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成长

#换脸挑战:50年之后的你会是什么样?(有声播读)

作者:Rebecca Lim,马来西亚

翻译:奇奇,中国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这几天,我的社交媒体圈子里满屏都是朋友们发布的照片,并标记着#换脸挑战(40-50岁以及年龄更长的朋友除外)。

#换脸挑战的意思是上传一张自己或他人的照片(如果你愿意的话)到FaceApp应用程序,并使用其中的一个滤镜看到自己几十年后的样子。 (如果图像太可怕,他们还有一个滤镜可以让你回到过去,陶醉于你几十年前的样子。)随着这阵风潮,互联网上不仅仅是普通大众的,还有很多名人的“老龄”照片提醒了我们,美丽是稍纵即逝的,对于有钱人和名人也不例外。

图为Jonas兄弟的原照,取自@jonasbrothers

图为Jonas兄弟的在经过FaceApp滤镜换脸后的效果,取自@jonasbrothers

 

在好奇地看过朋友们的照片后,我决定冒险尝试看一看自己在50年后的样子。

令我惊恐的是,FaceApp预测出我变老的过程不是很优雅。事实上,如果我老的时候真的和那个预测图像一样的话,那么我不仅要面对我已经在忍受的身体问题——8个小时的睡眠后仍然会酸痛的后背,下降的视力,一过度劳累就会左摇右晃将要崩溃的膝盖……而且我脸上的每一个褶皱和纹路都会被拉长和放大,我吃过的所有炸鸡和冰淇淋都会永久地在我的脸颊上留下证据。

这让我好奇我的朋友们是如何有勇气晒出自己的照片的——我的照片直接被我拖进了垃圾箱,但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

我其他那些参加这项挑战的同事们不敢相信地看着他们50年后的照片,我们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谢天谢地,我们不会立刻变成这样!”

我们的反应让我禁不住思考:为什么当我们想到衰老或变老时,头脑里都是负面的想法呢?我们想象自己的皮肤变得松弛,力气逐渐衰竭,头上满是白发(我们现在正努力尝试用染发来遮盖),脸上有深深的褶皱和纹路——恐惧不由地开始在我们心中蔓延。

更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将衰老与我们的外表联系起来?事实上,即使没有#换脸挑战,我也注意到我与朋友们的大部分谈话都在聊我们如何通过各种方式来减缓衰老:做面膜,吃保健品,排毒计划,激光治疗,9步韩国护肤法……等等。

我们知道衰老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我们花多少钱在美容产品上,那些可怕的线条和皱纹最终还是会出现在我们的脸上。那么为什么不把#换脸挑战变城一个挑战如何更好地变老的机会呢?

当我想到生活中那些优雅的老人时,我意识到并非是他们的外表吸引我,而是他们人生经历中的智慧,他们在回想上帝在自己生命中的信实时声音中夹杂的激动,他们对侍奉上帝不灭的热情,以及他们自身散发出的恩典。这些人让我想到:“我希望自己到了他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也可以如他们一样对上帝仍然充满热情。”

这促使我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思考衰老:我不再忧虑自己老了时外表会变得怎样,而是在想我是否可以过一个他人会钦佩的一生?我的生命是否可以将其他人引向基督呢?

如果有人发明了一个APP,让我们可以看到50年后自己内心的样子,我们会看到什么呢?悔恨,不饶恕,苦毒,硬着的心?还是一颗安息在基督里的平静内心并喜乐地期待在永恒中与基督同住(很感恩,在腓立比书3章20-21节中上帝许诺我们的身体将会在未来的某天被改变,让我们可以像祂荣耀的身体一样)?

几天前,当我们在小组聚会中被要求画出自己在5到10年后的样子时,这个问题就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那天晚上,我完全呆住,只是茫然地看着我手中的纸。

也许是因为在过去的五年里,我看到上帝将我的计划一个又一个地毁掉……祂有时候使用最令人谦卑的方法让我绕道,以至于我能走在祂给我设定的正确道路上。

我看到自己多年的辛苦工作在一天内化为泡影,只做了九个月我就失去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宣教领域服侍了几个月后又经历了长时间的失业和无数闭门羹。长时间沉浸在恶劣的环境和冲突中间,我也无力改变。

在我生命中这些令人崩溃和困惑的时候,我很容易被诱惑远离上帝或因为临到的环境而责怪祂,但有一个事实仍然是千真万确的:即便当上帝引导我去走那条看起来是我最不会选择的道路时,或者我只是因为别无选择而勉强服从祂的计划时,祂也总是会把我带到一个更好的境地。

这让我想知道自己在10年后,或50年后的样貌或者取得的成就真的有那么重要么。我越是思想上帝如何将我带到我现在所在的状态,就越会想:如果我生命中未来5到10年和过去5到10年一样,那么也许我要问自己的问题是,我对上帝的心会有怎样的改变?

我能更快地服从上帝和相信祂对我生命的计划吗?我是否仍然信实地寻求祂对我生命的旨意而不是我自己的想法呢?当试炼临到我的时候,我会更能够将它视为“大喜乐”(雅各书1章2-4节)吗?

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深入思考可能都会让我们头发多白几根。但我们的回应将决定我们是否可以在上帝的恩典里优雅地老去。

经历过人生的最低点之后,现在的我知道,我唯一可以信靠的人生异象是一颗心安定在基督里并与祂同行。而这也许是我人生中唯一重要的大计划。如果我生命的异象是为了追求公义——过一个靠着上帝引领的生活——那么无论祂引导我到哪里,甚至我看起来是什么样子都没有关系,我可以放心,祂会带领我所有的脚步,我将“年老的时候仍要结果子”,“满了汁浆而常发青”(诗篇92篇12-14节)。

事实上,当我以这种方式来生活时,我可以期待在10年,20年,50年后自己的样子。因为我知道我的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哥林多后书4章16-18节),我将有许多机会在智慧中长进并继续体会祂在我生命中的良善。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成长的身量

在天父的家——教会中成长(有声播读)

 

作者:Nico,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依含,中国

 

交上毕业论文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大学生身份也随之结束,更代表我将离开这个我生活了四年的小镇和一个我视之为家的教会。周六的团契,教会的弟兄姐妹贴心地为这班毕业在即的我们准备了一个短短的影片。影片记录了我们四年里在教会事奉、相聚在一起的身影。蓦然,在教会里一堆甜酸苦辣的回忆涌进我的脑海。

原来,已经四年了。我永远记得第一次踏入这间教会,唱着我从未听过的赞美诗歌“阿爸天父”时,心里涌起的暖流。透过教会的敬拜,我觉得自己终于回家了。还记得第一次参与服事的自己,为着主日学的孩子准备教材时,聆听一首首我不熟悉的赞美诗歌和读着对那时的我来说生涩难解的圣经故事。也记得和弟兄姐妹挤在教会的厨房,忙碌地准备午餐,然后大家开心地唱着谢饭歌再享用午餐。回忆即温暖又窝心。当然,我也曾在教会的事奉上尝过滑铁卢,对人甚至对上帝失望过。

刚成为基督徒时,好多人都好奇我为什么这么有毅力,可以在每个难得放松的周末都要去教会事奉和聚会。当时的我回答不上来,只觉得这是一个基督徒该有的责任。可后来才发现,如果只是单单把教会的事奉,崇拜和聚会当成一个责任,久而久之便会觉得疲惫,进而我们的心会离教会和上帝越来越远。

教会其实是让上帝的儿女锻炼灵命的地方。圣经里有提到我们要过一个分别为圣的生活。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我们身处在社会的大染缸——不看重圣经价值观的世界。恰恰如此,我们需要教会——上帝的家成为我们属灵的遮盖。我记得当我刚踏入教会时,一个姐妹的笑容吸引了我。她的笑容充满喜乐,让我不禁好奇基督徒的喜乐到底从哪里而来。身处在这纷乱的世界,每天都为着生活挣扎,当时的我可说是抱着破碎不安的心走入教会,然而那位姐妹干净喜乐的笑容却温暖着我冷漠的心。后来,才明白教会是天父的家,天父会赐福予祂的儿女,而交托祷告就是领受喜乐的方法。有时我们会觉得开口求救是一件丢脸的事,可我却在教会学到开口向天父求救一点都不难为情。不爱笑的我变得快乐了,因为每次单纯的交托祷告总可以让我卸下重担。

从前的我是一个自私的人,只为着自己的利益打算,很少理会别人的需要。可和教会的弟兄姐妹相处一段时间后,却被他们的真诚善良给打动。教会的弟兄不管功课多繁重,都坚持每个周末负责载送我们去教会。教会的姐妹也每次在聚会崇拜后,不怕辛苦地在教会准备一顿顿的午餐和晚餐。耶稣在传道的三年半里,总提醒门徒要学习祂的样式。耶稣一边完成祂的使命,一边也不忘记旁人的需要。祂在忙着传讲上帝的道时,也抱着一颗怜悯的心为他人治病赶鬼,以五饼二鱼喂饱饥饿的人。同样,教会里一班爱上帝的弟兄姐妹让我看见了何为耶稣爱人如己的样式。他们犹如一盏明灯,尝试照亮这弯曲悖逆的世界,就算外面的大环境难以被改变,就算这个世界还是充满许多令人伤心失望的事,他们仍然选择持守自己能做的,点亮自己,照亮坐在死荫幽谷中绝望的人们。他们活出了耶稣的生命,并以生命在影响生命。

当然,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人。当我们一起在事奉主时,也会经历了不少的摩擦。比如和牧师的摩擦,和同工的摩擦。过程中,我一度想过放弃事奉,甚至也想过离开教会,因为我觉得人和上帝都不看重我的付出,更因为我和教会里的弟兄姐妹产生了隔阂,也觉得和上帝的距离越来越远。

有天早上在教会崇拜完后,我的心里再次涌起了难过失望甚至愤怒的情绪。我生气自己的软弱,觉得自己做不好上帝交代我去完成的事工。我也气上帝,因为祂不安慰鼓励我,只是沉默地看着我陷入情绪的泥沼里。最后当我心灰意冷决定离开教会时,一位和我不太熟悉的姐妹热情地近前来,说要陪我走路回大学宿舍。途中,她和我聊起她的信仰生活,也聊起她和耶稣的关系。聊着聊着,忽然觉得我更加认识那位爱我的上帝了。我渐渐明白,上帝从不应许天色常蓝,花香常漫。祂从未答应我,积极参与教会生活会让我避开生活不顺心的事。可祂让我明白祂不是苛刻的主。我的付出祂都看在眼里,只是祂需要我好好学习如何与其他的肢体沟通。上帝更让我知道教会的事工不同与世界的工作。世界的工作大多是为着自己的荣耀,而教会的事工却是单单为上帝的荣耀。

因此,我打消了离开教会的念头,学习和教会的肢体连接,才从教会的事工上发现上帝预备给我的恩赐。圣经里明确提到基督是教会的头,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以弗所书1章22-23节;哥林多前书12章27节)离开了教会就等于离开了力量和能力的泉源。所以圣经才提醒我们“不可停止聚会”(希伯来书10章25节)。在旧约中,大有能力的先知以利亚在施展完神迹,重重击败巴力的先知后却慌忙逃命,并求上帝拿走他的性命。他的软弱一部分是因为以色列中只剩下他一人事奉耶和华。可上帝却说以色列有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列王记上19章1-21节)。这段记载告诉我们,就算我们满有恩赐,也不能成为属灵的单兵。我们的灵命生活需要与其他的弟兄姐妹一起成长。

我们常会有无数个理由想要逃离教会生活,可若你尝试了解天父的心意,便会明白祂希望每个祂所爱的儿女在圣殿里一起敬拜祂,学习祂的话语,彼此扶持成长。如同以利亚,在过程中我们难免灰心丧志,可当以利亚向耶和华倾心吐意时,耶和华就亲自安慰并刚强他的心。所以,在我们觉得要放弃时,逃避不是出路,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转向上帝。当我们选择转向祂时,祂必不转脸不顾我们,(历代志下30章9节)而是会亲自带我们回家。

*本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成长的身量

6月小漫画| 渴慕成长

绘图设计:Chin

内容源自2013年9月6日灵命日粮《渴慕成长》

 

*本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成长的身量

“阳仔,在帝都做销售累不累?”(有声中文)

作者:刘阳,中国

语音播读:吕杰,中国

*封面和文中图片来自PEXELS

在这件事情发生以前,我不会相信自己能经历这样的转变。但回过头来看,我深切地知道,这一切都是上帝的奇妙作为。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我是一名销售人员。由于我们部门想要达到更好的业绩表现,就将客户资源进行了重组。我们部门的人员分为了两个小团队,每个小团队单独管理自己的项目。这样看似客户资源翻倍了,却出现了另一个弊端——当两个团队中的不同销售人员同时联系一个项目的时候,就会出现撞单现象。

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我的一个同事(另一个团队的)与其中一个客户联系的时候,向公司标记了意向客户。但当我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与这个客户联系另一个项目的时候,他却没跟我提及我的同事。结果,在我认真做了项目介绍和跟进并且在客户申请优惠价格的要求下向上级汇报和请示的时候,领导告诉我说这是另一个人的意向客户。我当时非常失望,知道这个单子一定不是我的了。在此之前,我也经历过类似的事,为了不想因为一点业绩问题在部门内发生纷争,我做出了让步。

然而,这次我的内心却很不甘。毕竟我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付出了那么多努力。于是,我默默祷告:“主,你若不让我得着这样的业绩,我顺服祢。”但是,这次要放弃的业绩比上次的还大,我心中确实很不舍得。后来,领导找我谈话,让我放弃。我心里想那就让吧,毕竟这些都是外在的,我里面已经有最宝贵的主耶稣了。然而我内心的委屈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这两个月,我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为业绩上火过,甚至嗓子疼得说不出话,浑身无力被迫休息过一天。在接下来的大半天的时间里,我的内心一直在烦乱地争战着,晚上去教会参加灵修时心里仍然难受得很。

当时的我想到了很多经文。例如,哈巴谷书3章17—18节,“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上帝喜乐。”还有约伯记1章21节,“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这些经文我都会背,也知道它们的含义,甚至都能跟你讲出经文的背景。道理都懂,但当事情临到自己的头上时,却发现这些知识帮不了我,我完全没有能力抵御风波。因此,在晚上灵修结束的时候,内心仍然争战的我坐在会议室门口的长椅上默默地祷告。

祷告的具体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了,但大意大概是:主啊,我现在很委屈,心里超级难过。你也看到我近两个月都在认认真真的工作。但是如果这个真不是我的,我就完全顺服祢。虽然我现在难过,但这若是出于祢的,求祢不要减少这苦难的时间。让我在痛苦中更多地认识祢。

祷告之后,我和一个姐姐交通。她说其实道理、经文我们都会说都会背。但是当事情临到自己头上就不行了。她也跟我分享了她家里的事情,我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和软弱。这让我想起有一次蔡康永采访成龙,开门就问了一句:成龙大哥,拍电影累不累。结果成龙哭了15分钟,弄得蔡康永不知所措。我想,此时,若有人问我:阳仔,在帝都做销售累不累,我也会失声痛哭出来。

不一样的是,那天回去的路上我的内心是平静的。我相信爱我的主是赐平安的主,祂给我的计划一定是最好的。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我没有了前一天的那种难过,一切都好像是新的一样。洗漱之后去上班,一整天也是轻松的,再没之前的那么多想法了。奇妙的是,就在当天,一个主内的弟兄发来微信,向我咨询项目。我在第一时间就告诉了领导,接下来筹备资料和与客户交流也都很顺畅。结果,客户十分信任我,很快他们就定下了交接的最终日期,确定让我们来承接这个项目。在项目签单上我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的顺利。我相信这是上帝给我补足的,祂没有让我损失,也不会让我白白的努力。而且借着这个订单,我给公司在市场上开发了一个新的客户领域。当时,我的内心满满的是对上帝的感恩。

回头想想,信主四年多以来,我真的改变了许多。记得四年前,我在另一家销售公司,当时自己的业绩被自己的领导抢走。我用强硬的手段,犀利的语言将业绩重新抢了回来。因为那个订单,我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在做,我觉得抢回来是理所当然的。现在回想一下,这在当时公司内部引起了多大的恐慌啊。马太福音22章37-39节,“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是的,主耶稣给我们的诫命,除了要爱上帝之外,就是与人相处和谐。十诫也是这样,除了前四条跟上帝有关系,剩下的全都跟人有关系,可见信仰不单单是跟上帝的关系,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跟人的关系。

这次的事情之后,我更加深信上帝会看顾那些爱祂、遵守祂诫命的人。约翰福音14章21节——“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

这件事也让我明白,这四年多的转变,绝不是我个人道德上的行为能够成就的,乃是上帝的作为,是祂亲自浇灌,栽种,扶植。我祷告上帝继续带领我,使我成为合祂使用的器皿。我知道在未来我也许还会遇到更多让我委屈的事情。但是,我相信,有上帝的带领和保守,这一切的经历都是为着我永恒的益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做光做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