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感恩

为什么感恩可以治愈我们的“空心病”

why-thanksgiving-leads-to-a-fulfilling-life1
作者:
Alwin T,新加坡

翻译:Abby,中国

“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耶和华的名都该受赞美。”

有人说生活中最美好的往往是那些最简单的。如同在繁忙的街道,看到一个蹒跚学步孩子的灿烂笑容;在一个炎热的星期六下午,吹来的一阵微风;或意外接到好久没有联系的老朋友的一通电话。最美妙之处还在于生活中其实充满了这样的时刻。

然而我们却很难感激生活中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因为我们总是有账单要支付,有任务要赶在截止日前完成,还有朋友和亲人需要去取悦。但是,当我们重新审视如何因着感恩而过上有意义和充实的生活时,我们会获益匪浅。感恩仅仅是一种对事物感激的回应?还是有更多呢?

如果感恩只是我们对所处境遇感激之情的外在表达,那么当遇到颠簸不平的道路时(生活中总会磕磕碰碰),我们就会开始怀疑人生,感觉一切都糟糕透了。

然而,如果我们改变内心看待生活的视角,不再认为生活应该按我们想象的去进行,我们就会越来越少渴望拥有更多,而且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我们都能充满感激。因为奇迹已经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这个奇迹实在是太伟大!它改变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起初在伊甸园的时候,我们看到男人和女人被创造之初是喜悦和满足于上帝和祂的一切供给的。那时候一切都是完美的。当撒旦进来,引诱他们两个人时,它在他们内心编织了一个谎言:你们不需要上帝的存在,你们有能力和上帝一样强大,掌控自己的生活!于是乎,我们就开始有了对世上事物的渴望,然而这世界上的事物却永远无法真正地满足我们。

在堕落之后,人类已然忘记了拥有与上帝的完美关系那种无限的美好。当生活全是关乎我和我要如何如何时,我们就发现自己时常陷入到失望和质疑中。

但是如果我们懂得,生活的重点其实是上帝,是要祂的荣耀便满全地,我们非但不会感觉被辜负反而会寻求一切机会来让祂喜悦!这样我们就自由了,因为就算全世界都亏待我们,上帝永远不会令我们失望和背弃我们。就算我们受到老板不公平的对待,对朋友或者生活感到失望,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上帝如何用这样的时刻,让我们和身边的人认识到祂的爱。

当我们开始用上帝的眼光来看待生活时,我们就会寻得充实和满足感。我们信靠祂并且过着顺服祂诫命的生活,因为这正是我们的命定。

感恩就是要记住,我们不再需要顺应这个世界甚至我们自己。因为上帝是我们喜乐的源泉,祂的恩典够我们用!

哥林多后书12章9节中这样说,祂却对我说:“我的恩典是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让基督的能力临到我的身上。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甘心乐意)

传道人太太的圣诞衣橱

bokeh-21951_640

作者:Sandy Zhuang,中国

曾经有人想采访我丈夫,看传道人家是如何预备圣诞节的。对此,一位熟悉我家的姐妹一语中的:“圣诞期间,他们家是丈夫全心投入教会服侍,妻子在家带小孩。”可想而知,圣诞节对我而言是一年当中最辛苦、也是最孤单的日子。丈夫在诗班排练时,我在家准备各样饭食点心;丈夫带领别人服侍时,我设法处理堵塞的马桶;丈夫跟别人分享服侍中的辛劳与喜悦时,我要面对一屋子的狼藉,对孩子大喊大叫。几年下来,我也渐渐接受了这种模式,觉得这是我支持丈夫、支持教会的方式。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在圣诞节期间,我并没有花多少心思纪念救主耶稣基督的诞生。

某天,我跟平常一样忙碌了大半天之后,突然特别想逃离这个家——不是负气出走,而是想换个环境,想拥有一点点属于自己的空间与时间。然而我并不想让孩子们晚饭饿肚子,也不想让丈夫为我担心自责,所以我便心烦意乱地靠在衣柜上休息。这时,也不知哪来的想法和冲动,我竟然把衣柜打开,搬出最下方的衣物收纳箱,自己蜷着身子坐了进去,然后关上柜门,心想:“哈,我终于‘逃出来’啦!”。甚至当听到孩子们在隔壁房间对问“咦,妈妈去哪儿了?”时,我都感到有些窃喜。

虽然在自家的衣柜里,我并没有找到电影《纳尼亚传奇》里那样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但我非常感恩的是,上帝的恩典总是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临到我,而且圣灵也总是温柔地责备我、提醒我。在那个普普通通的衣柜里,上帝再一次透过圣灵提醒我要为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感恩。我回想到两个孩子虽然顽皮,甚至会把我的床单从床上拖下来当作旗帜举着满屋跑,但是他们会编故事给我听,会跟我一起在钢琴上弹奏简单又快乐的音乐,也会在我荡秋千时主动过来献上“一臂之力”;家务事虽繁琐,似乎永远都做不完,但是丈夫会买吸尘器来减轻我清扫的负担,也极少对我在家务事上的处理有异议;最近,我也约了姐妹们小聚,而且教会的圣诞晚会安排了儿童节目,我和孩子受邀参加。因此,圣诞期间的孤单其实也是暂时的,但我却总是忽略这些值得感恩的事,心思停留在那些不如意的事情上自寻烦恼。就这样,我选择抱着感恩的心从衣柜里出来准备晚饭,之后也没有跟谁提起过我在“衣橱”中的事。

感恩的心一旦开启,便会自然而然地为生活中不胜枚举的琐事感恩。越是感恩,生活中就越多惊喜,譬如孩子们昨晚竟然收到两只小小的水母作宠物。然而我最感恩的是,上帝赐给我喜乐的心,让我可以在繁忙而感到孤单时,庆贺祂爱子的降生。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圣诞节中的基督)


投稿

为什么有主同在的家庭是最好的

作者:陈明惠,新加坡

signs-416441_640

我来自一个五口之家——爸爸、妈妈,两个姐姐和我。我们一家人有时彼此闹得很僵,有时散漫,有时懒惰,有时还很疯狂,但是总体来说,我们是十分相爱的一家子。所以,“家”这个字总能触及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每天踏入家门、投入家这个温暖怀抱的那一刻,迎接我的是桌上美味的家常菜,对我而言,家是爱的本质,是舒适的代名词。

虽然因为在海外工作的关系,我已经离开家将近两年了,但是距离并没有消磨我对父母和姐姐的感激,我依然珍惜家人之间的彼此支持。也多亏了美妙的现代科技,我动动手指就可以给家人发短信,这让我觉得家人就像在身边一样。从家人那里收到的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视频,每一条短信都是我的宝贝。没有家人在身边其实也很辛苦,但感谢上帝,祂给了我一个“大家庭”——我的亲戚,我教会的朋友还有同事。

但是正如我们大部分人知道的那样,家庭其实并不是完美的。父母喋喋不休的唠叨,跟兄弟姐妹为了鸡毛蒜皮的蠢事争吵不停,当然,有时我们还比较容易发脾气,说话很冲……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会经历的。但是很感恩的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学着对这些不愉快的事一笑了之,我们彼此原谅,继续结伴前行。有人虽然知道你所有的缺点,但还是一样无条件地爱你,这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吗?

有一天,当我站在饭厅里的时候,我突然注意到了多年以来一直高高悬挂在饭厅正中间的那块匾。匾上写着:“基督是这家之主;吃饭时看不见的客人;对话中安静的聆听者。”

在我们每一个家庭当中,基督都与我们同在,并且祂比任何一个家人都更亲近我们。基督耶稣完美地诠释了我们在家庭中的每一个角色:祂像一个完美的母亲,给予孩子照顾和关爱;祂像一个完美的父亲,供养并管教孩子;祂像一个完美的姐姐,善解人意而值得信赖;我确信,祂也像一个完美的哥哥,保护弟弟妹妹并且是个非常好的玩伴。

虽然有人曾说我家看起来“挺完美”,但实际上我们家离“完美”还差十万八千里呢,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不住地感恩,并且很自豪地说,这些年来都是基督的爱维系着我们的家庭。毕竟,家怎能没有爱?一个亲密的家庭怎能没有上帝的爱?就像圣经歌罗西书3章14节写的那样:“在这一切之外,要存着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 当我回想自己的家庭,想到上帝是我们的一家之主时,我很感谢上帝让我有幸成为祂的家庭中的一员。正如约翰福音1章12-13节所说:“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上帝生的。”

今天,在你的家中或者你身边的人当中,有什么是值得你感谢上帝的吗?

家人,一直在那儿的家人
朋友,像家人一样的朋友
教会,像家一样的教会
家,无需多言的家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家庭关系)

投稿

灵命日粮:感恩之心

读经:约翰福音11章32-44节  

遭遇悲剧的家庭往往都带着无法填补的创伤。有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女孩,为了追猫咪而跑到路上,结果被货车辗过。年仅四岁大的姐姐,目睹了整个经过,看着爸妈抱着早已没有气息的妹妹,她吓得说不出话来。那一刻的冷酷与创痛,缠​​绕着全家人好多年,挥之不去。家人的情感都冰冻了,麻木是唯一的安慰,解脱成了虚幻的假象。

那个四岁大的姐姐,就是作家安·福斯坎(Ann Voskamp)。妹妹的惨死,深深影响了她对生命和上帝的看法。在她成长的世界里,几乎没有「恩典」的概念,而「喜乐」,更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后来,她当了母亲,便开始寻求圣经中「喜乐」这个难以捉摸的东西。她发现「喜乐」和「恩典」都来自同一个希腊字,都和「感恩」有关。她纳闷,真有那么简单吗?为了验证此说法,她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