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崭新的开始

我为何不再追求成功(有声中文)

作者:Daniel Hamlin,美国

翻译:蒋冠华,中国

有声播读:Luke,中国

 

为了回应我从上帝那里得到的呼召,我目前正在就读一所圣经学院。我不知道自己以后是否会在教会服侍或加入某个事工组织,但我知道在圣经学院读书是我要做的事情。

 
因此,当我的许多同龄人开始成家立业时,我却正在学习新约概览和神学课程。如果让我说句真心话,我有很多次都在怀疑读神学是否值得。
 
我一直在纠结于读圣经学院是不是实用。当然,学习圣经总是好的,但是我不是更应该把我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在创立成功的事业上吗?
 
我们很容易去看社交媒体、电视、杂志等,无意中就对什么是成功的生活有了一个完全错误的认知。我们经常用数字来衡量成功:银行账户余额、朋友数量、追随者的数量、房屋数量、汽车数量、接触或影响的人数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但我知道,在上帝眼中,成功人生的标准与世俗的看法非常不同,并且无法用数字来量化。为了达到上帝眼中的成功,我必须放弃世俗的成功标准。
这并不意味着我要放弃我的理想或对成功的渴望。但这确实意味着,我要求问上帝祂想让我在什么事情上成功,以及如何运用祂所赐给我的天赋和才能来服侍祂和教会(哥林多前书12章18-20节)。因为上帝创造我们生命的目的是独一无二的,所以祂对我生命成功的定义也和对其他人不一样。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我更好地理解了耶稣在约翰福音21章18-23节对彼得所说的话。在这段经文中,耶稣暗示彼得最终将面临殉道。彼得理所当然地看着他旁边的门徒,问耶稣:“那他呢?”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到彼得很自然地在拿他的生活和成功与他身边的人比较。如果彼得必须面对这样的命运,那么其他门徒呢?
 
但是耶稣的回答给我们启发。他在约翰福音21章22节回答彼得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你跟从我吧!耶稣告诉彼得,成功就是跟随祂,无论祂带领我们到哪里。
 
这与任何人无关——这是我们和耶稣之间的事。
 
我曾经担心,如果我在生活中没有取得足够的成就,那么我将会是一个失败者,但上帝一直在指出我的错误。在衡量成功时,我使用了错误的衡量标准。我认为拥有一所房子,实现一些伟大的职业目标,获得声誉,财务安稳,或拥有其他一些东西才叫成功。当然这些东西都很好,能够拥有它们也很棒,但它们并不能决定你是否成功。
 
彼得一生的成功完全归功于他跟随耶稣到最后。这与他在平日生活中比不比得过其他人毫无关系,与他取得了什么成就也无关,甚至与他跟随得多好无关。
 
这让我重新思考我人生的成功该是什么样子。例如,我们理应认为像葛培理这样的人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一生中给无数人传了福音。他的名字在世界各地的基督徒中远扬,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著名的福音布道家。
 
但鲜少有人知道末底改·哈姆(MordecaiHam)这个名字,他是带领葛培理信主的布道家。哈姆从未像葛培理那样声名远扬,但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福音传道人,哈姆和葛培理一样成功,尽管他从来没有像葛培理那样出名。
 
用上帝的标准来看待成功,意味着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我们所做的选择。作为一名选择上神学院的作家,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不追求更传统、更赚钱的职业道路,比如医学、建筑或法律。
 
尽管我已经就这个问题回答很多次了,我还是很难找到合适的言语来做解释。归根结底:我想要成功,但我想以上帝的标准获得成功。
 
这意味着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要顺服祂。所以,除非上帝另有指示,否则目前,成功对于我来说,就是当一个在神学院努力学习的作家。没有财富和名誉,只有对耶稣基督和属祂的价值观的追求。
 
不管我是身无分文、孤独、寂寞无声地死去,还是富有、出名、被亲人围绕着死去,对我来说都没有区别。我正在学习满足于一点:只要我一生都跟随主耶稣,无论祂怎么样带领我,我的生活都是成功的!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崭新的开始

我在30多岁的单身日子里学到的(有声中文)

作者:Joanna Hor,新加坡

翻译:Cindy Wang,澳大利亚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本来这会儿的我应该已经结了婚,和我爱的人长相厮守,养育着两个分别叫Cedric和 Caleb的可爱孩子 ( 如果是男孩的话)。我应该也会做兼职,为一些基督教育儿网站写写文章,谈谈如何按主的旨意,养育敬虔爱主的孩子。

 
至少10年前我对未来的设想是这样的。
 
然而现实却迥然不同。没丈夫,当然也没孩子的我,日常生活和10年前的没有太大差别,只不过已出了校园,入了职场,写着关于单身生活而不是养育孩子的文章。也许我生活的最大改变就是父亲已经不在了,大多数朋友都结了婚而且半数以上都有了孩子。
 
30岁一过,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我孤独终老的可能逐渐变得真实起来。
 
当然,近几年来,确切的说是近七年以来,我有积极地“出去结识新朋友”。我碰到过不喜欢的,也有想进一步了解的,但可惜没有遇到双方都有兴趣的。虽然我希望自己已经遇到了那个“真命天子”,但我也不后悔曾经做过的决定。至少,我感谢每一次的经历让我更了解了自己,并看到上帝要在我生命中动工的地方。
 
思想这些单身的日子,我从三个方面看到了上帝的供应和祂对我生命的旨意。

1.上帝总是把我们带到人群中

身边单身朋友的一个最大痛处就是孤独,因为没有伴侣共度一生。更糟的是,他们的朋友圈子似乎也在随着大家结婚生子而逐年缩小。
 
WesleyHill在《Spiritual Friendship(属灵友谊)》一书中贴切地描述了这种现象:“面对花时间和朋友在一起还是回归家庭、呵护婚姻或亲情的选择,显而易见的,人们能为友谊的付出是有限的,但谁都不敢错失与家人在一起的宝贵时间。”
 
说得不错,不过作者只考虑了与同龄人之间的友谊。如果我们不这么单向思维,愿意扩大社交圈,去接触更多的走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人——比如学生、其他单身人士、空巢老人,结果会如何?愿意让不同年龄和身份的人与我们同行,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不同阶段,而不单单锁定某个或某群朋友,这会不会是上帝对我们的心意?
 
至少我可以肯定地说,上帝从没有吝啬赐我群体。不管是在家里,教会还是在职场,无论何时何地,在走过人生的高山低谷时,我从未感到孤独——甚至是六年前父亲意外去世时的艰难时刻。虽然那些和我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们慢慢和我疏远了,但这些年来,上帝将各个年龄层的朋友带进我的生活,他们以服侍的行动、友善的话语、爱的礼物和其他方式向我彰显了上帝的爱。他们还带给了我经历我不曾有机会经历的人生机会,比如,就在去年,我很荣幸地成为现在16个月大的小男孩的教母,我很期待陪伴他长大。
 
这些友情让我一窥基督肢体的丰富和天堂的滋味——在那里没有嫁娶,没有一生一世对一个人的委身(马太福音 22章30节),而是带着不同恩赐的我们,共同成为一个基督的身体。

2.上帝把我放在一个独特的位置去帮助别人

不管我们是否已婚,不可否认的是,生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艰难的。
 
几周前,我一个单身的朋友告诉我,她前一天晚上哭了一个多小时,感到非常孤独。几天后,我拍着另一个朋友的肩膀,听她哭诉男友提出分手的事情。一位朋友在WhatsApp上分享了她的痛苦和疲惫,因为她不得不在家照顾体弱多病的父亲,还有一位朋友请求我为她经常生病的两个年幼的儿子祷告。最近几天,我和两个朋友分别吃了晚餐:一个想要孩子但怀不上,准备试管婴儿治疗;另一个刚离完婚。
 
单身让我有时间和精力服侍上帝摆在我生命中的人们(哥林多前书12章26-27节),有些正是那些一直向我彰显上帝的爱和同在的。正如Hill在书中的另一章中所写道的:“友谊是一种自愿承担他人痛苦的呼召,靠着我们与基督的关系,分担他人的苦难。”
 
当然,这些友谊也充满欢乐。就在几个月前我生日那天,我收到了一份惊喜——一个只有一面之交的朋友送来了鲜花。我们是在她几年前刚刚和当时的男朋友分手的时候一起吃过饭。卡片上写着:“感谢你在我最沮丧的时候陪在我身边……那些鼓励和祷告是我当时最需要的……”。在那场轰轰烈烈的分手后,她遇到了自己的挚爱,并在今年初与之共结连理。最近,我的另一位单身朋友在我们共进晚餐后发了条信息给我:“上帝总是通过你以特别的方式对我讲话,我也一直为着有你感谢上帝!”
 
在朋友身旁陪伴他们,与他们同欢乐、共哭泣使我活出了上帝让我们共同成为基督肢体的异象。
 
这也让我看到身边艰难的现实,使自己更能正确面对人生。
 

3.上帝已经使我在基督里成为完全

 
单身生活教会我的最宝贵功课也许就是:因着基督,我已经完全并且一无所缺。
 
歌罗西书2章9-10节说:“因为上帝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里面;你们在祂里面也得了丰盛。祂是各样执政掌权者的元首。”  当时歌罗西人被误导,认为他们需要转向某物或某个人属灵生命才能得以“完全”。有时,甚至在教会里,我们也会把婚姻当做是人类经历的巅峰,或者说:没有它,就无法完整地体验和理解基督对教会的爱。
 
这句经文对我的实际意义就是让我知道:在基督里,我没有缺乏。虽然深深的孤独感偶尔会来袭,但真理永不改变,它让所有单身者得着安慰和平安,使我们带着勇气和盼望前行。
 
几年前父亲的离世也让我清楚地认识到,单身是每个人都要在某些时候经历的。即使对于结了婚的人来说,伴侣的陪伴也不是永远的,所以要彼此珍惜。所以我们都应该与耶稣培养更好的关系,因为祂决不撇下我们,也不离弃我们。就我个人而言,这意味着我不仅要接纳自己的单身状态,也要经常花时间沉浸在上帝的话语中,安息在祂的同在里。
 
虽然对我们这些单身人士来说,生活有时似乎并不如自己所愿,但求上帝帮我们看到自己永恒的价值和属天的呼召——在祂放置我们所在的人群中为主发光和作见证。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崭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