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智慧的言语

智慧的言语,第四十二天

文章来源:灵命日粮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声播读:洋澜

第42日 阅读经文:言28章

 

  1.  恶人虽无人追赶也逃跑,义人却胆壮像狮子。
  2. 邦国因有罪过,君王就多更换。因有聪明知识的人,国必长存。
  3. 穷人欺压贫民,好像暴雨冲没粮食。
  4. 违弃律法的,夸奖恶人,遵守律法的,却与恶人相争。
  5. 坏人不明白公义,惟有寻求耶和华的,无不明白。
  6. 行为纯正的穷乏人,胜过行事乖僻的富足人。
  7. 谨守律法的是智慧之子,与贪食人作伴的,却羞辱其父。
  8. 人以厚利加增财物,是给那怜悯穷人者积蓄的。
  9. 转耳不听律法的,他的祈祷也为可憎。
  10. 诱惑正直人行恶道的,必掉在自己的坑里,惟有完全人,必承受福分。
  11. 富足人自以为有智慧,但聪明的贫穷人能将他查透。
  12. 义人得志,有大荣耀;恶人兴起,人就躲藏。
  13. 遮掩自己罪过的,必不亨通;承认离弃罪过的,必蒙怜恤。
  14. 常存敬畏的,便为有福;心存刚硬的,必陷在祸患里。
  15. 暴虐的君王辖制贫民,好像吼叫的狮子、觅食的熊。
  16. 无知的君多行暴虐,以贪财为可恨的,必年长日久。
  17. 背负流人血之罪的,必往坑里奔跑,谁也不可拦阻他。
  18. 行动正直的,必蒙拯救;行事弯曲的,立时跌倒。
  19. 耕种自己田地的,必得饱食;追随虚浮的,足受穷乏。
  20. 诚实人必多得福,想要急速发财的,不免受罚。
  21. 看人的情面,乃为不好,人因一块饼枉法,也为不好。
  22. 人有恶眼想要急速发财,却不知穷乏必临到他身。
  23. 责备人的,后来蒙人喜悦,多于那用舌头谄媚人的。
  24. 偷窃父母的说:“这不是罪”,此人就是与强盗同类。
  25. 心中贪婪的,挑起争端;倚靠耶和华的,必得丰裕。
  26. 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凭智慧行事的,必蒙拯救。
  27. 周济贫穷的,不致缺乏;佯为不见的,必多受咒诅。
  28. 恶人兴起,人就躲藏;恶人败亡,义人增多。

 

上帝永远都为贫穷人以及残弱、无力自保的人,保留了一席之地。在圣经里,穷人也常用来与富人比较。28章对贫穷人提出六方面的观察:

 

  • 贫穷人是受到统治者摆布的。对穷人来说,统治者可以成为护佑或诅咒他们的根源。考虑不周的政策对贫弱者深具杀伤力,就像滂沱大雨会摧毁田里的作物一般(3节)。有些圣经版本提到,是「穷人」在压迫同为贫困的人,而不是「暴君」在施压;这反映出该字的希伯来原文另一个可能的翻译。在这个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穷困人在欺压穷困人–纵使我们期望的是他能对同病相怜的穷人展现更多的同情。

 

第二,经文说:「行为纯正的穷乏人,胜过行事乖僻的富足人。」(6节)这经文强调正直与美好的德行远胜过千万财富。

 

  • 缺乏正义之心的人以高息厚利来增添自己的财富,让穷困人痛苦不堪。然而,最终这些富人无法抓住他们的财富,因为这些钱财最后会流入有德性的人手中,再施舍到穷人身上(8节)。经文中并没有说明这些财富的循环始末,但我们可以推测是那关怀穷人与弱势群体的上帝让公义得到彰显。

 

第四,穷人可能拥有富人所欠缺的智慧资产(11节)。富足的人可能拥有错误的安全感,并且对自己真正的需求与状况视而不见;但贫穷而有智慧的人却别具洞察力,可以看出财富和傲慢真正的面目(23章5节)。

 

第五,贫穷也可能是做白日梦的后果,或是不肯勤奋工作,妄想采取捷径获得财富(19节)。再者,也可能因为自私贪婪而最终步向穷困潦倒的结果(22节)。

 

  • 慷慨助人必有回报(28章27节,11章24-25节)。我们的上帝是慷慨的:即使我们不配,祂仍无私大方地付出;因此祂也期望我们展现怜悯和慷慨。我们乐善好施是因为祂为我们无私地付出(哥林多后书8章9节)。因此,以色列人藉着奉献所得的十分之一,来表示认同上帝的拥有权和仁慈慷慨。不管律法主义与否,这都不失为一个恰当的奉献比例,当然我们更应当多多地乐意捐献。

 

兰恩(JohnLaing)是第二次世界战后的一位杰出的英国建筑商人。他是一位非常虔诚的基督徒,靠着他的建筑公司赚进万贯家财;然而他最为人所知的是他的慷慨解囊,乐于助人。据说兰恩总是左手进,右手出,把赚来的百万钱财都捐献出去。另外,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生活非常节俭;他曾经说过:「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个大小恰如其分可以作为家的房子。」8

懒惰不愿工作的人,从来不会有任何东西可以与人分享;而工作的美好之处,是让我们有机会把所得的分享出去。约翰·卫斯理曾在他的讲道中提出三个管理钱财的原则:尽你所能地赚取;尽你所能地捐献;尽你所能地储蓄。大家要谨记:「捐得乐意的人是上帝所喜爱的」(哥林多后书9章7节)。

 

8参盖瑞·威廉斯(GarryJWilliams)所著的SilentWitnesses(Edinburgh: Banner of Truth Publishers2013148-149)。

 

灵程反思

 

  • 默想28章里关于穷与富的讨论。这与你自己对贫富的看法有何不同?箴言如何教导我们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财富与资产?

 

  • 今天你可以怎么做,让自己更加地乐善好施?

 

《箴言》研读简介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间统治以色列国的所罗门王。他撰写了箴言中一大段谈论智慧的部分(1-9章),还编辑了10章1节-22章16节中言简意赅的箴言名句。22章17节-24章34节收录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来的25-29章,则又是出自所罗门王所写的箴言。30章是亚古珥所写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们对亚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节的作者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犹大国之君,我们对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母亲,他把母亲对他的教化传承下来。31章10-31节是箴言的结尾,赞扬才德兼备的妇女。旧约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誉(路得记3章11节),这巧妙地把这卷书与路得记连接起来(在希伯来经典中,路得记就编排在箴言的后面)。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1章7节,9章10节),提醒我们真知识和智慧只存在于尊敬和敬畏上帝的关系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须敬畏上帝,并以祂的话作为生活的依据。《箴言》的架构:1章1-7节 试探、祝福、诱惑、信仰与智慧1章8节-9章18节  信心与行动如何结合10章1节-22章16节  言语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决定我们生活的进程22章17节-24章34节  呼吁:顺服上帝、转离世界25章1节-29章27节  贪心的危险;忍耐及祷告的重要性30章1-33节  亚古珥之言31章1-9节  利慕伊勒之言31章10-31节  结尾:有智慧的妇人关键经文:“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1章7节)
*点击图片进入原文网站阅读或免费索取印刷版

智慧的言语,第四十一天

文章来源:灵命日粮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声播读:佳音

第41日 阅读经文:言28章

 

  1.  恶人虽无人追赶也逃跑,义人却胆壮像狮子。
  2. 邦国因有罪过,君王就多更换。因有聪明知识的人,国必长存。
  3. 穷人欺压贫民,好像暴雨冲没粮食。
  4. 违弃律法的,夸奖恶人,遵守律法的,却与恶人相争。
  5. 坏人不明白公义,惟有寻求耶和华的,无不明白。
  6. 行为纯正的穷乏人,胜过行事乖僻的富足人。
  7. 谨守律法的是智慧之子,与贪食人作伴的,却羞辱其父。
  8. 人以厚利加增财物,是给那怜悯穷人者积蓄的。
  9. 转耳不听律法的,他的祈祷也为可憎。
  10. 诱惑正直人行恶道的,必掉在自己的坑里,惟有完全人,必承受福分。
  11. 富足人自以为有智慧,但聪明的贫穷人能将他查透。
  12. 义人得志,有大荣耀;恶人兴起,人就躲藏。
  13. 遮掩自己罪过的,必不亨通;承认离弃罪过的,必蒙怜恤。
  14. 常存敬畏的,便为有福;心存刚硬的,必陷在祸患里。
  15. 暴虐的君王辖制贫民,好像吼叫的狮子、觅食的熊。
  16. 无知的君多行暴虐,以贪财为可恨的,必年长日久。
  17. 背负流人血之罪的,必往坑里奔跑,谁也不可拦阻他。
  18. 行动正直的,必蒙拯救;行事弯曲的,立时跌倒。
  19. 耕种自己田地的,必得饱食;追随虚浮的,足受穷乏。
  20. 诚实人必多得福,想要急速发财的,不免受罚。
  21. 看人的情面,乃为不好,人因一块饼枉法,也为不好。
  22. 人有恶眼想要急速发财,却不知穷乏必临到他身。
  23. 责备人的,后来蒙人喜悦,多于那用舌头谄媚人的。
  24. 偷窃父母的说:“这不是罪”,此人就是与强盗同类。
  25. 心中贪婪的,挑起争端;倚靠耶和华的,必得丰裕。
  26. 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凭智慧行事的,必蒙拯救。
  27. 周济贫穷的,不致缺乏;佯为不见的,必多受咒诅。
  28. 恶人兴起,人就躲藏;恶人败亡,义人增多。

 

在箴言最后的篇章里蕴含的大多是实用的见解及生活常识的教导,然而28章却是着墨在义人的行为,以及他们如何生活在与上帝立约的互动关系里。1节告诉我们恶人逃跑,其原因当然是因为他们作恶多端;而义人却因为他们与上帝的亲密关系而安枕无忧。

4、7节告诉我们,义人如何在生活中听从上帝的教导。有些圣经版本把“训诲”(参新译本28章7节)翻译成“律法”(参和合本28章7节),这反映出某些学者的想法,认为此处所指的应该是上帝当年在逾越节把他们从埃及人的奴役中解救出来之后,颁布给祂子民的律法。这律法教导他们身为被上帝所拯救的子民应该如何生活;遵守律法并不能获取救赎(照做就能得救),但是救赎所结出的果子却让我们能活着并遵守律法。

不同于那些与坏朋友为伍的人(7节),这智慧之子谨守律法。然而,如果我们轻忽律法,则上帝不听我们的呼求(9节)。我们的祷告为上帝所憎厌,因为我们既不听又不顺服祂。诗篇66篇18节也记载着:“若我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要做到顺服本来就不容易,而顺从也不总是让人受益的;因此这是一种信任的行为。对主的信靠就是要拥有敬畏主的生活态度,依据主的道路和智慧前行。这也意味着要听从祂,并对罪敏感,愿意认罪悔改,而不去遮掩它(13节)。

信靠主,行走在祂的道上,必得丰裕和护佑(18、25-26节)。而那些反其道而行的人,硬着心肠悖逆主,追求罪恶的生活,必陷在祸患里(14、18节)。12和28节的经文中特别提到领导者的特质,不论是好或坏,他们对人民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现今,他们拒绝上帝和祂的道,就反映在不尊重生命(例如谋杀或任意堕胎)、身体(例如奸淫)、财物(例如偷窃),声誉(例如做假见证),还有他们自己(例如贪婪的消费主义)。一日恶人当道,国家则必遭殃。

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只有上帝才能赐予我们的救赎。只有祂能化恶为义,化耻辱为明志,化险为夷,化堕落为清白,化自我中心为忠心信靠主。难怪保罗称耶稣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智慧,如经上所说:“……上帝又使祂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哥林多前书1章30节)

 

灵程反思

  • 4-5、7、13-14、25、26节针对正直的生活方式,提出什么实用的指示?而你要如何在自己的生活里实际活出这些教导?
  • 你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信靠主”的生命?

 

《箴言》研读简介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间统治以色列国的所罗门王。他撰写了箴言中一大段谈论智慧的部分(1-9章),还编辑了10章1节-22章16节中言简意赅的箴言名句。22章17节-24章34节收录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来的25-29章,则又是出自所罗门王所写的箴言。30章是亚古珥所写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们对亚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节的作者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犹大国之君,我们对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母亲,他把母亲对他的教化传承下来。31章10-31节是箴言的结尾,赞扬才德兼备的妇女。旧约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誉(路得记3章11节),这巧妙地把这卷书与路得记连接起来(在希伯来经典中,路得记就编排在箴言的后面)。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1章7节,9章10节),提醒我们真知识和智慧只存在于尊敬和敬畏上帝的关系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须敬畏上帝,并以祂的话作为生活的依据。《箴言》的架构:1章1-7节 试探、祝福、诱惑、信仰与智慧1章8节-9章18节  信心与行动如何结合10章1节-22章16节  言语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决定我们生活的进程22章17节-24章34节  呼吁:顺服上帝、转离世界25章1节-29章27节  贪心的危险;忍耐及祷告的重要性30章1-33节  亚古珥之言31章1-9节  利慕伊勒之言31章10-31节  结尾:有智慧的妇人关键经文:“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1章7节)
*点击图片进入原文网站阅读或免费索取印刷版

智慧的言语,第三十九天

文章来源:灵命日粮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声播读:洋澜

第39日 阅读经文:言27章1-4节

 

【箴27:1】不要为明日自夸,因为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箴27:2】要别人夸奖你,不可用口自夸;等外人称赞你,不可用嘴自称。

【箴27:3】石头重,沙土沉,愚妄人的恼怒,比这两样更重。

【箴27:4】忿怒为残忍,怒气为狂澜,惟有嫉妒,谁能敌得住呢?

 

莎士比亚在他的剧作《奥赛罗》(Othello)里,将妒羡的心理称作”绿眼怪物“。清教徒理查·巴克斯特(RichardBaxter)也警告人们不要去妒羡上帝给他人的恩赐:这就好比一个人情愿让福音受到限制、让人们不认识救主,也不愿看见上帝透过他人作工。

在今天的经文里,所罗门王带我们浏览一系列会累积成嫉妒的罪行。不过一开始,他警告我们避免骄傲,包括自以为是和自吹自擂的行为(1-2节)。骄傲的人自以为能掌控未来,吹嘘自己将来的作为(1节),又夸耀自己以往的成就(2节)。

所罗门王又警告人不要对愚昧人贬抑的言语反应过度,他把他们比喻为像石头或沙土般沉重、麻烦,难以控制及运送(3节)。这个比喻捕捉了愚妄人令人无法忍受的挑衅天性,它让人容易产生憎恶及怒气。这样的观察带我们进入下一个关于愤怒的警告(4节)。愤恨与暴怒的心态已经很糟糕了,然而嫉妒(对别人的能力及资产挥之不去的贪婪之心)比这两者更糟。

忿怒虽然残忍(就其毁灭性而言),怒气又势不可挡(很可能不受控制),但嫉妒却是包含这两者。嫉妒乐见别人失败,哀叹别人的成功,足以伤害施予者与接受者双方。嫉妒可以毒害一个人的思想,蒙蔽他的判断能力,也可以瞬间让他的行为失控。嫉妒使得约瑟的兄弟们毒打他并把他贩卖为奴(创世记37章8-10节;使徒行传7章9节);嫉妒也导致犹太教的领袖牵连耶稣还要索取祂的性命(马太福音27章18节)。箴言14章30节指出:”嫉妒是骨中的朽烂“;神学家司布真曾形容:”心怀嫉妒之人毒害筵席,还可以自己坐下来大快朵颐。“

为什么上帝也形容祂自己是嫉妒的呢(出埃及记20章5节)?圣经清楚分别这两种嫉妒,一是贪婪的嫉羡(嫉妒他人),一是忌邪的上帝对其他假神的嫉妒(是合宜的嫉妒,是为了祂子民的爱和忠诚)。这就如同一个男子因为深爱他的妻子,而生出的嫉妒之心(民数记5章11-31节)。

我们要如何来抗拒骄傲与嫉妒?

  • 与其自夸自信对未来有掌控的能力(1节),我们应当倚靠并相信上帝至高无上的治理大能。
  • 不要自夸,而要聆听诚实没有偏见的评论(2节)。
  • 不要心怀妒恨,而要知足常乐(4节)。

所罗门王对嫉妒具有的毁灭及无法控制的天性,有很好的观察,然而他没有提到因应之道。新约圣经形容嫉妒为一件该要丢弃的旧衣服,是旧生命的一部分(加拉太书5章21节;歌罗西书3章8-9节)。提多书3章3节也提醒我们,要脱离妒恨与恶念干扰的旧有生活方式,要全心投入力行善事(提多书3章8节)。

嫉妒的解药就是知足感恩。根据保罗的说法,知足感恩是必须学习的。经文中提到,不论在丰富有余或在匮乏需要的时候,都要能够知足感恩:“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 (腓立比书4章12节)

 

灵程反思

  • 你如何提醒自己每天倚靠上帝的大能与计划,而不是自己的能力?
  • 回想从前你对他人的才能和成就不由而生的嫉妒感觉。祈求上帝帮助你学习如何知足感恩。

 

《箴言》研读简介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间统治以色列国的所罗门王。他撰写了箴言中一大段谈论智慧的部分(1-9章),还编辑了10章1节-22章16节中言简意赅的箴言名句。22章17节-24章34节收录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来的25-29章,则又是出自所罗门王所写的箴言。30章是亚古珥所写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们对亚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节的作者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犹大国之君,我们对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母亲,他把母亲对他的教化传承下来。31章10-31节是箴言的结尾,赞扬才德兼备的妇女。旧约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誉(路得记3章11节),这巧妙地把这卷书与路得记连接起来(在希伯来经典中,路得记就编排在箴言的后面)。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1章7节,9章10节),提醒我们真知识和智慧只存在于尊敬和敬畏上帝的关系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须敬畏上帝,并以祂的话作为生活的依据。《箴言》的架构:1章1-7节 试探、祝福、诱惑、信仰与智慧1章8节-9章18节  信心与行动如何结合10章1节-22章16节  言语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决定我们生活的进程22章17节-24章34节  呼吁:顺服上帝、转离世界25章1节-29章27节  贪心的危险;忍耐及祷告的重要性30章1-33节  亚古珥之言31章1-9节  利慕伊勒之言31章10-31节  结尾:有智慧的妇人关键经文:“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1章7节)
*点击图片进入原文网站阅读或免费索取印刷版

智慧的言语,第三十八天

文章来源:灵命日粮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声播读:小七

第38日 阅读经文:箴言26章

 

1. 夏天落雪,收割时下雨,都不相宜,愚昧人得尊荣也是如此。

2. 麻雀往来,燕子翻飞,这样,无故的咒诅也必不临到。

3. 鞭子是为打马;辔头是为勒驴;刑杖是为打愚昧人的背。

4. 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恐怕你与他一样。

5. 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免得他自以为有智慧。

6. 藉愚昧人手寄信的,是砍断自己的脚,自受损害(“自受”原文作“喝”)。

7. 瘸子的脚空存无用,箴言在愚昧人的口中也是如此。

8. 将尊荣给愚昧人的,好像人把石子包在机弦里。

9. 箴言在愚昧人的口中,好像荆棘刺入醉汉的手。

10. 雇愚昧人的,与雇过路人的,就像射伤众人的弓箭手。

11. 愚昧人行愚妄事,行了又行,就如狗转过来吃它所吐的。

12. 你见自以为有智慧的人吗?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

13. 懒惰人说:“道上有猛狮,街上有壮狮。”

14. 门在枢纽转动,懒惰人在床上也是如此。

15. 懒惰人放手在盘子里,就是向口撤回也以为劳乏。

16. 懒惰人看自己,比七个善于应对的人更有智慧。

17. 过路被事激动,管理不干己的争竞,好像人揪住狗耳。

18. 人欺凌邻舍,却说:“我岂不是戏耍吗?”他就像疯狂的人,抛掷火把、利箭与杀人的兵器(“杀人的兵器”原文作“死亡”)。

20. 火缺了柴就必熄灭,无人传舌,争竞便止息。

21. 好争竞的人煽惑争端,就如余火加炭,火上加柴一样。

22. 传舌人的言语如同美食,深入人的心腹。

23. 火热的嘴,奸恶的心,好像银渣包的瓦器。

24. 怨恨人的,用嘴粉饰,心里却藏着诡诈。

25. 他用甜言蜜语,你不可信他,因为他心中有七样可憎恶的。

26. 他虽用诡诈遮掩自己的怨恨,他的邪恶必在会中显露。

27. 挖陷坑的,自己必掉在其中;滚石头的,石头必反滚在他身上。

28. 虚谎的舌恨他所压伤的人,谄媚的口败坏人的事。

 

在26章里出现了三种主要人物:愚昧的人(1-12节),懒惰的人(13-16节),以及惹事生非的人(17-28节)。

愚昧人的想法不切实际(1-12节)。他不知道自己的需求,不接受劝诫,因为他认为自己知道一切(12节)。愚昧的人骄傲自负、自以为是。我们被告知不可将尊荣给愚昧的人(1、8节)、不要和他理论(4-5节)、不可信任他(6、10节)、不可听信他的话(7 9节),也不可依赖他(10节)。愚昧人就像一匹马或驴,只受蛮力的驱策(3节)。千万不要像愚昧人那样冥顽不受教。

懒惰的人把他的床榻当成家(13-16节),找藉口说外面太危险而足不出户(13节)。懒惰的人赖在床榻上,不想起身,就像一扇上了栓的门(14节),身体与床合为一体。就像愚昧人一样,游手好闲之辈也自欺欺人,不认为自己需要劝诫(16节);他不只懒惰,也同样骄傲自满。

惹事生非的人(17-28节)可能外表迷人(25节),然而骨子里全是欺骗(24节);这样的人总是爱插手管别人的闲事(17节)。他的嘴是他最大的问题;他到处搬弄是非(20节),挑拨离间,引发争端(21节);表面释出善意,却把仇恨与恶意隐藏起来(23-26节),还喜欢说虚妄的话(28节)。一个人的言语可以显示出他的内心状态;但是惹事生非之辈却是隐藏真相,满口谎言(23节)。他们传播的闲话就像诱人的美食,让人轻易吞下肚(22节),然而口蜜腹剑,能够杀人(18节)。

26章里的这三种人物和先前我们所读到的智慧人完全不同。智慧人认识自己和自己的极限;他努力寻求正义,行事谦卑,完成自己的责任,工作勤奋,确保自己的言语能促进和谐,并广纳智慧的劝诫。

 

灵程反思

  • 反复思量愚昧的人、懒惰的人和惹事生非的人之所作所为。他们的特质、态度或行为与你有吻合之处吗?祈求上帝给你谦卑与力量,诚实面对自己、面对上帝。
  • 你要采取什么行动来规避这些错误?

 

《箴言》研读简介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间统治以色列国的所罗门王。他撰写了箴言中一大段谈论智慧的部分(1-9章),还编辑了10章1节-22章16节中言简意赅的箴言名句。22章17节-24章34节收录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来的25-29章,则又是出自所罗门王所写的箴言。30章是亚古珥所写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们对亚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节的作者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犹大国之君,我们对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母亲,他把母亲对他的教化传承下来。31章10-31节是箴言的结尾,赞扬才德兼备的妇女。旧约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誉(路得记3章11节),这巧妙地把这卷书与路得记连接起来(在希伯来经典中,路得记就编排在箴言的后面)。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1章7节,9章10节),提醒我们真知识和智慧只存在于尊敬和敬畏上帝的关系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须敬畏上帝,并以祂的话作为生活的依据。《箴言》的架构:1章1-7节 试探、祝福、诱惑、信仰与智慧1章8节-9章18节  信心与行动如何结合10章1节-22章16节  言语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决定我们生活的进程22章17节-24章34节  呼吁:顺服上帝、转离世界25章1节-29章27节  贪心的危险;忍耐及祷告的重要性30章1-33节  亚古珥之言31章1-9节  利慕伊勒之言31章10-31节  结尾:有智慧的妇人关键经文:“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1章7节)
*点击图片进入原文网站阅读或免费索取印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