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服事他人

小英的英雄梦

作者:活水之木,北京

Striving-to-be-somebody

从小,父母就教育小英要好好读书,出人头地。还记得小时候,小英的志愿就是像隔壁家的大哥哥一样,去英国牛津大学读书(尽管那时候她还小,总爱把“牛津大学”说成“蜗牛大学”)。后来,小英不负众望,考上了重点中学。那时,她心中的“英雄”,就是考上重点大学的学长学姐。

经过一番拼搏,小英如愿考上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的商学院。这所大学荟萃了全国各地的精英。在这里,她遇到了更多的“英雄”——有跨专业考上重点大学研究生的学习尖子;有手握几所美国常青藤大学offer的留学达人;有同时得到国家部委和大国企垂青的学长;更有本科刚毕业就进入投资银行,年薪上百万的学生干部……看到这么多“牛人”,小英不禁暗暗期望自己毕业时也能成为学弟学妹眼中的“英雄”。

然而,小英毕业的时候正好赶上金融危机。在许多次失败的应聘经历之后,为了留在北京这个国际大都市,她最终选择了一家并非世界500强的“二流”企业。

每天午休的时候,小英都会到公司楼下的小花坛逛一逛,舒缓工作压力。看着那些既不如牡丹高贵、也不如玫瑰艳丽的小花,她时常感慨:“也许我和我负责的中小企业客户,就像这些小花。我们不是一流的,甚至可能是不入流的。这样的我们,也能美丽地绽放吗?”每逢想到这里,小英不禁感到十分沮丧。“我从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毕业,现在却在一家‘二流’公司,服务那些也许永远都成不了世界500强的中小企业。这样下去,我还有什么价值?我的工作又有什么意义?!我与学生时代见到的那些‘英雄’相比,实在相差太远了!”

这种感觉一直压在小英的心头,直到有一天,她认识了主耶稣。她问主:“主啊,祢怎么看待我和我的工作?我注定一辈子都无法成为众人眼中的英雄吗?”但当小英这样发问之后,她转眼仰望十字架,心中有了另一番思考。

主耶稣贵为上帝的独生子,“本来有上帝的形象,却不坚持自己与上帝平等的地位,反而倒空自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然有人的样子,就自甘卑微,顺服至死,而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书2章6-8节,新译本)。主耶稣为了拯救罪人而献上了自己的生命,让本来与上帝隔绝的我们,能藉着祂,回到上帝面前。主耶稣无疑是全人类的英雄!

然而,耶稣服事的人,不仅有议员、财主等达官显贵、“成功人士”,而且还有妓女、麻风病人等无权无势、甚至被人瞧不起的弱势群体。弱者的生命,主同样看为宝贵。而且圣经也说,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因此,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尊贵的。

想到这里,小英豁然开朗:“既然主耶稣没有以金钱、工作平台、地位等条件把人划为三六九等,我为什么要以这些标尺来评判自己和客户的价值呢?哪怕我一辈子只能在一家小公司服务小客户,在主的眼中,我和我的客户也都是宝贵的!我若能本着圣经的教导、用耶稣的爱去服务客户,便是在服事主呀!”

小英想,虽然自己未必能成为世上眼中的“英雄”,但如今她有了一个更美的梦想,那就是效法基督。正如耶稣所说,“不是要受人服事,而是要服事人”(马可福音10章45节,新译本)。原来,上帝眼中的“英雄”,不是精英中的精英,而是像耶稣一样甘心服事的人。

“我愿意用耶稣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和他人,
效法主耶稣的样式,
谦卑柔和地用爱心服事、关心他人,
做合上帝心意的孩子。”

这是小英的祈祷,也是你的祈祷吗?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从无名小卒到盖世英雄)

投稿

灵命日粮:乐意服事

读经:路加福音22章24-27节 

那天早上,我一面喂着不停哭闹的婴儿,一面帮两岁的孩子从床底下找玩具,在忙乱中,先生还催我赶快找出蓝色领带。难道我有三头六臂,有求必应吗?我不禁大声地喊道:「我不是你们的佣人!」

后来我看到这节经文:「是谁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事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吗?然而,我在你们中间如同服事人的。」(路加福音22章27节)

其实耶稣并不需要替门徒洗脚,但祂还是这么做了(约翰福音13章5节) 。当时有仆人负责洗脚的差事,然而耶稣却选择服事他们。今日的社会强调,我们应当出人头地。我们想要高薪的工作,渴望成为公司里的高层或教会里的领袖。但不论拥有怎样的身分地位,我们都可以学习主耶稣服事的榜样。

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父母,孩子,朋友,同事,主管或学生。 [....]

灵命日粮:献上一切

读经:罗马书12章1-8节 

在约翰·甘迺迪唯一的那场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他对美国人民发出了一项挑战:「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那是对人民的一个呼吁,要求人民奉献生命服务他人。他的这番话激励了许多人,尤其是那些父母曾在战争中为国家效命的男女。

他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当初他们父母所获取的,大多是以宝贵性命换来的,如今必须经由和平的方式加以保护。后来一群人响应了这项呼召而组成一队志愿军,数十年来在全球完成了无以计数的人道工作。

许多世纪以前,使徒保罗在罗马书12章的起始几节中,也对基督徒发出了一项类似的呼吁。他力劝我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来事奉那位为我们的罪牺牲生命的耶稣。这种属灵的献祭,不只是在话语上,而是把生命完全地摆上,让他人的身,心, [....]

灵命日粮:分享汉堡

读经:雅各书2章14-17节 

国际希望会的主任盖斯别克说过一件事。一位女士到外国去探访她所资助的孩子,见面之后,她决定带这个住在赤贫地区的孩子去餐厅。

男孩点了一份汉堡,而那位女赞助人则点了一份沙拉。当食物送来时,这个从来没有尝过这种餐点的男孩,看到自己那份巨大的汉堡,又看看他的赞助者的小份沙拉。接着,他拿起餐刀,将汉堡切了一半分给对方,揉揉自己的肚子,问她说:「饿吗?」

一个生来几乎一无所有的孩子,竟然愿意将他一半的食物,分给他觉得更需要的人。下次当我们遇到在身体,情感或是灵命上有需要的人,这个孩子将成为我们很好的提醒。身为耶稣的门徒,我们对祂的信心,应该在我们的行为上反映出来 (雅各书2章17节)。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有需要的人。有的在世界的另一端,有的就在我们身边。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