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播种的力量

我在抗疫最前线:香港第一位因SARS殉职的胸肺科医生仍旧激励我(有声中文)

作者:方友望,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Joya,中国

马来西亚全面实施行动限制令进入第十三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人数每日持续以三位数增长,雪隆区一带的医院开始面对不少医务人员被隔离和个人防护装备短缺的现象。全国各地许多医务人员陆续被征召到疫区的医院前线上与疫情抗战,而我留守的医院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收治COVID–19 病患的医院。

从起初的不甘心和不情愿到接下来不得不提起勇气走上战场,大家都深切期望这场疫情早日结束,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步调和规律,我想这是每位医务人员的心声。尤其家里有婴儿、小孩和老人家的同事,每天更是提心吊胆地往返医院,深怕一个不小心把病毒带回家里,感染自己挚爱的家人。

这场战役需要维持多久?我们毫无头绪。下一个被抬出去的伤兵会是我吗?留在战场上继续奋斗的战士感到疲惫困倦,莫名的恐惧和忧虑涌上心头,这个时候只有上帝的话语能够带来安慰和鼓励。

2003 年,卷席全球的沙士冠状病毒同样在世界各地引起恐慌和惊骇。死亡率节节上升,大家闻SARS 色变,其中亚太地区的疫情尤其更甚。从 2002 年 12 月 15 日第一宗病例在中国大陆的广东省确诊,到 2003 年 3 月 15 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之正式命名为非典,疫情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扩散,夺去了数百条生命。其中包括了香港第一位殉职的胸肺科医生:谢婉雯 @ Joanna Tse。

婉雯是个普通的女孩,在香港的一个基层家庭成长,从小勤奋努力,立志长大要当医生救人。高中那年,她以八优的成绩顺利考入香港中文大学的医科系。1992 年毕业后,她先后在急诊科和胸肺科任职服务,考取专业资格。她是个十分优秀的医生,不但表现出色,待人处事也得到同事和顽梗病人的好评。2000年,她与患血癌的丈夫陈伟兴医生踏入婚姻的殿堂,在上帝面前共同许下至死不渝、坚定不移的誓约。

然而,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这段婚姻很快地面对严峻的考验。2002年,她在英国进修期间,丈夫的血癌复发。她得知后连忙回国照顾他。不久后,丈夫不治身亡,回到永恒的天国去。葬礼上的挽歌与18个月前婚礼上弹奏的诗歌,同样是《彩虹下的约定》。六个月后,SARS 疫情爆发,身为系主任的她自动请缨走上抗战的阵线。在深切治疗部为四位病患插喉的时候,婉雯不幸感染病毒,患上非典型肺炎。与病魔搏斗 40 天后,这位仁心仁术的医生在2003年 5月13日回到天父的怀抱里了。那一年,她仅 35 岁。

那一年,她成为香港的女儿,是全民心目中的抗疫英雄。她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被拍成福音电影《天作之盒》,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毫无保留的爱里有割舍、有牺牲、有泪水、有分离。人世间的爱看似灿烂缤纷,却十分短暂,终究会来到尽头。男女之间的山盟海誓不一定经得起岁月和环境的考验,但天父的爱却是恒久常存,永不止息。

那一年,她的故事感动了我。从她的身上,我看到真爱的伟大、守约的可贵、生命的意义、永恒的价值。她的生命流露的爱包含着勇气、委身、忠诚、坚贞、牺牲、舍己。在婚姻中,她守护着身患癌症的丈夫,对他不离不弃,忠诚到底。在职场上,她同样在疫情爆发的期间忠心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甘愿放下自己的权利,勇敢承担医生的责任,委身于上帝所赋予她的使命和呼召。她的生命所溢出的芬芳香气深深地影响了年少的我。我立志要像她一样 “加入医生的行列,为社会和人民服务,发挥自己所长”。那一年,我仅16岁。

转眼间,17 年过去了,新型冠状病毒卷土重来。身为急诊室的医生,我每天得面对不同的病患。模糊的症状让我们不晓得该如何筛选和判断,顽梗的病人让我们感到泄气和无奈,恶化的疫情让我们深感无助和渺茫。但在严谨的自我防护的同时,我可以学习婉雯医生不畏惧死亡、主动付出爱。她奉献自己,在悲欢离合的人世间活出天父的爱;她甘愿舍己,短暂的一生反射出美丽璀璨的光辉。我相信,在天上必然有热烈的掌声为她响起,荣耀的冠冕为她而预备。这粒落在地里死了的麦子,继续结出许多子粒,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敬虔的基督徒医生。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播种的力量

新冠肺炎:冷静下来,继续生活(有声中文)

作者:Michele Ong,新西兰翻译:Cindy Wang,澳大利亚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在我和朋友们刚听说新冠疫情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爆发后,就不再去喜欢的餐厅吃饭了。当时,澳大利亚还没有确诊病例,政府当局也在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但为以防万一,我们还是避开了拥挤的餐厅或购物中心。
 
当其他国家民众歇斯底里地恐慌抢购时,澳大利亚的情况相对平静。我以为即使病毒来袭,澳洲也不至于那样。毕竟我们有着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澳大利亚精神,所以我对整个澳洲的形式还是比较乐观的。
 
但我错了。当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病毒学家兼副教授Ian Mackay建议澳大利亚人预备好两周自我隔离,多备些日用品,比如卫生纸时,情况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谁会管他“但是不要恐慌抢购”的强调呢!
 
不久卫生纸、洗手液和湿纸巾被从超市里洗劫一空。因为澳大利亚人展开了对三层厕纸的抢夺战,卫生纸横占报刊和社交媒体的头条。算我和姐姐幸运,才在当地超市的货架上买到最后三包中的一包。
 
当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为全球大流行病时,事态开始变得严重起来,各国纷纷封关,并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这无疑引发了第二波恐慌。
 
目前,澳大利亚有375例确诊病例,27例已经痊愈,5人死亡。人们害怕被封城,又加之商店、学校关闭,于是又开始疯狂抢购意大利面、鱼罐头、面粉等耐放食品。
 
上周末,我和妹妹真是见识了大家囤货的疯狂。我妹妹跑了两家超市都没买到排骨来炖汤。她发消息给我“商店里什么都没有了。”
 
我求生的本能噌的一下冒了出来,周一一大早就往超市冲。尽管才早上7点20分,超市门口已人潮汹涌,大家推着手推车严正以待。我推着车经过一排排空空的货架,想为接下来的一周买些肉类和新鲜水果,此情此景实在魔幻,仿佛自己成了电影《寂静之地(A Quiet Place)》中的Emily Blunt,一家人跌跌撞撞走进一家便利店,因为全城人都逃走了,里面所剩无几,只有干掉的饼干和一些已经不能吃了的残渣。
 
迄今为止,Covid-19不仅造成了购物上的麻烦, 也打乱了我这几个月所有的旅行计划。我不得不取消所有海外旅行,不管是工作会议还是朋友的婚礼都无法参加。最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政府相继颁布旅行限令,要求所有入境人员一律遵守为期14天的自我隔离,所以我心心念的复活节假期回新西兰的计划也泡汤了。当前,政府建议澳大利亚人不要旅行,如果他们在海外,也应该尽快回到澳大利亚。
 
许多澳洲人还没从今年年初史无前例的山林大火灾难中恢复过来,紧接着又要面对covid19的打击。
 
一直关注新闻和看着被洗劫一空的货架会让人不知所措,很容易跟着陷入抢购狂潮,囤积不需要的东西。周一我在超市时,无意中听到一个人和朋友的通话,他告诉朋友自己虽然已经囤了很多东西,却还在一个接一个货架地扫货。
 
但我们是否能退一步,思想一下圣经里的教导?
 
虽然圣经没有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疫情,但却为我们如何面对这样的时刻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以下是一些在困境中保持冷静的方法:
 
1.遵循政府的安全指南
 
在这种时候,人们很容易对当局及其决定嗤之以鼻。但是政府正在与顶级卫生专业人员并肩合作,尽全力保护人民。圣经教导我们顺服在上有权柄的,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上帝的(罗马书13章1-2节),所以,应该听从他们关于健康的忠告
 
各国政府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措施,我们都应该尽力去遵守。
 
2.换一种方式社交
就在过去几天,政府宣布禁止500人以上的集会,影响了音乐会等活动。紧接着周日,我所在的教会就宣布,4月份之前所有小组将暂停聚会。然而这正是我们比以往更需要相互鼓励和扶持的时候。
 
尽管存在着各种限制,我们还是可以利用起手头的科技,比如视频电话,或在线聊天,继续“聚会”并互相鼓励(希伯来书10章24-25节)
 
3.在恐惧中继续生活
恐惧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巨大的伤害,当新闻媒体或日常对话中充斥着“自我隔离”、“封城”和“保持社交距离”等字眼时,看起来唯一理智的做法就是把自己关在室内。幸运的是,我的游泳俱乐部依然开放,在其他活动被纷纷取消时,我仍能照常游泳,这多少让我有点生活还算正常的感觉。
 
英国作鲁益师(C. S. Lewis)曾写道,“如果我们终有一天会被原子弹毁灭,希望那一天来到的时候,我们还在照常生活——祷告、工作、教学、阅读、听音乐、为孩子洗澡、打网球、和朋友边喝酒或边玩飞镖边聊天,而不是缩在一起像受惊的羊群,满脑子想的都是炸弹。”现在请把“原子弹”换成“冠状病毒”,再来重新读一遍这段话。
 
尽管你很想取消一切约会和会议()尤其当你是内向者时),让我们从鲁益师的书中学习,继续我们的生活。
 
没错,我们需要做好防护,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但不要因恐惧而停止与朋友聚餐和去探望他们,也不要因此放弃你喜欢的运动。
 
照顾好我们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如果你感觉自己受到影响,就和信任的朋友聊一聊或拨打(或发信息给)精神健康热线谈谈心吧。
 
4.有效地利用时间
今天,我的公司宣布,大家将无限期在家工作。说实话,在家工作听起来似乎不错(可以从床上爬起来,打开笔记本电脑,穿着睡衣就做工作报告感觉会很棒),但我知道自己迟早会闷得发慌。
 
不过说起来,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家工作的。所以如果有这个条件,就趁机做点自己喜欢但一直没时间做的事情吧,比如尝试新的爱好(织毛衣怎么样?);彻底放松一下,不用再一个接一个地赴约;读一本好书;给好久不联系的朋友写信;听Spotify上的音乐;或读完一本灵修书籍。
 
5.关心弱者——周围有人需要你的帮助吗?
 
周一早上在我忙着买东西的时候,除了空空如也的货架非常扎眼外,我也注意到很多上了年纪的顾客在买东西。他们可能无法一下大量采购,也没有体力不停地去超市看面粉或意大利面是否有补货。看着他们,我意识到现在正是照顾他人需求的绝佳时机。毕竟,“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雅各书2章14 -17节)
 
如果你知道的某个邻居或朋友正为去商店买日用品发愁,为什么不主动帮忙呢?我们是耶稣的代言人,为别人跑腿,或者在别人缺乏的时候,从自己丰富的库存里送出一些给他们,都是表达耶稣之爱的方式。
 
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惶恐的时期——不知道这场疫情何时结束,担心封城后,是否有足够的食物。尽管如此,我们的盼望在基督里,祂告诉我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路加福音12章22-24节 )。那看顾不值一文小钱麻雀的主,定会在我们惧怕和不知所措时顾念我们(马太福音10章29节) 。
 
虽然我从未想到自己会经历疫情, 但我怕知道我可以将一切的忧虑卸给上帝, 因为祂顾念我们(彼得前书5章7节),这多么令我宽慰啊,所以不管疫情会持续多久,我都会带着这个确信走过。

 

 

阅读原文请查看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播种的力量

疫情反思——有主在我船上,我就不怕风浪(有声中文)

作者:Nico,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阳台上的花如期开了。它是一盆因为家人和自己的忙碌而被丢弃在阳台上的盆栽。本以为它的生命就此凋零,可它竟奇迹地熬过了烈阳和暴雨,在特定的时间迎来属于它的花期。这盆花似乎有着超乎想象的生命力,坚强地迎着阳光,在它命定的花期里,绽放属于它的灿烂。

我常在想,到底是谁给它生命气息到如今?

踏进2020年的第三个月,全球各地的人都面对着严峻的苦难。天灾人祸如一波波的浪潮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心。无数心碎的生离死别几乎每天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上演着。当新型冠状肺炎陆续在不同国家蔓延,甚至我的国家也失守时,我才终于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从不看新闻的我变成现在每天准时打开各个报章和面子书查看疫情的最新消息。不管是疫情的最新消息还是某些网民刻薄的留言总让我的心感到悲痛。原来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人类在肉眼看不到的病菌面前,我们的身心都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每况愈下的疫情让我的心涌起了沉重的忧虑和恐惧。我开始为没有买到口罩和洗手液感到不安,开始为家人和自己的健康变得神经兮兮,也为了每天报导的疫情近况而提心吊胆。当我看到确诊的病例数目逐渐增加时,我不由自主地想到家人和我会否有一天也会变成这其中的一个数字。我把这份糟糕的情绪带到上帝的面前,也加紧地为未信主的家人祷告救恩的来临。可平安却没有进入我的心。我总是在这一刻祷告完后,下一刻紧张地打开手机查看疫情在我国的最新消息。
我明白忧虑不能改善任何情况,可我却对自己的恐惧无可奈何,直到看到圣经里这样一句话:“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立比书4章6-7节)
原来上帝早已明确告诉祂的孩子们有权力“一无挂虑”。活在世上,我们总有许多忧虑的理由。我们常会为经济、孩子、家庭、人际、健康、工作甚至国家而忧虑。我们觉得自己的忧虑是理所当然的,可原来天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忧虑捆绑。那我们可以如何摆脱忧虑?

祷告是我们属上帝子女们的一个秘密武器。每当我接近崩溃时,向上帝祷告诉苦变成我解压的一个好方法。我会向上帝一一列出我担忧害怕的事情,并为此祷告。莫名的恐惧担忧会让我意志消沉,远离上帝。唯有当我向上帝真实坦白我难以启齿的害怕时,我心中的重担才会脱落。“上帝是个灵,所以拜祂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祂。”(约翰福音4章24节)在祂面前大可不必演戏。我发现当我像孩子般赖在地上对上帝哀哭甚至发脾气时,祂总能把我扶起来,教我面对心里最真实的问题,然后重新建造我的刚强。

在敞开心向天父祷告后,我们也要坦然祈求心中所要的。因为真诚无惧的祈求是建立在我们与祂的关系上。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如何赖着父母买看中的玩具吗?我们与父母之间亲密的关系让我们深知父母对我们的疼爱,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地赖着他们。在天上也有一个深爱我们的父亲,祂不但大有能力也愿意帮助我们。因此,同样的,身为儿女的我们可以放胆地祈求我们所渴望的。可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日子里没有和天父有任何的交流,我们极大可能在患难时向人祈求多过向上帝祈求。可人又怎能满足我们心中最深的渴望呢?圣经中以色列人和上帝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因为他们真的认识这位神,所以每当遭受苦难时,他们都可以放胆开口求上帝的拯救。因此,当灾难临到我们时,与其害怕被吞没,不如省思我们与上帝的关系。在危难的日子里,我们是否全心全意认定上帝是唯一的帮助,就像雅各当年在毘努伊勒紧紧抓住上帝不放,认定祂是唯一的祝福源头。

祷告祈求后,让我们学着感恩吧!感恩是对上帝有信心,知道祂向我们怀的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为的是让我们末后有指望。(耶利米书29章11节)对我而言,这是一个非常难的功课,因为我的心容易被环境给欺骗。在疫情爆发的时候,我深知上帝是患难时刻唯一可靠的保护者,可我却无法真正地交托。我祷告祈求,心里却怀疑祂是否会照我所愿的让我们一家避开可怕的疫情。因为这样的情绪,我决定停下自己的祷告,并且一一列出上帝曾经在我信主五年的期间赐给我的恩典。一份感恩的清单提醒我,纵然上帝未必应许生命中的每个祷告,可当我真正交托给祂时,我发现在祂手中的远比在我手中还要好得多。因此,感谢上帝是一种对上帝的信心,知道祂已经接收了我们的祷告。我们对上帝有信心是基于我们曾经与祂一起经历的风雨、我们与祂的关系。

“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立比书4章7节)”
当读到这句经文时,我想起门徒在船上遇到风浪的经历。门徒中大部分是渔夫,对他们而言,海上的风浪他们可能已经司空见惯。可那一晚情况失控了。他们遇到了一个出人意外的大风浪,几乎丧命。我们都希望一生平安,无风无浪。可如果我们的平安是建立在顺遂的环境上,那我们终其一生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平安。因为意外是人生无可避免的一部分。正如从来没人想到,2020才刚开始,一个病毒就带走了许多人的生命。可耶稣应许我们得到一份礼物,就是“出人意外的平安”。在这场出人意外的苦难里,耶稣会给我们应对苦难的平安,这份平安则是伴随着盼望的。
耶稣因在门徒的船上,风浪得以平静。若我们住在基督耶稣里,那我们必定可以怀着平安和盼望等待这一波波灾难的退潮。我们都害怕出事,害怕自己或家人成为下一个的受害者。可上帝透过祂的话语提醒我们,就算出事了又怎样?还有祂在!若我们真的不幸染病,这位爱我们的父绝不会丢下我们。出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心中的盼望和平安都被病痛抢走,忘记我们其实一直都是在上帝的手中。
还记得我开头所提到的盆栽吗?一盆被人遗忘在阳台上的花却熬过风雨,在艳阳下盛放。是谁给它生命气息?不是我,不是我的家人,而是上帝的照顾,让这朵孤零零的花儿迎来她的花期。上帝尚且不忘记这株平凡无奇的小花,何况祂爱的我们呢?
面对疫情带来的动荡不安,身为基督徒的我们除了做好自己的防疫措施,除了祷告祈求,我们也需要进入内室,断开里里外外嘈杂的声音。我们的心需要在上帝的面前安静下来,重新在耶稣基督里找回那份出人意外的平安。
因为有主在我们的船上,我们不再害怕风浪。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播种的力量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我害怕,甚至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有声中文)

作者:Daniel Ryan Day,美国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刘弟兄,中国

 

Daniel和他的高中恋人步入婚姻,是三个孩子的爸爸。他是《What’s Next: Your Dream Job, God’s Call and a Life That Sets You Free》的作者,也是我们《灵命日粮Our Daily Bread》事工的播客。他拥有富勒神学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的硕士学位,并被按立牧职。 

 

我已经沉着冷静几个月了。我甚至开过几个玩笑,还主演了一段取笑大众因冠状病毒歇斯底里的短片。但随后NBA暂停了赛季,美国总统发表了特别讲话,关于我司要暂时关闭几周的谣言开始流传,我收到一封多年没用过的航空公司的邮件,告诉我他们取消了航班。然后各大学宣布转向网络课程。现在有旅行禁令,我不能飞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当然我也没有想去这些国家)。

 
当州长下令全州所有的K-12学校关闭整整三周时,恐慌情绪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第二天早上,我醒来时发现我所在城市首发三个确诊病例。
 
所有这些警告和警报都在向我袭来。我开始头痛,这对我来说是压力的早期征兆。我的大脑开始涌入“如果”的想法。现在,我可以100%自信地说…
 
我害怕,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
 
是害怕我的孩子可能会被传染?或者我可能会?或者害怕我的工作可能被暂停?或者害怕看不了NBA(反正我也不看)?或者仅仅是因为我开始感觉到一月份以来世界各地的人们的担心、焦虑和恐惧?或者所有这些夹杂在一起?
 
我知道我比较年轻,但我以前从没见过这样的事。损失超过几十亿甚至几万亿美元,政府禁止超过100人的集会,主要行业停摆,世界卫生组织官宣为“全球大流行病”。并且我认识的每个人(包括我)都在不停地谈论它!它就在你、我、他的面前, 24小时每天,每周七天不间断。
 
所以我猜你可能也会害怕。或者你只是“担心”。
 
那现在怎么办?
 
也许是时候休息一下了。深呼吸。放慢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看一段老生常谈的圣经经文:
 
“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立比书4章6-7节)。
 
老实说,我从来没有像看新闻或阅读新闻那样高频次地祷告。对于冠状病毒,我花在追逐头条新闻上的时间比花在跟上帝谈论它的时间多多了。我花了很多时间和朋友聊天,看电子邮件,看视频。但随着头痛的加剧,是时候让我多祷告,少说话,少看电视新闻了。
 
你愿意和我一起尝试把智慧付诸实践吗?下面是一些我们可以开始实践的步骤。
 
第一步:祷告并与上帝谈论冠状病毒
  
我们可以告诉祂我们害怕,但是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我们可以列出所有我们认为可能会发生的坏事,并请祂查看我们的心,看看我们为什么感到如此不安。我们可以停下来祈祷,花点时间靠近我们的避难所,而不是囤积物资或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更多文章。
 
第二步: 献上感恩
 
腓立比书不只是说要和上帝谈论我们的忧虑,而是要怀着感恩和上帝谈论我们的忧虑。我们可以回顾我们的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或者一生,感谢上帝直到现在所做的一切。感恩促使我们思考上帝的信实时间表,当我们思考未来会发生什么时,这给我们信心。
 
第三步:读诗篇
 
可以通读所有诗篇。或者至少是其中的一些。诗篇27篇将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诗人处理过多少次他无法控制的事情吧。剧透提示:很多!还要注意诗人有多少次赞美上帝的出现和帮助。
 
第四步:寻求服侍他人的方式
还记得耶稣是怎么触摸麻风病人的吗?历史上的基督信徒经常表现出同样的爱和关怀,而冠状病毒就是一个这样做的机会。
 
也许可以从拜访朋友开始,鼓励他们信靠上帝。如果你知道有人高危或处在高危区域,请主动联系他们,看他们目前还是否安好。如果你认识身体尤为孱弱的人,想办法通过购买食品或做一些冷冻食品来保护他们,这样他们就不必出家门了(当然先确保你没有感染病毒)。最重要的是,问问上帝,祂会让你做什么,然后跟着祂走。
 
第五步:跑步(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到外面去跑)
 
好吧,这是我个人的建议,圣经里并没有这一点,但它对我来说很有帮助。你可能不喜欢跑步,但我喜欢。当我有压力的时候,跑步是让我清醒的最好方法。也许你可以去散散步。或者做俯卧撑,或伸展运动,或者在家里走走。先做点什么让自己清醒一下,腾出空间让自己专注于别的事情。
 
这五个步骤不能解决冠状病毒的问题,它们也不是解药、不能解决你我的担心。焦虑会卷土重来,但当它卷土重来时,我们可以再重复同样的步骤。正如腓立比书所应许的,当我们将焦虑带到祂那里,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
 
几年前,我暂时失业,感觉亚历山大。当时我碰巧在海滩上,一边看海浪一边祷告。我意识到海浪足够大,可以把我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突然一首自编歌曲的歌词开始在我的脑海中飘荡。今天好像又是唱这首歌的好日子(如果你想和我一起唱,那就自己编曲吧,因为我没法跟你分享我的曲调):
 
愿上帝的平安如滚滚海浪将我卷起,
May the waves of God’s peace roll over me,
 
把我送至我应该去的地方。
Moving me from where I am to where I ought to be.
 
上帝的平安,足以将我们从忧愁移送至信靠。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不再经历恐惧,但我们的恐惧最终将被放在正确的情境下——驱使我们更加亲近爱我们的上帝。

 

阅读原文请查看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播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