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教会

别天真了,教会里没有完美的人

Church-No-Perfect-People-Allowed

作者:Charles Christian,印度尼西亚;翻译:钟林君,中国

一间教会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完美人士请绕行”,这让我觉得十分有意思,也提醒我: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即便是上教会的人。如果教会只是完美人士才能参加的聚会的话,那里边一定空无一人。

然而,我们很多人却因为教会堆满了不完美的人而难受。我有朋友就因为对所在教会的一些人感到失望而离开了那间教会。另一个朋友的爸爸,作为所在教会的执事,竟不允许我的朋友参与教会的事情,因为他已经见识了教会的“真面目”,并且觉得大家都是假冒伪善的人,这听起来实在是让人忧伤!

当我们刚来到一间教会时,很容易觉得所有人都是爱上帝、彼此相爱并恨恶罪的。但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不是因为我们对这间教会还不了解呢?当我们再靠近一点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真相并非如此。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教会”这样东西,因为圣经上说人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马书3章23节)。教会是由罪人组成的。是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罪的人。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能会想:“去教会的人跟不去教会的人还有什么区别吗?”我的回答是“有的”。我觉得教会里的罪人与其他人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会里的罪人承认自己是罪人

在路加福音18章9-14节里,耶稣讲了一个关于法利赛人和税吏的比喻:

耶稣向那些仗着自己是义人藐视别人的,设一个比喻,说:“有两个人上殿里去祷告,一个是法利赛人,一个是税吏。法利赛人站着,自言自语地祷告说:‘上帝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上帝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这个比喻中有两个不同的个体——一个是受人尊重的宗教教师,另一个则是受人排挤的社会边缘人士。但是除了明显的社会地位差异外,耶稣想要强调的是他们彼此间迥然不同的态度。税吏知道并承认自己是个罪人,而法利赛人则将自己看得很高。耶稣赞许了税吏的态度,并且说他“倒算为义了”。

法利赛人的自以为义使他们无法意识到自己其实“生病了”,并且需要医生(马可福音2章17节、马太福音9章12-13节)。而这也是我们在教会里的每一个人所面临的危险——一不小心,我们也可能陷入这样的思维。

我们是否意识到了自己内在的败坏,并带着一颗悔改的心来到主基督面前呢?

2.教会里的罪人知道要依靠上帝

教会里的罪人相信上帝,并且知道自己并不能拯救自己——只有上帝能从罪中拯救他们。

我们依靠上帝而活,这就包括将我们最深、最黑暗的挣扎坦诚在上帝面前,并常常寻求祂的供应与原谅。

西班牙16世纪一位名为圣女德肋撒(St. Teresa of Avila)的修女曾经极为真诚地祷告说:“噢,上帝,我不爱你。我甚至连爱你的想法都没有,但我希望自己可以去渴望爱你(Oh God, I don’t love you, I don’t even want to love you, but I want to want to love you!)。”

我们是否每天依靠上帝而活,并将自己的心倾倒在上帝面前呢?

3.教会里的罪人每天与罪抗争

谁对罪都没有免疫。我们还是会偶尔犯罪,但我们却不断地努力去悔改,并抵挡罪。这并不是一场轻松的战役。上帝提醒我们要警醒,因为我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书5章8节)。

只有在我们依靠上帝并与祂紧密同行时,我们才有可能战胜日常生活中的试探。并且每次跌倒,我们都能依靠上帝的恩典,重新站起来。

我们是否有每天与罪抗争并寻求上帝的力量去战胜罪呢?

4.教会里的罪人知道去爱其他罪人

教会里的罪人知道上帝也爱其他的罪人,就像祂爱教会里的每一个人一样。因为上帝也爱其他罪人,所以我们也要去爱他们。我们不对他们所犯的错误指手画脚,也不对他们视而不见。相反,我们为他们祷告,用爱的方式提醒他们,帮助他们悔改并成为更好的人。

我们像上帝那样去爱其他人了吗?

作家Morton Kelsey曾说:“教会不是圣人的博物馆,而是罪人的医院(The church is not a museum for saints but a hospital for sinners)。”事实不就是如此吗?但是不止如此。因为耶稣所做的,我们已不仅仅是呆在教会里的罪人,而是教会里已蒙救恩的罪人。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教会生活)


submit_article

世界冷清的时候,找间教会去坐坐

church-1010300_640

作者:Iris Ding,中国

那一年的圣诞节,从12月起初,就满大街已经彩灯闪烁,圣诞树林立。到12月中旬时,假扮的圣诞老人们也开始临街表演或分发礼物了。整座城市那么热闹,如此浪漫,充满童话色彩……一个人走着,都感觉怪怪的。

朋友拿着火车票,前往另一座城市。她要去见心爱的他。路边的张灯结彩在车窗里飞驰而过时,好像是甜蜜的光芒,照亮了前方。

她的旅程,其实一个月前早已筹划好,却没有告诉他,连通电话的时候都装做很忙,为的是要给他一个惊喜。的确,他们的关系不是那么顺利。三个月前他母亲冷漠的表情和话语现在都还历历在目。那时,他脸色很难看,与母亲争吵,又牵着她离开。不过,他叫她不要担心,他说他会处理好这些,他说他们一定会在一起。于是,她感动他的坚定,相信他们会有未来。

坐上火车后,她开始给他发信息。一小时过去,却没有回复。这让她担心。打电话过去,竟然是关机。她开始不安,开始打电话给他的朋友,却都说不知道他在哪里。慌乱中,她只好不停地安慰自己——或许只是在忙,忘记手机没电而已。

终于到达他的城市。大雪纷飞的地方,出租车塞在路上无法动弹。电台里播放着欢快的圣诞乐曲。朋友不停拿出手机查看,每一次按亮屏幕却只有空荡荡的桌面,什么消息都没有。

忽然手机响起,熟悉的号码,熟悉的问候。原来世界还安好。

“你在做什么?”那边的声音响起。

“我。。。打车在路上。”她想还是不要告诉他,一会可以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可是电话那头却开始沉默。

忽然,电话断掉了,进来一条信息:“对不起,我实在说不出口,希望你幸福。”

那一刻,她仿佛听到琴弦断掉,耳边突然安静地好像都能听到窗外雪花落在地上的声音。很久很久,她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满脸泪水。她对司机师傅说就到这里吧,然后默默下车。手里的行李突然变得好重,好重,现在,让她去哪里才好呢?

身后忽然涌过来一群年轻人,走进路边的一个小楼,叽叽喳喳说着热闹的话语。他们在说马厩的婴儿,圣诞的故事。小楼门口有一个男孩在发传单。他满脸笑容地对她说:“耶稣爱你。”她突然不知道哪来的力气,生气地回答说:“没有人爱我!所有的爱都是骗人的!那些打着爱的名义的懦弱和伤害。你们这些懦弱的、永远长不大的男孩怎么懂得什么是爱!”

男孩愣住了。她也愣住了,羞得无地自容。

男孩忽然笑了,塞给她一张传单,把她介绍给旁边与他一起负责迎接大家的女孩,并回复她说:“只要相信,有一份爱会一直与你同在,进来看看吧!”。迎接她的女孩也开始给她讲他们的教会,他们的活动,他们的种种种种。

突然,她被一种热情传染了。在人群里,那种被遗弃的孤独感好像暂时远离,她跟着他们一同走了进去。是啊,反正已经无处可去了。

外面依然大雪纷飞。屋子里,他们却说:“马厩里的婴孩已经出生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圣诞节中的基督)


投稿

去教会,不再是因为贪玩

gotochurch

作者:小宇宙,马来西亚

我是个二代基督徒,从小在教会长大,教会对我来说就像第二个家。小时候我总是很期待去参加教会每周六午间的儿童会,因为在那里可以跟我的死党们见面,和他们一起捣蛋、玩游戏等。到了少年时期,我也常期待每周六晚上的团契时间,因为可以与弟兄姐妹们一起玩。当然,最重要的是可以见到心仪的对象。如今,青年阶段的我仍然对青年小组充满期待,因为在一周忙碌的工作结束后,能回到小组与弟兄姐妹们一同聊天、分享生活经历、彼此代祷,这种感觉很美好。因此,教会对我来说就好像是个游乐园,是一个能让我在其中玩乐、放松的地方。

但倘若当天的聚会内容是祷告会或小组查经,我就会觉得“很闲”(马来西亚用语,表示很无聊、很闷的意思),不想去。每周的主日敬拜对我来说更是例行公事。然而若不去主日敬拜的话又仿佛少了些什么,心里会有股莫名的空虚感,而且也担心不去的话会挨骂。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上的改变,我开始问自己,心里期待着去教会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又该为了什么而去教会呢?

高中毕业之后,小组的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有着不同的计划。有人选择出国留学,有人选择步入社会,有些人则因着某些原因不再来到教会。而这时候的我,对于未来并没有太多的计划,所以决定留在本地,先打工挣点零用钱。短短几年间,身边熟悉的人、事、物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决定留下来的我开始担心自己在教会变得孤单寂寞。

然而在18岁那年,一个长辈推荐我担任少年团契的团长。我本是一个吊儿郎当的人,但上帝透过我担任团长的经历让我的生命得到成长。我学会了如何承担责任,关心团员们的需要,并且尽我所能帮助他们。我发现自己期待去教会的原因变得不再只是因为能与弟兄姐妹们见面聊天,而是期待能看见弟兄姐妹们享受一起团契、一起敬拜赞美,在主里成长的时光。看着这样的画面,我就会有莫名的感动与喜乐。

回首过去,我发现上帝在我身上赐下了许多恩典。上帝透过这些经历提醒我,来到教会的真正目的不该是像从前那样,只关心有多少精彩的活动与朋友的多寡,而是回到天父上帝的面前亲近祂,与弟兄姐妹们一同来敬拜祂、赞美祂和认识祂。

我也相信上帝把每个人放在不同的位置都有祂最美好的旨意,就如同上帝透过把我留在本地改变了我去教会的心态,使我的焦点回到祂身上。祂更让我明白真正的喜乐并不来自外在事物,真正的喜乐是从耶稣基督而来!因此,若你正处于对未来不知所措的阶段,担心自己在教会感到孤单寂寞的话,让我们一起安静自己,谦卑地来到上帝面前,将自己完全交托在祂手中——让祂帮助你重新聚焦于祂,从而得到真正的喜乐。

“教会是祂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以弗所书1章23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投稿

灵命日粮:做工的教会

读经:启示录2章1-7节  

为庆祝结婚五十周年,我和妻子雪莉乘游轮,沿着挪威峡湾旅行,一起享受美好的时光。当我们的船向北航行时,我们在许多小镇和村庄停留,我们往往是去参观教堂。其中一间教堂是建于12世纪,导游骄傲地声称:「直到如今,这仍是一间做工的教会」。我问她:「这是什么意思?」她提及在国家教会的时代,由国家委派的牧师们只关心领薪水,完全不在乎有没有人出席主日礼拜。但这间教会却一直忠心地举行礼拜,并积极地服事上帝,几乎快一千年了!

我立即想到启示录2-3章提及的七间教会,耶稣对他们说:「我知道你们的行为」(2章2、9、13、19节,3章1、8、15节)。此外,使徒保罗也曾称赞帖撒罗尼迦教会「信心的工作,爱心的劳苦和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而有的坚忍。」(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3节,新译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