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新的样式

学会在悲伤中继续爱上帝(有声中文)

作者:Deborah Fox,澳大利亚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Melody,加拿大

 

整个教堂挤满了人、食物、色彩和嘈杂声,我却总觉得哪里空空的。在外人看来,这可能像是一场派对……但是我们要纪念的那个人却不能和我们一起庆祝了。

当我起身唱赞美时,眼泪刷地流了下来。看到屋子中间的棺材,我突然意识到:我再也见不到朋友那美丽的笑容了。

上周,Suz因突发中风去世。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我能想到的只有:“为什么,上帝?”这位29岁的年轻女子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她拥有惊人的智慧和改变世界的梦想,她还有很多未尽的事,为什么这么年轻就去世了?

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在这个年纪失去任何朋友或同龄人。但过去三年中,这已经是我第三个40岁以下的朋友去世了。我刚刚才消化了好朋友Amy的突然离世,没想到又有一个朋友这么快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我已经为失去我的四位祖父母而悲痛,也经历了不得不告别教会领袖、家庭朋友和老师的苦楚,然而,当一个年轻人去世时,有一种不同以往的悲伤打开了我疑问的潘多拉盒子。为什么一个善良的上帝会允许这样的痛苦发生呢?一个健康的年轻人怎么会这么快就离开我们?

那些他们从未经历过的生活要怎么办?老实说,这类事情也让我不得不思考自己的死亡。如果上帝让我也回天家,我会错过什么呢?

如果我们所爱的人遭遇了意外事故或是袭击,我们可能还会更容易消化。尽管这些情况令我们悲伤和心碎,但往往会有某个人或某种环境可以让我们去发泄内心的愤怒、恐惧和绝望。然而,当一个健康的年轻人就这么突然死去,唯一能让我们挥拳相向的,就是那个给予他们生命却又这么快将其夺去的造物主。

驱使我们常常这样想的也许并不是上帝是否仁慈这个问题,而是我们对苦难的恐惧。我们很难面对死亡和痛苦,因为我们一直以来都习惯于专注快乐。我们生活在一个“死亡、疾病和痛苦”是禁忌的时代。我们喜欢掩盖这些概念。那么我们要如何处理这类悲伤呢?

我意识到,并没有某个神奇的公式可以解决人们的悲痛。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当前的情形塑造我们的信心,并去关心那些处在悲痛中的人。以下是我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发现:

 

1.我们可以和悲伤的人一起悲伤

不要回避谈论逝者,而是可以一起回顾他们留下来的美好回忆。当我们在乎的人沮丧难过时,我们很容易就会忽视问题本身而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但这样做只不过是将痛苦最小化,而且还会加固“死亡和苦难是不容谈论的禁忌话题”的想法。

虽然直面痛苦不好受,但也不要在其面前蹑手蹑脚。走进那悲伤的洞穴,和他们一起悲伤吧。罗马书12章15节说,“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我们被创造为一个团体是有原因的。

 

2.不要活在恐惧中,要期待复活的盼望

Suz的父亲在她的追思仪式上读了她日记的节选。在日记中,她分享了她在世上的挣扎,以及她是多么热切地盼望与基督重聚。她全心全意地为复活祷告,好让举国上下更多的人像她一样能够认耶稣是他们的主和救赎者。用牧师的话来说,她“相信、活出并分享了复活的盼望”,她知道死亡不仅仅是离开一个转瞬即逝的世界,而是永生的开始。

我们可以被未知的恐惧吞噬。我们可以担心别人怎么想。我们也可能在日复一日地追求属世的成功。但,或许我们可以活出在基督里的盼望,知道有一天我们会与我们所爱的人重聚(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3-18节)。

 

3.把狭隘的目光从这个世界的烦恼转向永恒的大愿景

每当我的一个朋友去世或自杀时,都在给我敲响警钟,让我审视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是在积极地践行自己的信仰,还是在忙于日常琐事。

当天地合为一体时,我能不能找到一个丈夫真的那么重要吗?我没有自己的房子有关系吗?我的经济稳不稳定有那么重要吗?我是否还会因没有买那条可爱的裙子,或者没有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后悔不已?

当我与耶稣面对面时,我想我唯一的遗憾应该是没有和别人分享祂的爱。正如哥林多后书4章18节所鼓励我们的:“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上帝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把我的朋友们叫回祂身边。对于这背后的意义,我没有任何答案可以告诉他们的家人。我可能永远也无法理解这背后更大的原因。但我正在学习在我的这些问题中更靠近上帝。

在处理心痛和悲伤的历程中,我已经更深地体验到了天父的爱。世界上有太多的罪、痛苦和破碎,但我们活着有荣耀的盼望——有一天死亡会被胜利吞灭:

“这必朽坏的既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既变成不死的,那时经上所记‘死被得胜吞灭’的话就应验了。‘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哥林多前15章54-55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样式

一起“复活节”的5种方式

作者:Ashley Ashcraft,美国

翻译:奇奇,中国

你会跟我一起“复活节”吗?

那天,我女儿一直待在我母亲那里,我听说她们已经开始准备复活节装饰了。当我去接她时,她抱着满篮子的鸡蛋,可爱又期盼地看着我:“妈妈,你会和我一起复活节吗?”

一开始,孩子的语法错误把我逗笑了。但过了一会儿,我意识到她的话有深刻的意义。

复活节是一个动词。至少它应该是。复活节,是每年我们特地用来庆祝耶稣复活的节日。但我们要如何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来“(过)复活节”呢?

 

欢迎祂

当耶稣在祂被钉十字架之前的那个周日到达耶路撒冷时,人们多么欢迎祂,纷纷将自己的外套和棕榈枝铺在地上。他们知道这个进城来的人绝对不是普通人,所以他们大声喊着说:“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马太福音21章8-9节)。

我们称这一天为棕榈主日。在教会,我们常常会以喜悦欢欣的敬拜赞美来庆祝这个日子。这一天,我们不仅记念耶稣荣入耶路撒冷,也寻求祂对我们生命的指引和带领。这一天,我们欢迎耶稣,调整自己的心,与祂一致。

我最近就把自己生命中的各种角色、重要的人际关系和我经常参与的事项一一列出来。我一项一项地查看,祷告欢迎耶稣来到我的这些角色、关系和事项中。虽然,我知道祂已经存在于这些地方,毕竟祂是无处不在的上帝,但这个过程是为了让我主动地邀请和欢迎祂,并再次宣告,在这些领域祂才是真正掌权的那个。

这是我对主说“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的方式。

这么做并非易事。当我欢迎耶稣进入我的家庭、婚姻、作为母亲的角色、我的教室、友谊、生命中的偶像和坚固营垒时,我意识到祂的到来必定需要我在这些领域做出改变。主不可能与谎言、焦虑和坚固营垒同在。欢迎主的过程需要我们坚信祂比一切都更宝贵。在今年的复活节,无论付上什么代价,让我们都欢迎基督来做王掌权吧。

 

记念祂

在耶稣钉十字架之前的那个晚上,祂与门徒们一起庆祝了逾越节——记念上帝如何将以色列人领出埃及的节日。在那顿晚餐中,耶稣设立了我们熟知的主的晚餐(圣餐)。当祂和门徒们一起坐在桌子旁时,祂掰开了一块饼,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祂又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路加福音22章19-20节)。

在我看来,耶稣所说的“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这行字巨大而醒目。祂要我们通过吃饼和喝杯来记念祂的牺牲。这要成为今年我们“复活节”的一部分。当我们吃了饼喝了杯之后,我们就把自己交给了祂。我们就是在说:“我们想要把自己交给你。我们希望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这意味着我们将会与祂一起受苦,但这也同样意味着作为祂的孩子,我们的未来是确定的——我们将会与祂一同复活。

在今年的受难周,当你领受主的晚餐时,请以此来记念耶稣做出的牺牲。

 

为祂哀痛

在逾越节那周的周五,耶稣被钉在了十字架上。经过几个小时的挣扎后,祂喊道:“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加福音23章46节),然后祂的气就断了。马太告诉我们耶稣死的时候发生了地震(马太福音27章51节),我们也在经文中读到当天从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三点天都是黑的(路加福音23章44-45节)。

你能想象当时站在十字架下会感到多么压抑吗?在一片黑暗中经历地震是怎样的感受?亲眼见证罪和羞耻对世界造成的巨大破坏是怎样的感觉?所有这些都说明了那一天发生的事是多么沉重。上帝的独生爱子被钉在十字架上。天父上帝离弃了祂的儿子。这似乎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天。

我们要如何进入这种哀痛?我们怎样才能体会到那天的事件所带来的沉重?我认为很明显,答案并非是我们喜欢的——我们需要沉浸在其中。不要急于让这一天过去,更不要直接跳到星期天。我们需要安静地沉浸在受难日一会儿,我们不仅要为耶稣的死哀痛,还要为把祂钉上十架的我们的罪哀伤。

我们需要求上帝帮助我们尽可能的去理解祂为我们所做的牺牲有多大,失去爱子有多沉重以及这个世界在星期五的耻辱有多大。所以我们要哀痛。为整个世界的耻辱和罪而哀痛,也为我们与上帝的隔绝而哀痛。但请放心,这个故事并没有在这里画上句号…..

 

等候祂

你能想象耶稣毫无声息地躺在坟墓里的那个周六是怎样的吗?门徒们是否绝望地认为他们一直都跟错了人呢?会不会有几个因着圣灵的带领,开始把耶稣所有的教导串连起来,并满怀希望地等候祂的复活?

介于受难周五和复活主日之间的尴尬周六不应该被我们一掠而过。耶稣死了之后,祂的一些门徒感到无比绝望。然而我们知道周日即将来临,耶稣会复活。过渡时期并不容易。但愿意在这紧张的情形中等候,表明了我们知道自己不是掌权者。

就像上面的哀痛阶段一样,让我们不要急于度过这一天。如果没有周六的不安,也就不会有周日的喜悦。

今天,我们要如何等待基督呢?我们当然是要在复活节这一周等候祂,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同样需要。也许我们现在正处于所遇之事的中间状态。我们需要在什么事情上学习等候?需要用哪种方式面对这种不确定的状态呢?在等候的过程中,我们要如何依靠基督呢?我们在等候的究竟是什么?

作为基督徒,最终我们等待的是上帝国度的完全来临。我们等待耶稣再来并将一切都更新,罪恶不再在世界掌权。所以,在等待中,我们将目光锁定周日……

 

因祂欢喜

周日早上,复活的耶稣出现在祂的朋友、家人和门徒面前。坟墓不能禁锢祂。祂直面死亡并战胜了它。祂承受了上帝因我们的罪和耻辱而产生的愤怒,并完全为我们赎了罪。

你能想象吗?这一天,所有的悲伤和绝望都不再有了,我们最可怕的噩梦证实并不是真的。门徒那么怀念耶稣并渴望得见祂,而现在祂就以肉身出现在他们面前。祂确实是祂自己所说的那个人。祂是那个大家一直都在等候的救赎主,为了祂的荣耀来拯救祂的子民脱离罪恶!我们无法付的债,祂已经全部付清!祂让我们能够认识祂并永远与祂同住!罪不能再将我们与我们的君王分开,因此复活节周日是有史以来最棒的一天!

今年的复活节,让我们深深地享受在因基督的复活而带来的满溢喜乐中吧。让我们大声而骄傲地来歌颂祂。让我们张开双臂,接受祂的宽恕、恩典和良善。让我们在基督里拥抱我们的弟兄姐妹,并与全世界的教会一同宣告祂已经复活了!祂确实复活了!奥古斯丁在他对《诗篇》的解读中说得最好:“我们是复活节族人,而哈利路亚就是我们的族歌!”

我的朋友,今年你要一起“复活节”吗?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样式

灵修特辑| 复活节于我的意义(有声中文)

作者:东尼叔叔,加拿大

有声播读:馨宁,中国

 

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祂代替我们的软弱,担当我们的疾病。”(马太福音8章17节)

12年前,当我面对“受浸”的决定时,内心感到非常忐忑。因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熟圣经,也不够完全。可是牧师对我说:“只要你愿意让上帝改变你,耶稣便可以帮助你。因为人是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成为完全人的。”就这样,我便决定在那年的复活节受浸,学习在基督里,成为一个祂喜悦的人!

受浸后的初期,我的生命似乎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开始去教会及祷告,但仍不太热衷于读经。后来,上帝带领我来到加拿大。新环境的挑战让我惊讶于祂的帮助。我内心逐渐谦卑下来,开始喜爱读圣经,并参加查经班及小组。

读到福音书,我发现主耶稣是满有慈爱的救主。祂本是上帝的爱子,满有权柄能力,竟亲临世上,体恤人的苦涩及艰难!祂在世的33年半,不断医冶病人,呼召罪人、传福音,教导门徒……有时到了晚上,仍有人带着许多被鬼附的,来到耶稣跟前,祂都怜悯人的需要,彻夜冶好他们,直至最后走上十字架,为我们的罪付上了代价。主耶稣基督完全的付出,最终接管了我们的“无能为力”!

因此,复活节对我的意义,是诚实面对自己,依靠基督,活出更有力量的人生!以往,我比较自我,只顾与自己喜欢的人交往,常常忽略身边有需要的人。如今,圣灵在我里面,常提醒我坐而起行,都要为有需要的人服侍!在主里温柔顺服,我曾是满有挣扎的。但今天,我终于明白,活出一个有呼召的人生,才是天父给予我最奇妙的福份!

不但如此,这些年来,我也探索到更多大自然的创造——一望无际,悦目和谐,供人休憩享用。这提醒着我,人本应抓着良机,发挥自己应有的功能,克服生活中的烦扰。回想12年前,牧者语重心长的劝勉,历历在目。感谢上帝,今天我真的经歴到,主耶稣基督的带领及帮助!

那么你呢?你对复活节,是否有独特的感受呢?希望借着这个日子,每人都用自己恩典的音符,编成一篇动人的乐章,在大自然中荣耀上帝!

 

*本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样式

上帝能使用我的痛苦经历祝福他人(有声中文)

作者:Jefferson,新加坡

翻译:Helle Cheng,香港

有声播读:刘弟兄,中国

几周前,我在教会的查经小组与弟兄姊妹们一起阅读华理克的著作《标竿人生》。书中的一段文字吸引了我的注意:

在你人生的各种经历中,痛苦的经历往往是上帝在你未来的事工中使用最多的。你的每一个伤痛都不是白费的!事实上,你最有影响力的事工极有可能源自你最深的痛苦。(此处是华理克的原话。)

这段文字直击我心。我回想起上帝如何使用我刚度过的一段痛苦经历与我一位未信主的同事打开了话题。

就在那之前的几天,我教会的一个好朋友指出了我对他人的漠视。他指出,我时常只看重自己的需要高过他的,这让他感到很受伤,而我一些其他朋友也有同感。例如,即使知道朋友已经非常疲惫需要休息,我却仍然坚持拉着他们陪我吃饭。

朋友指出我的不是后,我很快向他道了歉,但心底里我根本不觉得自己有错。

“他说的是真的吗?我真的如他描述那样自私吗?”

这些问题困扰我多日,因为他口中的我,与我自认为的我差距甚远。

我继续阅读《标竿人生》,书中关于保罗在哥林多后书1章8-11节中的经历记述大大安慰了我。保罗记述了他在小亚细亚事奉时遇上的种种困难,而这样的经历提醒他要全心全意地信靠上帝。

华理克用下面这段话回应了这段经文:“你必须愿意敞开心房与人分享你的痛苦经历,上帝才可能使用它来祝福别人。你必须不再遮掩,而是坦承自己的错误、失败和恐惧……保罗深明这点,所以他坦然面对自己灰心失意的日子。”

这番话责备了我的心。受批评向来不是件令人舒服的事儿。虽然批评时常是出自善意,让我们能看到自己的过失并加以改正,但却无可避免地会伤害到我们的感受。不过,我决定不去盯着伤害看,而是以开放的心接纳朋友的批评。同时,我决定以后更加注意朋友的需要。

 

痛苦的经历让我们更了解自己

 上帝透过朋友对我的批评,使我看见自己从前忽视的罪。在我思想这件事时,诗篇139篇23-24节在我脑海浮现:

“上帝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

我意识到我一直都很自私,不太顾及身边人的感受。虽然被批评不好受,但我为此心存感恩,因为它不光再次提醒我自己是个罪人,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看到上帝的救恩是多美好,因此我才能够过顺服的生活。

 

上帝如何使用我的经历祝福他人

事发后几个星期,上帝给我机会与一位未信主的同事分享这次经历。

在吃过午饭后,我们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这位同事问起我对他的看法。回答前,我决定探究一下为何他会突然问我这个问题。

显易而见,他被一个朋友狠狠地批评了。听过他的分享后,我决定向他讲述自己被批评的经历——朋友的指摘如何帮我更了解自己,而上帝又怎样助我与朋友冰释前嫌。

那位同事一直全神贯注地听着,直至我谈到如何与朋友重修旧好时,他打断我说他并不信主,也不信我能与朋友和好是靠上帝的帮助。

纵使他很快转到新的话题,但我确定我的分享对他有所影响。虽然他还未愿意敞开心房谈及上帝,但我相信上帝已透过我,向他展现祂的慈爱。

华理克在《标竿人生》中写道:“有谁比一个战胜了(嗜酒的)恶魔而重获自由的人更适合帮助嗜酒者呢?”我们可以成为上帝的仆人,去帮助那些与我们面对同样争扎的人。

我明白了我们经受的所有苦难都有意义。虽然我们感到上帝似乎是在责打我们,但祂的旨意高过我们的意念。祂会成为我们痛苦中的安慰。

当我们认罪悔改时,上帝会原谅我们并借着我们完成祂的工作。

当我们看到一些人正面临着和自己的痛苦经历类似的情况,就去找机会与他们分享上帝的爱吧。透过我们真实的分享上帝如何带我们走出软弱,他们将会认识我们的上帝。

假如你正经历痛苦,我希望我的分享能够鼓励你。上帝从未应许我们在今生不会受苦流泪,但祂应许了使用仍会犯罪的我们,并应许医治和安慰我们。祂也会透过这些痛苦经历,彰显祂的圣名,祝福我们身边的人。

“你们如今要知道,我,唯有我是神!在我以外并无别神。我使人死,我使人活,我损伤,我也医治,并无人能从我手中救出来。”(申命记 32章39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