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小组

我决定离开教会后,教会却来到我身边(有声中文)

The-Day-I-Got-Tired-Of-Going-To-Church

作者:Raphael Z,新加坡

翻译: Enoch Ma, 香港

语音播读:刘弟兄,中国

曾经有段时间去聚会令我感觉像是度日如年,虽然我不清楚这种感觉的来由。然而,我最终还是在2011年的一天,决定离开我的小组和教会。

那年我在写大学毕业论文,压力大得我无法承受。因此我再也受不了周末去教会了。老实说,不用去教会的日子真是轻松许多。那段时间每个周日早上起来我都会非常感恩,再也不用睡眼惺忪地匆忙赶着参加早堂崇拜了!不用去小组聚会也给了我更多自由的时间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而且我真心一点儿都不想念在教会和小组的日子。 教会的肢体来寻找我

在我停止聚会时,“教会”却走到我身边。当然不是指教会这座建筑物,而是教会的弟兄姊妹们。

我们教会有两个青年小组,一个名叫“笨小孩”(我至今搞不懂我们为什么要给自己的小组起这个名字),另一个叫“瞳人”(出自诗篇17篇8节)。

两个小组都有定期聚会,组员们也会一起出去玩,庆祝彼此的生日….小组的朋友们知道我不再去教会后,就温柔地鼓励我跟他们一起去,但他们并没有催逼,而是给我时间,耐心地等待我回转。我非常感谢他们所做的一切。

每次跟他们见面我都会感到上帝的同在。我感到被他们完全地接纳。这样的友谊给了我极大的安慰,当他们与我分享自己的生活并对上帝的追随时,我深深地体会到希伯来书10章24-25节所说圣徒相交的情境。

在一次聚会中,有位组员问我不去教会是怎样的感觉。我坦言感到自由和如释重负。那个时候我终于可以客观地看待我对教会的疲惫感了。我告诉她其实不是教会或小组本身令我感到疲惫,而是我对教会和小组的看法使然。

虽然在最开始我真的很享受去教会和小组的时光,但渐渐地它们变成了一种宗教形式,我想要以此来博得上帝的喜爱而不是表达对上帝和弟兄姊妹的爱。我开始错误地以为为主做多一点事并证明我的价值可以更多地得到祂的爱和认可。没过多久,这种需要向上帝“表现”的想法就让我累得精疲力竭。我也开始抱怨自己在小组里付出的比所得的多太多。

渐渐地,上教会变成了一种责任,去小组也变成了例行公事。正因我试图以自己的努力去取悦上帝,我开始觉得这一切变成了我的负担,又费时又费力。

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我一直以来都认为上帝是个严厉,不会体恤人的上帝。我觉得上帝并不喜欢我,而只会在我犯罪、失败之后生气并对我表示失望。我感到自己必须做很多事才配受祂的爱。

从小到大我的父母都没有给过我什么鼓励。做得好的时候,他们不会给我丝毫的赞许;而一旦搞砸了,父母就会立即反对和大加批评。几年前回想起来我才发现其实是这些经历让我错误地理解了上帝。我也完全误解了上帝对我的看法。

2013年,上帝开了我的眼睛,我开始真正明白祂是一位怎样的上帝。在我牧者的帮助下,我明白了上帝视我为宝贝的儿子,祂不光爱我,还非常珍视我也非常享受我的同在。即使我一再犯错和失败,祂的恩典与慈爱也一直环绕着我。祂是等待浪子回头的父亲。无论我做错了什么,祂都等着我回去并要修复我们之间的关系。如今,我明白了祂毫无疑问是一位完美的父亲,祂爱我,关心我一切的需要,并渴望与我有亲密的父子关系。

重返教会

2014年的某天,我突然很想重回教会。可是我不确定是应该回去从前的教会还是“从头来过”到另一间新教会聚会。就在我不知何去何从时,我听到上帝的声音:“我可曾叫你离开过?”那天下午,圣灵感动我写了一封邮件,为自己离开小组向组员们道歉。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慢慢地重新融入小组和教会生活。小组里弟兄姐妹的欢迎和接纳让我感到又回到了以前的家。我心里立志要爱和服侍他们,因为这个家是上帝给我的,因而我决定要成为家人们的祝福。我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赚取上帝的爱,而是因着祂先爱我,我才有能力去爱别人——爱他人是我对上帝爱的一种表达。虽然我并不总能做得很好,但我愿意委身去学习如何更好地爱。

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教会、小组生活其实是在让我们学习合一和彼此相爱的功课(以弗所书4章1-6节)。但我之前的经验也证明了单单去教会并不能使我们跟上帝和人的关系更亲密。

因此,光去教会是不够的,要记得我们本身就是教会。

这样想使我能够以一颗喜乐的心来服侍他人。耶稣说:“施比受更为有福。”(使徒行传20章35节)通过服侍他人我也被大大地祝福了!

就像小组的弟兄姊妹在我 “漂泊”在外的日子把教会带到我身边一样,我也想要把教会带到其他的浪子身边,好让上帝的爱藉着我触摸他们,让他们回转向上帝。这才是教会存在的意义,不是吗?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文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重新美丽)

我为什么要参加团契? (有声中文)

5-Reasons-to-Join-a-Christian-Fellowship

作者:Charmain S,新加坡

翻译:孔晓慧,中国

语音播读:刘弟兄,中国

背景音乐:www.bensound.com

从小我就积极参加基督徒团契小组。对我而言,这些小组让我有归属感,因为我们家总是在搬家。我爸爸是商船船长,因此我们家经常航海到世界各地。所以,只要有机会,我就参加基督徒组织的营会和活动,比如马来西亚基督青年会。大学期间,我参加了一个基督徒团契。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听到一些同龄人的评论,他们质疑在大学参加基督徒团契的必要性。“我们已经参与了自己教会的活动。为什么还要再参加一个基督徒团体呢?”“我感觉很难融入团契,每个人都已经有自己的圈子了!”“我们不应该只与基督徒交往。该是我们跟非基督徒建立关系的时候了!”
这些担忧都有道理——毕竟,很多我都亲身经历过。有时,我们基督徒花太长时间呆在一起,结果忽视了小组之外的朋友。还有些时候,我们因为太安于现状而无法彼此激励、获得成长。但是这些忧虑不会改变一个事实,团契生活的确大有益处。我待在团契的成长经历给了我最美好的回忆,帮助我在信仰的道路上成长。下面是我在大学团契学习到的五个属灵功课。1.团契提醒我们要坚持聚会。

圣经中描述的一世纪教会因信徒自然聚集在一块儿互相交通、互相建造、共同敬拜而闻名。我在小组团契中看到了与之相似的特点。团契提醒我,基督徒的聚会是不应该被局限在某个特定的地点或时间里的。

耶稣应许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祂总与我们同在。祂的话鼓励我们不要停止聚会,而要彼此劝勉(希伯来书10章25节)

2.  团契让我们学会在爱中彼此接纳

我们团契大约有70人。也就是说有70个来自不同背景的个体,有灵恩派、传统主义者、二代基督徒和新信徒。大部分的时候,这种多样性带来了热烈的讨论。但也因此有过不愉快的争辩,我是一个不愿与人对立的人,所以会尽量去避免卷入其中。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帝打开了我的眼睛,让我看到分歧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我们都不是完全的。更重要的是,我懂得真是因着上帝的恩典我们才能聚在一起。我们没有一个人配来到祂面前。意识到这些,我们最终得以在爱中彼此接纳、在冲突中克服不快,更加关注彼此间的联结而非分歧。

3. 团契是一个共同成长和服侍的地方

如果不经常省察,团契很有可能变成一个排他性的组织。有时我和小组里的朋友们太享受团契“好玩”的部分,结果忽视了其他人,也忘记了要去关心彼此的需要。我们忘了团契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我的需要,而是要我们彼此提醒作为基督的跟随者应有的责任。

很感恩的是,因着上帝的恩典,我们总会回到正路上——我们的目的是彰显上帝的爱。我们在努力一起完成这个使命。比如,每个学期快结束时,我们会搭起一个小摊位,给校园的学生们提供免费咖啡。虽然这只是我们走出自己圈子去接近他人的一个很小的举动,但它重燃了我们对他人的热心。这也提醒我们被呼召是来服侍和相爱的——并且我们可以共同服侍。

4. 团契提醒我们生活并非只有作业和成绩

谁不知道赶作业和为考试挑灯夜战的难熬呢?作为学生,学业的压力总会让人喘不过气来。

但是我们会每周拿出一个晚上,把学习放在一边,一起敬拜,一起学习圣经。周中的每天中午,我们会聚在一起为家人、为教会、为我们的国家祷告。我们共同走人生路,一起庆生,在亲人离世时彼此给予支持和关怀。团契在许多方面提醒我们,虽然学习是第一要务,但却远非我们生命的最终目的和终极意义。

5. 团契会给你陪伴一生的友谊

我在大学团契时建立的友谊现在仍然坚固。当然得承认,因着各自忙碌,很难再相聚。但是,只要有机会聚集,就会发现亲密的友情丝毫没变。我发现在三、四年的团契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在一起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帮助我在毕业后度过很多人生的坎儿。在我准备结婚、结婚当天和婚后的日子里,我总是能得到这些朋友的帮助和支持。他们不仅帮我筹备婚礼,还在我适应婚姻的过程中为我代祷。

像对教会的忧虑一样,对基督徒团契的忧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建立真正的灵里友谊。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奇异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