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恐惧

传道书灵修| 惧怕让你错过了什么?(有声中文)

作者:Rebecca Lim,马来西亚

翻译:Barnabas,中国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今日经文:传道书第11章

“当将你的粮食撒在水面,因为日久必能得着。你要分给七人或分给八人,因为你不知道将来有什么灾祸临到地上。云若满了雨,就必倾倒在地上;树若向南倒或向北倒,树倒在何处,就存在何处。看风的必不撒种,望云的必不收割。风从何道来,骨头在怀孕妇人的胎中如何长成,你尚且不得知道,这样,行万事之上帝的作为,你更不得知道。早晨要撒你的种,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为你不知道那一样发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两样都好。光本是佳美的,眼见日光也是可悦的。人活多年,就当快乐多年。然而也当想到黑暗的日子,因为这日子必多,所要来的都是虚空。

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时当快乐,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欢畅。行你心所愿行的,看你眼所爱看的,却要知道,为这一切的事上帝必审问你。所以你当从心中除掉愁烦,从肉体克去邪恶,因为一生的开端和幼年之时,都是虚空的。”

 

我最大的恐惧就是害怕失败。

不论是桌游的比拼,还是购物时的选择,抑或是做改变生活轨迹的决定,比如是否出国……我太害怕自己会因为做出错误的选择而最终一事无成,这样的恐惧有时候会完全吞没我。

常常我因为在头脑里花费太多时间权衡自己选择的利弊,盘算着失败的可能性大小,以至自己完全错过了经历过程,或者前行的机会。

换句话说,我就像传道者在传道书11章4节中所描述的那个人,他最后既没有撒种也没有收割,因为他忙于观看“风”和“云”,在等待着完美的天气采取行动。

然而,虽然我认为自己已经尽可能地谨慎和有智慧,并觉得这样子生活可以使自己免于错误决定带来的痛苦,但最终我意识到,不论我多么能预期某种形势之风险的可能性,或者成功的可能性,这并不能保证我可以得到我所期望的结果。

当我刚刚工作九个月后就失去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时,这个真理深深地敲醒了我。当我在申请这份工作的时候,我认为自己已经做对了所有的事情——我祷告了且询问了教会牧者和领袖的意见,我还对这家公司做了功课。事情顺利到使我觉得上帝已为我敞开了大门。这当然意味着这个决定会带来长远的成功,不是吗?

不幸的是,正如传道人一次又一次强调的——在生活中唯一确定的是没有什么是确定的。尽管我们尽力去尝试,但我们仍不能明白这位行万事的造物主的作为。(传道书11章5节)

那么要如何解决呢?在采取行动前,不是要对每个细节进行分析,关注每一个“天气预报”以防止大雨毁坏自己的工作,而是“早晨要撒你的种,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为你不知道那一样发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两样都好”(第6节)。这意味着我们要去抓住每个机会,勤劳地撒种,并把结果交托给造物主。

在尝过了成功与失败的滋味之后,我开始渐渐明白上帝话语中的智慧。即便失去了自己第一份工作让我对未来又灰心又忧虑。但我已明白,若无论上帝把我放到哪里,我都忠心地恒久为主做工,祂总会带领我更接近祂的呼召——使用祂给我的恩赐以荣耀 祂。

在找到了一份更适合我的工作后,我回头看,我明白了成功和失败,敞开和关闭的门的真实意义——它们都是指引我们明白上帝对我们心意的工具。

或许这使我们能够理解传道人那充满信心的宣告“你当从心中除掉愁烦,从肉体克去邪恶,因为一生的开端和幼年之时,都是虚空的。”(10节)。别再让自己因过去的失败或者自己无法控制的环境而停滞不前,我们可以心怀下面的真理而大步前行:在做一切的决定性抉择时选择敬畏耶和华,这会帮助我们度过生活中一切的不确定性。

 

问题反思:

1.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敢于承担风险的人还是一个规避风险只愿意待在舒适区的人?传道书11章1-6节如何帮助你在即便不知道所有的答案时就满怀信心地踏出去?

2.今天的灵修如何帮助你“从心中除掉愁烦,从肉体克去邪恶”(第10节)?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门徒训练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谁的故事才重要?

作者:Rebecca Lim,马来西亚
翻译:晓晴,中国
*文中图片来自网飞

 

编者注:本篇评论包含剧透。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开始看网飞的最新韩剧《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只是想看看阔别韩剧已久的金秀贤回归。

但是当开场故事一亮相,我便完全沉浸在这个光怪陆离、蒂姆·伯顿式风格的故事里:一位美丽的女孩被独自困在一座塔里,因为全世界都认为她是一个“带着死亡阴影的怪物”。在这短短的三分钟里,我们得以一瞥女主角高文英(徐睿知饰演)的生活,黑暗又孤独。

她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孤独感,以及她破坏性行为背后渴望被爱的痛苦吸引了我,我想了解更多关于她的故事。

虽然被称为“治愈”剧(角色通过与他人互动来感受某种形式的心理治疗或宣泄),但《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并不是那种最具安慰或治疗作用的剧。整部片子没有带给观众疫情下人人都渴望的对现实的逃避,而是通过对剧中角色的生活和治愈过程进行坚定而强烈的描绘,挑战我们去直面那些告诉我们自己真正是谁以及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故事。

 

 

你紧紧抓着什么故事?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围绕几个有着各自问题的人物展开。他们每一个人都紧紧抓着一个关于自己故事的消极版本,无法享受真正的生活。

第一个角色高文英是一位畅销儿童读物作家,她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这种性格障碍使她很难与周遭相处。她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中——住在一座哥特式废弃的城堡里,被悲惨童年的鬼影笼罩,她一再被告知长大后会成为一个怪物,永远无法逃脱自己的命运。

接着男主角文康泰(金秀贤饰演),是“没关系精神病院”中的一位护工,他很善良但永远把自己的情绪和想法都深藏于心。康泰从小就认为,母亲生下他唯一的原因就是为了照顾他那患有自闭症的哥哥。他被苦苦拉扯,一边是要照顾哥哥,另一边却是由此而对哥哥产生的恨。

三人组中的最后一位是康泰的哥哥,热爱恐龙的尚泰(吴政世饰演)。尚泰患有自闭症,只有通过艺术才能最完整地表达自己。他在绝大多数时候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在目睹了母亲被谋杀后,他便患上了创伤后遗症,恐惧蝴蝶。

 

随着三个角色的生活有了更多交集,兄弟俩搬进了文英的城堡,在那里他们学会了放下戒备,互相信任,并在一起面对恐惧时学会宽恕、最终找到友谊并组建了家庭。

这个小家庭看起来似乎过得不错,但当剧情到达高潮时,我们以及三个主角发现了剧中一大谜团背后毁灭性的真相——杀死文康泰兄弟母亲凶手的身份——这极大地威胁到了三人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三位主角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去应对真相,并在通往治愈的旅程中学到了以下让人宽慰的三点。

 

 

1.面对恐惧…..也没关系

尚泰是唯一目睹母亲被杀的人,但找到凶手身份的唯一线索是这起杀人案与尚泰对蝴蝶的恐惧有关。通过一系列的事件,他发现自己痊愈的关键不是抹去记忆的创伤或逃避,而是去克服,“用更美好的东西覆盖它”。

正如尚泰学到的一样,通往治愈之路需要我们自己迈出第一步,找到脱离过去的那扇门,否则我们就会把自己锁在内心痛苦的地牢里,一遍又一遍地重演过去。

但是,如果实在无法独自面对并克服恐惧时,我们可以记住……

 

 

2.倚靠别人…..也没关系

对文英来说,发现真相让她精疲力尽,感觉自己无法写出或讲述故事了,但尚泰的坚持推动她完成了需要她写的最后一个故事(至少是剧情时间内的最后一个)——《找寻最真实的脸孔》。这个故事正反映了三个主角探索“最真实的自我”的旅程。

在这个故事中,三个主角——空罐头公主、面具男孩以及箱子叔叔——为了找回被邪恶的阴影女巫偷走的“真实脸孔”而踏上旅程。他们在旅途中遇到了不同的角色(与他们在全剧16集里遇到的角色有一些相似之处),每个人都会帮助他们更了解自己,或获得勇气摆脱自己故事版本的枷锁,一步一步找到自己的“真实面孔”。

这是文英写的唯一一个没有以残酷和悲剧结尾的故事(之前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被抛弃,只能自己捍卫自己)。在这个故事中,她不仅找到了新面孔和新身份,还找到了新的希望以及一个愿意接纳她原本模样的新家庭,她不用再当任何人的影子,也不用承担父母的过失,更不用再背负那些相加于她的恶言恶语。

单凭主角们自己无法积蓄力量战胜阴影女巫的阴谋,只有当三人联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时——才成功打败了阴影女巫,找到通往“从此幸福快乐”的道路。

如果三位主角能通过彼此倚靠而获取力量,那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不仅倚靠彼此,还倚靠基督里的力量,会发生什么?

正如传道书4章12节所说,“有人攻胜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抵挡他,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

当我们单靠自己与敌人的计谋斗争时,我们很快就会灰心丧气,寡不敌众,但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2章中提醒我们的,上帝创造我们作为基督的肢体彼此倚靠,作为基督在地上的代表,我们需要彼此方能看到、听到、行走和移动。或许到那时,我们也会有足够的理解与明白去告诉彼此……

 

 

3.慢慢治愈…..也没关系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中最美好最打动人的一幕就是当有人在自己争战、设法寻找出路时,其他人会为其留出空间。

这部剧让我们深入了解到到治愈的过程有多么艰难、不舒服和耗时,并展示了主角们是如何在相互连结中成长的——学习表达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章4-7节中谈到的那种爱,一种 “不求自己的益处”或“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而是在恒久忍耐和恩慈中与他人相处的爱。

当看到文英和尚泰从争夺康泰的感情,到学会说对方的“语言”,并建立起牢固的友谊,是多么令人欣慰。

当看着这些角色迈向“从此幸福快乐”的方向时,这让我想到我们听到他人的故事或最黑暗秘密时是如何反应的呢。我们向周围的人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充满希望还是挫败的故事?

当我们无路可走时,我们又会去听谁的故事版本?

 

 

 

你听谁的故事版本?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展示了毁灭性的语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雅各书3章5-6节),以及当我们允让这些故事版本来定义自己的生活时带来的危险。作为基督徒,我们听到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故事——福音的故事。这个故事比精心编写的童话更真实、更奇妙、更令人敬畏。

福音告诉我们,自己或周围的人用什么故事版本来定义我们的生活并不重要。也许像文英一样,别人说我们是个“失败者”,注定被遗弃;或像康泰一样,相信自己生命的价值是与他人牢牢绑在一起的;或像尚泰一样,觉得自己的弱点是另一个人一生的负担。

我祷告,当我们聆听别人有深深破碎的故事时,要“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以弗所书4章2节)。我们要帮助彼此,把过去抛诸脑后,听听那位已经知道故事开头和结尾的作者的声音。祂将我们所经历的每一次痛苦、每一次伤害、每一次虐待都赎回。祂看到我们身上的伤疤,用更美好的东西覆盖它。

 

耶稣邀请我们放下自己的故事,进入那个祂进入死亡深处才为我们赢得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决定选择光明的国度而非黑暗的国度(歌罗西书1章13-14节)——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希望,覆盖了我们内心最深处、最黑暗、最悲惨的故事。这个故事帮助我们在世界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它是唯一真实且值得相信的故事。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门徒训练

直面你的恐惧(图文特辑)

你现在正在面对怎样的恐惧?那会使你感到无法前行吗?

平静你的心。恐惧是很正常的,当我们面对不确定性时的自然反应。然而,不要因此而烦恼。我们的上帝有能力平静风暴,祂不会让你独自一人面对困境的。
将此作品分享给你的朋友们。鼓励他们并告诉他们,面对困境时,他们并不是独自一人。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崭新的开始

《冰雪奇缘2》为何令我感到不自在

作者:Rebecca Lim,马来西亚

翻译:奇奇,中国

 

评分4.5/5

 
编辑声明:此文章包含少量剧透
 
我需要承认:我对《冰雪奇缘2》的期待可能比一般的孩子都要高。
 
不仅是因为在电影上映前几周迪斯尼公司就开始联手一系列零售商大力宣传,并且我还爱上了许多我不需要但非常可爱的电影周边———从你吹一下就点亮的电影人物玩具(很棒的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小朋友刚好在这个时候过生日,所以我可以给她买一个,然后借机自己玩一玩)到那些我的书架没空放下的华丽精装故事书(感恩的是,这个过生日的小朋友的书架可以)。
 
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在前几个星期被工作和生活压得不堪重负之后,迫不及待地需要这两个小时逃离现实进入魔法世界——那些动听的歌曲,精彩的动画,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迪斯尼一向的温馨结局都会治愈我的疲惫。
 
不出所料,《冰雪奇缘2》比我想象的还要棒。让观众们(尤其是成人观众)兴奋的是,电影给Kristoff和Ola拍了一个音乐视频,用80年代男生乐团的音乐风格表演了第一部的一些情节,并新推出了一首魔性原声歌曲,我已经开始单曲循环了。
 
但是我没想到的是,这部电影竟然会有那么深入的内涵,正如电影标语所言:“探寻魔力起源,回应命运召唤”,而不是逃避。
 

《冰雪奇缘2》讲了什么

众人企盼的《冰雪奇缘2》接着第一部的结尾讲起,从Elsa 和Anna 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下去”切入到她们的现在。情况有所改变,姐妹俩迎来了新的冒险。
 
Elsa女王一直听到有一个声音在呼唤她,引她“走进未知的世界”。起初,她试图不去理会这声音,告诉自己这只是不过是自己耳鸣罢了。但是随着声音越来越大,Elsa开始好奇这声音从何而来,并开始跟随这个声音去找寻。最终,声音带领她和她的朋友们进入到一个神秘的魔法森林中。
 
他们进入魔法森林后发现了使森林中的居民深陷黑暗34年4个月零23天的秘密,还找到了父母在沉船中丧生的真正原因。
 
Elsa决心拯救在黑暗咒诅中的村民们,却又得知自己的力量可能是导致父母丧命的原因,因此她拒绝了Anna和 Olaf的帮助,计划着要靠自己来补救。一路走来,她踏遍了深海和险滩,最后来到了一个小岛上,在那里她发现了她力量背后的秘密和她的真实身份。
 

不再独自面对

 
如果你看过第一部电影, Elsa在这里的表现一定让你感到失望。难道在第一部电影中她没有学到自己不能独自一人面对吗?——即使她担心自己的力量可能会伤害他人,也不应该将人们拒在心门之外不是吗?
 
然而,当Elsa的故事和她发现自我的旅程逐渐铺展开来时,我就越着迷了。尤其在我意识到这也是我的生活写照时。
 
虽然我没有Elsa那样的超能力,但和她一样,我一直对自己最深、最黑暗的秘密会对周围的家人朋友产生怎样的影响而恐惧。
 
这使我理解并深深同理Elsa,我明白她为何再次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并拒绝妹妹和朋友们的帮助,尽管上一部电影中她通过戏剧化的情形了解到自己需要的与此完全相反。
 
对于接受别人帮助这件事,我也同样挣扎。当需要面对冲突或承担错误的后果时,我发现自己更容易“放弃挣扎”,任凭自己被带离理性,将自己与其他人隔离开来,靠自己解决所有问题。
像Elsa一样,我也有自己的“城堡”——是一个我称之为“我的洞穴”的地方。每当我因生活的痛苦和复杂而感到不知所措时,那里就是我的藏身之处。我天真地相信这个地方可以保护我自己和周围的人免受我给他们带来的“负担”。
 
像其他洞穴一样,它是一个黑暗,潮湿且压抑的地方。在那里,我经常被自己的身份和关于我是谁的谎言所困扰。在那里,我的过去和犯过的错误会笼罩我的生活,并开始使我相信我甚至不配得我亲人和朋友的帮助。
  
我以为躲在那里是对别人好。但事实是,这常常导致了严重的后果,需要别人来救我。就像Elsa所做的一样。
 
 

直面恐惧

当我思考Elsa与我自己的相似之处时,我开始更加清楚地看到不去感恩上帝拣选了我成为基督徒而坚持倚靠自己是多么的愚蠢。
 
正如Elsa知道她的妹妹Anna,Olaf、Sven和Kristoff永远都会支持她一样,我也意识到我不必独自面对自己的软弱、恐惧和错误。上帝赐给了我那位永远不会离弃我,不会撇下我的终极朋友,那位正坐在上帝右边“为我祈求”的人(罗马书8章34节)。祂就是耶稣。然后还有圣灵“在我们的软弱中帮助我们”(罗马书8章26节)。更重要的是,作为基督的身体,教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被给予了不同的恩赐,来彼此相顾,使得“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哥林多前书12章26节)。
 
如果我们允许其他人与我们同行,那个未知之地或许就不会那么恐怖了。
 
没有谁是要独自走过自己最害怕的深渊的,但这需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面对令自己的不安和恐惧,向他人敞开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我需要一遍又一遍地被提醒(就像Anna提醒Elsa一样),我的恐惧不能定义我是谁,而且我不必独自面对这一切。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起了过去几周上帝放在我生命中的那些亲人和朋友们。他们没有因为我的自责想法和我的自私而远离我,而是耐心地敲我的心门,聆听我的感受,给我拥抱。他们随时准备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拉我脱离黑暗,进入上帝奇妙的光明中。
 
与这样的朋友一起,即使我的恐惧使我陷入未知之地,我迷失在想象的丛林中,我仍然可以肯定地倚靠一个事实:上帝赐予了我愿意陪伴我走过困难并帮助我担负重担的朋友。
像Elsa一样,我需要学习的是纵使这会令我不那么自在,但解决方案从来都不是“放弃”,而是让这些朋友和家人介入。
 
只有这时,我们才会找到力量面对最深、最可怕的恐惧。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