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慈爱的上帝

你我是被祂所召的人

作者&有声播读:Joanni,中国

 

我来自一个很小的城市,从3岁起父母离异后我就一直跟着爸爸和奶奶生活。后来直到我13岁,妈妈再婚,我就跟着妈妈去另一个国家生活。 当时我妈妈和继父已经是基督徒了,所以我有时就跟着他们去教会,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基督教。

因为从小没有跟妈妈一起生活过,所以我们之间的感情好像隔着一座山,没办法有正常母女的亲密感。一直到我16岁开始进入叛逆期,我跟妈妈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越来越疏远,直到零沟通。我的学习成绩也是一落千丈。我的朋友圈很乱,我也开始抽烟、喝酒、逃学,打架混酒吧,最后没办法升学需要留级。我跟妈妈大吵一架后,妈妈实在没办法就决定把我送回国,有一年半的时间我们都不再联系。

回国的生活更加糟糕,更是颓废糜烂。我总是觉得自己是被遗弃的、无价值的、无用的。也因为这种缺爱的心理和创伤,我到处寻找认同和接纳。男、女朋友我都交过,目的就是能让自己感受那一点点的存在感、被爱和被接纳的感觉。但因着上帝的感动,我和妈妈的关系开始有所缓和。一年半后,她再次让我重新和他们一起在另一座城市生活。我同意了,因为我深知自己在这里是没有出路的。

那年我20岁,来到这座城市后上帝安排我遇到一位属灵“妈妈”。她雇佣我去她的幼稚园工作,同时不断地鼓励我,帮助我回到信仰。因为她办的是基督教私立学校,慢慢地我又开始接触信仰。前两年我也工作得很开心,可到了第三年我又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虽然对上帝有所认识,生活方式也有变化,可那内心深处的空虚和迷茫并没有抹去。

同年,也就是2013 年,在无知、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情况下,我意外怀孕了。我当时只有害怕、羞愧和不知所措。因为刚刚和家人的关系稍微缓和,自己实在没有勇气和脸面告诉家人,我就自己决定把孩子打掉了。打掉孩子的那几个月我真的觉得自己已经走到了绝境,生活再无一点希望与价值。也开始越来越厌恶自己,讨厌自己,逐渐进入抑郁状态,不再能正常工作。我开始经常请假,旷工迟到,甚至多次想要自杀结束生命。可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总会有两个声音在我耳边:“结束生命吧”和“放下一切去认识,寻找上帝”。祂可能是唯一能告诉我我存在的意义的。当我放弃自己的时候,上帝没有放弃我,我相信当时一定是祂给了我力量和勇气做这个决定去寻求祂。

在2014年年初我找到了一家基督教事工,并开始参加他们为期6个月的门徒训练课程。第二个星期的课程主题是“聆听上帝的声音”。那是我第一次“听见”上帝对我说话,祂对我说:“壮壮( 我的小名), I love you just the way you are(我是照着你本来的样子爱你的)。”当时的我内心深处体会到从未有过的爱 ,泪水止不住地落下。因为祂的爱,从那以后我开始真正与上帝建立关系,内心里大大小小的伤痕也开始慢慢被祂医治。

渐渐地,我和妈妈还有家人的关系越来越好,妈妈和我的继父也成为我全职服事上帝的最大支持。在这7年里,我专注认识上帝,认识自己和帮助他人走出阴影。当然,我在这跟随上帝的路上还是会跌跌撞撞,也没少犯大大小小的错。可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很清楚地知道——不要停止追随上帝,并要敢于敞开我的心向祂寻求帮助,面对错误。也不要放开祂那恩慈、怜悯、无条件爱我的手。

现在我明白那句话了:浪子回头金不换。我最喜欢的一节经文就是罗马书8章28节:“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我和你就是按照祂的旨意被祂所召的人,并且没有任何事能使我们与上帝的爱隔绝(参罗马书8章38-39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8月漫画特辑:管教的手

​绘画作者:Ngu Ngok Chin ,马来西亚

漫画介绍:Jessie,马来西亚

内容摘自灵命日粮文章《牙痛的教训》

 

没人喜欢疼痛,也没人喜欢被管教,然而上帝会因为爱我们而管教我们。

正如经文所说:“凡我所疼爱的,我就责备管教他,所以你要发热心,也要悔改。”

(启示录3章19节)

 

但即使是管教,上帝管教的手是慈爱的手,因为祂是慈爱的父。

祂的管教是我们能忍受的,并且能使我们活出基督的样式来。

 

 

​*此图文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认命”还是“顺服”?我们该如何面对生命中的苦楚?

作者:Jessie Ng,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枝子,中国

 

有人说,命运带来的那些裂痕和灼伤,都是为了使我们变得更强大、更温柔。面对苦难若抱持这样的观念,就可以较为坦然地解释生命中那些难解的苦楚。也许这也是人们所说的“认命”。苦难确实是磨炼人心志的最佳修炼场,就连诗篇119篇也说:“我受苦是与我有益”。基督徒面对苦难灾祸,不外乎是罪中的苦楚、上帝的管教、信心的考验、或是像约伯那样无解的遭遇。

无论哪一种,受苦对上帝的百姓而言都可以趋向好的结果,因为圣经说受苦使人进入完全。因此基督徒面对苦楚要“顺服”。然而,前者所述的“认命”,与圣经所说的“顺服”,究竟有什么区别?苦难临到一个不相信上帝的人,同样可以将他塑造成一个温润如玉,遇事从和的人。从结果上来看,似乎没什么区别。坦然接受命运的不公和无端的灾祸,与顺服上帝临到自己身上的苦楚,是不是都是一样?

面对苦楚,我一直都认为自己是挺“顺服”,却发现自己好像是越来越“认命”。比如眼看着环境局势如此糟糕,若有人在此刻对我说:“我们要迫切积极地求上帝拯救当前困境,若是祂愿意,可以一瞬间就使新冠病毒消失,世界复原”,我必定忍不住要嗤笑。这怎么可能呢?我相信上帝的能力,可这越来越糟糕的情势却越来越使我相信,上帝就是定意要如此折磨,定意要用灾祸惩罚人类。再往下想,不免想到人类如此罪恶滔天,本就该承受这一切,我们哪里还有脸面求上帝怜悯和拯救。

以我个人来说,我想上帝就是定意要让我受苦。面对所有苦楚,我要做的就是“顺服接受”。不知不觉地,上帝在我心目中成了一位严厉的教官,为了训练祂的百姓成为成熟、刚强的精兵,总是让他们经受各种苦;为了祂国度荣耀的“伟大事业”,上帝的百姓不能有埋怨也不能逃避。

最好苦难灾祸多一些,使目的加速达成。这种观念给我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在祷告求上帝拯救人从困境中出来这件事上,我变得无力和无奈。因为我内心深处开始不相信上帝会拯救人,即使这样祷告了,上帝也不会改变心意,那么我又何须如此迫切祷告困境解除呢?干脆就祷告受害者能够顺服接受(认命)就好了。

于是上帝在我心目中变得越来越冷酷。尤其是环境越来越糟糕,局势越来越灰暗,未来越来越模糊的时候,我一边命令自己要“顺服”,一边在内心里渐渐失去对上帝的爱。直到圣灵在祷告中提醒,也在和人分享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已经不相信“上帝是慈爱的”这简单真理!以至于当人对我说,上帝如此爱自己的百姓,祂希望自己的百姓快乐、平安的时候,我竟觉得这句话不可信,而且极其危险。

就这么简单的一个真理:“上帝是慈爱的”,就瞬间击碎我这些日子为了使自己变得“强大”而对天父筑起的心墙,思想至此,泪水夺眶而出。上帝的国就是祂的百姓,祂正是为了祂百姓的平安才让自己的儿子为人而死的啊!我就是上帝国中的一员,祂岂能不爱惜?就连我的头发都数过了,祂怎会是那种为了成就自己“大业”就牺牲小人物的冷酷君王?我真是大大地误解上帝了。

祂固然有希望百姓刚强的爱,但也有怜惜爱护的爱,因为圣经说:“耶和华遇见他在旷野荒凉野兽吼叫之地,就环绕他,看顾他,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申命记32章10节)。眼中的瞳人是如此珍贵!并且上帝也曾对祂的子民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耶利米书29章11节)。

哦!“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这是上帝亲口说的(以赛亚书49章15节)。祂岂能不怜惜、疼惜自己的百姓呢?当然,上帝也说祂会熬炼自己的百姓如熬炼银子,但那都是我们能够承受的,“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哥林多前书10章13节)。

最大的问题是,我原来一直在揣测和判断上帝隐秘的旨意,在受苦的过程中认定上帝隐秘的旨意必然是如此这般(也许是因为有个原因会好受一些),却忘了要相信上帝显明的心意——祂是如此充满慈爱,对全人类,也对我。

回想亚当夏娃受蛇诱惑犯罪的经过,竟如此相似。蛇暗示夏娃,上帝的命令背后还有“隐藏”的目的,那就是祂不想让亚当夏娃和自己一样能判断善恶。这样一来,夏娃和亚当就会开始怀疑上帝对他们的爱。上帝没有告诉他们设立这条命令的目的,因此对亚当和夏娃来说这是“隐秘的事”。上帝要考验的,正是他们是否无条件地相信上帝并且顺服命令。但夏娃最终放着上帝显明的命令不顾,选择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上帝,最后堕落犯罪。

 “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上帝的,唯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申命记29章29节)。原来不管什么事,我都不该随意判断上帝背后的心意,而是应当相信上帝自己的启示——祂是慈爱并且不愿意人灭亡的上帝。因此面对别人或自己的困难灾祸,我们当然要迫切祈求天父拯救和解决当下的困境。这不仅只是相信上帝的能力,更是相信上帝的慈爱。

上帝是慈爱良善公义的,祂不是世人所说无缘无故无情无爱的“命运”。况且对基督徒而言,上帝是他们的天父,所有临到自己身上的苦都不至于绝望。若是因为自己的罪,那就是上帝像父亲一样的管教;若是考验,那就是经历上帝的方式。无论哪一种,最终都会让我们更深地认识上帝是我们的父,和祂是如何爱我们。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7月漫画特辑 | 《祷告的幕后》


绘画:Chin,马来西亚
*内容取自灵命日粮文章《祷告的幕后》

 

我们常常因为别人不及时回复我们的信息而不安、焦虑。

一段时间后,就会开始怀疑对方是不是不在乎自己,

或者两人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

有时候,我们以为上帝不及时回应我们祷告,

也是因为祂不在乎。然而上帝并不是这样的……

 

*此图文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