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惧怕

传道书灵修| 惧怕让你错过了什么?(有声中文)

作者:Rebecca Lim,马来西亚

翻译:Barnabas,中国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今日经文:传道书第11章

“当将你的粮食撒在水面,因为日久必能得着。你要分给七人或分给八人,因为你不知道将来有什么灾祸临到地上。云若满了雨,就必倾倒在地上;树若向南倒或向北倒,树倒在何处,就存在何处。看风的必不撒种,望云的必不收割。风从何道来,骨头在怀孕妇人的胎中如何长成,你尚且不得知道,这样,行万事之上帝的作为,你更不得知道。早晨要撒你的种,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为你不知道那一样发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两样都好。光本是佳美的,眼见日光也是可悦的。人活多年,就当快乐多年。然而也当想到黑暗的日子,因为这日子必多,所要来的都是虚空。

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时当快乐,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欢畅。行你心所愿行的,看你眼所爱看的,却要知道,为这一切的事上帝必审问你。所以你当从心中除掉愁烦,从肉体克去邪恶,因为一生的开端和幼年之时,都是虚空的。”

 

我最大的恐惧就是害怕失败。

不论是桌游的比拼,还是购物时的选择,抑或是做改变生活轨迹的决定,比如是否出国……我太害怕自己会因为做出错误的选择而最终一事无成,这样的恐惧有时候会完全吞没我。

常常我因为在头脑里花费太多时间权衡自己选择的利弊,盘算着失败的可能性大小,以至自己完全错过了经历过程,或者前行的机会。

换句话说,我就像传道者在传道书11章4节中所描述的那个人,他最后既没有撒种也没有收割,因为他忙于观看“风”和“云”,在等待着完美的天气采取行动。

然而,虽然我认为自己已经尽可能地谨慎和有智慧,并觉得这样子生活可以使自己免于错误决定带来的痛苦,但最终我意识到,不论我多么能预期某种形势之风险的可能性,或者成功的可能性,这并不能保证我可以得到我所期望的结果。

当我刚刚工作九个月后就失去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时,这个真理深深地敲醒了我。当我在申请这份工作的时候,我认为自己已经做对了所有的事情——我祷告了且询问了教会牧者和领袖的意见,我还对这家公司做了功课。事情顺利到使我觉得上帝已为我敞开了大门。这当然意味着这个决定会带来长远的成功,不是吗?

不幸的是,正如传道人一次又一次强调的——在生活中唯一确定的是没有什么是确定的。尽管我们尽力去尝试,但我们仍不能明白这位行万事的造物主的作为。(传道书11章5节)

那么要如何解决呢?在采取行动前,不是要对每个细节进行分析,关注每一个“天气预报”以防止大雨毁坏自己的工作,而是“早晨要撒你的种,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为你不知道那一样发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两样都好”(第6节)。这意味着我们要去抓住每个机会,勤劳地撒种,并把结果交托给造物主。

在尝过了成功与失败的滋味之后,我开始渐渐明白上帝话语中的智慧。即便失去了自己第一份工作让我对未来又灰心又忧虑。但我已明白,若无论上帝把我放到哪里,我都忠心地恒久为主做工,祂总会带领我更接近祂的呼召——使用祂给我的恩赐以荣耀 祂。

在找到了一份更适合我的工作后,我回头看,我明白了成功和失败,敞开和关闭的门的真实意义——它们都是指引我们明白上帝对我们心意的工具。

或许这使我们能够理解传道人那充满信心的宣告“你当从心中除掉愁烦,从肉体克去邪恶,因为一生的开端和幼年之时,都是虚空的。”(10节)。别再让自己因过去的失败或者自己无法控制的环境而停滞不前,我们可以心怀下面的真理而大步前行:在做一切的决定性抉择时选择敬畏耶和华,这会帮助我们度过生活中一切的不确定性。

 

问题反思:

1.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敢于承担风险的人还是一个规避风险只愿意待在舒适区的人?传道书11章1-6节如何帮助你在即便不知道所有的答案时就满怀信心地踏出去?

2.今天的灵修如何帮助你“从心中除掉愁烦,从肉体克去邪恶”(第10节)?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门徒训练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丧尸小孩也需要爱

 

作者:叶玲君,台湾

最近韩剧「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在Netflix热播完结,此剧引发广泛讨论。剧中女主角高文英是一个才貌双全的畅销童话书作家,却因小时候母亲对她的情感虐待产生性格偏差。之后又因母亲的意外离开,导致从小到大反复梦见变成鬼魂的妈妈在梦中继续对她进行感情勒索,导致她日常生活中无法与正常人好好沟通,常常情绪失控,惹出一连串的麻烦,甚至重创自己的事业。男主角文钢太,因小时候母亲过早离世,一肩扛起照顾自闭症哥哥的重责大任。多年来的委曲求全,导致男主角性格极其忍耐,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任何破事都自己背黑锅,一直不停地被解雇,再换工作;一边照顾被蝴蝶噩梦缠身的哥哥,一边想尽办法维持家计,又一边制造假象替哥哥罩一个安全网。就在最新一次的换新工作的契机,他和小时候的朋友——女主角相遇,还被女主角取了一个叫「安全插销」的可笑又贴切的外号。

 

剧情的主要取景点是在一家男主角新工作的精神病院里。那里的医护人员和患者 基本上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而男女主角也在那所精神病院激发了各式各样奇葩事件,之后竟然发现对方就是小时候相互喜欢的人。其中一个关键剧情是女主角新出炉的童话书「丧尸小孩」。书中所描绘的是一个自出生起就不带情感,只会吃的孩子,由妈妈一直偷邻居村民养的动物来给他吃把他养大。直到有一天因为天灾,村里的人被迫迁离,并且把动物也一起带离。然而妈妈无法光明正大地带着丧尸孩子逃离,于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竟然一点一点砍下自己的四肢来喂给自己的丧尸小孩吃。最终妈妈失去所有的四肢,只能让孩子扑到自己怀里把自己吃了。妈妈即将死亡的那刻,在妈妈怀里的丧尸小孩突然开口叫了她妈妈,并说“好温暖”。书中所探讨的“食物与亲情哪一个比较重要”的寓意没有被文学界所采纳,反而反馈集中在书中内容太过血腥,不适合给孩童阅读。然而这一本书却意外地让男、女主角相互了解对方从幼年时期就开始背负的伤痛,从而激发出对对方的爱怜与情感。就在一连串的事件下,男女主角最后确定彼此的心意,开着一台医院院长所赠送的旅行车重新出发。此剧可以算是王子和公主开始新的幸福的黑暗童话故事。

 

我想此剧能如此受欢迎必然有很多成功元素的结合。除了俊男美女的强强组合外,加上剧情编排有趣、不单板,最主要能深深吸引观众的眼球的一点就在于编剧深刻掌握了「不管是谁都需要被爱」这一个普世大愿望。说实在的,我们生活在这个卑劣谎言的世代,大部分的人都背负着一连串的伤痛,渴望着自己也能像剧中主角们一样苦尽甘来,最后获得真爱,能被照顾、被疼惜、被接受、被尊重……但现实是,很多时候就算是生养我们的父母也未必能做到。故此我们感觉被忽略、被伤害、被误会、被辖制……这世界上有许多人,像男主角一样戴着微笑的面具,来掩盖面具下自己那个满是创伤愁苦的内心,努力挣扎地背负着责任来活下去。又有很多的人,像女主角一样因为某些原因被伤透心,失去对人的一切信任,靠着闯祸来体会自己依然活在世界上的「价值」。其实在某些程度上我们都是男女主角,带着过去的伤痛,努力地活着,希望有一天有个英雄般的人物会来拯救我们,解除已久的束缚,从此能开心、了无痛苦地活着。但事实上,这样苛求的想法是不能够在世人身上完全得着体现的。台湾有句俗话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唯有我们那永不改变的慈爱上帝,才能做到帮助我们重新站立,使我们能够忘记背后所发生的一切伤心事,努力朝着面前祂所喜悦的标杆直跑。就如约翰一书4章18-19节所说:「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

 

希望每一位读者,能认识并靠着主耶稣基督的爱、救恩和恩典,把自己的过去携带已久的惧怕除去,得到来自上帝完全且无瑕疵的爱,进而有着勇气奔向祂为我们谱写的全新篇章。阿们!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奇妙的创造

灵命日粮:潜伏的狮子

读经:民数记14章1-9节 

小时候,爸爸会躲在树丛里,装狮子的吼声来「吓」我们。在1960年代,我们虽然住在迦纳乡间,却不大可能有狮子潜伏在附近,所以我和弟弟总会兴奋地寻找吼声的来源,因为和爸爸玩游戏的时间到了。

一天,邻居小女孩来找我们玩。熟悉的狮子吼声突然响起,小女孩吓得尖叫逃跑。虽然我们知道那是父亲的声音,但我们竟然也跟小女孩一起跑。过后,爸爸对小女孩受惊吓感到抱歉,而我和弟弟则学到不要受旁人的恐慌反应所影响。

迦勒和约书亚是不受旁人的惊慌反应所影响的典范。当以色列百姓预备进入应许之地时,摩西派遣十二个探子去窥探那地。他们全都看见了一片美地,但其中十个探子只报告所看到的困难,打击了百姓的士气(民数记13章27-33节),还造成百姓恐慌哭号(14章1-4节)。唯有迦勒和约书亚能正确 [....]

灵命日粮:不要怕!

读经:路加福音12章4-7,22-32节 

在动画片《古鲁家族》(The Croods)里,山洞人古鲁是一家之主,他坚信除了他们的山洞以外,其他地方都是危险的。夜晚他们全家人会卷缩在一起,这样他才能保护他们。古鲁也认为他正值少年时期的女儿应该放弃冒险,因为那只会招致危险。他给家人的格言是:「绝对不能不害怕!」换句话说,就是:「永远都要害怕!」

然而,耶稣却教导祂的门徒完全不同的观念。在呼召西门来跟从祂时,祂对西门说:「不要怕!」(路加福音5章10节)那管会堂的睚鲁来到耶稣跟前,后来他的女儿死了,耶稣也说了同样的话来安慰他(8章50节)。

在路加福音12章,耶稣告诉门徒上帝顾念他们胜过麻雀,祂教导他们不要惧怕(7节)。耶稣复活之后,对那些来到坟墓前的妇女说:「愿你们平安!……不要害怕!」(马太福音28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