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比较

不再比较, 我在天父怀里得着释放

作者:Carol Ho,中国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我的个性一直都比较自卑,常常轻看自己。这种个性和我成长的环境有关。小时候,妈妈很喜欢唉声叹气,而我在学校因为外貌的原因会被同学取笑甚至被欺负,所以我心里一直都觉得自己不如他人。久而久之,我开始喜欢和别人比较,在工作当中也是如此。

在之前的工作中,我会和其他同事比较,觉得自己工作能力不及其他同事,觉得之前公司的老板和老板娘看不起我,认为我很糟糕(其实这是我自卑心理的表现)。因此总是会闷闷不乐,也认为自己在工作中遭到不公平的对待。那段时间我很消极,也很容易因着一些小事而发怒。

但当自己静下心来思考时,我反问自己:我这样的表现,上帝会喜悦吗?我的心当然知道这是上帝不喜悦的,但是我仍然觉得很难受,甚至会经常偷偷掉泪。于是我找弟兄姊妹分享,为我代祷。其中就有姊妹关心我最近和上帝的关系,以此来提醒我。我自知没有把工作的问题好好地交托给上帝,也没有好好地读经、祷告,亲近上帝,反成了情绪的奴隶。

直到有一次小组读书会分享了圣经旧约《创世记》中该隐这个人物。该隐因耶和华看中自己兄弟亚伯和他的供物,却看不中自己的而不满,继而大大发怒,把亚伯杀死,最后受到了耶和华的诅咒。

圣经中大多数的悲剧都是从“比较”开始的,这使我反省自己在工作上的心态。上帝不喜悦我们去比较,而且还教导我们要在小事上忠心。因此我靠着祷告求上帝平息我的怒气,让我学会把本分的工作做好。有时候,我们付出了,别人可能看不到,但全能的上帝会察看一切。上帝真的很奇妙。放假回家聚会的时候,小组正是在分享有关情绪的课题,提及我们要做促进和睦的基督徒,并分析出怒气对和睦关系的伤害是很大的。我知道是上帝垂听了我的祷告,让我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

经历那段时间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依靠上帝的重要性。我们要常亲近上帝,远离负面情绪。上帝有能力叫困难离开我们,也能够使你我有能力在困难中欢喜忍耐。只要提醒自己的心不要迷惘,随时回到祂的恩典里。正如经上所说:“照祂荣耀的权能,得以在各样的力上加力,好叫你们凡事欢欢喜喜地忍耐宽容”(歌罗西书 1章11节 )。

天父,祢是擦去我眼泪的上帝;我相信就算我流不出眼泪,祢也知道我心底的难处。求圣灵不要任凭负面的情绪淹没我,乃是提醒我要尽力抓住上帝的话语,亲近上帝;使我在祷告中被安慰,并投靠在祢的平安里重新得力。

让我学会用喜乐抗压;用信心称谢祢的恩典;用感恩赞美祢的信实。叫我能在凡事上喜乐,不是因为天真,而是因为我定意要经历祢爱我的心意。感谢天父垂听我的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祈求,阿们。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文章:绝望中的希望

一个嫉妒者的忏悔 (有声中文)

作者:Jehn Kubiak,美国

翻译:Tutu,中国

语音播读:小七,中国

有一种苦毒根植在我的灵魂深处,像毒药一样一直在侵蚀着我的内心。它叫做嫉妒,并且它已经掌控我的生命太久了。直到上个月,我才意识到自己被嫉妒勒得快喘不过气来。

作为邻近洛杉矶的Talbot神学院的学生,我需要修三个学期的灵命塑造课程。这些课程包括了不同主题的周祷任务。我们最近一次的祷告任务就是针对一项令自己纠结的罪,并要培养一项属灵操练,以抵挡这个罪。

刚开始我真不确定上帝想让我关注哪个罪,但不久我便意识到是“嫉妒”。嫉妒十分危险,因为它使教会分裂并使我们无法谦卑地服侍他人,“在何处有嫉妒纷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雅各书3章16节)。

在我没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真的没有想到自己会是一个嫉妒的人。刚开始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讨厌那些对我友善且对周围的人很有爱心的人,最后我终于意识到这一切都归咎于嫉妒。

我们的小组长告诉过我们,罪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事实亦如此。嫉妒一直让我痛苦不堪,它影响了我与他人的关系——即使他们从未伤害过我,我却依然恨恶他们。嫉妒也有损我的自尊——我从未对我自己和我的工作满意过。嫉妒亦破坏了我与上帝的关系——我无法满足于祂赐予我的一切。我想掌控和计划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让上帝掌管我的人生并信靠祂对我人生的计划。

我嫉妒那些只要努力就能得到他们所求的人,因为我就算再努力也几乎没有什么功效。学校的校刊已经拒绝了我三次,尽管有人说上帝赋予了我天生的写作能力,但无论我怎么努力,我的职位始终停留于“校报作者”一职。

我嫉妒那些有很多朋友的人,因为我没有那么外向,也很难交到新朋友。并且,似乎我的大部分好朋友都会在某个时间点搬到别处生活。

我嫉妒那些天生什么都会的人,而我却必须每周花几个小时来练习这些技能。我的老师说,大多数音乐专业的学生每周练习的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而我则必须练8-12个小时。然而,尽管我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我还是一直被安排在管乐合奏团的最后一个席位。

我嫉妒那些自信的人,因为我很没有安全感。

我嫉妒那些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人,因为去年我生了一场大病,而且至今我仍在和心理疾病做着斗争。

我嫉妒别人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我究竟该怎么去克服我的嫉妒心呢?

我曾经读过基督教神学家理查得弗斯特(Richard Foster)的 《属灵操练礼赞(Celebration of Discipline)》 一书。这本书分析了几个早期教会之父所创建的重要的属灵操练原则。我想起这本书并开始实践其中的两个属灵操练。一个是众所周知的忏悔认罪,另一个是操练帮助他人。

首先,我写下了所有我曾嫉妒过的人,以及我嫉妒他们的原因。在这个下面,我写下了自己对他们优秀的认可,以及我能如何祝福而非咒诅他们。我并没有保留这些祝福,而是确保我会与他们每一个人分享。比如说,尽管我自己申请校报专题报道编辑职位失败了,我还是跟那位申请成功的学生讲,我觉得她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编辑。

其次,我列举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在旁边写下了上帝眼中的我:一个追求卓越的勤奋工作者,一个愿意帮助他人一起战胜抑郁等情绪问题的聆听者,一个忠诚的朋友,一个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一个创新知识分子,和一个基督徒战士。

最后,我写了一段祷告词,祈求上帝帮助我培养出一颗善良的心并感恩知足祂所赐给我的一切。

承认嫉妒之罪把我从痛苦的监牢中解脱出来。尽管当上帝赐福他人时,我有时候仍然会有苦毒和嫉妒,但现在的我能清晰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告诉自己要祝福而非嫉恨。我可以恭喜他们取得成功,而不是对自己感到不满。

我也在试着培养积极的自尊心,即使这意味着我需要反复地告诉自己:“上帝赐予了我写作的天赋”或“上帝赐予我安静的性格是为了让我更好地倾听和安慰他人”这些话,直到我坚信如此。

我仍然至少每隔一天会在日记里写下我的祷告,因为我看到了上帝给我带来的转变。

我还会嫉妒吗?当然时不时还会,但是这种规律的认罪操练帮助了我检视自己的心思意念,以确保我走在正路上。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认识自我

当我不再拿自己跟周围的人比较时(有声中文)

作者:Hilary Charlet, 美国
翻译:漱翎,中国
语音播读:杨澜,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有谁还记得曾经的拨号上网吗?每月的定额短信套餐呢?还有翻盖手机、小霸王游戏机、跳跳蛙平板学习机和桌游?

一转眼,现在已经是Xbox、Wi-Fi以及各种各样在线视频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人,这么年轻就已经经历了如此大的技术变革。很难想象未来的科技会把我们的生活变成什么样,当然未必总是朝好的方向。

现在我们还有各种社交媒体:脸书,推特,Instagram,Snapchat。我侄女还有一大堆我听都没听过的APP。

如今发个照片或个人状态只要几秒钟时间,但是却能给他人留下深远的影响。我们发东西之前有没有仔细考虑过?发出去的东西会鼓励到别人还是打击别人?我们是因为苦毒,怨恨才发这些内容,还是出于爱和盼望并希望带给别人喜乐呢?

我每天都会看到很多的更新状态:订婚、结婚、怀孕、生子、确定恋爱关系、新工作,度假等等。我喜欢通过这种方式跟朋友们保持联络,因为他们住在美国的各个角落。这样的方式让我很容易了解到他们的生活动态。

这当然是社交媒体带给我们的好处,那么坏处有哪些呢?

陷入网络的黑洞

我们的评论越来越刻薄,并且开始妒忌别人的生活,拿自己的现实生活和别人屏幕上晒出来的生活作比较,不停较劲。

看到同龄人都结婚了,我们就开始怀疑自己到底还有没有可能遇到另一半。看到别人出国度假,再看看自己只能周末跟朋友和家人开车去周边转转,我们怎么能开心得起来呢?这样的对比让我们很难珍视自己身边的美好时光。

我们变得太过于关注别人,而忘了要活在当下,也忘记为我们已经拥有的一切感恩。我们忘记了其实自己已经非常蒙福。虽然每个人的福分不一样,但这无从比较。

如果你在读这篇文章,那说明你还活着。但谁给我们保证说我们能活到明天呢?因此我们难道不应该为每一个崭新的早晨而感恩吗?

老实说,我曾常常因为拿自己跟别人比较而痛苦。我从来不知道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直到我开始写博客,我才发现这就是我喜欢做的事情,虽然会有人觉得我的想法很傻很天真,但我不介意。因为在这之前,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我很羡慕那些从小就知道自己“长大了”要干什么的人。

寻找目标

离大学毕业只有两周了,我的很多朋友都已经找到工作,我却还没有。我既紧张又期待,因为我心里感受到上帝已经为我预备了工作,这将会是一份我从未料想过的工作,它具有挑战性但同时也会使我的灵命有所成长。

毕业之后,我一共做过六份不同的工作。这些工作让我坐过飞机,地铁,宝马,Uber,去过很多地方。它们让我走出我的舒适区,带我到新的领域。

第一份工作让我离家4个月,去了美国东海岸。在我到东海岸接受培训之前,我没见过组里任何一个同事。我们一起在50多个地方举办活动,每个地方又都会遇见新的面孔。之后我又为这家公司做过其它岗位的短期工作。但每次要一起工作的人,我事先都不认识。我有两个选择,要么胆怯退缩,因为我对要接触的人,要去工作的地方一无所知;要么就接受上帝对我的带领,并且好好学习和经历。后来,我周围的朋友都开始为他们的第一份工作满两周年庆祝,而我还没找到稳定的工作。但我却也为此感到高兴。

如果上帝带我到某个地方,那么一定是因为祂需要我去那里。如果他把一些人放在我的生命里,那一定是因为我需要他们,或者是他们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需要我。我尽力学习所有我能学的,拥抱我的每一个经历,并尽可能地去爱我身边的人。

我不想浪费时间思考为什么上帝没有在我需要的某些事情上帮助我,因为祂已经在其他事情上对我祝福满满。相反,我决定要顺服祂的旨意,在祂放置我的位置上努力,并对未来有耐心、喜乐和期待。

终于,我不再拿自己跟别人比较了。我的经历,我的处境,我的未来,以及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都不再拿来比了,而是完全专注在上帝对我的计划上,专注在我生命当下的每时每刻。

我的计划VS上帝的计划

但这并不代表我从此不再有自己的渴望和期待。去年我在密歇根州呆了几个月。我当时跟一个当地人约起会来,而且我非常确信自己有一天会嫁给他。

我猜上帝当时一定觉得十分好笑。祂知道这个人(是的,同一个人)会不止一次地让我心碎,祂也知道这会让我非常痛苦。上帝知道我会因此陷入拿自己跟别人比较的深坑,时间久到我自己都不愿承认。祂也知道经过这些试炼,我会学习去更多地仰望祂和倚靠祂。

当我向上帝祷告求祂使我和那个男人的恋情能顺利进展时,上帝知道,其实需要进展的是我跟上帝的关系。当我对这些都一无所知的时候,上帝却对一切都了如指掌。祂知道我为自己选的如意郎君其实正在追求别人,有时候是在跟我交往的同时,有时候是在我们“分手”期间。

直到一天晚上,终于真相大白了。我竟然不知道要如何反应和怎么处理。因为,这真的让我受伤了。我随即开始自我怀疑,反思为什么自己不够好,不能成为别人的第一选择,到底我哪里做错了,我要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女朋友呢……

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实际上却与自己真正需要的相隔万里。那时候的我非常渴望一段合上帝心意的恋情,但是上帝让我看到,我与祂的关系才是我那时候,也是我此时此刻所真正需要的。所以我要把我的眼目从那个人的身上转回到我的心和我的灵魂该去的地方,回到我天父的怀抱中。我要重新认识到,我永远都是我天父的第一选择。

当我不再拿自己跟周围的人比较时,我身上的枷锁就断开了。我感到充满喜乐、希望,既兴奋又自由。

你在上帝的计划之中

无论上帝现在把你放在何处,是高山还是低谷,祂都与你同在。祂想让你从社会给你贴的标签和灌输给你的谎言中挣脱出来。祂不想让你沉迷于一个虚拟的世界,因为在你眼前的世界中有那么多真实的人需要你的光和你的爱。

如果此刻你在等候,请继续耐心的,在期盼中等候上帝。因为祂对你的生命有个非常美好的计划。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拥有美好的东西,请停止这样的想法。

请用你的全心相信,你是被爱的。你非常棒。上帝会用超乎你想象的方式使用你的。

不要让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欺骗你,让你觉得你的生活不如别人的有价值。不要因为他人的言语和行为而质疑自己的身份——你是上帝宝贵的孩子。不要浪费时间羡慕别人的人生。

为上帝赐给你新的一天而感恩吧!因为祂给你今天一定是有原因的,但一定不是为了让你去纠结你的人生还缺什么。

当你停止比较的时候,你就会获得自由,去成为上帝原本创造你时的模样。拥抱这个模样,让自己的生命成为爱、希望与火焰,去照亮身边每一个你接触到的灵魂吧。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一起来庆贺

灵命日粮:我是否忘了?

读经:马太福音20章1-16节  

我曾经见过一个人,他深信自己所做过的事,永远无法获得上帝的赦免。一位长者耐心教导他,一年之后,我很高兴见到那位年轻人,不仅接受耶稣为他的救主,并且渴慕阅读圣经。又过了三年,我再度与他相遇,我发现他的热情已被牢骚取代了。 「我就是无法理解,为什么上帝会让那些邪恶的人吃香喝辣,却让祂的许多儿女勉强糊口度日。」他心中充满了牢骚,觉得上帝对他不公,这样的抱怨吞噬了他在基督里的喜乐。

他就像我们许多人一样,忘记了自己多么需要耶稣基督的恩典。那最初领受上帝时所怀的感恩,如今却已荡然无存。这使我们想起耶稣在比喻里提到的葡萄园工人(马太福音20章1-16节)。他们的眼目转向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以及他们所得到的报酬(10-12节)。

尽管上帝不欠我们任何东西,祂却在我们接受基 [....]