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拒绝

三点帮你决定是否可以拒绝某项服事(有声中文)

作者:Cassandra Yeo,新加坡

翻译:晓晴,中国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大约晚上9点左右,我所在的研读圣经团契(Bible Study Fellowship,简称BSF)小组的组长给我打了每月的例行电话。在简单的寒暄和分享代祷事项后,她问道:“其实我还想问一下,你是否愿意成为一名BSF小组的组长呢?”

我很惊讶,根本没有预料到会被问到这个问题。在电话中沉默了一会后,她接着说,“我们中心的候补名单上有很多女生想要进来一起查经学习,但我们缺乏小组长,所以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承担这个任务。你有兴趣吗?”

我知道能服事是一种荣幸,但我的工作一直很忙,周末还有教会的事工——所以这对我来说有点为难。但是,一想到要拒绝这个合情合理的请求,我就感觉糟透了。我的脑子里闪过几个念头:我是不是很自私?如果我拒绝,我的组长会失望吗?

我无法立即给出答复,所以告诉组长还需要时间仔细考虑一下。她开心地说那就几天后再给我打电话,之后就挂断了。然而,我知道其实我的内心很想拒绝,现在只是在争取时间罢了。然而一想到要说“不”,我就感到不舒服,非常尴尬。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挣扎在“义务”和“想要继续以一个普通参与者参加BSF查经小组”的感受中间,非常矛盾。所以我转而用以下三个原则指导自己决定如何回应组长的要求。

 

1.知道自己为何(为谁)服事

当服事涉及到教会时,那么在决定是否服侍的时候我们应始终定睛于最先把我们放在职份上的那一位。如果依靠其他人指导我们做决定,我们很可能因为想要取悦这些人而认为有义务对一些服事说“是”——但这最终会导致骄傲、倚靠自我和气馁。

在一次教会的夏令营期间,我被邀请带领青少年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就发生了这样的事。虽然我一直希望能把这次夏令营当做一次我个人的退修会,但又不好意思说“不”,于是还是决定去帮忙。

不幸的是,这次经历并不顺利。这些青少年要么想方设法逃过一些讨论,要么就算在场也会静默不语,毫无反应。到了第三天,我因他们不觉得讨论很重要而生气,并后悔当初答应帮忙。然而在一番自我反省后,我意识到在服事中我会因自己的能力而骄傲,并有意取悦他人。在整个过程中,我也忘记向上帝寻求帮助和指导——而仅仅依靠自己过去的经验来判断。

正如歌罗西书3章23-24节所说:“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侍奉的乃是主基督。”

当我们做工或服事时,动机应该是让上帝喜悦而非取悦他人。定睛于上帝将改变我们回应他人的方式,并促使我们审视自己的内心,知道为何服事。

谨记上帝在我们的事工中掌权,我们就会承认自己只是祂计划中的一小部分,并相信上帝会一直为禾场供应做工的人,无论我们是否参与——祂免去了我们仅仅因为有服事的需要而去做工的义务。

 

2.评估自己目前的能力

每个人的能力不尽相同,这取决于在生命每个时节需要承担的责任。例如,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能够兼顾在校园的福音事工和教会的服事。而当我开始全职工作时,情况发生了变化。有一次,除了青年事工外,我还负责了一个福音活动的宣传工作,并且要在朝九晚五工作的同时撰写教会简报,作教会接待组的组长。虽然那段日子很精彩,但最终我也失去了很多睡觉、娱乐以及和上帝亲近的时间。

一个好心的朋友注意到我无精打采,精疲力竭,便建议我在活动结束后好好休息一下。这让我意识到我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我要合理安排时间,平衡日程。

虽然“好好先生”听起来很有魅力,但过于讨好会导致一次承担太多的工作。若时间被分割,分散在几个不同的事工上,我们的精力会耗尽,从而降低日后服事的效率和能力。

正如以赛亚书40章30-31节所说,“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强壮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重新得力。”愿在我们服事的时候记得等待上帝,察觉何时该服事、何时该停下来、何时可以退出去休息。

虽然这有时可能意味着要向别人说“不”,但却能保护我们自己,保护我们服事的人,和我们与上帝同行的心。

 

3.先寻求上帝

我在大学期间活跃在大学生基督徒团契(Varsity Christian Fellowship)里,最后一年,我认为是时候退出服事,专注于学业并开始为毕业后做打算,找工作了。然而,上帝却另有计划。

当一年一度的年终夏令营即将来临时,祂精心安排了一些活动使得我与一位同工有很多共事的时间,我们也借此机会聊了聊下一年的事工计划。

在那些不寻常但及时的闲聊中她问起我是否愿意在夏令营服事。我决定为此祷告一周,并向家人和朋友寻求建议。除了亲人的鼓励外,上帝在一次祷告中通过以赛亚书41章10节对我说:“你不要害怕,因为我与你同在;不要惊惶,因为我是你的上帝。我必坚固你,我必帮助你,我必用我公义的右手扶持你。”

这个应许给了我确据对服事说“是”,我这样做不是出于畏惧、义务或内疚,而是为了回应上帝在那个时刻对我的呼召。

结果,在策划夏令营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很多乐趣,即使有时会在我关键的考试前开会,或者好几次要在周六通勤一小时去参加早会。

当夏令营最终开花结果时,我感受到了团体的温暖、与上帝的亲近,看到参与者享受这些活动时我也获得了满足感。从那以后,我明白了在做决定时首先寻求上帝的智慧,相信在正确的时间,祂会把我安置在应该服事的地方。

 

说“不”也没关系

当我思考以上三个原则时,感到即使我拒绝了做BSF小组组长的邀请,内心也会很平安。首先,在这个时节里我没有感受到上帝呼召我在BSF服事,而是想到了自己委身的教会青年事工需要我在周末有大量的空闲时间。

当我回电话给组长时,我感受到了她的失望,但我向她保证,上帝会供应她,而且祂可能会在另一个时节呼召我回去服事。在我们继续服事并建造上帝的国度的过程中,不论祂把我们放在哪里,我祷告我们都能喜乐地做工,知道上帝是按着祂的计划和美好的旨意精心地为祂的子民做安排的。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奇妙的创造

遭到家人拒绝,却找到上帝的爱(有声中文)

作者:Joanna Tan,新加坡

翻译:Xining Wang,中国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我经常被家人戏称为“小公主”。但事实是,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很难引起妈妈的关注。我感觉爸爸妈妈更喜欢我的兄弟姐妹,因为他们在学校和教会都有着优秀的表现。反之,我并不像他们那么优秀,而且我的父母还认为我经常给他们找麻烦。

我跟其他孩子一样,渴望被爱,因此父母的忽视让我非常受伤。曾经我为了能得到母亲的青睐,奋发努力,想要追赶我兄弟姐妹在学校里的表现,成为“懂事的孩子。”我还在节假日等特殊场合为妈妈做卡片和礼物,拼尽所能努力学习,争取考取好的成绩。然而,无论我怎么努力,妈妈依然会拿我和兄弟姐妹比较,经常告诉我我如何不如他们。即使我在学校表现不错,我的母亲仍企图说服我不要上大学,因为我不如我的兄弟姐妹们优秀。总之不管我再怎么努力,也还是做得不够好。

一直以来徒劳的努力让我的身心破碎。但这些年对父母之爱的求而不得让我学会了去上帝那里寻求庇护。 每当我遭受父母的拒绝,我就会将所有的伤心和孤独全部带到上帝那里,而祂总是在那里,安慰我所遭受的痛苦。无论我何时去找天父,祂总是清晰地向我显明祂的爱。

 

被人拒绝,却被上帝所爱

几年前,我偶然发现了利亚的故事。利亚不是她丈夫喜爱的那个人,在嫁给雅各后,她一次又一次地希望通过为雅各生儿子来获得他的爱情。然而结果每一次都让她失望。

当上帝看到利亚不被爱时,就让她怀孕,而她受宠的妹妹拉结却怀不上孩子。利亚怀孕,生下了一个儿子,命名为流便,因为她说:“这是因为主看到了我的痛苦。并且,我的丈夫会开始爱我。”后来她再次怀孕,当她又生下一个儿子时,她说:“因为主听说我的丈夫不爱我,所以祂又给了我一个儿子。”她给这个儿子起名叫西缅。然后她再次怀孕,又生下一个儿子,她说:“现在我的丈夫终于会喜欢我了,因为我已经为他生了三个儿子。”这个儿子被命名为利未。后来她再次怀孕生下一个儿子时,她说:“这次我要赞美主。”于是她将他命名为犹大。(创世记29章31-35节)

从利亚为前三个儿子所选择的名字,我们看到她在清楚地表达她希望被丈夫所爱的愿望。但是当她生下第四个儿子时,她却说:“这次我要赞美主。”她选择把一切都交给上帝,而不再是想要获得雅各的爱恋。她满足于上帝赐给她的礼物——儿子,赞美上帝为她所做的一切。

像我一样,利亚努力尝试却没有赢得另一个人的爱。但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了上帝对她无条件的爱——这是她不需要赚取的爱。我从利亚的故事中得到了极大的安慰。这提醒我,不管家人如何对待我,上帝总是爱我的,而且我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去赚取上帝的爱——我已经拥有它!

作为一个被遗忘的孩子,多年的失望和痛苦却让我找到了来自天父永不止息的爱——这爱是在世界(和我)被创造之前就存在的。

与人的爱不同,上帝的爱是无条件并永不改变的。尽管我有很多缺点并会常常失败,祂却仍然爱我。

即使在我们自己最糟糕的时候,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不能爱自己的时候,上帝也完全爱我们。上帝对我们的爱显明于此:基督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而死(罗马书5章8节)。因着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上帝赐给我们作祂孩子的特权,我们被祂重新接纳,可以称祂为“阿爸,父!”(加拉太书3章23节-4章7节)。找回自己在基督里的身份让我得了释放,因为我知道无论我是谁、我做了什么,祂都依然爱我。

 

让你的遭遇驱使你走向基督

有些时候我确实希望自己的情况能够有所不同——我希望自己可以拥有完美的家庭和父母。但当我回顾过去时,我意识到正是这种遭遇帮助我深深体会到了上帝那丰盛的爱。因为我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我渴望中的爱,所以我不顾一切地去寻找上帝的爱。只有经历了追寻情感和寻找身份过程中的痛苦挣扎,我才能最终在天父那里收获了祂借着基督而来的大爱。

在我渐渐长大后,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我的母亲,并与她建立了更密切的关系。现在,我爱我的父母并非因为我想要取悦他们,而是因为上帝爱我。我的安全感在祂里面。

而且,我的经历也让我能够在我姐姐经历挫折时,鼓励她,向她保证无论怎样上帝都爱她!

我们的天父并没有都给我们完美的家庭,工作,健康的身体和人际关系——从圣经中许多人物的经历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但是纵使面临着糟糕的环境,圣经中的那些人和今天的许多基督徒仍然坚定地爱着耶稣,并选择放弃所有来跟随耶稣。有时候,正是因为经历困难和痛苦,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恩耶稣为我们所做的事,也因此愿意把自己献上。

 

除祢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

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爱慕的。

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上帝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诗篇 73篇25-26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成长的身量

她说,她对我没意思…

birds-276191_1280

作者:勇者,马来西亚

有个男孩在教会遇见了一个女孩。女孩是十分虔诚爱主的姐妹,不仅在教会参与事奉,也常常关爱身边的人,与他们同甘共苦。她的性格也很外向、阳光,弹钢琴的样子十分可爱。不知不觉间,男孩深深地被这位女孩吸引了。他觉得女孩的性格与内向的自己十分相配,或许是一个可以共度一生的好对象。

在决定采取行动之前,男孩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女孩。因为他深信这么做能帮助他确认“她”就是上帝所预备的那位真命天女。于是,男孩时常和女孩联系,而女孩也在互动的过程中常给予了正面的回应。如此一来,男孩以为女孩对自己也有意思,于是就决定向她表白。但出乎意料的是,女孩对他的表白感到十分错愕,旋即表示自己只想先跟男孩做朋友,等到双方对彼此有更多了解后再谈感情也不迟……

我想,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吧。我们可能会表错情、会错意,误会心仪的对象可能也喜欢自己。我本身也有过类似的经验,只是我暗恋了那女孩约有5年才被“正式”拒绝。我当时非常伤心、难过,甚至质问上帝为什么会让她拒绝我。

然而,感谢上帝,在我被心仪的女孩拒绝后,有三件事情让我在这次的经验中被上帝安慰,并且明白何谓真正合上帝心意的恋爱:

1. 向熟络的教会弟兄倾诉

“朋友乃时常亲爱,弟兄为患难而生。”(箴言17章17节)

在我被拒绝后,过了一段时间,我仍对此事耿耿于怀。于是我便将我的情况告知与我比较亲近的弟兄,寻求他们的帮助。他们便安慰我、鼓励我、为我代祷,劝我把感情生活交托在上帝手中。而且,他们当中有些人也有类似的经历。他们会与我分享上帝如何带领他们走出情绪低谷,希望借此帮助到我。感谢上帝,祂借着这件事让我感受到被主内肢体们安慰的温暖。如果没有这些弟兄的支持,我可能到现在还是会郁郁寡欢。毕竟,被自己心仪的对象拒绝,感觉不是特别好受。

2. 反思我与上帝之间的关系

“我愿你们无所挂虑。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娶了妻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妻子喜悦。”(哥林多前书7章32-35节)

当我还在暗恋那位女孩的时候,我每天想的都是怎样跟她告白,以及如何增加我们碰面的机率。基本上,整个表白的过程,都已经在我的脑海里面重复了无数遍,唯独把上帝置之度外。

但这节经文大大地提醒了我,我还未告白成功就已经开始挂念着如何取悦我心仪的对象,更何况是成功之后呢?原来我在感情的事上重视自己过于上帝本身,可以说我已经把恋爱当成自己的偶像。但感谢上帝让我明白,无论是否进入一段感情或婚姻,我们都当一心一意挂念主,别让渴望恋爱的情欲使我们失去了思想上帝在我们生命中恩典的空间和时间。

3. 重新认识恋爱的本质:走向婚姻

马太福音19章6节说,“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这节经文告诉我们两件事:第一,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第二,走入婚姻即彼此委身,不可分开。

回想自己暗恋那位女孩的时光,我发现原来我并没有想过是否要委身在这段感情里面。那时的我只是在想:“如果有个女朋友那该多好啊。”但是圣经教导我们,双方一旦结婚了,就当彼此委身在婚姻里。既然我从没想过我是否要委身的问题,那不就是代表我其实还没有和她共度一辈子的打算?假如当初她接受了我的告白,我会不会因为一些争执就轻易向她提出分手?

感谢主,祂透过这次的经历让我学习到,我们应当常默想祂的恩惠,顺服祂的旨意,以感谢的心来度过每一天。如果下次再次碰见叫我心动的女孩,但愿上帝帮助我,叫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合乎祂的心意。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是什么)


submit_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