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家人

你在为家人得救而苦苦忧虑吗? (有声播读)

作者:Judah Koh,新加坡

翻译:蒋冠华,中国

有声播读:刘弟兄,中国

 

我成为基督徒已经11年有余,且是我们家中第一个信主的人。在上帝的恩典下,我的母亲和妹妹在我信主一年后也来到了上帝面前。感谢我弟弟同事们献上的祷告,大约在一年前,他也来到主的面前。基督就这样奇迹般地拯救了我的家人。

 
然而,我的父亲仍未信主。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很害怕父亲,因为母亲会将他做的那些不好的事情告诉我。在我们家,大喊大叫、破口大骂是很常见的事。有一次,在一场特别激烈的争吵中,父亲甚至递给我一把屠刀,要我跟他打架。对我而言,他是一个脾气很坏的人,很冷漠,有时候还可能会暴力。尽管我最终克服了对他的恐惧,但这伴随我成长的恐惧已经抹去了父子之间本该存在的爱。
 
然而,大约在五年前的一天,我突然发现我的父亲老了。他不仅变老了,而且还很虚弱。他也变得沉默、温和和孤僻了,再也不像我小时候那样骂人了。
 
虽然我们住在同一所房子里,却没人愿意搭理他。他孤独的样子,似乎成了上帝放在我心中的痛——这种痛始于同情,后来变成了爱和宽恕,最终成为了对他灵魂能够得救赎的渴望。
 
在我们的文化里,很多事情我们往往会选择沉默。但不知何故,我和父亲的关系开始好转。我们几乎再也没有吵过架,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切。随着我们关系的修复,我也越来越想和他分享我对上帝的信仰。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一次,一位海外朋友来拜访我们,在交谈中我们开始谈论信仰。然而谈话很快变得激烈起来,我忽然意识到我们在试图强意要说服我父亲。我不得不在谈话还未升级成为一场激烈的争吵之前终止了它。虽然我很渴望父亲能得救,但我意识到我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去迫使他相信。我要做的是保持信心,相信上帝会动工。
 
2018年是我做为未婚人士最后一次在春节收到红包。按照习俗,父亲带着我和未婚妻去拜年。作为一个满心自豪的传统中国父亲,他很迫切地要告诉亲戚朋友们他儿子要举办婚礼了——一个教堂婚礼。
 
听一个非信徒解释他对教堂婚礼的理解是很有趣的事。谈话过程中,我听到父亲说出了“耶和华”和“十诫”之类的词。原来,他年轻时曾去过教会,但仅仅是圣诞节期间去领点礼物和吃的,从来没有人问过他愿不愿意信主。但不知怎么,上帝却把这些知识储存在了他脑袋里,五十几年后,父亲依然可以讲出这些细节。
 
作为家中第一个信主的人,我感到自己有责任要把这个好消息带给我的家人。但是,当我想到上帝比我更爱我的父亲,在我未曾出生之前,祂就已经计划好要拣选他时,我感到自己要谦卑下来。上帝掌管着我父亲的救赎计划。我要做的是信靠主、为父亲祷告和保持信心。
 
但这并非一帆风顺。结婚后不久,我和妻子商量着带父亲去她的母教会。那是个双语服侍的聚会,有不少人都与他年龄相仿。父亲没有怎么抗拒就就去了,总的来说,一切都很平静。这是我们第一次成功地把他带到教会,所以我很希望父亲能有更多的兴趣,甚至希望他能决志信主。然而那天事情并非如此,于是我很失望。但妻子告诉我要振作起来,因为上帝正在软化我父亲的心。
 
今年早些时候,我们所在的城市举办了一次大型的多教会联合、跨教派的福音聚会,我和妻子决定邀请父亲参加。父亲已经71岁了,迫切需要听明福音。经过了一些反复,他最后终于答应去参加了。在那里,我们听了许多的见证分享和及时的真理信息;父亲听完了整场布道,偶尔评论一下错误的用词或发音。但他听到了他需要听到的(福音)信息。当他被问到是否要决定信主时,我和妻子趁机把他夹在中间。
 
他声称他已经理解了福音,还说他迟早会信主,因为他整个家庭都已经信主了。但他也表达了一些担忧,在我看来这些问题在他信主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会更容易得到解决。毕竟,我们都有自己的问题,但上帝会不断帮助我们克服。最终,父亲同意向前迈出一步,我们陪着他回应了决志呼召。
 
我是如此的感动和兴奋,以为他终于相信了,但后来当牧师与他谈话时我才发现,他还没有真正相信。刚开始我感到很挫败,但后来我将它看作是胜利,因为牧师为他做了祷告,而且他愿意进一步了解这个“西方信仰”。最后牧师送给他一本新约圣经,我们知道他很快就会得救了。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父亲主动去了我妻子的母教会见我岳父,这又是一个突破。我父亲大概总共就去过教会六、七次(除去他年轻时参加的那些圣诞聚会之外),仅上个月就去了五次。
 
我很想从岳父那里听到我父亲在聚会中的情况。岳父说父亲在教会中几次含泪,并被我和妻子为他能得救而费的心感动。
 
最终,在6月30日,当我和妻子在教会参加领袖的退修会时,我们收到了一段岳父发来的视频:父亲在祷告,并公开表示他愿意归向耶稣基督。
 
上帝爱我们,祂动工,祂完成救赎。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山上的城

越热闹,越孤单,我要怎么爱?(有声中文)

作者:Ross Boone,美国

翻译:Cindy Wang ,澳大利亚

 语音播读:吕杰,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最近在一次派对上,我和一个女孩聊得很投机。她是我多年的好友了,我们一直相处得很融洽,以至于我希望我们能走得更近一点,但我知道她并没有这种想法。

不能牵着另一个人的手而要独自一人从派对离开是相当难受的。被拒绝的滋味也不好受。特别是在这样的假期里,我多期待身边能有人陪伴。往往在这种时候,那些让人心烦意乱的疑问就会浮现在脑海:我到底怎么了?难道我那么不可爱吗?为什么我还是孤身一人?

去年圣诞节,我没有回家。 因为我去年整个秋季都一直在旅行。想到要独自过圣诞的时候,我不断回忆起和弟弟前一个月的关系紧张和那时发生的争执。我知道我们是爱彼此的,而且这个小摩擦让我们成长,学会更加为对方考虑。但是当时的情境不断重复在我脑海里,让我开始怀疑:我是不是没有尽到我在家里应尽的责任?发生的这一切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孤单的原因呢?

有时,特别是在我感到孤独时,我就会想起过去与朋友们相处时的一些小失误。我记得有次跟一位刚认识不久的朋友约好一起吃晚饭,但我不小心爽约了,从此对方就不再怎么与我联系了;还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很友善地想要跟我交谈,我却表现出不耐烦。又一次我开始质疑自己:是因为过去我犯下的错误所以现在我才会孤单一人吗?我是否错过了很多拥有爱的机会?

我需要提醒自己,我有好朋友,我的家人也彼此相爱,我也并没有错过爱情。我知道有时候我能感受到自己非常被爱,而那些爱我的人们大多也始终如一。我知道有人爱我——但为什么孤独感会让我产生怀疑?它让我觉得自己完全不被爱。我好像是一个空水瓶,太久没有水倒进来了,独自在日光下慢慢干涸。

但最近,我意识到我错了。

 

一切从知道我是被爱的开始

上帝给了我们另一种看待爱的眼光。约翰一书4章19节说:“我们爱, 因为上帝先爱我们”。 我们不需要等待其它水瓶来倒水给我们,而是要被源源不断的活水充满。

我必须先把自己放置在这活水中,被祂的爱充满,才能摆脱我认为自己缺乏的思维模式,活出丰盛的生命。

看法的改变是关键,因为它影响我整个人的行为。我们的信念决定了我们的行动。

或许这样的爱对你来说很难想象。特别是那些对上帝失望的人,他们很难想像上帝是良善的。你也许经历过应许的落空,也许你或者你爱的人在苦难中挣扎时,上帝并没有出手相助。但请你记得,苦难是上帝容许自由意志在这个世界行使的后果。但是上帝的爱和祂的国度却是相反的。即使在这个自由意志主导的世界里,我们无法看清事实,上帝依然渴望让我们知道祂有多么地爱我们。

设想你看着自己的宝宝、或是你的侄子侄女、又或者是一只刚出生的小狗那可爱天真的样子时的砰然心动,爱意绵绵。你恨不得把全世界都给他们。而这些只是上帝想要倾注在你身上的爱的万分之一。祂是你的天父,祂对你充满了期望,想带你看奇妙的事情。祂如你口中的气息般近在你身旁,祂渴慕你住在祂里面,让爱从你生命中涌流出来。

上帝的爱让我们能够无条件去爱

下一步就是靠着祂那无限的爱去爱他人。 当你纳闷家人为何没有打电话询问你的状况,朋友为何许久没有联络你时,记得你可以做那个主动去爱的人。并且在你付出爱时,不要期待对方回报你。若是他们的处境让他们无法回报太多,那就不要要求他们回报, 因为使徒行传20章35节说,“施比受更为有福”。

时常我们会发现友情疏离了,爱情变淡了,家人之间起了摩擦。当付出没有回报时,我们必须明白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 ——有些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当然我要检视一下在这些情况发生时,我有没有做好我该做的来挽回和弥补我们的关系,并从中吸取教训。这之后,我就要交托我的忧虑并转向上帝,再次被祂的爱充满。

虽然爱和被爱都是极大的祝福,我们也需要花精力去爱和珍视身边的人,但我们爱的水瓶不是要由他人的爱填满的。我们首先要被上帝的爱充满,才能身处丰富之地,让爱涌流给更多的人。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中同行

我以为,只要我说出真相,姐姐就再也不会理我了(有声中文)

作者:Jackie G,美国
翻译:Tutu,中国
语音播读:Angel,香港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2016年1月4日那天,我真的觉得我的生活快完蛋了。我记得当时自己一个人坐在公寓的沙发上。

通常,我会看一集《老友记》,吃一碗麦片来麻木自己的神经和情绪。但那天晚上,我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我已经哭了整整一个星期了,眼睛都哭肿了,写日记的时候几乎都看不清日记本了。

多年来我一直渴望能和我姐成为好朋友,但直到几个月前,我们的心才真的开始联结。像其他兄弟姐妹一样,我和姐姐的相处时好时坏,今天开开心心地腻在一起,明天就开始互相嫌弃。随着我们日渐长大,我们有越来越多的冲突,比如当我结交一些我姐姐不喜欢的朋友时,我姐姐就会很不高兴。而她搬到洛杉矶做音乐之后,我们又分开了几年,这让我们的关系更加紧张。

但在内心深处,我一直都想要得到她的认可。我认为部分原因是因为在大家眼中,她似乎是完美的,好像她一切都顺风顺水。她的学业优秀,又擅长体育,当她的YouTube音乐事业做得有模有样的时,就感觉她的人生全都妥了。

所以,当我也搬到洛杉矶,并且和姐姐开始真正交心后,我高兴不已。我们终于学会了如何敞开心扉对待彼此并真实地分享各自的生命旅程。这并不是说我们以前不想互相分享,只是当时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该分享什么和怎么去分享。

当我打算向姐姐坦白时,我完全没有期待她会原谅我。我真的很讨厌自己怎么会做出如此丑恶的事情,也不想让姐姐知道我的罪状。然而我知道,我拖延着不去坦白真相的时间越久,就越是会给她和我自己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再也不想等待另一个“明天”了。我等够了,也逃避够了。现在是时候说出真相了。

所以第二天我开着车直奔姐姐的家,路上我一直听着hillsong的“ocean”,希望可以暂时逃避我的内疚感。我要告诉她真相,不仅如此,我也要跟她诀别。

我走进姐姐的家,站在那里,几乎无法用语言清楚地表达我的歉意,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承认自己曾介入她和前男友的恋情这件事。因为我实在说不出口,姐姐便开始猜测。大概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终于她还是猜了出来,我只能点点头。

如果你以前亲身经历过恩典——我说的不仅仅是知道恩典的意思,而是亲身体验过,那么你就会明白当姐姐选择原谅和宽恕我时我内心的感受。除了告诉我她爱我并且原谅了我之外她没有说别的话。我就这样跟姐姐坦白了事情的真相——这真相曾经令我如此害怕,让我觉得自己这辈子再也无法洗脱罪疚,让我想要隐瞒一辈子。

想想你曾经做过的最糟糕的事情,你带着罪恶感生活了很多年,之后竟然完全被原谅,你的罪在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被完全洗净了。想想你最害怕发现真相的那个人,然而当他知道了真相,却依然毫无保留地爱着你。想想那个人在知道了你是多么的狼狈不堪后,仍然毫无保留去拥抱你和爱你。这就是对恩典鲜活的阐释,也是耶稣的心。

开启这个医治之旅,反思我过去的破碎不堪,并呈现在大家眼前,是我有过的最棒的经历。我并不是说犯错和为此内疚是快乐的。但是通过经历这一切我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话虽如此,但是向我姐姐承认错误并不是获得宽恕的关键。

直到2016年1月5日上午,我一直觉得姐姐是否选择原谅我会决定我是谁。换句话说,我把我的姐姐当成了我的上帝。我姐姐又酷又能干,然而她或其他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该成为我的主宰。假如我给了她赦免我罪的权利,若是她没有原谅我,我会如何呢?如果在谈话之后我们就断绝了姐妹关系又会怎么样呢?是不是就意味着我永远没有机会被原谅?

我完全明白,当我伤害到别人时,我必须要负责任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但问题的关键是我并不是真正需要姐姐的宽恕才能获得内心的解脱。是的,我知道告诉她真相是正确的决定,但我也明白,如果在我告诉她之后,她选择不原谅我,我仍然会得到宽恕和解脱。我不会再被定罪,我不再是污秽的,我不会再是我自己以为的那种肮脏卑劣之人。

我非常感激姐姐的爱和宽恕。但我更加感谢上帝的恩典和宽恕。当我向祂承认我犯的罪时,祂就给了我心灵重获自由的机会,这简直太让我不敢相信了。耶稣使我脱离罪恶,得了自由(约翰福音8章36节); 羞耻不能再挟制我。

要明白,上帝——世界的创造者、这个尽善尽美的存在,在知道了我们每个人犯过的错误和心里的想法之后仍深深地、远超过我们人类小脑袋瓜儿所能理解地爱着我们,这真是一个了不得的事儿。上帝爱的不是那个表面上好看的我们,祂爱我们的全部,不管是残缺的,斑驳的,祂都爱。这真是一件伟大的事儿!

而我的故事告诉大家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心灵的救赎和自由。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中同行

如果圣诞节不快乐

when-christmas-isnt-the-happiest-time-of-the-year

作者:Laura Morgan,美国

翻译:湘颖,中国

看多了Hallmark频道欢乐而俗气的电影结局,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期待这样一个圣诞节——全家人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雪花在最恰如其分的时候飘落,而且下得不多不少刚刚好。

但是,对许多人来说,圣诞节并不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反而是最艰难的,虽然这样的事实可能不太适合描绘在圣诞贺卡上。

对我来说,这个季节永远停留在四年前—就在圣诞节的前五天,一场大车祸差点要了我的命。那是我和家人对死亡认识最清晰的一次,而且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活着拥有的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的。

一大家子团聚的时候,也是冲突和矛盾显现的时候。我小时候每年跟表兄妹们准备基督诞生的戏剧就是个极好的例子。在决定要排练这部戏不久,我们就会发生分歧。争论大多是关于究竟让谁来当导演,马利亚的驴子要做什么造型,圣经故事当中的一些细节应该是怎样的,以及哪些部分要演哪些不要演,等等。通常,最后一次彩排都会以马利亚和约瑟互不说话告终。

我们的基督诞生戏虽小,演员和导演却都很“大牌”,所以从一开始就问题连连。比如说定角色这件事儿。有一年,我5岁的表弟就说,他要拒绝扮演“智慧的牧羊人”了,因为看起来太傻了!

同时,我们的演职人员还不乏临开场罢演的。我家寄养了许多宝贝婴儿,有时候正好碰上,就可以借来在我们的剧里演出,让我们的剧里有一个活的宝宝耶稣,而不是道具。在这种情况下,马利亚或者三博士中的一个或两个就会争着抢着要成为抱着小耶稣的那个人。

所以,几乎每一年,我们的剧都会有意无意地反映出圣诞节的一个特点:能成都是上帝的恩典,充满惊奇 。我们若是能够对一起出演的伙伴们更加宽容和有爱,倒或许就能把真正的圣诞精神表现得更准确了。

虽然现在我们觉得当时对自己的小圣诞剧怀着演百老汇大剧的期待有些幼稚可笑,但事实上,我们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圣诞节抱有高度的期待,如果现实不如所愿,我们就非常失望。不要误解我的意思,它可能仍然是你最美好的日子之一。它充满了温暖的时刻,还有意义非凡的礼物。但它离完美似乎还差得很远,而且会让你清楚地认识到此地并非天堂。

今年,来个改变如何?不要期待任何事情都是完美的,笑对问题,努力用感恩去填满你的心。把你的焦点从“我想要….”转向上帝给你的最好的礼物——耶稣的救赎上。让爱从我们里面涌流出来,这爱就是我们对上帝的最好的感谢。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甘心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