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完美主义

【6月图文特辑】祂爱你本来的样子

绘画:Eve
*内容节选自雅米文章《我竭力追求着完美,抽不出空明白,这世界从来就不完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交订阅号里充斥着《吸引力法则》、《精致女孩的秘诀》、《招人喜欢的五招要诀》……

那些信息仿佛都在告诉我们,成为一个受人欢迎、拥有完美人设的人生才是成功的。

一开始,我也觉得这些对我很有帮助,作者讲的也非常有道理,可渐渐地,我的生活目标从荣耀上帝,变成了“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完美”,我开始照着这个世界的标准去看待和要求自己。

然而,爱我的祂,却不是这样看待我的。

 

 

*此图文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好妈妈,坏妈妈

作者:惊悦   有声播读:以晨

 

孩子两岁以前,我自认为自己是个不错的妈妈。无论是半夜孩子胀气哭闹,还是拖着疲惫的身子起来喂奶,我都毫无怨言甚至享受其中;

孩子一点点长大,从蹒跚学步到牙牙学语,我感到自己的里面似乎有了前所未有的忍耐和温柔。

孩子不小心弄坏物品,或是在试图挑战权柄的边缘,我都可以不含着怒气地去纠正他,帮助他。

当别人说养孩子很累时,我似乎表现出一丝鄙夷,在母亲的职分上尽好自己的本分,怎么会那么累呢?

孩子临近两岁,自我意识越发强烈,但一切似乎仍在我的“掌控”之中。

所发生的状况仍是我靠着自己就可以解决的,我仍然“享受”着做母亲的喜乐。

但在上帝眼中,这样的自信是很危险的,因为我似乎打算不那么彻底地依靠上帝,打算与上帝合作来养儿育女。

不久前,孩子腹泻,反反复复三四次,时间持续了三周左右。我在心里为自己树立的的“好妈妈”人设就这样崩塌了。

都说孩子生一次病就会长大一些,这话是确实的。

在孩子情况好转后,脾气明显执拗了许多,因为腹泻要控制饮食少食多餐,结果孩子对食物的渴望越发强烈,每天睁眼闭眼就吵嚷着要吃。

因为体力逐渐恢复,又开启了探索世界模式,小手小脚每天不停歇。

生病前,口头提醒大多是管用的,但是生病后爸爸妈妈的话似乎都成为了无效指令,这个两岁大的孩子每天在“饮食”和“界限”上反复挑战着我想成为“好妈妈”的决心。

我深知做父母不容易,但是在育儿过程中自己的成长也会让我增添不少信心,我也自认为心里是在依靠着上帝,毕竟在祂没有难成的事。但是环境可以显明我里面的信心和我的光景如何。

我以为,一个好妈妈是对主忠心,在育儿的事上殷勤,努力成长,松弛有度地去教养自己的孩子,最重要的是按照上帝的标准。

但是当孩子腹泻甚至脱水的时候,那些好妈妈法则一个都不能派上用场,终于,我发现如果只能在妈妈的前面加一个形容词,我会加“依靠主的”。

然而当我想要真实地在环境中依靠主的时候,我体会到了使徒保罗所说的“两个律”的挣扎。

当孩子因为不能心满意足地吃东西而发脾气时,我发现我不再能够温柔忍耐给他安慰,更多是对孩子以怒气回应,即便我知道他也不舒服,但我还是在心中为自己找借口说,我实在是太疲惫了;

当孩子身体不舒服时,陷入忧愁似乎比相信上帝的良善更容易;

当孩子体力恢复,调皮和对父母的挑战不断升级的时候,不耐烦早已取代了我的理智和耐心;

当孩子腹泻反复,我需要更谨慎地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时,我发现自己里面并不愿意做这样一种“付代价”的母亲,我希望我可以如往常一样,随性自由,孩子健康喜乐,而不是每天在孩子的饮食上谨小慎微,

我的心在“我想做的”和“我该做的”之间出现了挣扎我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坏妈妈”

原来,我并不是一个“好妈妈”,在事情没有超出我能力范围的时候,我很容易做好,也很容易建立自己的“义”。

但当挑战来临,环境超出我掌控的时候,我里面的骄傲自大、易怒、自私的本性就都显露无疑了。

这似乎也是上帝在告诉我我不要跟你合作我只要你完全地信靠我

我一直以为我在避免追求做“完美妈妈”,但是不经意间我也一直在建造自己的“好妈妈”形象,我不要求他人,也不与人比较,但我在自己的小世界中自得其乐,自以为义。

当上帝的风吹向我,我发现自己所建造的“好妈妈”标准不过是草木禾秸,我努力建造投身其中,但最终仍是泡影。

我没有别的选择我无法与上帝合作我必须交出自己的主权完全地仰望上帝

原来我最初的仰望或多或少是流于表面的,祂不希望我在祭坛上来来回回,我必须将自己和孩子一次献上不断地献上。

上帝不是我做好妈妈的帮手而已祂是我的标准我的方向我力量的来源

当我重新认识到这一点,我发现自己为孩子的祷告是多么不足够和形式化,我对上帝的依靠也是多么的肤浅。

破碎吧,好妈妈的形象,从今以后,只做“依靠主的”妈妈就够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不完美的高材生,终于在祂里面找到安息

作者:禧子     有声播读:枝子

 

从很小的时候,我就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

虽然我从小就学习成绩不错,而且听话懂事,但我对自己却一点都不满意。

因为对自己不满意,所以我总是会为自己设立众人都艳羡的“目标”,并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奔跑。在一个考试压力极大的社会环境里,我总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吃苦的精神,冲破压力,在极激烈的考试竞争中取得一个较为理想的结果。

我就是这样,一路拿到了重点大学的硕士学位。

与此同时,我对自己的外貌也有很高的要求,从出生后就一直有点胖乎乎的我,不愿意接受自己的体型,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咬牙减肥,控制饮食。等到了大学的时候,居然已经有人开始夸赞我的身材不错。

我一次次地完成自己的目标,获得他人的夸赞和认可,却也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

为了让自己认可自己,我转而开始追求不同以往的另一个“目标”——那段时间里,我变成了一个叛逆且放纵的人,并且认为自己活成了又酷又自由的模样。我得意洋洋地完成了“蜕变”,不再是一个压抑古板的乖乖女。很快,我被身边另一群朋友赞赏又酷又有想法,我再次完成了自己新形象的塑造。

我遇到喜欢的人,开始谈恋爱。为了变成异性眼中有魅力的人,我又重新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以期在两性的博弈中占据上峰,并且成功获得了很多异性的欢迎,谈了一场轰轰烈烈又放纵情欲的恋爱。

我想拥有很多朋友,便隐藏自己内向敏感的心,强迫自己去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很快,我收获了很多可以混在一起的朋友,也在社交中游刃有余,但几年后,我却也被这些所谓的“朋友们”搞得遍体鳞伤。

我发现我越来越不快乐。

我完成的目标越多,越明白,这些目标不过都是镜花水月。当我到达那里的时候,它们所带来的熠熠生辉的价值便消散不见。

我会重新陷入虚无和自我否定当中,也越来越孤独。

这短暂的二十几年,仿佛就是我整个人生的缩影,我甚至可以想象,未来每个人生阶段,我都会这样为自己设立让我更“完美”的目标,然后奔跑,然后再重新陷入虚无的循环。

还好,在读硕士期间,我被祂拯救。

从遇到祂,再到相信祂、更深地认识祂,我走了很长的路,现在仍在走着。

我开始明白,过去对“完美自我”的追寻,其实就是自我价值缺失的表现。我不知道我的身份在哪里,我不懂什么是爱,但我却天然地渴望爱,所以我一直寻寻觅觅,想要追寻一个可以被爱的自己。

但祂却告诉我,祂就是爱;祂还告诉我,祂深深地爱着我,却并不是因为我的完美。祂拯救我的时候,我还是个罪人,祂爱着我的时候,我也仍陷在罪里。

至今,我还在学习经历这种爱。因为长期在“埃及地”生存的我,真的很难明白,为何我这样不完美,还会被祂深深地爱着?

为何呢?难道别人爱我们的时候,不都是因为我们的“好”吗?

我被祂带离了曾经那份充满着罪的伤害,但同时也充满着祂的恩典与祝福的工作。祂就是如此奇妙,在人的眼中,这些是如此矛盾,但这就是祂至高无上的权能,祂的恩典,总是高于我们的错处。

今年一整年,我都在休息之中。

没有工作的日子,对于过去追求他人赞赏和自我赞赏的我来说,是如此的不同寻常。

我花了很多时间经历自己的属灵低谷,但祂从未离弃我。

当我放下了手里紧攥着的那些能让我的事业“更上一层楼”的资源、人脉、成就之后,我忽然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是的,因为祂,我才有了价值。我是祂所创造,祂所爱的,所以,我有了价值。

我的事业看上去好像“失败”了,因为我既没有跳槽到更优渥的公司,也没有在离职后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我只是回归了默默无闻的生活,过往的诸多伙伴也不再联系我,但感恩的是,也有很多伙伴开始跟我的关系更加真实和紧密。

原来,我的价值,也从来不建立在他们的身上。

至今,我仍不知未来会走向哪里,但我的担忧却越来越少,因为我知道,祂一直与我在一起。

祂将我带离“埃及”,必定也会负责任地带领我穿过旷野,走向应许之地。

我也不再为自己建立虚假的“应许之地”,那看似可以让我们更完美的巴别塔,却并不能为我们带来幸福。

因为我们的福祉,永远是与祂紧紧相连。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我不需要再拼尽全力去追求“完美”

作者:寄居的奔跑小羊      有声播读:洋澜

 

我从小都是个不怎么自信的女孩。外貌一般般、性格一般般、家境一般般、成绩也一般般。许是因为普通、许是因为一般,对于“不普通”、“不一般”甚至“完美”的渴望便在我心里发芽,渐渐滋生出骄傲,慢慢生长成对他人关注和爱的极度渴求。

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看得见的正面是“自卑”,看不见的背面则是“骄傲”。

受拘于自己的“普通”无法跳脱,处在高中时期的我便开始在属世道路上谋求自己所认为的“完美”。

成绩普通的我,花钱进入了当地一所重点高中。我一面努力刻苦学习,执着抱希望于通过自身的奋起直追、挑灯夜战,有朝一日可以黑马突围,获得万众掌声;

一面致力于在男孩子的情书和表白中周旋,孜孜不倦认真评析,从追求者中挑选出成绩最优秀、长相最帅气、老师最喜欢的重点班男生,期盼站在他身边时,他“完美”和“优秀”的光彩可以映射到我身上,从而弥补我自身的不完美和普通。

时间一晃,大学毕业的我顺利进入职场。我坚定持守着二十多年来早已融入血液的“完美主义”立场:本科毕业,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对于感情也一如既往,我不断追求“完美”,以至于早已深陷情欲的网罗——不断比较、更换男友。

我在一次又一次的感情中挣扎、受伤,自认为看透了人心的易变、承诺的脆弱;学会了各种识人、相亲的套路和知识,然而内心却依然脆弱、仍旧空虚。二十多年来,我拼尽全力已然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好学生、长辈口中的听话孩子、领导心中的敬业员工。

然而,当夜深人静扒开这一切的外表,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还是那个我,那个“普通”而又不甘“普通”,拼了命追求“完美”,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爱的我。

我的心仍旧无法满足,我隐隐觉察到我心的中间有一个很大很深的“洞”,任凭我拼尽全力,拿任何东西却也无法填满。

某一年的冬天,我再次结束了一段维持2个月不到的感情。

消极和落寞的情绪在一个夜晚一股脑涌上心头,一时间无从派遣,豆大的泪水划过脸颊。

我俯伏在地,哭得无力起身。我哭得悲痛无力,感觉到自己是如此的弱小、卑微和无助。

我渴望被关注,我需要被保护、呵护,我努力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得到关注,感觉到被爱。

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再多努力一点点,变得更“完美”一点点,会不会就有更多的人来爱我?

我是不是就不再感觉到害怕和孤单?我心底深处的“洞”是不是就会被填满?

伸手去床头拿纸巾时,我顺手打开床头的《圣经》。雅歌5章10节映入眼帘:“我的良人白而且红,超乎万人之上。”我一时间不由止住了哭泣,开始从雅歌的第一章翻起……

时至今日,再次回首,想起那天晚上。想起不久后的某一个清晨,祂伸手一把将我从情欲的深潭里救拔上来。从那天起,今后的我再不可能在祂之外去寻求好处、在祂之外去谋求爱。

“我的良人在男子中,如同苹果树在树林中。我欢欢喜喜坐在他的荫下,尝他果子的滋味,觉得甘甜”(雅歌2章3节)。

那一个清晨,我无比清晰听见祂的声音,祂说祂爱我。

那一个清晨,当柔和的阳光伴着一丝轻风进入我的窗,什么都没变,但我的整个世界都不再如同往常。

我还是那个我,外貌一般般、性格一般般、家境一般般、成绩也一般般。我仍旧普通、依旧不完美。但我已经不再是那个我,我不需要再拼尽全力去追求“完美”,期盼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关注和爱。

祂的光照进了我的心,我心中间的“洞”完全被祂的爱所包裹填满。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