分心的事”。在过去的8年里,我终于明白了祂的意思。

我上大学以来的一个爱好就是经常逛我最喜欢的粉丝论坛。当我开始与我在上面结交的朋友谈论上帝,甚至辅导和照料我在社交软件Tumblr和Discord上遇到的年轻女性时,这个爱好变成了一项意想不到的事工。

今年早些时候,我庆祝了一名澳大利亚青少年的高中毕业,我已经当她的“妈妈”四年了,也从她那里收到了我的第一份母亲节祝福。

在我独自第一次海外旅行时,我第一次与两个和我聊了五年的网友见面。我们花了一周的时间深入了解彼此,让网上的联结成为了一段持久的友谊。

因为我没有结婚,没有另一半独占我的时间和注意力,我就可以把这些分给那些上帝带领我去服侍的人,即使他们住在不同时区的地方。当我一个人坐飞机旅行时,上帝也带领我在途中认识其他人,让我知道即使我独自一人,我也不必感到孤独。

我从单身中学到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就是无论我身在何处都去操练上帝的同在,当我感到孤独时就求助于祂。

有一次,天渐渐黑了,我在曼哈顿的中央公园闲逛时迷了路。我当时几乎恐惧地无法自已了。因为这个公园在晚上是公认的吸毒者和小偷的聚集地。让我能够坚持找到正确出口的就是我一直不停的祷告。我真的觉得自己不孤单,祂不仅保护我,还向我展示我周围祂所创造的自然之美。

我接受单身这份礼物已经八年了。我经常在餐厅里一个人吃饭,一边读着一本好书,一边享用我的晚餐。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上映的那个周末,当坐在电影院看到“爱你三千遍”那一幕时,我哭了,而我的两边坐着的都是我不认识的人。我独自一人在新加坡、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曼哈顿的公园里散步。

在很多人眼里,我“单身”且“孤独”。有时我也会想“如果我不是单身的话……”,在那样的时候,我会请求基督里的好姐妹们为我这方面祷告。但不论如何,最终,我总是回到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一生的旅程都是为了发现上帝才是我的终身伴侣。无论我未来是单身还是会结婚,对上帝的追随才让我变得完整。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结婚不可能让我一夜之间脱胎换骨:婚后我才认识到的五件事

作者:Jane Lim, 菲律宾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翻译:Cindy Wang ,澳大利亚

 

很久以来,我一直期待着结婚,读了很多相关的书,并且为之做了我能想到的一切准备。

感谢上帝安排了多位年长睿智的夫妻在我和我当时的男朋友(现在的丈夫 )身边,陪伴我们,分享他们关于婚姻生活的故事和见解。

然而,婚后仅短短9个月,我就发现,有些事情、情况、和情绪跟我单身时想的不一样。我其他新婚的好朋友也有同感。

因为自己走过这段从单身到婚姻的心路历程,所以希望接下来我的分享能让正走在这段旅程上的朋友们受益。首先,我想鼓励那些正在约会和等待进入婚姻的朋友们在情绪方面做好准备。第二,我想鼓励那些单身的朋友们重新思考一下他们对婚姻的设想。

下面这几点就是我在婚后才完全意识到的:

 

1. 我们还是结婚前的那个我们,没什么两样,但这没关系。

早在婚礼前的几个月( 甚至更早些时候 ),我就已经开始想象婚后的自己是什么样。我以为自己会成熟一些——欣然地做家务,煮饭,处理账单。内心深处,我期待结婚就像按下重新启动键,直接给我一个崭新的生活, 而我也会自动进入角色。

所以,婚后我给自己列了一长串清单,并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但几个月下来,我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有的时候,我就是不想再思考该做什么菜吃了。

遇到这种情况的不只我一个人。我的一个好朋友在婚前几周就承认,她对将要扮演的“妻子角色”感到不安,不确定是否能肩负起煮饭和其它家务活的重担,这毕竟和她以往的生活大不相同。另一个比我们早结婚的朋友更有趣,有一次她竟然为了坚持自己做饭不让丈夫帮忙,而与丈夫吵了一架。

我和朋友们所学到的是,想成功扮演好贤内助没有问题,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成为自己想象中的那个“传统” 贤妻 。

《箴言》书31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敬虔女人(妻子和母亲)的完美形象,但这一章的重点并不是要我们达到那里面的每一项标准,而是要我们成为“敬畏耶和华的妇女”( 30节)。另一段经文是加拉太书第5章,它谈到我们在基督里的自由,以及这种自由如何帮助我们追求敬虔和结出圣灵的果子。这段经文特别鼓励我:

“唯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 ( 6节);“弟兄们,你们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将你们的自由当做放纵情欲的机会,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侍” ( 5章13节) 。

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地照顾好自己的配偶,以此在婚姻中敬重上帝,就足够了。对我来说,这意味着要把先前我对“好妻子”的设定放下,不再为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感到内疚,并在有需要的时候向丈夫寻求帮助。

结婚不可能也不是为了让我一夜之间脱胎换骨。

唯有耶稣让我成为一个新造的人(哥林多后书5章17节);并且祂一直在我里面动工(腓立比书1章6节)。

 

2. 不必要总和另一半待在一起,但应该尽力满足彼此的需求

一个朋友告诉我,她有时要刻意熬夜,来更多地陪伴丈夫。不过她也意识到,两个人也可以继续自己以往的作息习惯,这样她的丈夫能有“独处的时间”来充充电。

我和丈夫当年谈异地恋的时候,我就非常注重独处的时间。不过只要他来找我,我们都会尽量多地待在一起。婚后,我发现夫妻的确需要各自“独处的时间 ”,对我丈夫来说,独处就是可以玩他的游戏,而我则喜欢阅读。

我曾经认为共同的兴趣应该是自发的,而不是勉强的。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这样,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可以尝试新事物。对我来说,因为丈夫喜欢打游戏,所以我会去尝试多玩一些游戏,而他则愿意陪我看,也学着欣赏一些我喜欢的电视节目。

我想起腓立比书2章中的这些经文:“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 3-4节) 。有趣的是,约翰派博说,“‘事’”是翻译时后添上去的,原文是 ‘自己的’ 和 ‘他人的’,并没有指定是什么, 所以涵盖了各种可能。不管是重大问题,还是细枝末节的小事,都囊括其中。

总的来说,经文教导我们,要刻意地考虑和满足对方的需求。如同正常的基督徒生活一样,婚姻中的我们,正如鲁益师所说,不是轻看自己,而是少为自己考虑,多为对方着想。

 

3.知道我们和另一半有差别是一回事,真正生活起来却不大容易

我老早就知道丈夫对音乐的热爱。这些年来,他为我制作了许多音乐播放列表,带我到处去看演出。虽然我也喜欢音乐,但直到我们结婚后,才意识到他连放松都是通过听音乐完成。而“放松”对我来说是安安静静(当然有时不太可能)。所以,我们俩要学会兼顾对方:有播放音乐的时候,也有享受彻底安静的时候。

我的丈夫对烹饪也情有独钟,并有自己的一套。我们一起煮饭的时候, 他会很坚持某些步骤——食材的切法、调味、搅拌的方法等。起初,我觉得他毕竟在烹饪上更有经验,所以尽可能听从指挥,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的方法也不差。

从这些小细节中,我认识到,这是一种平衡,也学会去为对方调整,乐意听取对方的意见,但同时也真诚地表明我的需求和感受,当然表达时用尊重他的温柔语气(并不总是容易做到 !)

圣经也如此教导我们,我们共同构成基督的身体:是不同的肢体,有着不同的功能,不同的恩赐和个性, “免得身上分门别类,总要肢体彼此相顾。”(哥林多前书12:25)。因此,我们可以用哥林多前书13章教导的爱的原则来处理婚姻中夫妻间的差异。

 

4. 性(和亲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我得承认,我对性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青少年时期读的那些爱情小说,直到成年后还在受其影响。其苦果之一就是接触色情和手淫会歪曲你对性的看法,这种影响会持续到婚后。

我婚前以为(也是一个误解)夫妻之间的性是“自然而然的”——容易产生渴望,也容易执行( 通过练习)。另外我也以为进入婚姻就能摆脱欲望和色情的诱惑。

但结了婚的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事实是,性需要双方的努力——欲望并不是常有的,过程也不总是你想象的那般愉悦 (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章中所说的,性是婚姻的责任,丈夫和妻子在这方面应该彼此顺服,甚至需要为此祷告)。 然而,当夫妻情投意合时 (感受彼此的情绪、主动帮对方有更好的感受), 加上温柔、真诚的沟通以及愿意付出和服侍对方的心态,而不是一味地索取和领受时,夫妻间的性生活是可以美好的。

最好忘记你从电影中学到的关于性的事,那些都太不现实,且毫无益处(如果你为此挣扎,是时候祷告和寻求医治了)。我很感激我的朋友中至少有几位 (有基督徒也有非基督徒)能够在我婚前与我分享实用的建议,比如要与配偶建立一个安全的空间, 来更好地在这方面沟通。

 

5. 我仍然会感到孤独

这一点让我很惊讶(可能也让单身人士们感到惊讶)。即使丈夫坐在我旁边,我仍然会有些许孤独感。当然我们还是有很多时候心意相通的,但不是每时每刻都如此。

我认为婚后我认识到的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即使结了婚,我也不能指望丈夫来满足我所有的需求;这不是他能够或应该承担的。

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只有上帝能填补我的空虚感。这种我一直感受到的不满足让我更渴望寻求祂,亲近祂;请祂更深地进入我的心灵和生命;并且更多地依赖祂,而不是我的丈夫;因为只有祂才能给我满足和喜乐。

最后,婚姻关系好比基督与教会的关系(以弗所书5章21-33节), 婚姻是上帝厚赐给我们的礼物,但并不是让我们从婚姻中寻找只有上帝才能给的幸福和满足,而是要我们通过婚姻更“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并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以弗所书3章18-19节)

婚姻中最美好的时刻,让我们预先尝到些许天堂的滋味,体会与上帝联结是怎么一回事。而在我们最软弱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确信,无论我们多么不完全,因着基督那一次的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了(希伯来书10章14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